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仙赋 > VIP章节 ☣第148章 党锢之祸,刘志驾崩

大明仙赋 VIP章节 ☣第148章 党锢之祸,刘志驾崩

作者:一道启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03: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书接上回——

延熹九年,朝堂风云骤变,“五侯”的余晖尚未完全消散,刘志帝王的意志便如寒风中摇曳的烛火,被新一批宦官势力的阴影笼罩。

管霸与苏康,这两位中常侍,如同夜色中最狡猾的豺狼,悄然间编织起一张无形的网,将忠诚与正直逐一吞噬。

苏康,面白无须,眼神中闪烁着算计的光芒,他嘴角总是挂着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仿佛世间万物皆是他棋盘上的棋子。

而管霸,身形魁梧,声若洪钟,每当他踏入宫殿,那沉重的脚步声便如同战鼓,宣告着新一轮的阴谋即将上演。两人联手,朝中忠良之士无不闻之色变,竞相避其锋芒。

大司农刘祐,本是国之栋梁,却因直言进谏,触怒了宦官集团的利益,一夜之间,从万人敬仰的高位跌落至暗无天日的牢狱。

廷尉冯绲,执法如山,却因拒绝为宦官开脱罪行,被诬陷为叛逆,家族受累,满门抄斩。河南尹李膺,更是因刚正不阿,得罪了诸多权贵,最终也难逃被贬谪的命运,流放边疆,生死未卜。

与此同时,宛城之地,富商张汎府邸内灯火通明,金银珠宝、奇珍异玩琳琅满目,映射出他那张因贪婪而扭曲的脸庞。

张汎,一个凭借裙带关系与贿赂手段扶摇直上的小人,他手中的雕镂玩物,每一件都似乎能言会语,诉说着他如何一步步攀上权力的巅峰。

他不仅在朝堂上安插亲信,更在民间横行霸道,欺压百姓,宛城上下,敢怒不敢言。

夜幕降临,张汎府邸后院的密室中,一场更为隐秘的交易正在进行。

烛光摇曳,映照出宦官们贪婪而狡猾的笑脸,他们与张汎密谋着如何进一步扩大势力,将更多的忠良之士踩在脚下。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压抑而紧张的气息,仿佛随时都会爆发出一场风暴,将这片腐朽的土地彻底撕裂。

而在这暗流涌动的背后,是无数百姓的哀鸿遍野,是忠诚之士的泣血呼喊,更是大汉王朝摇摇欲坠的根基。

延熹九年的天空,乌云密布,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正蓄势待发。

南阳城内,夜色如墨,灯火阑珊中却暗藏着一股不可名状的风暴。

功曹岑晊立于太守府前,面容冷峻,眼中闪烁着决绝之光。他深知,自己即将踏上的,是一条不归之路。夜色掩护下,他密令精锐甲士悄然集结,周围空气仿佛凝固,每一声轻微的盔甲碰撞都足以让人心惊胆战。

随着一声低沉的号令,甲士们如同暗夜中的幽灵,迅速包围了张汎及其党羽的府邸。府内灯火通明,却难掩即将降临的灭顶之灾。

岑晊亲自提剑,步伐坚定,每一步都踏出了不容置疑的威严。他深知,刘志的大赦令已传遍天下,但他更清楚,对于张汎这等恶贯满盈之徒,法律的慈悲即是对无辜者的残忍。当甲士们破门而入,府内顿时一片混乱,惊呼声、求饶声交织在一起,却无人能够逃脱这突如其来的厄运。

岑晊目光如炬,直逼张汎,两人在大堂之上对峙,空气仿佛被撕裂。张汎面露惧色,妄图以赦令为盾,却只见岑晊冷笑一声,剑光一闪,张汎的生命便如烛火般熄灭,终结了他在世间的所有罪恶。

随后,一场血腥的清算开始了。岑晊亲自督战,甲士们如秋风扫落叶般,将张汎的宗族与宾客一一斩杀,血光四溅,染红了夜色。

哀嚎与绝望交织成曲,却无人敢上前阻止这疯狂的正义。直至最后一个敌人倒下,岑晊才缓缓收起剑,眼中闪过一抹复杂的情绪,随即命人整理名册,上奏朝廷,详细说明一切缘由。

而在遥远的山阳郡,太守翟超的府邸内,则是另一番景象。他接到密报,中常侍侯览利用职权,在当地大肆敛财,民怨沸腾。翟超怒不可遏,当即下令查封侯览的所有财产,不放过一丝一毫。

甲士们雷厉风行,侯览的府邸很快便被翻了个底朝天,金银财宝堆积如山,却无人敢伸手染指分毫。

与此同时,汝南太守刘质也接到了关于小黄门赵津横行霸道的消息。他毫不犹豫,即刻下令逮捕赵津。

面对朝廷的赦令,刘质只是冷笑,他知道,对于真正的恶徒,法律之外还需有正义的铁拳。赵津被押至大堂,面对刘质的质问,他依旧嚣张跋扈,却不知死期已至。

刘质亲自监刑,鞭笞之下,赵津的哀嚎响彻云霄,最终一命呜呼,成为了权势斗争中的又一亡魂。

这三件事,如同三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让整个朝廷乃至天下为之震动。

人们议论纷纷,有人赞叹这些太守的英勇无畏,也有人担忧他们是否会因此遭受朝廷的责罚。

但无论如何,这一刻,他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向世人展示了何为真正的正义与担当。

同年九月,秋风萧瑟,皇宫深处却涌动着一股暗流。宦官们的身影在夜色中穿梭,如同夜色中的幽灵,带着急促而隐秘的步伐,纷纷汇聚于刘志的寝宫之外,他们的低语与叹息交织成一张无形的网,笼罩了整个皇城。

他们的眼中闪烁着不甘与愤懑,手中紧握的不仅仅是权谋的筹码,更是对张汎一家遭遇的深切同情与愤怒。

张汎的宅邸内,灯火通明,他的妻子,一位温婉却坚韧的女子,正伏案疾书,泪滴不时溅落在竹简之上,每一滴都仿佛承载着无尽的冤屈与不甘。她深知,这一纸诉状,不仅关乎家族存亡,更是对朝中奸佞的一次勇敢挑战。

夜,似乎也因这份决绝而变得更加漫长。消息如同野火般迅速蔓延至刘志的耳中,他闻言,脸色骤变,怒意如火山般喷薄而出,拍案而起,震得殿内烛火摇曳,仿佛连空气都为之颤抖。

在他看来,这不仅仅是几个地方官吏的“胆大妄为”,更是对皇权、对中央集权**裸的挑衅与蔑视。

次日清晨,朝霞未展,皇城的城门便已洞开,一队队全副武装的禁军如黑色洪流般涌出,直奔南阳与汝南而去。他们的马蹄声踏破了清晨的宁静,也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南阳太守成瑨、汝南太守刘质,两位本应是地方安宁的守护者,此刻却成了皇权之下待宰的羔羊。

他们被突如其来的变故震惊,但更多的是对朝廷昏聩、宦官专权的无奈与悲哀。当冰冷的锁链缠绕上他们的脖颈,那一刻,两人的眼神中既有对死亡的坦然,也有对正义未竟的遗憾。

与此同时,洛阳城内,太学之内,三万余太学生群情激昂,他们之中,郭林宗、贾伟节等领袖人物更是挺身而出,与李膺、陈蕃、王畅等朝中清流遥相呼应,共同织就了一张名为“太学清议”的大网。

他们或激昂陈词,或挥毫泼墨,每一句话、每一篇文章都如同锋利的匕首,直指宦官专权、朝政**的黑暗面。

太学之内,辩论之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紧张而又热烈的气息,仿佛一场变革的风暴即将席卷而来。

这一刻,整个帝国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撕裂成了两半,一边是刘志的雷霆之怒与铁腕镇压,另一边则是太学生们的正义之声与不屈之志。

同时还有渤海公族进阶、扶风人魏齐卿,都敢说敢讲,不怕豪强。自公卿以下,无不畏惧他们的贬议,纷纷到门结纳。

在昏暗的烛光下,河内人张成那双深邃的眼眸闪烁着算计的光芒,手指在古老的龟甲上飞快滑动,每一次触碰都仿佛是与未知力量的对话。

他精通的占卜之术,在这一刻,似乎真的窥见了天机~~朝廷即将颁布大赦令的风声,悄然在他心中成形。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张成心中已有了计较,一场阴谋悄然酝酿。

次日,张成的府邸内,一场精心策划的“意外”上演。他的儿子,在月黑风高的夜晚,手持利刃,神色冷峻,步入了受害者的宅邸。

刀光剑影间,一声惨叫划破夜空,血花四溅,一场本可避免的悲剧在张成的默许下,惨烈发生。

消息如野火般迅速蔓延至河南尹李膺的耳中,他怒不可遏,拍案而起,誓要将这等嚣张跋扈之徒绳之以法。

李膺亲自部署,雷霆行动之下,张成的府邸被重重包围,一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即将展开。然而,就在抓捕的最后一刻,天边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伴随着一道旨意~~大赦令至,张成得以逃脱法网,留下一地惊愕与愤怒。

李膺的双眼几欲喷火,他深知,这不仅仅是个人恩怨,更是对律法尊严的公然挑衅。愤怒与不甘化作更坚定的决心,他不顾一切地继续追捕张成,即便面对的是皇权的直接干预。终于,在一次精心策划的伏击中,张成落网,李膺亲自监斩,正义得以伸张,却也埋下了更深的仇恨种子。

张成的弟子牢修,得知恩师惨死,心中愤恨难平。他躲在暗处,笔尖蘸满了复仇的墨水,一封诬告信悄然送往皇城。

信中言辞凿凿,将李膺、陈寔等一众正直之士描绘成结党营私、诽谤朝廷的奸佞之徒。皇帝刘志览信后,怒不可遏,一道更为严厉的诏令如惊雷般响彻全国,一场前所未有的“党锢之祸”就此拉开序幕。

李膺等人被押解至京,沿途百姓无不唏嘘,一时间,天使(传令太监的意思)东西南北四齐出,相望于道。

太尉陈蕃上疏极谏,刘志忌讳陈蕃言辞激烈,假托陈蕃举荐的人不称职,遂将陈蕃策免。

延熹十年,尚书霍谞、城门校尉窦武共同上表为党人求情,刘志的怒气才稍稍缓解,下诏释放党人们回家,但仍对其实施终生禁锢。

并且将党人的名字记录在案。这就是著名的“党锢”。

延熹十年,十二月一日冬,延熹改元(永康),刘志突然病重不起,在治理无果以后下诏将田圣等九位嫔妃的位分晋升至贵人(东汉贵人仅次于皇后),此举激怒了皇后窦妙。

永康元年,刘志驾崩于德阳前殿,享年三十六岁,这位隐忍了二十二年,在厕所定下密谋诛杀梁冀计划,重新拿回皇权的刘志带着不甘去世了。

刘志驾崩的噩耗如同沉重的阴霾笼罩了整个皇城,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压抑而绝望的气息。

德阳前殿之内,烛光摇曳,映照出刘志那尚未闭合的棺椁,显得格外阴森。四周静谧,唯有偶尔传来的风穿过廊檐的呜咽声,打破了这死寂般的沉默。

皇后窦妙,一袭黑底绣金的凤袍,面容冷峻,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决绝与愤怒。她缓步走向那冰冷的棺椁,每一步都仿佛踏在了所有人的心尖上,让人不寒而栗。积怨已久的怒火,在这一刻,如同火山般爆发。

“田圣,你这个祸国殃民的妖女!”窦妙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回荡在空旷的大殿之中,她猛然拔出腰间锋利的佩刀,刀光一闪,划破了空气,也划破了所有人的视线。

只见她手起刀落,动作干净利落,没有丝毫犹豫,田圣的身影瞬间被鲜血染红,倒在了冰冷的石板地上,大殿内顿时响起了一片惊恐的尖叫和倒吸冷气的声音。

这一幕,惊心动魄,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屏住了呼吸,仿佛连时间都凝固了。然而,窦妙的怒火并未因此平息,她转过身,目光如炬,扫视着那些被刘志册封的其余八位贵人,她们个个面色苍白,颤抖不已,眼中满是对死亡的恐惧。

“还有你们,一个个妖媚惑主,今日我窦妙就要为陛下清理门户!”窦妙的语气中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她再次举起手中的刀再次挥下。

中常侍管霸与苏康疾步上前,双膝跪地,用尽全力拦住了窦妙的去路。

“皇后娘娘息怒啊!此等大事,需三思而后行,万不可意气用事啊!”管霸的声音颤抖却坚定,他深知一旦窦妙真的动手,后果将不堪设想。

苏康亦是紧随其后,声泪俱下:“娘娘,您乃母仪天下之人,若因此事而背上杀戮之名,于您、于皇室、于国家,皆是百害而无一利啊!”

两人的苦苦劝谏,如同冰冷的雨水,渐渐浇灭了窦妙心中的怒火。

皇后窦妙紧握刀柄的手微微颤抖,最终缓缓放下,目光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不久刘志被葬于宣陵,谥号孝桓皇帝,庙号威宗(董卓当权时取消庙号)。

刘志死后,皇后窦妙临朝听政。

窦妙之父窦武召见出身河间国宗室的侍御史刘鯈,问河间国宗室中的谁比较贤明,刘鯈推荐了解渎亭侯刘宏。

窦武遂入宫禀告窦妙,窦妙派侍御史、守光禄大夫刘儵、奉车都尉曹节等人前往河间国迎接刘宏登基。

刘宏就这样成为了东汉第十二位皇帝,同时也是东汉灭亡的罪魁祸首。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