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仙赋 > VIP章节 ☣第152章 风华绝代,惊为天人

大明仙赋 VIP章节 ☣第152章 风华绝代,惊为天人

作者:一道启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03: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书接上回——

洪武十八年,八月,朱元璋领着马秀英,步伐虽稳健却难掩内心的焦急,踏在了龙虎山蜿蜒曲折的石阶上。

山风呼啸,带着几分肃杀与神秘,仿佛连自然之力也在为这场不寻常的求医之旅添上几分紧迫感。

阳光透过密集的云层,斑驳地照在他们身上,为这紧张的氛围添上一抹不定的光影。

朱棣身先士卒,手持长剑,眼神锐利如鹰,他带领的十几名锦衣卫,身着飞鱼服,腰悬绣春刀,步伐整齐划一,如同黑色闪电般穿梭在林间小径上,为队伍开路,警惕地扫视着四周,任何一丝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们敏锐的感知。

蒋瓛则紧随其后,他指挥着剩余的锦衣卫,四人一组,小心翼翼地将昏迷中的马秀英抬在特制的担架上,每一步都走得异常平稳,生怕有丝毫颠簸惊扰了这位沉睡中的皇后。

担架两侧,锦衣卫们额头渗出汗珠,却无人言语,只有沉重的呼吸声和山间偶尔传来的鸟鸣交织在一起,更添几分紧张氛围。

太子妃常氏与未来的四皇子妃徐妙云并肩而行,两人皆是端庄温婉,眼神中却透露出对马秀英病情的深切关怀。

常氏不时抬手轻抚额前的碎发,试图缓解因山路崎岖带来的不适,而徐妙云则紧紧握住手中的手帕,似乎随时准备为可能的突发状况提供援助。

太孙朱雄英,年纪虽小,却已显露出不凡的沉稳。他紧跟在朱元璋身旁,双眼睛里既有对未知的好奇,也有对祖母病情的深深忧虑。

朱元璋偶尔低头,用慈爱的目光安抚着这个小小继承人的不安,心中暗自祈祷,希望这次神秘的求医之旅能够改写历史,让朱雄英避免那不幸的命运。

随着一行人逐渐深入龙虎山腹地,周围的景色也愈发幽深莫测。

古木参天,藤蔓缠绕,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药草香,似乎在预示着他们即将抵达的,将是一个充满奇迹的地方。

朱棣穿梭在密林深处,每一步都踏过枯枝败叶,发出细碎而急促的声响,仿佛是大自然对这突如其来的闯入者无声的质问。

阳光艰难地穿透密集的树冠,斑驳陆离地洒在这片被遗忘的土地上,为这座破旧道观镀上了一层神秘而幽邃的光辉。

道观大门半掩,门楣上的雕花早已被岁月侵蚀得模糊不清,唯有门环偶尔随风轻摆,发出沉闷的“吱嘎”声,打破了四周的寂静。

朱棣的心跳不禁加速,一股莫名的紧张与期待交织在胸口,驱使他缓缓推开了那扇沉重的木门。

门内,一股淡淡的香火味与霉湿的气息混杂,扑面而来,让人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光线更加昏暗,只有几缕光线透过屋顶的破洞,洒在那位青衫道袍的女子身上,为她镀上了一层柔和而圣洁的光辉。

夏禾在山崖边上,背对着门,正低头专注地摆弄着手中的香炉,青烟袅袅升起,与她那超凡脱俗的身影融为一体,宛若画中走出的仙人。

夏禾那让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会沉醉的完美容颜,顿时惊呆了朱棣,此时的夏禾青丝如瀑,简单地以一根木簪挽起,露出光洁的额头和那双仿佛能洞察人心的深邃眼眸。

夏禾的笑容,如同春日里最温柔的风,轻轻拂过朱棣的心田,梨涡浅现,那一刹那,时间仿佛凝固,世间万物皆失去了色彩,唯有她,成为了唯一的焦点。

朱棣的喉咙发干,竟一时忘了言语,只是怔怔地望着她,心中涌动着前所未有的震撼与痴迷。

那不仅仅是对美的追求,更是灵魂深处的一种共鸣与渴望。

这一刻,无论未来如何,朱棣都已无法忘记这个身处于破败道观之中,却拥有着让天地失色之美的青衫道姑。

夏禾身着那件青山色道家长袍,衣袂随风轻扬,仿佛山涧清泉凝聚而成的绸缎,每一寸都贴合着她完美的身躯,勾勒出令人窒息的线条。

金丝黑靴踏在青石板上,每一步都踏出了不容置疑的威严与风流,每一步都似乎在无声地宣告着主人的不凡。

夏禾的面容,宛如精心雕琢的玉像,眉宇间藏着山川的深邃与星辰的璀璨,唇边勾起的一抹浅笑,足以让世间万物黯然失色,那是足以颠倒众生、温柔了岁月也惊艳了时光的万种风情。

紧随朱棣其后的锦衣卫们,本是训练有素、却在触及夏禾的瞬间,仿佛被无形的力量牵引,齐齐停下了脚步,目光中满是震撼与痴迷。

他们的眼神中,既有对绝世容颜的赞叹,更有对那份超脱世俗、遗世独~立气质的敬畏。

空气中似乎弥漫起一股微妙的张力,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生怕惊扰了这份美好。

许多男人的喉结不自觉地滑动,那是本能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向往,在这庄严的场合下,竟也显得如此不加掩饰。

他们心中暗自惊叹,这世间怎会有如此人物,仅凭一颦一笑,便能轻易勾起人心底最深处的涟漪,让人心甘情愿地沉沦。

而夏禾,仿佛对这一切浑然未觉,夏禾站在那里,就像是从古老画卷中走出的仙人,周身环绕着淡淡的、不可言喻的光辉,既遥不可及,又引人无限遐想。

夏禾只是一身道袍静静站在这里,自然给人一种清净出尘,天上谪仙人的感觉来,让人情不自禁的生出“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想法。

夏禾突然宝剑出鞘,剑的嗡鸣震颤,一股凛冽的剑意瞬间弥漫开来,仿佛连空气都被这突如其来的锋芒切割得支离破碎。

夏禾手中的宝剑淡淡的寒光,一圈圈肉眼可见的剑气涟漪以她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尘土飞扬间,地面仿佛被无形的力量犁出一道道浅浅的沟壑。

朱棣与锦衣卫们不由自主地后退数步,目光中满是震惊与戒备,风,在这一刻似乎也变得更加急促,带着几分肃杀之气,卷起了夏禾的道袍衣袂,猎猎作响。

夏禾的身形未动,但周身散发出的气场却让人感到一股难以言喻的压迫感,仿佛天地间所有的力量都在这一刻汇聚于夏禾一身,顿时让人好像进入了天寒地冻之中。

明明是白天夏日,此时让人感觉天寒地冻,夜幕如墨,夏禾风华绝代、惊为天人,仿佛是冬日里绽放的寒梅,傲立于风雪之间。

夏禾她的身姿轻盈,如同林间穿梭的精灵,又似夜空中最亮的星辰,每一步旋转、每一次跃动,都精准无误,却又充满了难以言喻的韵律与美感。

剑,在夏禾手中仿佛有了生命,寒光闪烁间,既是守护的盾牌,也是致命的利刃,随着她的舞动,在空中划出一道道绚烂的银色轨迹,宛如银河倾泻,既美丽又带着不容小觑的杀机。

夏禾歌声穿透寒风,悲凉而雄壮,每一句都直击人心,那是初唐四杰中杨炯《从军行》的慷慨激昂:“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饮。”

歌声中,琶她马上仿佛催化。身为醉那卧些沙场远征沙场的将士,满腔热血,誓守家国。君紧接着,曲调一转,王翰的《凉州词》响起:“葡萄美酒夜光杯,欲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夏禾的剑舞更加急促,剑尖轻点,每一次触碰都似乎在诉说着战场的残酷与无常,而她的歌声,则是对生命短暂却辉煌的赞歌。

随后,王昌龄的《出塞》与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交织在一起,剑光与歌声共同编织出一幅幅波澜壮阔的边塞画卷。

夏禾的剑舞,不再是简单的舞蹈,也是对家国情怀的深情呼唤,每一式每一划都充满了力量与信念。

在这紧张激烈的氛围中,观众仿佛被带入了一个古老而遥远的世界,感受到了那份跨越时空的壮志豪情与悲壮之美。

诗与剑,剑与舞完美的融为了一体,夏禾清冷的女声,如同穿越时空而来的寒风,带着远古战场的硝烟与英雄的哀歌,悠悠响起,每一个音节都敲打着在场者心灵的鼓面,激起层层悲壮的涟漪。

夏禾的歌声,不仅是一曲哀婉的旋律,更是对命运不屈的呐喊,让每一位旁观者都不由自主地沉醉,仿佛亲身经历了一场跨越生死的壮丽史诗。

随着歌声的起伏,夏禾身形一展,轻盈得如同被月光亲吻过的羽毛,猛然间跃向半空。

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只余下她孤傲的身影,在夜幕下勾勒出一道耀眼的轨迹。她的每一次挥剑,都伴随着剑尖划破空气的尖啸,那不仅仅是金属与空气的碰撞,更是心灵与自由的对话,每一次闪烁的剑光,都像是在诉说着一段段未了的情缘与不灭的誓言。

在空中,夏禾的身姿灵动而自由,她旋转、翻腾,每一个动作都精准而富有力量,仿佛是在挑战着物理的极限,让地心引力成为她表演中最不起眼的配角。

夏禾的身形时而如龙游四海,威猛无匹;时而似凤舞九天,柔美至极。

那些令人惊叹和匪夷所思的动作,在她手中信手拈来,每一次定格都足以让人屏息凝视,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最终,当夏禾以一种不可思议的姿态缓缓降落在地,她的剑舞,不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每一个见证这一刻的人,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与感动。

就在众人震惊和痴迷的时候,夏禾的剑锋架在朱棣脖子之上,朱棣才回归神来,顿时一身冷汗!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