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攻约梁山 > 第338节喜忧参半公孙胜

攻约梁山 第338节喜忧参半公孙胜

作者:山水话蓝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2:29:39 来源:蚂蚁文学

李忠周通二人对北上贩马这趟活很兴奋,对即将到来的刺激,心中充满期待。

他们身为二龙山头领,明为贼寇,实为沧赵系梁山部安排打入二龙山帮助支撑晁盖集团在青州站稳脚跟完成初步展的暗线,这几年不敢懈怠,本领提高了,任务也完成的不错。

二人和大宋绝大多数绿林从业者一样只知蒙头在大宋混,从未出过国,是标准国际盲,对威压大宋上百年的契丹国风境人物很好奇,有机会自然有兴致去亲眼看看。

此行应该有机会见到那位威名赫赫的文成侯。

不知这位东方未来的大皇帝对我们的态度会怎样。能和赵岳一样重视亲近我们吗?

这让二人心情激动,又有些忐忑,倒是符合贩马这危险活应该有的心态和情绪。

公孙胜再清醒精明,不知沧赵的秘密,也自是看不出二人的真正心思。

他也不会关注熟悉的山寨兄弟,注意的是这一路的风物变化。

离开烂熟的青州,进入滨州,公孙胜就感觉这里的人烟似乎比当初他南下找晁盖谋生辰纲时少了不少;那些大宋常见的在乡间耀武扬威的恶霸豪强和刁滑黑心污吏不象别处那么多而嚣张;人们的日子并不比青州百姓好多少,但情绪却不象青州人那样满脸仓皇悲苦无奈。

他猜测,人少了,可能是搬去手工业达的沧州做工赚大钱了。

滨州人有地利优势,靠近沧州,有困守家乡种田受欺压盘剥之外的出路和盼头,才日子虽苦,却不绝望悲愤。

祸害乡间百姓的土豪恶吏少而不敢肆无忌惮,相邻青州的南部如此,和二龙山常来打劫屠杀,铲除了很多土豪震慑了恶人有关;北部也如此,只怕是和沧赵的威慑力有关。

等到进入沧州辖区,人口果然渐渐密集起来。

这里的人的精神面貌整体和滨州是大大不同了。公孙胜看到的是人们自然流露的笑脸和对生活的某种昂扬自信与期待。让人压抑的沉闷悲苦气氛渐渐感觉不到。

沧赵家族无疑是沧州人的骄傲。

但公孙胜意外的是。沧州人并不愿意向外地人谈论称赞沧赵。

一提当官的,人们就骂当今知府郑居中老混蛋不是个东西,把好好的沧州搞得诸事不顺乌烟瘴气,圣明的官家怎么会把这么个玩艺派来?

却仍绝口不提沧赵。不对比前后任,不说当初赵侯爷在此当政时是如何如何好。

但你这个外人若是出口指责沧赵,辱及文成侯,当地人就会露出仇视之意。

公孙胜在客栈吃饭时就亲眼目睹过有个客人随口流露不屑赵公廉,那热情服务的店小二笑脸不变。却立即茶壶没拿好,滚烫的茶水浇了那人半身,烫得那人跳高直叫。小二仓皇道歉,虚心承受那桌客人的漫骂指责,赶紧帮那人擦拭,实际却是把那人弄得更狼狈痛苦。

店掌柜的也赶紧过来赔礼道歉,嘴上说得谦卑客气,实际却银子半点不少收,还理直气壮地多收。

当众辱骂朝廷重臣,煽动不满情绪是有罪的。轻则打板子,重则坐牢。

俺家客栈代官府罚你款顶罪,已经是便宜你了。

不服?

那咱们就见官。

想玩暴力?

很好。正想揍你呐,奉陪到底。

一声召唤,周围的沧州人拎棍棒乌泱泱来一群。

你武力强,有背景,敢玩狠的,这里的官府不好管你?

那你更倒霉了,明的黑的,沧州境内外的。收拾你的手段多了,玩不死你。

在这里,辱沧赵不行。人们骂知府却肆无忌惮。

什么老扒灰,老王八蛋。伪君子,阳萎老爬虫,断子绝孙……

什么乡野话恶毒,沧州人骂什么,有关郑居中的各种恶劣可笑故事绘声绘色,似乎也真没人管。

公孙胜从沧州人对沧赵尊敬维护的无声表现。敏锐感受到沧赵的无形影响力和对当地的强大控制力。

他赞叹不已。

到了沧北,从乾宁军辖区到清州,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荒野空旷处出现一路布局合理的大型客栈,住几百人不是问题;放置上百大货车,没问题;还有专门放置马匹的栅栏场,大的喂养几百匹马也绰绰有余。

公孙胜惊讶的是这些客栈居然有官兵或衙役巡逻守卫。

一打听才知道,这些客栈是什么军民共建利益共享的,当地人不管你是地主商人官宦人家,还是寻常百姓乞丐流浪儿,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会经营的管理,有沧赵提供的不要工钱管吃住就行的会计负责客观公正管账,利益分配公平合理。有官府人在此是负责客栈安全,客人不必担心,公门人绝不会刁难敲诈你,只要不在此搞事犯法,人家不会理睬你。

公孙胜意识到,这些客栈的出现只怕针对的正是兴盛起来的贩马行业。

官民合办?经营宗旨:只管赚钱,不管马匹流向?

这就有意思了。

这种客栈的出现实际上是赵公廉的意思。

为的是方便大型商团和马贩子,鼓励更多人参与贩马,同时活跃地方经济,增加地方收入。

边境地区因安全和负担问题,经济落后,百姓生活危险而困苦,民间有钱人也少,官府缺钱,军队也没钱。哪一方想自己搞起来这么大的客栈连锁店也没那可能。

为了建立和运营这些客栈,赵公廉搞军民集资形式,合起各方的零散财力人力搞了起来。

在信安军辖区和蓟州也是如此布置,并得到了当地官与民的热情响应支持与配合。

民间有钱赚,有活干。

军队也得到了利益,有能力养搞到的战马,支撑起赵公廉提出的强军计划。

如此皆大欢喜。

赵公廉统管的四个军区,军民如何能不欢迎这策略?

公孙胜诧异:赵公廉想必也很清楚战马大多流入了反贼手中,他如此明目张胆地大搞战马输入,却让反贼得利,就不怕被朝廷追责惩罚?

沧赵家在朝廷的仇家和政敌可是不少,而且多是重权人物。未必真怕得罪赵公廉。奇怪的是,又为何没听说官员拿此把柄向皇帝重重参奏赵公廉的罪责?

转念又一想,公孙胜就明白了。

若有人参奏,赵公廉只两句话就对付了。

一。为何xx地有如此大规模的反贼?

二,反贼既然如此猖獗,为何至今没被剿灭?

有反贼,那是当地官员有问题。朝廷重臣们选这样的祸害官员执政一方,并且祸害官至今没被罢免惩罚。是朝中相关重臣失职甚至无能。

反贼不灭,而且越闹越大危急江山社稷,只能证明重臣们治国无能,尸位素餐,不配坐那个位子,而且对官家不忠,对万民有害,对大宋犯有重罪,应该受到重罚。

你们别搞出大规模反贼,搞出了。别让他们壮大存在。那马还能流入反贼之手?

所以,不是马的问题,是反贼的问题,也就是你们这些无能官员的责任,不是我沧北军的责任。

大宋缺马。本官能搞进来,难道无功反是过?

参奏我?

蠢货,扯蛋。

老蔡京把反贼迭起天下动荡,对皇帝蒙得死死的,就怕皇帝认为他治国无能老不堪用撤了他的相位。

其他奸贼哪个不是人精?

有谁会用这种经不起推敲的把柄弄不倒赵公廉,反而惹火烧身?

所以没人在马政上参赵公廉。赵公廉也不怕参。

公孙胜想透彻了。不禁赞叹:沧赵家总能把违背官场惯例潜规则这种胆大妄为的事干的理直气壮,总能捏住毒蛇七寸,用国家利益和大义道德至高点,在本是奸贼们最擅长卖弄的这手上。轰隆隆碾压的官场对手无话可说,无法可治。无论是赵公廉的施政,还是赵岳的胡闹,无不是如此。

这家人把大宋皇帝的弱点摸得通透,把官场斗争玩得通透,身为区区地方官。仅仅兄弟俩,捏住的却是整个大宋官场,令人怎能不惊叹佩服?

和这种神一样的人家做对手,那真是太恐怖了。

但愿我二龙山永远别和沧赵碰撞争斗。

赵公廉的位子坐得稳。沧北马政不会改变。公孙胜对此行更多了分信心。

他把货车和千人骑手随行人员分为三队,由他李忠周通分别带队,路上各住客栈,看似不是一家,避免引起怀疑和一路麻烦。

进入沧北起,一切异常顺利。不搞事,就没人在乎你这么多好汉子是不是一伙的。

在清州客栈得到更完善的接待,公孙胜下令在此停留几天,稍事休息。

李忠周通借出去打探情况的机会联络了侯府人员,很快见到了掌管北方情报网的神机军师朱武。

三人在外面一家酒店秘谈后,李忠和周通化妆进入侯府,如愿以偿见到了传说的侯爷……

等他们精神抖擞返回,二龙山商团队伍中就多了几个精通在辽国贸易的清州通译肩客。

第一次走货弄马,公孙胜心里没底,让周通带队留守,他和李忠带着二百多随行人员押着五十车货通过宋辽关卡,成功进入燕山府。

李忠周通找来的通译肩客,二人知道是侯府派来相助的自己人,心中有数,没什么不放心的。但公孙胜不知底细,自然并不信任。

结果这几人工钱要的是高,却很能干,也极专心负责任。货物一路北上一路销售,很快就价钱合理销售一空,五十车货暴利下了大财,让人兴奋。

但弄马却成了头疼问题。

公孙胜摸到的情况是,马匹生意兴盛,马很多,却品质总体不好,而价格却奇贵。

社会就是这样,有需求,甭管合法不合法,都必定会得到积极供应。

宋国有越来越多的有钱人进入辽国买马。尽管战马是辽国严控商品,不准向宋国出售,但辽国人为了生活和获取暴利,趁着战乱和社会动荡暗中积极参与,以各种隐秘形式交易。

好马,商人平民自然不易有,官府也盯得紧,交易成本高风险大。

辽人别看粗旷缺没文化,却照样有做生意的小聪明,不乏坑蒙拐骗的手段,想获取暴利,就欺负宋人多不识马,把那些外表看着雄壮漂亮,实则华而不实的马弄来高价出售。

当然,如果有机会能杀了买马者把钱搞到手,连劣马也不用付出,他们绝不会放过。

反正没人真在乎来辽国的宋人死活。

懦弱却富有的宋人当了大契丹上百年的‘草谷’了,在马匹交易上再继续当,契丹人,包括这的很多汉人都觉得很正常,自己害宋人很合理很应该。

坑人最狠的往往就是汉人出身容易取信宋人的辽民卖马者或肩客。

任何一条财路往往都是血淋淋闯出来的。其中的黑暗挫折难以用语言诉说。

但公孙胜李忠都是识马的,手下更有精通相马饲养马的人手,不是契丹马贩子能轻易骗得了的。

外表雄壮漂亮,能冒充宝马的,看着是那么回事,很能唬住人。试骑,跑起来也确实冲刺快,有宝马特色。但宝马的更重要特色在于耐力和腰力承重力。

非法交易,耐力,在这不可能跑长途试验。

但懂行人自有法子检测到底是不是宝马。

李忠绰号打虎将,身躯高大雄壮,不缺力气,对辽人马贩子盛赞推荐的天价所谓宝马手按马腰一试,就不屑一顾离去。

燕山府马匹市场和二龙山人想像的北方战马遍地都是且极便宜,大相径庭。公孙胜很是失望,感觉此行就算花光所有钱,加上偷抢,想一下子弄上千匹真正战马也是痴人说梦。

他让李忠带些人把货车货款送回去,把留存在清州的货,再带二百多人押运来销售一空,货没了,钱有了,然后真正的目标却进行不下去了。

侯府派来相助的那几个通译都是披着肩客外衣的沧赵间谍,混辽国不是三年两年了,明白二龙山这伙人必然会遇到这种困难,却不会出点子,更不会参与贩马。

朱军师早有秘密交待。

他们帮着销完货,就算完成任务,立即告辞回去接待另一拔想来辽国财却不了解情况的大宋商团。(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