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西游:开局拜师菩提祖师 > 第三百八十九章 习得学识,仙人与佛祖?

光阴迅速,不觉三日而去。

却说王重阳自深山道上得了牧童指引,朝希夷山而去,他行走三日之后,果真见着前方有‘仙山’,正是那希夷山,教他十分欢喜。

王重阳望着座下马匹,心中有些感叹,说道:“此山我虽未靠近,但知此山不俗。然那牧童亦是不俗,牧童言我三日可到希夷山,他不知我有马儿,口称三日,我不以为然,只觉若有马儿,一日可达。不曾想今有马儿助力,亦是须三日方能抵达此仙山。”

王重阳催马上前,不消多时,近了希夷山。

他瞧见前方有座山道,正要打马上山。

然王重阳催马至山前,马儿站立不动,不肯上前,任由王重阳如何催促,马儿皆不敢动,在原地嘶鸣。

王重阳只得下马观看,他方才下马,忽见马儿前蹄一弯,竟跪伏于希夷山前,似朝拜仙神。

王重阳暗自惊奇,此山竟这般玄奇,传闻有仙,此仙精通三家学说,他尚未见之,其了得之处,却是提前见了。

他这马儿在山前竟不敢上前,跪伏在地。

王重阳未再多想,将包袱取上,便朝山道走去,他走上山道,忽觉双脚每走一步,都如负泰山,教他十分难行。

但行得三四步,双脚酥麻,难以为继。

王重阳不明所以,他四下张望,许久之后,方觉他之所以感到沉重,乃是因手中包袱,他将包袱放下,顿觉身子轻盈。

王重阳惊道:“这是怎地回事,此包袱,怎个会有这般沉重,似有江海之沉,山岳之重。”

他翻开包袱,细细一看,一阵找寻,最后竟是发觉,他的干粮,他的换洗衣裳,不知为何,如山岳之重,他的随行水壶,不知为何,如江海之沉。

王重阳暗道奇哉怪哉,但他知得,若是要前行背着包袱,恐他上不得此山。

王重阳只得弃了包袱,拿起天蓬尺,出乎意料的,天蓬尺轻飘飘的,未有变重。

其取天蓬尺在山上而行,走得许久,仍不见山巅所在,幸是有个道可行,无须穿过荆棘丛林。

王重阳这般登山,有数个时辰,直至夜半深池,饥肠辘辘,不见有仙人踪迹,他未有心生退意,反而加快脚步,大有定要找到仙人的决心,

然他到底乃是个凡俗,长时间不得进水进食,他已是强弩之末,难以行走。

正当王重阳实在是走不下去,想要坐下歇息一会儿时,丛林忽有响声。

王重阳往那处细细一看,便见着有只玄猿几个跃步之间,到他跟前来,双手奉上一枚灵果与王重阳享用。

王重阳见之,十分惊诧,问道:“此果与我?”

玄猿点了点头,不作声响。

王重阳愣愣的接过了灵果。

玄猿见着王重阳接过,便是转身离去,几个跃步,即是消失不见。

王重阳见玄猿离去,即将手中灵果吞服,但他将果子服用,竟是霎时间有了饱腹感,更不觉口渴,此灵果,真乃神物也。

其心中感叹,此仙山果真了不得,种种异象,数不胜数,前有马儿跪伏,后有包袱沉重,如今更有玄猿献果,若说此处有仙人,他却是信得。

王重阳吞了灵果,身子好受一些,便再是前行,往山顶而去。

此行又有数个时辰,只见天晓时分,他方才近了山顶。

王重阳行近山顶之处,忽是发觉那山顶之处,竟有座洞府在其中,他朝洞府走去,待他走近,见洞府无有看守,他鬼使神差的,朝洞府之内走去。

不消多时,王重阳走入洞府之中,见得洞府简陋,却隐有灵相,教入内者,觉之心旷神怡。

王重阳再是往里些走去,忽是见得洞府深处,有一人盘坐其中,但见其冠金玉,服紫袍,织日月,负仙剑,腰悬宝,履云靴。容止丰神,眸含星斗,执拂坐而坐,真乃有道仙真。

“丹丘非世外,一念即金丹。”

“心闲云自在,风定水无痕。”

“你因何事前来?”

仙人垂目而来,笑意盈盈。

王重阳瞧见仙人,心中竟止不住颤动,平日里他便是遇着万般之事,便是身死之未,他亦教心如止水,此间风起水波澜,止不住的势头,静不下的心念。

王重阳许久不见,忽是朝仙人跪伏叩首,他不知为何,但心念一起,无法抑制,只得叩首。

仙人笑着问道:“你为何跪我?”

王重阳说道:“凡俗之人王重阳,在此叩拜仙人。望请仙人恕我无知之罪,我不知为何叩拜于仙人,然见仙人,情不自禁便行得大礼。”

他心中不知为何,只觉此仙人似曾相识,似乎他曾经在某处,曾见过这一位仙人。

仙人说道:“你且起身,至我身前落座。”

王重阳依得其言,行走至仙人身前,低眉顺眼,恭敬不已。

仙人说道:“你既为凡夫,为何上得我山来,有道是仙凡两隔,你不该登此山路。”

王重阳说道:“但请仙人明鉴,我乃一凡夫不假,但我自幼好学识,为求得三家学说,四处奔波,至今不知读书几个年头,许是近半生搭在其中,为学识而行,我无怨无悔。今我得闻仙人乃是精通三家学说者,故我行走而来,无礼登山,但请仙人教我三家之学说,若能习全三家学说,我至死不悔!”

仙人闻听,即是说道:“你既知我是仙人,为何不来寻我习些神通,而是习个三家学说?你可知,三家学说到底不过是学问罢,若是习得神通,你却有莫大神威在其中。”

王重阳摇头说道:“仙人,我自知神通仙法那等了得,但圣人有云‘朝闻道,夕死可矣’,若能得三家学说,我身死无悔,如何肯弃之,纵然与我神通,我却不与之交换。”

仙人笑道:“你果真有如此之想?”

王重阳拜礼说道:“不曾有变。”

仙人说道:“但且教你一观神通,再是言说这等不迟。”

说罢。

忽见仙人取一纸张,只是在手上轻轻摇晃,竟是少顷间,成一圆形。

仙人朝圆纸轻轻吹了口气,忽见圆纸绽放光亮,竟是少顷间成了个月亮,于洞府之中绽放光亮。

又见仙人拂袖轻轻一招,洞府之中,忽是变得炎热,一如夏日,又见一拂尘而过,秋风萧瑟,再有一心念,冬雪冰凉,仙人一动,又见春风温柔。

四季之景,于仙人身前,如若无物,日月更是随手可取。

王重阳见得这般景象,双目睁圆,惊讶不已。

但这等神通之说,素来只在书本之中所见,如今肉眼所见,自是教他惊讶不已。

仙人笑道:“这等神通,不过小道罢,算不得甚,不知你见之如何?”

王重阳拜礼说道:“于仙人而言,乃是小神通,不足为道,但若于我等而言,此乃无上的真神通。”

仙人说道:“这等于我而言,十分细微,但有了得的神通,使之动得天地。你今能入山,与我相见,实乃缘法,既你与我相见,我当是传得大神通与你,不若你不学那三家学说,便与我学神通,你意下如何?”

王重阳闻听,不曾犹豫,说道:“请仙人恕我无礼,我不愿学得神通,只愿习得三家学说,别无他求。”

仙人闻听,笑着点头,说道:“如你这般坚定者,甚是少见,既如此,当如你所言,我可教你三家之学。”

王重阳问道:“恕小子大胆,不知仙人知得三家之学说多少?几成?”

仙人大笑不止,说道:“你能学多少,我便能教你多少。”

王重阳说道:“仙人此言当真?不瞒仙人,但我知得许多学说,寻常之等,恐我早已习得。”

仙人说道:“这般你却可安心,三家者,无外乎道,佛,儒,此三家矣。但道祖乃我老师,佛家之中,我亦可作祖,我若论习儒,圣人尚不曾出,你道你可能学尽乎?”

王重阳瞠目结舌,说道:“仙人竟如此了得。敢问仙人名号?”

仙人笑道:“我法号作广心。”

王重阳即是跪伏在地,叩首说道:“广心仙人,请仙人准许我在此,跟随仙人习全三家学说,但我别无所求,不学神通,不学仙法,只求三家学说。”

真人说道:“既如此,你且跟随我,在此山中习全三家学说便是。”

王重阳再三拜谢于真人之意。

……

却说云雾之间,猪八戒与孙悟空正看着此一幕,见着王重阳留在山中,与真人习全三家学说,二人皆是放下心来。

猪八戒说道:“哥啊,今有老爷亲自相渡,我料想正微必是归位矣。”

孙悟空说道:“正是此理,正是此理。正微师侄,终是可归位矣。但你这呆子,教你给正微引道,你险些将他引歪,幸是老孙在旁补救。”

猪八戒说道:“哥啊,你当是知得,老猪本事不怎地,但老猪已是尽力哩,此怪不得老猪。”

孙悟空说道:“怎个怪不得你,你这呆子,若是误了事,你方知好歹。”

猪八戒掩面无颜以对,他瞧着下方王重阳正在接受真人教导的模样,沉吟少许,说道:“哥啊,你觉老猪去转生,跟着正微修行如何?老猪瞧着正微转生之后,似万事皆空,尘缘尽去,不若老猪去转生,说不得比正微如今还要好哩。”

孙悟空说道:“你这呆子,若是转生,恐又误母哩。”

猪八戒说道:“此亦是了断尘缘。”

孙悟空一把扯住猪八戒的蒲扇耳,说道:“你这说的甚胡话?此怎个算作了断尘缘?你将母咬死,无有父母,便作尘缘断尽不成,若是按你这般所说,天下人皆可弑父弑母,以此换取尘缘了断,你如此做派,尘缘不曾断得,此因果早晚可动于你。”

猪八戒嚷嚷道:“哥啊,老猪自知不对,却不会再做,猴哥你便莫再提这等事儿哩。”

孙悟空只得摇头,不再对此多说,他指定下边,说道:“你我二人,便在此处为大师兄护法,不教此山教妖魔所侵。”

猪八戒说道:“自当如此,猴哥你且安心,有老猪提着九齿钉耙,在此处山门守护,定教万邪不侵。”

孙悟空说道:“既如此,你且当心,去守护山门,我方以见,你可能守好山门,老孙便在外边等待,若你守护不得,老孙再是亲是降临。”

猪八戒二人在此交谈许久。

……

光阴迅速,日月如梭,有二月馀去。

希夷山中,王重阳与姜缘习得三家学说,真人将三家之精要,一一讲说与王重阳所听。

王重阳是个聪慧至极的,但真人教导,他能悉数听入,且化为己用,教其学识在二月馀之间,突飞猛进,远非昔日能比。

王重阳在习得三家学说时,亦是深深感悟到真人身中渊博学识,此非人间之客,天下绝对寻不得此般之人。

他能与之习得学说,实乃莫大荣幸。

王重阳倍感荣幸,故习全之时,更加努力。

一日,王重阳在洞府之中,与真人谈说三家之学说。

王重阳深深一拜,说道:“今有幸与广心仙人习全三家学说,不胜感激。”

真人笑道:“不必多礼,但你能习全此三家学说,便是最好答谢,你今习之二月有馀,你觉如何?”

王重阳说道:“今习二月馀,有些所得,皆乃仙人之功也。”

真人点了点头,说道:“你既是言说有些所得,可能将你所得,与我一一道来?”

王重阳沉吟少许,即是开口,说道:“自可与仙人所言。但仙人所教我之物,乃是三家之学说,此三家者,道,佛,儒也。今我当与仙人讲说我之所得。”

“盖闻天地未形,混沌归一,人文既肇,道术为宗。儒,道,佛三者,本同根而异枝,共源而分流。溯其始也,皆以济世导俗为心,究其极也,咸归明性达道为旨。”

“夫儒宗孔子,倡仁礼以正人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要在‘践形尽性’。道祖老聃,法自然以明天道,无为清静,养生合太虚,其奥在‘返璞归真’。佛祖广心,禅悟真空以度众生,明心见性,慈悲济寰宇,其妙在……”

王重阳方才说至佛之道,忽是一愣,他倏然回味,此仙人名号与佛祖一般无二。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