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盛唐挽歌 > 第655章 该出手时就出手

盛唐挽歌 第655章 该出手时就出手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9: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汴州府衙书房内,跪坐在软垫上的刘忠翼,仿佛膝盖被针刺穿一般,感受到了莫名的压力。

面前这个叫方清的男人,就这么目光深沉的看着自己。平静而深邃,不苟言笑却又没有盛气凌人。

刘忠翼发现自己如同一只被老虎审视的兔子,动也不敢动。他的腰都是弯曲着的,不敢抬头挺胸跟对方直视。

“不要紧张嘛,本官又不吃人。

来人啊,给他上点酒。”

方重勇随口吩咐道,大聪明拿了一坛酒过来,跑去给刘忠翼倒了一杯。方重勇没说自己要喝,大聪明很是识趣的就没倒。

看到刘忠翼不喝酒,方重勇忽然恍然大悟道:“有酒无菜,殊为不美。你再去府衙厨房拿几碟凉菜过来吧。”

大聪明又呼哧呼哧的拿了一碟肉脯,一碟酱菜和几个胡饼过来了。

这下刘忠翼没有客气,他确实饿坏了,从洛阳到汴州,这一路上他就啃了一个随身携带的饼。为防节外生枝,刘忠翼就只顾着赶路了,其间辛苦当真是一言难尽。

方重勇也不催促,就这么安静的看着刘忠翼胡吃海喝。有几次严庄想要开口,都被他抬手拦住了。

酒菜如风卷残云一般被席卷而空,刘忠翼很是随意的用衣袖擦擦嘴角。不得不说,这顿饭是真香啊。

不是说他没吃过好东西,而是人饿了,吃什么都香甜。这次吃的苦,刘忠翼会记在心里,他将来一定要出人头地!

他要当人上人!

“官家,关中如今无主,伪朝内部斗得很厉害,政出多门。李宝臣求道,不理政务。韦坚手很长,管的事情多,与李史鱼渐生矛盾,双方逐渐势成水火。

李琬虽然曾经是皇子,但他并无根基,也无羽翼。长安城内想当实权皇帝的宗室大有人在,这些人都不是李隆基的子嗣,他们跟韦坚等人并不是一路人。

如此乱局,君可图之,官家莫非无意长安?”

刘忠翼试探问道。

“这些陈词滥调就不必多说了,没什么意思。”

方重勇摆了摆手,似乎没有多大兴趣。

关中那些天龙人的厉害,他早就领教过了,还用刘忠翼来提醒?

现在关中的情况,说白了就是天龙人在养蛊,不知道会养出一个什么怪物来。当然了,关中地域狭小,土地又被破坏得比较厉害,实在是难言富庶。养出来的怪物怪则怪矣,强是谈不上的。

而且李琬虽然是天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所在的这一支,也就是基哥的所有子嗣,就一定是天然的皇帝候选人。

更别提当皇帝了。

李琬的政令,被议政堂控制着,处境其实跟李璘是差不多的。唯一不同的是,长安还有李家宗室,这也是一股不能忽视的力量。

几方力量博弈之下,李宝臣的子嗣,反倒是说不上太多话,也控制不住政局的逐渐混乱,除了能控制大部分军队以外,对政务基本上插不上手。

关中的基本状况,方重勇是很清楚的。他想知道的,是外人掌控不到的那些“细节”。

“官家,只要稍微用一下力气,关中那边出兵洛阳讨伐安守忠,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一旦两边打起来,官家便可以坐收渔利。

现在唯一不能确定的是,关中那帮人什么时候动手,找什么借口动手而已。”

刘忠翼小心翼翼的说道,一边说一边盯着方重勇的脸,观察着对方表情的变化,说话很慢也很谨慎,像是一个字一个字从嘴里蹦出来的一样。

“有点意思,只是此事着急不得,心急反倒是会坏事。

不如这样吧。你先在汴州这边的驿馆歇着,本官看你风尘仆仆也挺辛苦的,喘口气休息几天不是坏事。

待本官与诸位相公们商议后,再与你详谈此事,你看如何?”

方重勇脸上带着笑意,他一没有发怒,二没有爆粗口,却隐隐有不可违抗的威严散发出来。

刘忠翼不敢造次,只好心不甘情不愿的答应下来。张光晟领着他离开了府衙,去开封城外的驿馆,并派人对其严密“保护”。

等刘忠翼走后,严庄疑惑问道:“官家,您刚刚为何对刘忠翼如此冷淡?难道是因为此事没有操作空间,不值得去关注么?”

他感觉很奇怪,因为哪怕是傻子也该看出来了,刘忠翼这个人,如果利用好了,不亚于在关中与安守忠之间插一根钉子。

彻底让两边决裂。

“不,刘忠翼这个人很重要,但他心术不正,我并不打算将其收为己用。

此人只可用来离间安守忠与关中朝廷,完事以后就没用了,犯不着对他太过关心。

诸如此类之人,都是畏威而不怀德。

我对他过于热情,反倒是会引起他的怀疑。唯有这样不冷不热的吊着,以待时机成熟,或者等他主动跪下当狗。

现在啊,刘忠翼还自视甚高,得熬一熬他。”

方重勇冷冰冰的解释道。

“万一,万一刘忠翼跑了怎么办?”

严庄还是不明白这里面的关键。

他有些着急,如果这一波操作得好,大军很快便能入主关中,岂能因为一点小细节就崩盘?

当然了,其中的变数也很多,最后结局难料。

“如果跑了,那也就跑了吧。损失的是他,不是我。

不贪,就不会中套。我就不担心被他耍得团团转,有他没他一个样,仅此而已。”

方重勇满不在乎的说道。

听到这话,严庄转念一想,发现自己还是不够大气。得亏他不是方重勇,如果是,这时候估计已经激动得发抖了。

方重勇就不一样,稳如老狗,对关中一点都不上心。

其实,就算没有刘忠翼,方重勇也不觉得有什么损失。无非是多熬一点时间罢了。关中那边政治根基不稳,大乱只是迟早罢了。

机会,只要愿意等,总会有的。

“官家说的对。”

严庄点点头道。

“不过还是要尽早做准备,看李栖筠回来以后,会带给我们什么惊喜吧。”

方重勇叹了口气说道。

洛阳一旦打起来,会影响天下的格局。只不过现在就说一统天下,还为时尚早。

如果只是占领土地,而不整合地盘,不进行政治改革。那最后,不过是走老路罢了,或许还不如大宋。

方重勇一点都不着急,他甚至觉得现在的进展有些快了,地盘还没经营好。

……

“凭票买盐!凭票买盐!没票的不要在官营的盐铺排队!”

一个皂吏在官营的盐铺门前大喊道,态度非常恶劣。但排队的人有增无减,没有任何人因为皂吏的态度差,就不排队了。

方重勇穿着麻布衣,顶着幞头在一旁观摩人们排队买盐。试图了解朝廷盐政运转的细节。

官营的盐铺并不在开封县城内,甚至不在皇城内,而是挨着运河的渡口,人来人往,交通非常方便。

限购的官盐很便宜无须多言,只是这买盐的人,好像多得有点超乎想象。

“我问你,一家五口,一个月要吃盐多少?”

方重勇向身旁的大聪明询问道。

“回官家,大概要吃十七斤盐。”

大聪明叉手行礼答道。

这个量多吗?

答案是不仅多,甚至多得有点离谱了。

但这是在唐代,普通百姓要从事强度非常高的体力劳动,身体的盐分损失很大,必须要补充。

不然,就没力气下地干活了。

如果再把腌制咸菜所需的盐也算上,那就更多了。农家的咸菜不仅给自己吃,甚至很多时候是当做商品贩卖的。

所以古代的盐政,其影响力,看似稀松平常,实则是核弹级别的。

“官家,很多人去官府告状,说外州百姓也来这里买盐,渡口那边也给他们开票据,这样不妥。应该只许本州百姓买低价盐。”

大聪明小心翼翼的建议道。

所谓“外州”,不是在说汴州以外的其他地区,而是说的汴州朝廷无法所管辖的其他地区。

如关中,如河北等。

这些地方,都有很重的盐税,许多人甚至走几天的路来汴州买低价盐。当然了,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坐船,只有汴州的运河渡口,才能开“票据”。有票据才能买低价盐。

当初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方重勇直接大手一挥:既然是限购,那就一视同仁。只要是买来自己吃的,一律接待,不分什么辖区内和辖区外。

中枢里面很多人都反对,但方重勇力排众议,咬死了不松口。

“你啊,不要听那些商贾们聒噪。他们是觉得不能卖盐给外地人,赚不到钱就是亏了,觉得是官府挡了他们的财路。”

方重勇嗤之以鼻道。

限价盐并不能保证满足一家所需,不足的部分,还要找私营的盐商去买。其实方重勇还是给这些商贾们留了活路的,只是不让盐商操纵盐价而已。

不过汴州这边,因为有便宜且限量的官盐。所以就算是私盐,也比外州的盐要便宜许多。

方重勇的想法,是不要盯着那点苍头小利,先把蛋糕做大了再说。

经济环境好了,才会吸引更多人来安居乐业。怎么能因为一袋盐就把人都往外面赶呢?

让外州之人买汴州低价的官盐,无论如何都是不亏的。退一万步来说,那些地方的人,吃盐的需求满足了,管辖他们的藩镇节帅,就收不到盐税了呀!

自己可以不补强,但敌人必须要削弱。

比如说现在河北的高盐税,还不是史思明为了打仗搞出来的,为了筹措军费攻克史朝义占领的平卢镇。

沧州的长芦盐场,其产量明明一家就可以供给整个河北的食盐,但史思明就是卡着不出货。

结果就是沧州人吃不到便宜的本地盐,这些人反倒是渡过黄河,去河对岸的登州那边买便宜盐,最后形成了双输的局面。

史思明收不到盐税,本地人也不吃本地盐。

搞得一地鸡毛。

面对这种窘境,史思明明明知道是方重勇摆了他一道,却又毫无办法。他总不能把渡河去买便宜盐的人都给杀了吧?

社会治理的威力就在这里了,很多战争,并非是动刀动枪,杀人不见血的模式比比皆是。

大聪明哪里知道这些弯弯绕绕,他也不懂方重勇肚子里有多少坏水,只得木然点头。

正当方重勇兴致勃勃观察汴州各类商铺怎么运转的时候,严庄急急忙忙的走过来,压低声音说道:

“官家,李栖筠回来了,跟他一起的,还有安守忠的副将李庭望。”

诶?

安守忠居然派人来汴州了?

很有诚意嘛,看来这位节帅的情况很危急。

方重勇微微点头道:“去开封府衙吧,有好戏了!”

“可不是嘛,刘忠翼来了,李庭望也来了。两边若是见上一面,估计会很有趣。”

严庄嘿嘿笑道,好像已经预见到两方见面以后,会有怎样的场景了。

方重勇看了看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并且有道路规划的“商业街”,心中有了几分底气。

这几年汴州的商业发展已经颇具规模,人口也呈现爆发性增长,完全是一副百废待兴,要一飞冲天的架势。

也是时候向周边拓展一下地盘了。

汴州西面直面洛阳的威胁,连个缓冲地都没有,如果可以夺取洛阳,哪怕当一个兵戎相见的战场也是好的。

别看现在汴州的发展势头极好,一旦在这里发生战争,那么就是一朝成为废墟。

什么都毁了。

方重勇也看明白了,这次如果有机会,他必然要在洛阳这块地方落子。

该出手时就出手!

一行人回到开封府衙大堂,就看到一个穿着盔甲的魁梧汉子,有些手足无措的坐在大堂内的一张桌案前。而李栖筠倒是老神在在的模样,一点也不慌张。

“瞧你这事情办的!”

一见面,方重勇就对李栖筠呵斥道:“既然贵客来了,怎么能往府衙大堂引呢?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本官要审问犯人!本官是这样的待客之道吗?”

见方重勇虎着脸,李栖筠连忙告罪道:“官家莫怪,是下官疏忽了。”

“李将军,汴州的状元楼,魁首喝酒的地方,可以眺望运河。

今日本官做东,不醉无归,请!”

方重勇哈哈大笑,不等李庭望说话,就握住他的双手,好像很久未见的老友一样。

“那在下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李庭望受宠若惊,没想到方清这位大佬居然对自己如此热情。之前在路上的担忧,都抛到九霄云外了。

趁人不注意,李栖筠对方重勇使了个眼色,他走过来压低声音道:“大事可成。”

一听这话,方重勇也回过味来,点了点头,装作没听见一样,继续找李庭望闲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