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盛唐挽歌 > 第497章 羊群效应

盛唐挽歌 第497章 羊群效应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9: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贝州清河县是上州大县,又在永济渠关键节点上,所以人口非常稠密,县城规模比周边城池大了一圈。

清河县县城位于永济渠北岸,而渡口却位于永济渠南岸。在渡口周围,形成了一个规模颇大的集镇。

开元时期,官府在此设立了“北仓”,将河北大半的粮秣收集起来囤积于此,然后通过永济渠水路运往关中。

清河县县城城内,反倒是没有那么大的仓储规模。事实上也没有必要将大量粮草囤积于县城之内。

毕竟,县城并非是城墙靠河而建,距离河岸也有一里多的距离,就这么不起眼的短途运输,日积月累也会消耗大量人力。不管怎么说,粮食是不可能从运河直接飞到县城内部的。

所以清河县城,其实是跟河对岸的“天下北库”各管一摊。

自河北二镇叛乱之后,皇甫惟明就对河北各州的刺史大量撤换。

原贝州刺史王怀忠,因为不肯投效皇甫惟明被杀。

新任贝州刺史,叫宇文宽,开元中改革中枢财政那位宰相宇文融的后人。

他和皇甫惟明家族颇有渊源,深得信任。

和苦逼的武令珣不同,人到中年的宇文宽,小日子过得相当舒坦。清河县位于战线后方,没有被战火波及,又因为运河而商业繁荣,宇文宽唯一的任务,就是通过运河往前线输送物资。

除此以外,他就跟土皇帝一般,日子过得懒散,没什么要忙的。

至于贝州本地政务,那能有个啥啊,连个考核的部门都没有!把军务对付过去就行了,一切为了战争机器运转。

河北这边就是个草台班子。

这天一大早,宇文宽在宅院里吃了顿很舒服的羊肉汤饼,便悠哉悠哉来到府衙办公。

结果刚刚坐定,就有個书吏急急忙忙的跑进签押房,对宇文宽低声说道:“使君,大事不妙了,河对岸粮仓出事了!”

“确定是粮仓?”

宇文宽立马神经紧绷,整个人都从慵懒的状态中脱离出来,瞪大眼睛看着眼前这位书吏反问道。

“使君,某三言两语说不清楚,您还是去城头看看吧。”

书吏有些焦急的说道。

在他看来,现在暂时还没出大事,但是耽误一下就很难说了。

宇文宽不疑有他,跟着这位书吏走出府衙,走上城头。

他遥望对岸,却是发现运河对岸的粮仓附近,成片成片的人群,乱糟糟一片。

并且不断有人向那边聚集!

而守卫粮仓的河北叛军,则是依托粮仓外围的木墙前面列阵,隔着一层稀疏的木栅栏,阻挡那些人进入粮仓。

双方对峙着,密密麻麻的都是人。哪怕隔了一条河,宇文宽也能感觉到粮仓附近气氛紧张到要爆炸了。

这位书吏是出县城办事的时候看到的这一幕,想也没想,便直接折返回县城向宇文宽禀告此事。

不过宇文宽大体上还能沉得住气。

因为负责管理粮仓的机构,以及宿卫的军队,都是由幽州那边的人在管。宇文宽虽然是贝州刺史,但是他只负责为转运粮草提供船只,安排徭役等等。

这些粮草他没法支配,这些军队他也没法调动。

所以现在出了事,宇文宽既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也不知道该不该他站出来处理。

“这些人都是什么人?来贝州粮仓作甚?”

宇文宽看到河对岸乌央乌央的庞大人群,还有大量的平板车,甚至是独轮车,一脸疑惑问道。

那位书吏无奈答道:“大概是周边郡县的百姓吧,推着车来此显然是运粮的。”

“可是本使君没有发徭役让他们来运粮啊!运粮不是都走漕运么?

推着车是做什么?”

听到书吏的回答,宇文宽震惊了。

官府不挨家挨户搜刮他们就已经是仁政了,得多大野心才会想从贝州的“天下北仓”里面抢食?

宇文宽感觉这些人简直不可理喻。

不过他也不方便出城,于是就在城头上静静观察。宇文宽觉得,如果需要他出头,粮仓的守将,会派人来求援的。

该怎么应对到时候再说,现在不妨静观其变。

然而正当他稍稍放松精神的时候,河对岸粮仓那边局势大变!

那些与人群对峙的粮仓守军,在劝说无果后,也不知道是哪边先动手的,他们居然开始屠戮与之对峙的百姓!

而那些被粮仓守军屠杀的百姓,也不是吃素的。这些人用手里的钉耙,扁担,木棍等物,跟粮仓守军互相厮杀,甚至是直接抢夺兵器。

可是这些人又岂能比得上训练有素的河北边军,很快便被一边倒的杀戮。战线不断往后退却。

很快场面就混乱到不能看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宇文宽吓出了一身冷汗,忍不住尖叫道。

他满脸惊恐的看向身边的书吏,结果对方脸上也是一脸骇然,说不出一句话来。

宇文宽是幸运的,因为他只需要在城楼上观摩就行。但负责戍卫粮仓的守将尹子奇,要考虑的事情就很多了。

此时此刻,尹子奇看着如同蝗虫一样扑过来,前赴后继杀都杀不散的百姓,看着表面上在向远处推进,实则因为兵少而摇摇欲坠的防线,心已经沉到了谷底。

一群博州人跑来贝州这边的粮仓,还要开仓放粮,简直莫名其妙!

其中居然还有人出示了所谓的“票据”,落款是银枪孝节军。

宣武镇那边军队开的票据,怎么能到河北这边的粮仓领粮食呢?

尹子奇也没想明白这些“暴民”到底是什么脑回路。

当然了,聊城失守的消息还未传来,他还不知道银枪孝节军已经杀到大门口了。

“放箭,射死他们。”

看到粮仓守军并未将那些“暴民”打散,尹子奇对身边的亲兵下令道。

他决定用杀招!

亲兵顿了一下,没有立刻去传令。

尹子奇瞪了他一眼,低声呵斥道:“这些人都是暴民,不杀不足以震慑宵小,杀!”

“尹将军,我们的人也在下面啊?”

亲兵有些迟疑问道。

“顾不得了!去传令!”

尹子奇面目狰狞嘶吼道。

“得令!”

亲兵领命而去。

很快,站在木栅栏上的弩手,就举着角弓弩对下面讨粮的百姓乱射了。这些弩箭没什么准头可言,射到谁那就谁倒霉。其中不乏误伤。

“快跑啊!”

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在人群中炸开。

本来还在跟河北贼军拼杀的百姓,鼓着的那口气瞬间就崩了,立刻转身就跑。

也顾不上丢得到处都是的平板车,和倒在地上哀嚎的同乡了。

满地的尸体,血水染红了地面,汇聚成一条又一条沟壑。从博州各地赶来的百姓,像是无头苍蝇一般到处乱跑,向远离粮仓的南面而去。

守卫粮仓的河北叛军也没有追击,他们一个个都心有余悸的缩回到木栅栏附近,喘着粗气。

刚才的局面,当真是凶险异常,蚁多咬死象的道理,只有亲身经历过类似的事情,才会明白。

很多时候,人数就代表了实力,至少是实力的一部分。

看到讨粮的百姓已经退走,尹子奇忍不住长出了一口气。他摘下头盔,却发现里面已经被汗水打湿,像是洗过头一般。

甚至额头和脖子上都是汗水。

下面的粮仓守军很艰难,他也不轻松。

“你们谁看到了,刚才是哪个先动手的?”

尹子奇对着身边的亲兵队大吼了一句!

他心头火起,深恨手下丘八不懂得处理这样的事情。

只可惜无人回答,那时候冲击粮仓的人太多了。这些博州百姓远的走了一百里,近的也走了五十里。让他们空着手回去,神仙也做不到。

更有很多本地大户自家粮仓都空了,不从贝州北仓要粮,他们回去就会饿死!

推搡的时候动粗,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现在已经很难探寻究竟是谁先动的手,反正流血事件已经发生,再也无法挽回了。

“去跟宇文宽说,派人把粮仓附近的尸体收拾一下。这么热的天,要不了多久这里就会臭气熏天的!”

尹子奇皱着眉头对身边的亲兵吩咐了一句。

……

方重勇领着银枪孝节军,早上从清平县向北进军,到了傍晚的时候,便已经到了距离清河县不到十里地的一片树林旁边。

在前面负责管理斥候的车光倩策马来到方重勇身边,抱拳行礼道:“节帅,很多博州的百姓,在前方树林中歇息,似乎是在等我们。”

“果然还是有人来得早啊。”

方重勇忍不住叹了口气,顿时感觉自己是一个心如铁石之人。

他事前就预料到会有这一幕,最后果然还是发生了。

为什么会有百姓比方重勇他们走得快呢?

因为这些人是马不停蹄的赶路。

那么他们为什么要马不停蹄的赶路呢?

因为哪怕是贝州,哪怕是天下北库,这些粮食也经不起如此多的博州百姓一车一车的去运。

最后,一定是去晚了的人拿不到!

所以一定要趁早。

但是这些人不知道的是,银枪孝节军在抵达了博州清平县后,方重勇命所有人休息了三个时辰,吃饱喝足后再出发的。

如此一来,他们抵达贝州的时间,便比大部分博州百姓都要晚一些。

“带路吧,本节帅去看看他们。”

方重勇对车光倩吩咐了一句,翻身下马,朝着树林中的人群走去。

“乡亲们,某是宣武军节度使方清,是我们来晚了,让你们受苦了!”

方重勇领着一众银枪孝节军的将领来到人群那边,就大喊了一句。

“方节帅来了!”

不知道是谁大喊了一声。

“方节帅!”

“是方节帅!”

“方节帅终于来了啊!”

有人嚎啕大哭,泣不成声。有人仰天长啸,如孤狼嚎丧。

“方节帅,贝州粮仓的守军不肯开仓,还举着刀杀我们!

方节帅,到底开不开仓啊!还放不放粮啊!”

人群中有人大声质问道。

“天下承平之时,河北百姓苦!”

方重勇顿了一下,继续高喊道:“天下战乱之时,还是河北百姓苦!公道何在?”

“李琬不给你们开仓,皇甫惟明不给你们开仓。

方某不才,他们不开,某用刀给你们开!”

方重勇拔出疾风幻影刀,扬天高呼道:“踏平清河,开仓放粮!”

“开仓放粮!”

“开仓放粮!”

“开仓放粮!”

方重勇麾下将校士卒,都开始齐声高呼。

跟着,树林中的百姓,也跟着一起喊了起来。

等喊声停下来后,方重勇又举着铁喇叭对人群喊道:“父老乡亲们,等会我们会对付粮仓守军,你们跟在我们队伍后面就行了!”

“踏平清河,开仓放粮!”

方重勇身旁的车光倩高喊了一句,所有人的血液都开始沸腾起来了。

“传我军令,前锋军破阵,杀!”

方重勇对何昌期交代了一句,后者立刻翻身上马,带着先锋呼啦啦一片骑兵。天边的夕阳,将云彩染得血红血红的!

衬托着他们的背影,有一丝苍凉悲壮。

藏在树林中的百姓,也都从阴影中走了出来,跟着银枪孝节军的队伍一起行军,向北而去。与前锋军拉开了距离。

他们当中不少人衣服上都沾着血迹,之前经历过什么事情,已经无须赘言。

行军的时候,车光倩策马来到方重勇身边,低声询问道:“节帅,他们为什么要这么急切的来到贝州清河,为什么不等我们一起呢?”

方重勇本来想用“乌合之众”四个字来概括的,但想想自己在其中不动声色的引导,最后化为一声叹息。

“世道纷繁复杂,很多看起来诱人的东西,最后都会付出惨痛的代价,可惜只有很少的人可以看透这个道理。

大部分人,都是盲从,反正别人这么走,我也跟着一起走。

他们常常难以辨别是非善恶。”

方重勇换了个角度,跟车光倩解释道。

自皇甫惟明在河北起兵,乱世便已经拉开了序幕。多说无益,能活下来的就很不容易了。

几里地很快就走到了,此刻何昌期已经领着先头部队杀进了粮仓。

然而令人诧异的是,跟在何昌期他们后面的,居然不是方重勇所在的中军,而是那些白天与粮仓守军交战的百姓!

粮仓的规模极大,除了不是用砖石修建城墙,只有一座木墙。同时开的门很多,方便运粮外,其规模一点也不弱于一座普通县城!

何昌期带人冲破栅栏,烧毁了一座木门后,那些白天杀红了眼的百姓,就跟着他们一起杀进了粮仓内部。

一开始战斗就进入了白热化!

与之相反的是,为了避免误伤,方重勇勒令大部队不许进仓,熄灭火把,在外围待命。一旦何昌期打信号,他们便会前往接应。

车光倩一脸骇然的看着方重勇,如果说对方连这一步都算到了的话,那就太可怕了。

他张了张嘴,最后还是什么也没说。

“还不明白么,这些人已经无路可走了。你认为他们抢了贝州的粮仓,皇甫惟明会放过他们,当做无事发生么?”

方重勇幽幽一叹,继续说道:

“无论这一波攻打粮仓是否成功,河北叛军跟博州百姓,都已经结成了死仇,不死不休了,毫无回转余地的那种。

这时候不上,难道等到别人把刀架在脖子上再上么?

再说了,不亲自冲粮仓,万一何昌期派人一把火把粮仓烧了怎么办?

百姓之中不少人都是在军中服役过的,他们岂会不明白这个道理?”

“节帅,大争之世,还真是毫不留情啊。”

车光倩忍不住唏嘘感慨道,哪怕他是当事人,也参与了蛊惑百姓去贝州讨粮,同样感觉这世道已经彻底乱起来了。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方重勇面色平静的吐出八个字,目光看着杀声震天的粮仓,视野中已经有河北叛军的士兵逃出粮仓大门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