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盛唐挽歌 > 第498章 释放心中的野兽

盛唐挽歌 第498章 释放心中的野兽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9: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清河县的“天下北库”,没有大火烧仓。从场面上说,这次攻打粮仓的战斗,似乎不像乌巢之战那么壮烈。

但是方重勇和他麾下的银枪孝节军,看到的却是另外一幕。

那是意想不到的血腥狰狞。

粮仓南门数百米外,远远的方重勇看到有个河北叛军的士卒,从粮仓南门逃了出来。然后他就被愤怒的百姓逮到,随后便淹没在人群之中。

十多个人围着他打,虽然都是用的扁担、木棍,最多是钉耙一类的农具,然而一炷香时间都不到,地上便只剩下一滩血泊和一堆烂肉。

已经看不出人形了,连盔甲上都沾满了血污。

一旁观战的方重勇和他麾下亲信将领,皆是被这一幕惊出一身冷汗。

在何昌期带人攻破粮仓大门后,战斗便一边倒的进行。人数较少的粮仓守军,无法在仓内列阵,被汹涌而入的百姓所淹没。

那是实实在在的蚁多咬死象。

尹子奇带着为数不多的骑兵,在第一时间就从北门突围,不知所踪。有可能是去了清河县县城,也有可能是去了魏州。

分散在粮仓内各处,又失去指挥的粮仓守军,完全组织不起任何抵抗。

杀穿粮仓后,何昌期便带着先锋军退了出来。因为冲到粮仓里面的百姓已经太多,他们再不走,很有可能被杀红了眼的博州人误伤。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太宗诚不我欺。”

骑在马上的方重勇喃喃自语道。

如果说银枪孝节军破阵还知道留手的话,这些百姓就是杀红了眼,而且是尽情释放自己心中的戾气。

这时候他们眼中只有杀杀杀,任何人都没法让他们停下来!

杀到后来,他们都是看到身上穿着盔甲就杀,形成了一种惯性。很多河北叛军的士卒,都是被虐杀的,或者说是被棍棒活活打死的。

哪怕很多百姓已经从粮仓守军那边抢到了刀剑,也是同样的机械动作。

方重勇身边的车光倩、管崇嗣、王难得等人,看到这一幕,都是沉默不语。他们也没料到,粮仓争夺战会是这样一幅另类光景。

好像有一只原本被关在匣子里面的猛兽,被他们给放出来了!

正在这时,前方一队骑兵缓慢靠拢过来,是何昌期和他麾下的先锋军。

“节帅,粮仓已破,末将……”

何昌期翻身下马,对方重勇抱拳行礼道,似乎欲言又止。

“整顿兵马,在一旁看着就行了。”

方重勇面色平静的点点头道。

“得令!”

何昌期也没说别的,带着本部人马归建了,随后也来到方重勇身边观战。

随着时间慢慢过去,前方粮仓内的哭喊声渐渐小了。火光照耀下,那些时不时出现的扭曲身影,也停了下来。

“何老虎,你及时带队撤出粮仓,避免了被百姓误伤。这一战干得不错,给你记一功。”

方重勇瞥了何昌期一眼说道。

之前便秘一般表情的何昌期,这时候才心有余悸的说道:

“诶,节帅,您是不知道啊。那些博州本地百姓,刚才跟吃人恶鬼一样啊!

末将看着有些心急,怕将部曲调转回去后,他们看到穿盔甲的就杀,连我们也杀。

所以打破东西两边的仓门后,我们就从东门撤了。”

以何昌期所下辖先锋军日常作风来说,这次战斗简直软得跟娘们一样,甚至某种程度上都可以说是在“临阵脱逃”了。

何昌期回来后一直怕方重勇治罪,听到这番话,才算是松了口气。

他作为当时在场,亲眼目睹那些百姓疯狂杀戮的将领。看到平日里那一张张憨厚的脸,变得狰狞而凶戾,好似恶鬼俯身一般。

很难想象差别如此之大的表情,会出现在同一个人脸上。

“强军便是可以令行禁止,不只是可以冲阵,泰山压顶也不弯腰;还要可以止杀,说收刀就要收刀。

但是这些百姓组成的乌合之众,却是办不到的。”

方重勇无奈摇头,长叹一声说道。

众人皆是默然,此前他们并未意识到“止杀”的重要性,如今看来,很多事情只是他们自己以为的理所应当罢了。

别处却是不一样的风景。

因为他们的起点都很高,银枪孝节军中哪怕是后来在汴州补充的那小部分人,也是边军退伍的精锐,战斗经验丰富。

主将喊停那就停,说退走就退走;一刀把敌人宰了就换下一个;敌军士气被打崩了,跪地投降就没必要杀人如麻,可以尽快结束战斗。

这些看似理所当然的战场常识,前方正在厮杀的那群乌合之众都不具备。

他们现在是被情绪支配的怪物!

“让军乐队鸣金,中军列阵前行,到粮仓一箭之地止步,给那些头脑发热的博州百姓灭灭火!”

方重勇对身边的车光倩沉声下令道。

“得令!”

车光倩领命而去,很快,银枪孝节军中铜锣声大作。

哐!哐!哐!

哐!哐!哐!

哐!哐!哐!

摄人心魄的铜锣声,好似“大悲咒”一般,让那些正在对跪地求饶的河北叛军,不断挥舞棍棒的博州百姓停下了动作。

他们好似如梦方醒一般,有些茫然的环顾四周。地上随处可见的尸体,时不时就能看到的烂肉与断臂残肢,还有已然沾湿他们脚底的血迹,已经渐渐汇聚的血水,无不显示着他们现在身处险恶的战场之中。

此时此刻,他们身上的血勇之气已经退散,激烈战斗后身体的疲惫汹涌袭来,让他们站立不稳,双腿发软。

不知道是谁哇哇大哭起来,随后哭声和没有具体含义的叫嚷声,如同瘟疫一般传染开来。

在粮仓中形成了巨大的回响。

方重勇看到一個又一个劫后余生的河北叛军士卒,踉跄着从粮仓南门逃了出来,看到银枪孝节军已经在门外列阵敲锣,他们连忙跪在阵前,不断对骑在马上的一众将领磕头乞活。

直到这时候,车光倩等人才算是真正明白方重勇此前说的“借力”,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皇甫惟明麾下的军队虽然多,但天下的百姓更多!谁掌控了民心,谁就掌控了大势!

唯一困难的,只是如何将百姓组织起来!

“你带着两百弟兄在这里善后,贼军俘虏不足为惧,安抚百姓为要务,天亮后就开仓放粮。

敢于抢粮者,就地格杀!”

方重勇对车光倩吩咐了一句。

“得令!”

车光倩领命而去。

“你们几个,带人抢占渡口和浮桥,准备渡河!”

方重勇继续下令道。

贝州因为是“天下北库”所在,运河两岸是有木桥的,这里也是永济渠上最大的一个物资集散地。

不一会,方重勇便领着银枪孝节军主力来到清河县运河南岸渡口。

只见栈桥两旁的船只,一排靠着一排,可谓是遮天蔽日!此时运河虽然已经因为这场战斗而停运,但看得出来,河北叛军的后勤调度非常给力。

运河的空间虽然有限,但是渡口布局却很合理,甚至有专门的“船道”进行分流。

渡口上还有制作精良的“起重机”,那是一个独臂的辘轳,下面有四个轮子,可以移动,甚至还配有专用“吊具”,一次可以转运好多袋装的粮食。

可以节省人力,将粮食从岸边装船。

旁边还有专门给粮食“打包”的小作坊,将各地运来的散装粮秣装袋打包。

看到这些,方重勇等人都是惊得目瞪口呆!贝州渡口的基建,甚至不逊汴州,某些方面犹有过之。

河北叛军后勤如此发达,皇甫惟明这是要干一番大事业啊!难怪他那么猖狂了!

方重勇他们不敢想象,如果现在不打过黄河,等冬天以后,会面临怎样的恶劣局面。

“渡河吧,先把清河县县城拿下再说。”

方重勇对何昌期吩咐道。

众人沉默着各忙各的,先头部队已经开始渡河。远处清河县依稀可见轮廓,就在北岸一两里地的范围内。

此时天空已经吐出鱼肚白,这几天先是夜袭聊城,又是动员博州百姓去贝州讨粮,最后兵临清河县县城,一连套组合拳下来,也是让方重勇感觉身心疲惫。

但是他还不能松口气。

博州与贝州大乱,皇甫惟明不可能看着,平乱的队伍或许已经在路上了。

如果无法攻克清河县县城,他们这些人依旧要准备好随时跑路。胜负的转换,或许就在一瞬间。

……

“尹子奇!你丢了粮仓,居然还有脸跑到县城里来?你怎么不去死?”

府衙大堂内,宇文宽指着全身血迹的尹子奇破口大骂。

他身后一众团结兵,此刻都已经拔刀,等待着宇文宽一声令下,就把尹子奇剁成肉酱。

没错,尹子奇虽然带着几十个骑兵突围了,但是那些人却是不肯跟他一起回清河县!

丢了粮仓,无论如何都是死罪,去幽州逃回家乡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回县城不是等死么?

尹子奇不怕被军法治罪,但是他们这些亲兵很怕啊!

于是当尹子奇跨过运河回到清河县县城的时候,就只剩下他一个人了。

想当初,尹子奇也是河北叛军先锋,攻城略地志得意满。但他吃过败仗后又丢了面子,为皇甫惟明所厌恶,打发到了贝州看守粮仓。

他的命运就这样大起大落落落落,一落到地,最后成了光杆将军。

人生就是这么的无奈。

现在,居然连个刺史都敢骂他。

尹子奇恶向胆边生,但看了看宇文宽身后那些如狼似虎的团结兵,还是把骂人的话吞进肚子里了。

“宇文宽,现在银枪孝节军已经在县城外面了,你现在说这些又有什么用?”

尹子奇也是直呼其名,语气里丝毫不示弱。

宇文宽不想投降,因为他们家跟皇甫家是世交,他无论投降谁,都不可能有现在这种待遇。

而尹子奇只想回邺城!

“守粮仓的怎么说也有将近两千人,你是怎么连一晚上都守不住的?”

宇文宽想起这一茬,又是气得想砍人。

“大意了,那些暴民干扰了斥候的侦查。”

尹子奇无奈叹息道。

因为昨天白天的民乱,掩盖了银枪孝节军进军的动静,尹子奇便没有放出斥候侦查。事实上南面随处可见不甘心离去的百姓,斥候去了也可能折在那边,被愤怒的百姓活活打死。

没想到夜里就遭遇了“双鬼拍门”。

“那援军呢?援军什么时候可以来?”

宇文宽有些失态,焦急问道。

尹子奇摊开双手,表示自己也不知道。

现在正是大军集结的时候,准备入冬后南下河南诸州,这不是说伱想调兵就能调兵的。

传达军令,准备军粮辎重,都需要时间。

正在这时,一个传令兵匆匆忙忙走进府衙大堂。他将手中一根绑着信纸的箭矢递给宇文宽说道:“使君,城外射进来一封信,请使君过目。”

说完便退到了一旁。

在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宇文宽手里的那根箭矢上面。

“快拆开啊!”

看到宇文宽不动,尹子奇连忙催促道,心中急得冒火。

你看你马呢!

“哼!”

宇文宽冷哼一声,拆开信一目十行的看完,顿时松了口气。

他将手中的信纸递给尹子奇,后者看了以后,面露古怪之色,却是一句话也没说。

信中方重勇让他们开城投降,不想留在清河县的人,都可以走,他们绝不阻拦,甚至还可以提供干粮。

“会不会有诈?”

尹子奇心里没底,压低声音问道。

他本就是个狡诈的小人,平日里便喜欢使用鬼蜮伎俩。

眼中有屎的人,看谁都是屎。尹子奇第一时间就感觉方重勇是要诈城。

等骗开城门后,把他们这些人都给宰了,谁还会记得这封信?

“清河县城中无兵,抵抗也是徒劳。为今之计,不如开城投降。”

宇文宽长叹一声说道。

他才四十岁出头,实在是不想死!

而且虽然贝州囤积绢帛的府库在城内,但也没有多少存货了。因为战乱的缘故,皇甫惟明将这些绢帛,用来购买河北大户家中的存粮,以及收买回纥骑兵。

清河县县城内府库里没有多少值钱的东西。

而投降虽然有可能没好果子吃,但不投降的话,则一定会被收拾。

宇文宽不是傻子,他很清楚利弊得失。像这种对手已经开出条件,你“给脸不要脸”的情况。事后脑袋被挂城头以儆效尤是难免的。

“不可,不投降还能拉几个垫背的,若是投降,一定会不得好死!”

尹子奇连忙阻拦宇文宽。

“开城门!”

宇文宽不理会尹子奇的聒噪,直接对身边的清河县县尉说道。

“领命!”

尹子奇眼睁睁的看着县尉大踏步离去,连动都不敢动。因为宇文宽已经让身边的那几个团结兵将自己团团包围。

“尹子奇,一起去城门吧,运气好还能捡条命。”

宇文宽长叹一声说道,自顾自的走出府衙,只见一轮朝阳挂在天边。

一行人来到县城大门,只见那高耸的城门已经被人打开。视野前方,是已经下马列阵的银枪孝节军。

宇文宽独自走出城门,将装着贝州各种印信的包袱双手托举着,跪在地上大喊道:“贝州刺史宇文宽,恭迎王师入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