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盛唐挽歌 > 第584章 拉兄弟一把

盛唐挽歌 第584章 拉兄弟一把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9: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汴州府衙的某个签押房里,刘晏正在研究新税法。

荥阳前方的战争,跟他一点关系也没有。开封县这边已经加班加点的往荥阳那边运粮,运石炭,运木材。

运河结冰是稍微麻烦了点,不过汴州原本就是物流集散地,完全不缺驽马、骡子和运货的平板车。

再加上荥阳前线到汴州的距离也不算远,运粮那是轻轻松松的事情,压根就不需要刘晏在前方盯着。

“李宝臣都要败了,节帅居然还下令加紧运粮,节帅打仗真是够谨慎啊。”

坐在桌案前写政令的刘晏啧啧感慨说道。

他现在编撰的,是新的税法,旧有的租庸调制度,上元节后,便会正式废除。

而新税法的原则,就是取消“人头税”,不再以丁口为计税方式,但每人每年依旧要承担一定徭役。

从原来的按人收税,变成新的按“产出”收税。地是谁家的,就收谁的税。一半折现成货币送到汴州来,一半收实物,留在当地。

如果谁家今年没产出,那也就不必交税了。

因此这种主要税种,不再将本地土地划分为“主户”和“客户”,田是谁的,那就谁交税。

佃户给地主耕种不交税,只给地主交租;只有地主才交税。

总的来说,就是以资产多寡定税率,以产出多少为收取对象。

刘晏只是确定总的收税原则,至于其他细则,是交给他手下的人去办。比如说何大富那种钜商,会有专门为他量身定做的税务条款。

这套税法的缺陷,是没有向前溯源土地来源的合法性问题。即:现在土地在谁手里就是谁的,不管以前是你买的也好,杀人放火抢的也罢,都不追究了。

自税法制订颁布之日起,今后收税就按规矩来,不服的杀全家。此前的既往不咎,不予追究,不予受理纠纷。

在“回收”大量官田后,就不对过去的破烂事进行清算了。

而商税是单独收取的,分为过税、住税和免税三种。

过税是商品流通税,专向转贩货物的商旅即行商征收,商旅沿途经过税务,征收点设在渡口。

住税是买卖交易税,凡本地开设店铺的商人(坐贾)在汴州本地出售货物,或行商到汴州,把外地运来的货物卖出都要收税。

免税是指细碎商品,比如说汴州某地一个农夫,去城里赶集,顺路带几件家中产出的土特产小货到开封城来卖。

价值不高,数量不多,那么无论是过税还是住税都是不收的。

也就是鼓励民间将家乡土特产拿来交易。

新法的规定住税照常,按售价的百分之三来收。

过税有“退税”规则,第一次收百分之二。当第二次来的时候,就可以根据上次税金的多少,退掉上次过税的一部分。

上次税金越高,这次退税比例越低,但最高不超过三分之一。也就是说,越是到汴州这边卖货,就越是少收税。

这是一种激励贸易的政策。

刘晏相信,此法一出,汴州商贸一定会大兴。汴州的优势,就是四通八达。利用优势办事,就能事半功倍。

政权还没建立起来,就先把各种税法都规划好。刘晏也是感觉,方重勇确实比常人看得远,也想得明白。

有了完善的税法,明确的制度,无论是生活在这里的百姓,还是大小商贾,世家大户。大家都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彼此间都能安下心来。

这无疑对安定人心,稳定政局是很有好处的。天下开始乱了,就会有人寻找“安定”的地方。这也是一种人之常情。

“哟,下大雪了呢。”

刘晏抬起头,看到外面鹅毛一般的大雪飘飘落下。

都说瑞雪兆丰年,可明年真的会是一个丰年吗?如今有些州县的土地都无人耕种,又怎么会是丰年呢?

他心中笼罩上了一层阴霾。

正在这时,一个披着红色大氅,穿着白色襦裙的妙龄女子悄然而至,对着刘晏行了一礼。

“你是……”

刘晏知道此人是方重勇的新妾室,已经住进府衙后院了。

但此女很是面善,他应该很早以前就见过对方,那大概还是在长安的时候吧。

“啊,我想起来了,你是李亨嫡女,李怡。

原来是你!”

刘晏恍然大悟,他终于想起这女人是谁了。当年刘晏在皇宫里呆过一段时间,还参加过宴会,李怡这小娘子就曾经出现在宴会上。

当然,现在相貌变了一些,那时候脸型是有些微胖的,现在则是下巴都变尖了。

“刘先生,能不能带我去阿郎的军营?”

李怡一见面就恳求道,她自然也认出了刘晏,毕竟当年就见过,有些印象。

更重要的是,她知道刘晏是个实诚人。

“军营重地,女眷出没似乎有些……不太妥当。”

刘晏摆了摆手,婉言谢绝道。

他听到过一些传闻,据说李怡现在怀孕了,怀的正是方重勇的孩子。

李隆基的孙女,竟然成了节帅的妾室。形同于玩物,顶多是个值得收藏的玩物。

宗室公主当年向来跋扈,当驸马的都是苦不堪言。没想到今日竟然成了满足男人肉欲的物件。

这有点让人不甚唏嘘啊。

皇权虽然名义上还在,但它早已不复当初的威严了。公主没了皇权的庇护,也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女人而已。

刘晏是个聪明人,隐约从中感受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意味。

“妾身知道一些洛阳的事情,或许对节帅打仗有帮助。”

李怡说了个不算谎话的谎话。

她确实对洛阳城内的很多事情都了解,但这次强求去军营,却不是为了这件事。

而是李怡梦见方重勇身上插了几十支箭,还有不少刀伤,就这样直挺挺的倒在自己面前。

梦中对方似乎是想点说什么,又因为伤势过重说不出来的样子。

那惨状让李怡从梦中惊醒,吓得捂着脸痛哭不止。

“也罢,正好有一批粮秣要送去大营,你就陪我一路,随着运粮的车队一起出发吧。”

刘晏轻叹一声,没法拒绝这样的要求。

美女的枕边风,有时候厉害到难以想象,刘晏还真的有点担心李怡记恨自己,将来在方重勇身边说坏话。

这种事情总是令人防不胜防的。

如今对方这般哀求,又是故人,拒绝了确实不太好。

联想起目前的战局,刘晏感觉应该不会有什么大碍。

“谢过刘先生了。”

李怡感激的对刘晏拜了又拜,长出了一口气。

……

一连好几天过去,派去很多斥候侦查的李归仁,也嗅到了许多不祥的味道。

李宝臣龟缩在洛阳不出来,而宣武军则是在荥阳深沟壁垒,停留不去。

如果不知道内情的话,很容易就能察觉:现在交战双方这种军事部署,是极为不正常的!

因为该发飙的宝臣大帅缩了,力量偏弱的宣武军,反而是一副挑衅的姿态,前出到外线修建营垒。

李归仁也是沙场宿将,自然看出了门道。

正因为有一方是揣着“蓄势待发”的暗牌,所以才会造成如今该进攻的一方,却躲进巢穴不敢出来的情况。

有外力在蓄势待发,那现在这种情况就不是不正常,而是正常得不能再正常了!

“李将军,果然如岑参所说,现在我们只当无事发生好了。”邺城府衙书房里,刘龙仙一边给李归仁倒酒,一边慢悠悠的劝说道。

李归仁总是担心有人要假道伐虢,顺手把邺城也平了。但刘龙仙却很稳,觉得方重勇绝对是不可能多此一举的。

“我总是感觉不安。关中的兵马一天不出,头上悬着的剑就一天不能挪开。”

李归仁叹了口气说道。

他的不安,来自于被四面包围的孤独感,永远是没有援兵的状态。就算是李宝臣,也不是李归仁可以效忠与依靠的对象。

或许,可以尝试往河北东部发展一下?

李归仁脑子里冒出一个奇怪的念头,随后开始认真考虑起来。

邺城这地方很好,但需要花大力气去建设。而且位于交通要冲之地。

现在的邺城,早已不是曹魏时期的邺城了。

待在这里,被人殴打的可能性比较高。

“李将军,且看看再说,我们永远都不可能成为君临天下的那种人,又何必与自己为难呢?

总会有人出来收拾局面的,我们的路很宽呀。”

看到李归仁沉默不语,刘龙仙继续劝说道。

路宽不宽李归仁不知道,但是他觉得刘龙仙有句话说对了:他们这样的,永远没可能当皇帝。

这就意味着,不是投靠这个人,就是投靠那个人,最终总是要投靠一个人的。

既然如此,如果没有合适的人选,继续等一等不好么?

李归仁也承认,刘龙仙确实看得比他更开。之前听皇甫惟明军令的时候也是这样,刘龙仙在蒲州见势不妙,便拉着自己逃走了。如若不然,只怕当时小命就交代在涑水河畔了。

正在这时,一个亲兵走了进来,对李归仁和刘龙仙抱拳禀告道:“二位将军,李史鱼长史求见。”

嗯?

李归仁与刘龙仙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李史鱼是李宝臣身边的军师,深得后者信任。他来邺城……只怕是来者不善啊!

“去府衙大堂吧。”

李归仁不动声色说道。

二人一起来到府衙大堂,就看到李史鱼面色沉静,已经等了一会了。

“不知道李长史来此所为何事呢?”

李归仁上前询问道,并未行礼。刘龙仙则是待在一旁不说话。

摆明了一副生人莫近的姿态。

“斥候探知关中兵马,很可能要出潼关袭击洛阳。

李大帅希望李将军到时候,可以趁着汴州兵力空虚,奇袭开封县。

战后,所得之地皆归李将军管辖。”

李史鱼脸不红心不跳的说道,暗暗佩服自己脸皮厚如城墙。

听到这话,李归仁差点没笑出声来。

李宝臣这是在把他当傻子看待呢!还说什么占的地都是他李归仁的。

本来就是老子打下来的地盘,不是我的难道还要拿出来孝敬你这个龟孙子?

李归仁一听就知道,这绝对是李宝臣能说出来的话。宝臣大帅只要是不打仗,他那低人一等的智商就会完全暴露。

“知道了,我部到时候会视战场情况来选择何时出兵的。

邺城十分要紧,万万不可有失,哪怕要用兵,也要三思而后行才是。

李大帅的想法是好的,只是他不知道邺城这边的情况。

还请李长史回去以后,为我们多多美言几句。”

刘龙仙打着官腔,为李归仁解了围。

比起李宝臣和李归仁互相利用的关系,他跟李归仁算是共过患难的战友了。

自然是更愿意帮李归仁,断然没有跳出来跪舔李宝臣的道理。

“二位将军,现在是生死存亡之秋。

多的不废话,李某只想说唇亡齿寒四个字。

请你们多多思量吧,告辞。”

李史鱼对二人叉手行了一礼,随即转身便走。

“李长史,某也有句话想说。”

李归仁连忙叫住了李史鱼。

“李将军还有何事?”

李史鱼转过身来,轻叹一声询问道。

“李大帅的唇长在他身上,某的齿长在我自己身上。

你莫要搞错了,以为李某不通情理。”

李归仁意味深长的说道。

这话说得……还真是够矫情的。

李史鱼无言以对,留下一声叹息就走了,没有丝毫停留。

话不投机半句多,何必鬼扯呢。

等他离开后,刘龙仙这才对李归仁劝说道:“李将军,刚才直接虚与委蛇糊弄一下得了,你又何必把话说得那么明白呢?万一,某是说万一李宝臣这货发威了,打赢了怎么办?”

“李宝臣还能赢?你告诉我他要怎么赢?我们不去帮忙接应的话,他大概连洛阳城都出不去,他靠什么赢?”

李归仁有些不耐烦的质问刘龙仙道。

不得不说,李归仁是有水平的。

他的看法跟方重勇、颜真卿、高仙芝、李光弼,甚至包括李宝臣本人,都完全一致。

没错,就是宝臣大帅自己都觉得这次输定了。就看是输多少而已。

李宝臣派人来求援,更是让李归仁确认宝臣大帅这次已经彻底要完蛋了。

所以他就直接说了狠话。

你的唇亡了,关我的牙齿什么事呢?

唇亡齿寒是这个道理,可那也得是长在一张嘴上的吧?

李归仁思虑再三,就是想跟李宝臣划清界限。

李史鱼自然是没什么好说的,他总不能强辩说宝臣大帅还有机会,你以后会肠子悔青云云。说这种色厉内荏的话没有意思,只会让他人看不起自己。

“李将军,岂不闻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之说。剩下的那一个便是天机啊。

天机是不可窥测,不可揣度的。

李宝臣只是绝了这四十九的生路,他尚且还有一线生机。

怎么能说他死定了呢?”

刘龙仙是读过《易经》的人,顿时就觉得李归仁太过武断了。

“大道四九,就足够玩死他了。

某就不相信李宝臣真有什么天命加身!

哼!”

李归仁冷哼一声继续说道:“某现在就给那方清写封信,以表善意,将来若是永王登基,投靠过去混个一官半职,亦是美哉美哉。”

他竟然这么快就准备转换门庭了?

刘龙仙简直无语,他不知道为什么李归仁会如此武断,就认为李宝臣必败无疑。

呃,话说回来,这次宝臣大帅,确实是连一项取胜的优势都没有。

外无援兵,内部不和,又无人望,还是强敌压境,两头夹击。

他确实是有点惨。

看到李归仁已经提笔准备写信,刘龙仙连忙伸出一只手,按在纸上不让他写。

“李将军,等关中兵马出潼关以后,情况必然明朗。

那时候你再写也不迟。”

他是真的在为李归仁好。

“如此……也好吧。”

李归仁长叹一声,无奈摇头。他现在是怕跳船跳太晚,到时候跟着船一起沉下去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