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盛唐挽歌 > 第641章 又菜又爱玩

盛唐挽歌 第641章 又菜又爱玩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9: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哐当哐当!哐当哐当!

位于汴州陈留县县城的天子行宫前,鞭炮震天,锣鼓喧天。

今日便是天子行宫正式成为陈留王府的好日子。当地有不少百姓来此围观,据说等会还要在王府门外摆流水席,可以白吃白喝。

刚刚获得封号的陈留王李琦,看着两个奴仆爬上梯子,将写着“陈留王府”的四字牌匾挂上门楣,心中这才终于松了口气。

权力虽然没了,但富贵仍在。不该想的事情就不去想,很多时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李琦心中暗暗想道,反正对于皇权,他已经放弃了挣扎。

李琦也不得不承认,方清办事还是很讲究规矩的。

将来就算发生改朝换代之事,他要保住自己这条命,难度应该不大。

正当李琦老神在在,准备进新府邸的时候,异变陡生!

一个伪装成看热闹的吃瓜群众。衣着普通,看起来好似小商贩的中年人,忽然从腰间藏匿的地方拔出短刀,径直刺向李琦!

这一刀又快又猛!可以说如闪电般迅疾!

李琦身边的护卫,根本就没有任何防备。看到刺客的时候,手脚都还没反应过来!

眼看此人已经冲到距离李琦一步之距,眼看这位亲王就要血溅五步。

忽然不知道哪里刺出一杆长枪,枪头深深插进刺客的腹部,直接将他挑飞!

一寸长,一寸强,更何况是长了一丈!

长枪的威力尽显无疑。

如果说刺客的突袭,还算是有迹可循的话,那么这飞来的一枪,只能说是神来之笔。

刺客的身体凌空飞出好远,重重的砸在地上,流了一滩血,连肠子都被人挑出来了。

而李琦则是被这一幕吓得呆若木鸡,半天都说不出一句话来,甚至动都没有动一下。

这倒不是因为李琦定力好,而是因为事发突然猝不及防,他根本来不及作出任何反应。

“来人啊,保护陈留王殿下入府!”

一旁看好戏的崔乾佑冷哼一声,对手下的“税警团”下令道。刚刚那一枪,就是他……麾下猛士的杰作。

昨日严庄暗地里命崔乾佑带着亲信骨干,乔装改扮来这里保护陈留王李琦,没想到还真出事了。

“好好好!崔将军请!”

李琦吓得腿软,被崔乾佑搀扶着进了王府。

来到王府正堂内,李琦也恢复了一点胆气。

他握住崔乾佑的双手,感激涕零说道:“崔将军,刚刚真是多亏你了……大恩不言谢。孤将来一定有所报答。”

“方大帅听闻有人想谋害殿下,特意让崔某悄悄来此保护殿下。现在殿下既然已经入府,想来已经不会再有刺客进府邸内行刺了。

崔某还有要事,这便告辞。”

崔乾佑对李琦抱拳行礼,然后转身便要走。

李琦连忙拉住他,用哀求的语气询问道:“孤初来陈留,身边没多少仆从,崔将军能否留一队士卒保护王府?还有,崔将军……知不知道是谁要行刺孤?”

回过神来之后,李琦便一点都不淡定了。刺杀啊,这种以小博大的,一旦那啥,后果不堪设想。

任你再厉害,命也只有一条。死了,也就真的死了。

很显然,似乎有人并不希望李琦在陈留当个潇洒亲王。

那么,是谁干出这样的事情呢?

李琦不太确定。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行刺他的人绝对跟方清无关。

所以李琦才更想弄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

崔乾佑意有所指的说道:

“留下税警团的士卒守卫王府,自然是没什么问题。

只是殿下所说行刺主谋,崔某属实不知,下官只能说此事绝非方大帅所为。

殿下或许可以自己想想,是谁最不想您来汴州,那么他的嫌疑便是最大。

崔某言尽于此。”

崔乾佑好像什么也没说,却又好像什么都说了。

李琦面色阴沉下来,缓缓点头,一直把崔乾佑送出王府大门,这才气得双手握拳,指尖都捏得发白了!

方清如果要对付他,大可不必改封陈留王这么麻烦。甚至完全可以借题发挥,搞一搞政治迫害。

如今弄死一个不掌权的亲王,那真是不要太简单了。每年因为偶感风寒一命呜呼的人,实在不要太多。

方清大权在握,有些事情甚至不需要他去办,只需要他暗示一下,底下就有人给他办得妥妥的。

李琦第一时间便想到了李璘。

如今的天子。

除了李璘以外,似乎不会有第三个人这么不待见自己了。

李琦猛然间发现,他对李璘而言,似乎是一个非常大的威胁!

“本以为可以安稳的度日,没想到又来到了虎口旁边。”

李琦一屁股坐到大堂的主座上,悲从心头起。

自家兄弟,居然比外人还要狠毒!

如果方清跟李璘一样的话,李琦觉得,自己早就坟头长草了。

“皇兄啊皇兄,你何以如此狠毒?连外人都不如呢?”

李琦长叹一声。

李氏一族自相残杀的传统,似乎自太宗以来,便已经成为了习惯。

这难道就是天意么?

李琦心中充满了悲凉。

……

几乎是在同一天,开封县附近的皇宫之中,天子李璘也得知了李琦遭遇刺杀,而且刺杀失败的消息。

作为幕后主谋的他,气得把自己的卧房都砸了一遍。

不敢砸垂拱殿,怕被来此送公文的臣子看出端倪来。

“朕不是叫你找得力的人去办这件事吗?为什么那样轻松,就被崔乾佑的人马阻止了?

税警团不是专门收税的吗?为什么会出现在李琦乔迁的典礼上?

你之前为什么会没收到消息?嗯?”

李璘对着高尚怒吼咆哮!唾沫星子都喷对方脸上了。

本来,李璘的想法是很好的。

既然李琦不好明着收拾,方清现在又不在汴州,那么找个刺客,趁着李琦准备进驻王府,安保还不到位的机会,将其一刀了结,那不是挺好的吗?

以后再想找这样的机会就很难了,需要花费的心力与成本,要十倍百倍的增加。

没了李琦,至此以后,方清便找不到可以“投资下注”的对象了。那些权术套路也玩不出来了。

性价比是不是很高?成功率也应该很高才对啊!为什么会失败呢?

这些事情李璘想不通,但高尚知道原因。

他不紧不慢解释道:

“陛下,您说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那就是皇宫内,有方清的眼线。

刺杀的事情,其实从奴策划开始,就已经暴露了。

方清就算不知道刺客是谁,具体计划是什么。

他只要知道陛下想行刺李琦,他便能推测出刺杀的时间、地点和方式。

然后利用手下的人提前准备,以防万一。

所以奴觉得,这次的刺杀,在还未开始的时候,便已经失败了。

陛下不必太过忧虑。”

其实高尚之前就劝过李璘,这种招数,成功的可能性不大。

只不过,李璘就是不听。

他觉得有心算无心之下的刺杀,又怎么可能失败呢?

“现在都已经这样了,你当然是怎么说都好咯。

但是朕,朕……唉!”

李璘坐到床上,双手捂住脸,看起来像是一只斗败的公鸡。

垂头丧气,又惶惶不可终日。

今日刺杀没有做掉李琦,将来这个陈留王,威胁大得很啊!

李璘在心中暗自叹息,在心中埋怨高尚办事不利。

有的人,明明是自己的事情没做好,却总是喜欢甩锅甩给别人。

他们除了与生俱来的身份外,其他的啥也没有。

“陛下,事到如今,一动不如一静。

对于刺杀这件事,方清必有反击,陛下还是要暂时蛰伏。”

高尚不动声色建议道。

虽然话是这么说,但李璘哪里静得下来啊!

就好比方重勇前世,那么多人说要戒烟。结果烟瘾一天比一天大的人,还不是比比皆是。

“朕听闻方清不久后,便要班师回朝,不知道此事是否属实?”

李璘苦着脸询问道。

这件事不是秘密。

听闻湖州的贼军袁瑛部,已经被四面围攻,城防摇摇欲坠,已经蹦跶不了几天。

而会稽那边的贼军,则是退到了台州,准备负隅顽抗了,活动地盘已经被大大压缩。

朝廷安排一万人的精兵,再配合几个州的团结兵,在浙西建立一个观察处置使,便可以徐徐图之。

所谓江南民乱,大概也就小火慢炖,一点点收复失地,一点点恢复生产。

既然大局已定,方清自然也不用继续待在扬州,可以返回汴州了。

“陛下,方清此番若是回汴州,必定会大刀阔斧的改革朝廷,然后进一步裁撤皇宫的用度。

陛下要坚强隐忍,很多时候,越是着急,错得越多啊。”

高尚脸上带着肃然之色,回答也是非常耿直,不似他从前的“委婉风格”。

李璘微微皱眉,面有不悦之色,他沉声问道:

“内宫城正在建设,朕听闻方清打算将这里划拨一块地方,作为讲学之所,这是确有其事么?”

“回陛下,确有其事。

陛下不必多提,方清一向都是善于收买人心的。

类似招数,不胜枚举。”

高尚提前把李璘想说的话给堵住了。

“哼!皇宫内苑,威严之地,怎可作为学社?

朕的脸面往哪里放?”

李璘很是不满呵斥道,实在是太不像话了!

方清这个人,老是不在乎上下尊卑。内皇城是什么地方,那最差也是百官办公的地方,你怎么能拿来做学社,用来教书呢!

李璘完全不能理解方重勇的想法,并且怨气极大,觉得此举是降低了李唐皇家的威严。

“方清说民贵君轻,陛下为学子让路,也是为了社稷。

这话虽然陛下不爱听,但很多人都是爱听的。

未来方清若是振臂一呼废帝,这些人是站陛下,还是站在方清那边,奴就说不准了。”

高尚实话实说道。

“你今日是不是在故意羞辱朕!

你只是个家奴!你以为你是谁!”

李璘气得暴跳如雷,对高尚破口大骂!

他发现今日高尚就跟自己不对付,他有什么不爱听的,高尚就故意说什么。

一点都不顾忌他这个天子的颜面。

“陛下,忠言逆耳,奴也是实话实说。”

高尚似乎脾气上来了,挺直腰杆直视李璘说道。

“朕看你是活够了!”

李璘抄起桌案上的一块镇纸,就朝着高尚的头砸去。高尚虽然退后了一步,但还是被镇纸砸到,额头血流如注,糊住了一只眼睛。

“滚!朕不想再看到你这个蠢货!”

李璘对高尚呵斥道,拔出佩剑就要去砍高尚。

“奴……告退。”

高尚捡起落到地上的镇纸,将其放在桌案上,躬身对李璘行礼后,缓缓退出了天子寝宫卧房。

他低眉顺眼,脸上看不到半分愠怒。

……

秋收后,汴州军发动了“湖州歼灭战”,动员了淮南及杭州等地两万团结兵参与剿匪。

王难得使用“垒土山”的笨办法,利用战场优势,攻克了湖州城。

贼军被斩首者超过两万,还有数万人被俘虏。杭州以北贼军主力土崩瓦解。

袁瑛带领五百骑兵冲出包围,一路逃到湖州以北不远的卞山,利用复杂地形与官军周旋。

而后被何昌期亲自带兵围剿,将卞山围得水泄不通。

尽管面对二十倍以上的敌人,袁瑛依旧宁死不降,带着麾下五百人战斗到最后一刻。队伍中无一人投降,全员战死。

方重勇欣赏其悍勇不屈,下令将袁瑛厚葬,并赦免了所有被俘虏的贼军。汴州军将这些俘虏集中起来,新设“填湖军”,屯垦于太湖。

专门负责在太湖沿岸开辟良田实行军屯,并兴修水利,以功赎罪完成后,再落户本地,办理新户籍。

同时方重勇还下令,杭州以北,长江以南地区,凡是占有土地五十亩以下的小地主、自耕农以及佃户,免税一年。

以“耕者有其田”的原则,在这些地方开垦荒地,鼓励自耕农自主开荒。

听闻有这样的好事,那些为了躲避战乱而逃到深山老林的百姓,纷纷返回到原籍。就连很多打家劫舍的贼军,也前来官府自首,并得到了妥善安置。

浙西地区,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安定下来了。

这天晚上,方重勇在扬州府衙,突然接到李琦险些被刺杀的密信后,决定尽快返回汴州,以稳定政局。

至于刺杀李琦的幕后主使居然是天子李璘,至于悄悄告密揭发此事的居然是韦子春,类似这样的事情,在方重勇看来都不重要。

扶持一下陈留王,限制一下李璘的权力,是很有必要的。

随着淮南地区的依附,以及浙西地区的实控,消化地盘,发展生产,稳定人心,又成为了重中之重。

方重勇实在是没精力跟李璘玩什么“权谋大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