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 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雁门关(上)

在下博一战的多年之后,淮阳王李道玄再一次实际性的担任方面之将,而且还是重返故地,李道玄心中既既激奋又压抑着这种情绪。

每逢大事有静气,李道玄在抵达雁门关的时候突然想起了李善灞桥折柳送别的赠语。

于是,李道玄当天晚上展现了一个宽容有度却御下有方的上司形象,同为秦王一脉,他用李世民的话来敲打庞玉,在后者愤慨之际,又暗示会向陛下请命,以庞玉为河东道行军长史。

既敲打了不安分的庞玉,排除了不稳定因素,同时又以此怀柔,给了长史的名分,但却在自己之下。

过了这么多年了,李道玄早就不是下博一战之前一意孤行的那个青年郡王。

接着李道玄与秦武通聊起了当年顾集镇一战后的诸事,笑着说起魏嗣王李怀仁跋扈夺军,说起当日以秦武通为首衔名的第一份捷报……那也是李怀仁显示与李药师决裂的开端。

在薛万彻、薛万钧兄弟赶来之后,李道玄语气亲切,一个同为秦王嫡系,一个是李善义结金兰的兄弟。

消息渐渐传开了,雁门关以及附近驻军的大小将校纷纷赶来拜见,李道玄只觉得多多益善,与众人聊起当年李怀仁三破突厥的丰功伟绩,并询问当时的细节。

类似的场景,在李善离开代州之后从没有出现过,毕竟当时的代州总管是李靖。

顾集镇的尸山血海,斩落汗旗的激荡人心,骑兵追击的肆意杀戮,但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李善在顾集镇外的神射,以及在云州之战时候李善单骑端槊冲阵。

屋内屋外均闹哄哄的一片,就连秦武通、薛万彻等将领也摁耐不住,代州军上下,都自认兵强马壮,都自诩天下强军,在大破突厥之后,士气、战斗力、实力都得到了急速的提升,都有着与突厥开战的**。

这种**上至前任代州总管李药师,下至普通的士卒,除了李靖之外的很多人都有一种观点,如果当年李善出任代州总管,那第二次大破突厥的荣耀还是代州军。

这个说法有些无稽,因为都布可汗、突利可汗联兵南下是因为梁师都在关内道西北搅风搅雨,给了突厥极好的机会,而代州军中很多人都觉得,突厥攻击关内道,很大程度是因为当时魏嗣王李怀仁就在陇州……喏,不是有梁军攻陇州吗?

最后还不是魏嗣王尽起亲卫才夺回华亭的吗?

在场众人的情绪都有些奋然,只有两个人还在坐着,一个是淮阳王李道玄,另一个是庞玉,就连代州总管秦武通也在与几个中层将校叙话,声音还不小呢。

刚开始庞玉还有些不悦,他觉得李道玄说起魏嗣王故事是在排斥自己,但很快他就不这么想,或者说他无所谓了。

庞玉非常清晰的感觉到,原本摇摆不定的军心在李道玄抵达之后迅速的稳定下来,并且汇集在李道玄身边,人人口中都在说李怀仁,甚至还能听到李怀仁当年的爵位“邯郸王”。

秦武通斜眼看着庞玉,这段时间他非常非常的烦这位韩国公,还真把自己当做上司了啊,他是个识趣的人,在李道玄抵达之后第一时间就靠了过去……一方面是因为他知道自己争不过李道玄,不是因为对方的身份地位,而是对方与李善的交情,另一方面秦武通也没多少自信应付这场大战。

下面的将校个个都不傻,也非常清楚李道玄抵达之后立即召见诸将,并且频频提及李善的原因,没有人,至少没有人公然会拒绝,否则会成为众矢之的。

一员身材雄壮的将领大步向前,拜倒在地,高声道:“殿下,突厥复来,频频出没雁门关外,截断来往,马邑及顾集镇、桑乔镇被突厥猛攻,末将请命出关。”

庞玉忍不住叱喝道:“雁门重关遮蔽河东,大小途径均需重兵把守,何敢轻言出关?!”

视线扫了扫秦武通、薛万彻,庞玉深深吸了口气,“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兵法》开篇明义,你以为只有你读过啊!

秦武通还稳得住,薛万彻这个莽汉已经忍不住了,“韩国公要效仿药师吗?!”

这句话登时引起了一阵骚动,一个脸上带着箭痕的青年军官冷眼看着庞玉,他是代县本地势族出身的李绅,早年出任过李善的亲卫,在顾集镇一战的最后时刻随其出寨冲锋,幸运的活了下来。

李善战后在代州养伤数月,在与李靖的交易中,将手中旧人都安插在了各处,这也是后来让李靖很不舒服的一个因素……倒不是李善有其他的心思,那么多人跟着自己水里来火里去,总要给人家好处吧?

类似李绅的例子也不止一两个,这也是李善至今在代州军中还有着极高威望的一大原因。

庞玉和秦武通之间,刚开始的相争是因为代州军的指挥权,但在突厥来袭之后,转化成了代州出兵与否的相争。

庞玉是得李世民举荐,李渊钦点来代州的,他的第一任务是不让突厥攻破雁门关,劫掠代州,甚至南下攻略河东。

而在代州已经好些年,还曾经出任过朔州长史的秦武通不同,他很清楚如果只是死守雁门关,那朔州就算能撑的久一些,也必定失落。

没了马邑,突厥就能如几年前一样肆意出没在朔州,没了马邑,突厥就能借道马邑,随时进攻雁门关。

更重要的是,如果不肯出兵,那军中士气、以及凝聚力就会大幅度下降,代州军中,谁不知道李怀仁为什么和李药师水火不容?

屋内渐渐安静下来,所有人的视线都落在了李道玄的身上。

片刻之后,李道玄长身而起,轻笑了几声,亲自挽起拜倒在地的大汉,“你就是独孤德?”

“是。”

“怀仁曾与孤提及你,你为潞国公麾下,云州一战,就是你第二次斩断颉利可汗的旗杆。”李道玄携手道:“孤临别之际,魏嗣王于灞桥折柳送行,亲口言,败突厥,当选有功将校十人,入京觐见,可游街夸功。”

薛万钧瞄了眼脸色铁青的庞玉,心里苦笑了声,上前两步,“愿听殿下指派。”

身后众将纷纷行礼,“愿听殿下指派。”

人家的态度都摆在这儿了,薛万钧也没有其他的选择了,只能说庞玉这老头太不识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