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西游:开局拜师菩提祖师 > 第三百九十章 所见即苦海,三灾气将消

话表希夷山洞府之中,王重阳在述说三家学说时,忽是回味而起,姜缘法号广心,而佛祖之法号,亦是广心。

王重阳戛然而止,竟不知该如何言说。

真人正在闻听王重阳讲说三家学说,忽见其止住话头,说道:“你如何停歇,莫非有所不明,故难以道出?”

王重阳惊起,问道:“仙人乃佛祖乎?”

真人笑意盈盈,说道:“你为何有此般之问?”

王重阳躬身拜礼,说道:“不瞒仙人,昔年我曾行至一寺庙,此寺庙唤作‘兰若寺’,寺中正殿曾供奉二佛祖,一者为‘如来’,二者为‘广心’,我曾问及兰若寺方丈,其言广心者,即为佛祖。今闻仙人亦作此法号,故在下无礼而问,仙人可是佛祖乎?”

姜缘点头说道:“正如你所想,你若言之佛祖,便是我。”

王重阳心中大动,惊讶不已,再是拜礼,说道:“不曾佛祖于前,小子多有冒犯。”

姜缘笑道:“佛祖也好,仙人也罢,到底乃是个修行的,你不必多礼,且再与我述说,你习之三家,到底如何。”

王重阳身形因激动而颤抖,许久之后,方才止住心念,说道:“三家者,虽言殊而理一,儒家之‘天命’,道家之‘大道’,佛家之‘真如’,皆指宇宙本体。儒家之‘克己复礼’,道家之‘心斋坐忘’,佛家之‘戒定慧’,皆归心性修养。”

姜缘听得其言,沉吟少许,笑着问道:“如你所言,三家该归一,相互辅成,然否?”

王重阳点头说道:“然也。”

姜缘再是说道:“既如此,你且与我细细讲说其中,如何相互辅成,而非简略一言。”

王重阳拜礼说道:“仙人欲知,我自当讲得。”

姜缘摆手说道:“不必称我作仙人,你可称我作声先生即可。”

王重阳未有拒绝,称道:“先生。”

姜缘点头,教其可再是讲说三家学说与他倾听。

王重阳即是说道:“三家相互辅成,无外乎以佛修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是以儒主纲常,立人极于日用伦常之间。君臣父子之序,礼乐刑政之制,使万民有所依归。再以道贵长生,养性命于阴阳造化之中。吐纳导引之术,清虚寡欲之方,使人身合于天地。佛明因果,了生死于轮回业识之外。禅观止观之法,慈悲喜舍之愿,使人心超于色相。此三者,乃相互辅成之要义也。”

“是以三者如鼎足而立,缺一不可。儒家若无佛道之超脱,则拘于功利,佛道若无儒家之务实,则流于空疏。”

王重阳言毕,不再言语。

姜缘闻听,笑着点头,说道:“尚可。”

王重阳问道:“先生,我所说,可有甚不足之处?”

姜缘沉吟少许,说道:“若说不足,自是有的,然你如今乃是凡夫,其看待之处,有些不同,故以你如今凡夫而言,此等所说,已是了得,未有不足之处。”

王重阳不解问道:“先生,此等于凡夫不凡夫,有区别不成?”

姜缘笑意盈盈,说道:“自有区别,但你若修行,所见自然不同,身处苦海,所见皆为苦海,如何能相同。”

王重阳若有所思,许久后,问道:“先生,早些时候,我曾在一城中,见着一疯道士,其亦曾言说苦海,但我始终不得而明,苦海究竟为何,不知先生可能告知,我不胜感激。”

姜缘闻听,说道:“你且向后行走四十九步,便见苦海。”

王重阳不假思索,起身朝真人拜礼,遂是朝后走去,他心中默念,但走得四十九步,即是停下。

王重阳抬头望去,只见得此处张望,可见外方天地,山外有城,再朝远望去仍可见得一城,其心中有所不解。

姜缘问道:“你看见何物?”

王重阳转身答道:“能见山,见水,见城池,见万民。”

姜缘笑着点头,说道:“此便是苦海。”

王重阳错愕住,问道:“此为何解?”

姜缘摇头说道:“无解,你所见者,便是苦海。”

王重阳说道:“先生,莫非这天地,皆是苦海乎?”

姜缘点了点头,未有多言。

王重阳沉默许久,已知真人所言,如真人所言,天地之间,皆在苦海之中,此一视同仁,不分甚平民,甚豪族,甚王公,甚贵族,其无不在苦海之中。

他等所作所为,不外乎在苦海里挣扎罢。

王重阳忽是抬头,问道:“先生,此苦海,无法化之不成?”

姜缘笑道:“难,难,难。苦海若易化,这世间还有甚苦海。”

王重阳问道:“先生,既是如此,如何才能算作不在苦海之中?”

姜缘说道:“何时你得了自在,何时便算作不在苦海之中。”

王重阳说道:“自在便算作不在苦海,若是这般,许多平民应当不在苦海才是。”

姜缘笑道:“此话怎说?”

王重阳说道:“我曾在书籍之中看过,昔年李唐时,有开元盛世,那时平民多自在,曾有许多诗句歌颂,是以‘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又以‘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这等之言,数不胜数,足以见其强盛,那时平民可得自在,王公贵族亦当可得自在才是。”

姜缘仍是笑意盈盈,说道:“开元盛世后边,又是怎样?”

王重阳闻听,顿时沉默,开元盛世之后,乃安史之乱,李唐气数败尽。

姜缘又是笑道:“昔年之人,今时如何?”

王重阳仍是沉默,似乎知道自己所言的不对之处。

姜缘指定王重阳,笑了笑,说道:“苦海如何,若你学识高深之日,兴许可知,如何才能真正化解苦海。”

王重阳说道:“先生,我可能跟随先生继续习得学识?”

姜缘笑着笑着问道:“我不曾赶你,你何出此言?”

王重阳答道:“但我已在此处习得学识,有二月馀,故担心先生烦我,赶我。”

姜缘摇头说道:“你可安心,二月于我而言,眨眼即逝,谈何烦你?你寿数过耳顺之年尚难。而耳顺之年,不过六十,六十于我而言,亦是静坐片刻的光阴罢。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此非虚言矣。”

王重阳说道:“我知先生乃仙人,乃佛祖,这等光阴,于先生而言,乃是等闲。”

姜缘点头说道:“故你且安心在我身前习得学识罢,不必在意。”

王重阳闻听,深深一拜,感激于真人。

姜缘说道:“你且安坐此处,我与你讲些经文,今见你谈说三家学说,你于道之学,尚有浅薄之处,我说,你听,且好生记下。”

王重阳拜礼,遂落座,洗耳倾听。

姜缘遂道:“道家者,若论高深用处,乃在金丹。”

“夫金丹者,肇自鸿蒙。混元初判,阴阳始分。心猿意马,锁之以玄牝,铅汞二者,炼之以璇玑,黄婆镇中,媒合于丹田,溯流而上,则可穷究其奥妙。”

“金丹之道,岂止长生?实为心法也。外炼形骸,内养神明。金公木母,不过阴阳之代称,黄婆脾中,无非造化之机枢。若能降伏心猿,驾驭意马,天地为炉,造化为工……”

姜缘与王重阳讲说金丹之道。

王重阳初听之际,只觉不明所以,根本不知道真人所言究竟为何,他从未学过这等。

但他不明,然听着真人所说,心中生出几分喜意来,听着这等,倍感舒适,他不知此等为何,本想开口询问一二,可见着真人这般模样,只得闭口不言,只管听着。

……

云雾之中,二人见着真人与王重阳讲说金丹大道,皆有惊讶。

猪八戒嚷嚷道:“老爷急了些,怎个这时便与正微讲说金丹大道?此却是不该,恐正微听不明白老爷在讲说些甚。”

孙悟空说道:“呆子,你急些甚,但大师兄既是这般言说,自有其理,不必多说。正微师侄这时听着亦可,此间听得,能记下一二成,来日修行金丹时,便有效力。”

猪八戒说道:“但来日再讲,亦是不迟,正微记着这些学识,便是足矣。再讲金丹大道,恐累着正微哩。”

孙悟空说道:“呆子,休要多言,若论修行,大师兄胜你多矣,大师兄有此行,必然有其之理。说来,如今大师兄讲说金丹正道,你怎个不听些,既是大师兄未有教我等离去,那便是许我等旁听,你当是听之才是。”

猪八戒摇头说道:“哥啊,老猪今非是修个金丹的,听着这等作甚?却是无用,却是无用。不听也罢。”

孙悟空意味深长的望着猪八戒,说道:“呆子,既是金丹正道无用,旁门你又瞧不起,你意欲何为?”

猪八戒说道:“哥啊,老猪自有分寸,你且安心。”

孙悟空说道:“但愿你果真有分寸。”

说着,孙悟空朝外边看去,说道:“老孙有观,近日以来,南瞻部洲三灾之气渐去,或是这场大乱,有消弭之相。”

猪八戒说道:“哥啊,自老猪修行已来,这人间之主,多有更替,昔年如甚周天子,风光无限,又有那始皇帝,亦是威风一时,还有那唐太宗,盛极一时,然更替未有止休,此何故作言,却是不必多提。”

孙悟空摇头说道:“苦海无边,故人间难得有清净,然比起这等混乱,到底是清净为好,纵然只有片刻清净,亦比大乱好得多。”

猪八戒说道:“既是这般言说,如今猴哥言说南瞻部洲三灾之气将要尽去,料想有人间雄主而出,是以将兵灾尽去,猴哥何不去相助一阵?但若是两军对阵,猴哥金箍棒一下,定教那敌军尽败之。”

孙悟空扯住猪八戒蒲扇耳,说道:“呆子,老孙没事去干预这等作甚,你却胡言!”

说着。

孙悟空掣出金箍棒,便要往猪八戒身上招呼去。

猪八戒急是躲开,驾云往前边逃去。

孙悟空紧追其后,不肯饶他。

二人打打闹闹,暂是不提。

……

光阴迅速,自王重阳在山间与真人习学识以来,有一二年。

王重阳越是跟随真人习得三家学说越久,越能感受得真人身中那渊博的学识,初学尚觉了得罢,若有些光阴,凭他智慧,定是轻易科学,学至过半,方知真人学识到底有多么可怕,使他如蜉蝣见青天。

王重阳如今深觉真人学识了得,若凭他如今,欲要学尽真人学识,恐他寿数到尽,亦学不得一二成。

此教他学到第二载时,心有不安。

不安在于他深感自己大限到来后,恐见不得高深学识,他不惧于死,但他惧于无法见到更高深的学识。

若他不曾见过这般高深学识,他死也就死了。

但他如今却已经见得这般学识,教他如何肯定心。

一日,王重阳习得学识时,心不在焉,真人遂问于王重阳。

王重阳犹豫再三,还是将事情与真人讲说。

真人闻听,笑道:“你有感寿数,不肯舍学识而去,可是如此?”

王重阳说道:“如今见得高深学识,方知世间尚有如此之学识,恐寿数不够使我学到所有学识之日。”

真人点了点头,说道:“你若感寿数不足,我可与你些寿数。”

王重阳说道:“先生莫要打趣于我,寿数这等,乃是天定之物,怎能说给予便给予。”

姜缘笑道:“怎个打趣于你,十殿阎王与我有些交情,若我开口,他等自是卖我份薄面,与你添上些许寿数。然我这寿数,非是白得之物,你若肯舍弃学识,我可与你寿数,莫说添上些许,添上百年亦是可得。”

王重阳闻听,未有半点犹豫,即是摇头,说道:“先生,在下绝不愿弃学识,请先生莫要嫌我愚笨,不肯传我学识。先生所言,学识换寿数,恕小子无礼,学识无价,寿数比不得,小子绝不愿换之。”

真人听得其言,笑着点头,问道:“你果真不悔?须知帝王多求寿数,盖因寿数难得。”

王重阳叩首道:“不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