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攻约梁山 > 第337节二龙山人的幸福烦恼

攻约梁山 第337节二龙山人的幸福烦恼

作者:山水话蓝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2:29:39 来源:蚂蚁文学

舒舒服服洗了个澡,换上干净衣服,赵岳一身轻松,坐在客栈房间慢慢品茶等待什么。

没过多久,王念经果然引着前来拜访的公孙胜和李忠进来了。

公孙胜一看到赵岳,就笑着道:“静室独品,公子好幽雅的兴致!”

李忠则只向赵岳微笑一点头,并未出声。

一切尽在不言中。

赵岳笑着伸手延客,亲手给二人上茶。

公孙胜喝了口茶,不禁轻叹道:“贫道是方外之人,不想如今已经丧失了化外之人应该有的静幽之心。”

语气中多有感慨悲伤之意。

赵岳一笑:“公孙先生不惜身染杀伐之气,涉红尘,铲邪恶以助苍生,此等修行更感人肺腑,更有意义和修养高度,岂是只知霸居优美山岳,只肯巍峨殿堂闭门安坐,只等人供养尊敬,对苍生疾苦只表面慈悲念几声无量天尊阿弥陀佛的假道学可比?”

“而岳是凡俗之人,身陷红尘不能自拔,满脑子俗念,争名争利争人气,争一切红尘俗物,一身俗气,无数欲/望,偶尔烦了繁华热闹才盼着有点幽静,学着品一下世外高人之举。”

公孙胜听了这番话,沉吟许久,才捻须笑起来。

自从生辰纲那次在梁山见识到赵岳的与众不同,公孙胜就对赵岳留意起来。

当时他就被赵岳深不可测的武功对二龙山展模式与道路的独到指点和见识震惊了。

他一直不明白赵岳身为权贵豪门纨绔子弟,统治阶层既得利益者,为何会暗中积极帮助支持他们这伙劫贪官反官府反大宋统治的绿林草莽强盗。

后来,民间慢慢盛传起赵岳的一项项狂妄嚣张之举任侠使气恶霸作风。

公孙胜以出家人心态,冷静旁观,察觉到赵岳所为看似依仗家势与家族美好名声在任性胡闹耍威风扬了恶名,实际每一次真正对付整治的都是社会不公与黑暗,以暴力针对官府腐败百姓愚昧麻木,挑战的是大宋极力推行的儒弱文化传统和统治阶层的尊严权威冷血和傲慢。

时间越久,他越意识到赵岳所为绝不是常见少年处在叛逆期搞的常见叛逆之举。

威名赫赫的沧赵家这个不读书。只会胡闹惹事,只给家族脸上抹黑的出名混帐子弟,原来是如此有意思。

这哪里是人间废物,社会败类。家族之耻?

人家分明是天纵奇才,几百年也不见的能出一个的绝世人物。

怪不得人家沧赵的长辈说小孙子是家族子孙兴旺的标志幸运的吉祥物,任小孙子怎么胡闹闯祸,也一反慈悲仁爱等美好形象,一味纵容宠溺小孙子。一力强硬偏袒护持到底。

公孙胜觉得沧赵家这两儿子,赵廉和赵岳就象一个人的两面,前者代表慈悲仁德与正大光明的力量,后者代表冷酷凶狠与黑暗暴力。

前者是美好,被崇拜称赞追随,处理复杂社会的恶事却未免弱而迟缓,显得不得力。

后者是邪恶,被无知之人嘲笑不喜,处理社会诸恶事却强而迅。

沧赵这两孩子的威力一合起来就仿佛是开天劈地的双面神剑。

人家这一代只两男孩子,可真会生啊。两顶一万。

对沧赵家族到底想干什么。公孙胜有诸多猜测。

但他此时并不想旁敲侧击打探这个。

知道赵岳对他有好感,知道赵岳愿意和他相处,公孙胜知道自己已经无形中多了种幸运。

秘题该揭晓的时候,自然会揭晓。

如此厉害的家族与兄弟,只管好好相处,只要顺着他们的意志去做,一切必会美好起来。

心照不宣地和赵岳对了个眼神。两人都笑起来。

言归正传,公孙胜不拐弯抹角,不废话,直接说明来意。

原来正是贩马之事。

自从闹强盗军。二龙山在军师吴用灵机一动跟着强盗军家后,日子过得那叫个顺意舒坦,要钱有钱,要粮有粮。要人有人,不但站稳脚跟,而且不怎么折腾就日益壮大。

如今,二龙山有头领十几人,来自各地各山头的得力头目几十上百人,兵力三万多。有上千匹马,并且听取了赵岳当初的建议,山上有菜田,山上山下野地种植了牧草,放马养鸡牛羊,孽龙湖盛产鱼虾,放养着鸭鹅。吃得真好。

房子,当初山上只有孤立的宝珠寺。

如今在山顶周围特意建了一圈由石头水泥构成的坚固耐用省心二层楼房,既是舒服居处,又是堵截敌人从山壁攀爬进攻放火的堡垒与瞭望哨。

空出山顶中间的广大平坦区域练兵集训,方便调兵。

二龙山已经由过去天然形成的易守难攻,变成简直可称是固若金汤的逍遥法外福乐之地。

加上依赵岳的建议和晁天王的疾恶如仇本性,山寨善待周围百姓,禁止官府来收粮征税横征暴敛敲诈勒索欺压,得到百姓拥护,周围的居民不但未因闹强盗而减少,反而增加不少。

有了这些百姓缴纳的粮食,山寨的吃饭问题就不用过度依赖四处抢掠,不用迫害百姓。

二龙山势力范围内已经形成了事实上的独立王国。

青州官府人员不敢踏入半步,以免挨刀灭门。

日子过得好,人的心气顺,山寨自然团结和睦,也吸引了外人纷纷来投,越兴盛。

也是依赵岳当初的建议,晁天王重视骑兵建设,尤其重视将士的骑术训练。

如今山寨三万多将士近半会骑马,真正能马战的有两千多勇猛好手,虽然马少,训练时间短,骑战能力无法和伴马长大的马背民族相比,却自信已经能稳稳压制内地官府的骑兵。

青州官府一直在扬言练兵剿灭二龙山,却知道二龙山的厉害,至今未敢真眦牙上门挑衅。

头领们过得乐呵,天天喝酒吃肉,大称分金,勤练武艺。努力提高杀敌本领以备大战,正快活着,一日突然意外劫到两个偷偷摸摸南下送马的马贩子,这才知道文成侯开放边关马政。别说靠近辽国方便弄马的田虎,就是淮西王庆,还有什么江南摩尼教都正在努力搞马。

晁天王一直为山寨得的大宋养的马不济,数量又少而犯愁,这下高兴了。不知则已,一知立即行动,一行动就是大手笔。

已经比别人动手晚了,不搞大点尽快追赶上,这怎么能行?

军师吴用赶紧筹集了货物,加上山寨劫的却不适用的绫罗绸缎精美瓷器等,装了一百多辆大货车,准备调最出色的一千骑兵人手随货物北上,争取一下子就从辽国弄到至少一千匹战马。

派哪些头领带队去货卖并搞到马,这是个最重要的问题。

晁盖吴用公孙胜这三位山寨核心领私下里仔细商量。

晁盖很想亲自去。

但二龙山随时面临被官府围剿。群龙不能无,山寨不能离老大领导。晁盖只能作罢。

吴用是军师,主要辅佐寨主守好打好基业,要留在晁盖身边随时出主意应对种种事变,也不能去。

公孙胜是蓟州人,尽管不属辽国的蓟州,又很久未回,对辽国燕山府如今到底是怎么个情况不清楚,但毕竟去过燕地,说蓟州方言。又会契丹语,身为三当家自然是不二的带头人选。

这次的大活既要管理好队伍,又要保护好货物货款,要销货买马。更要偷抢马,事杂事多事重,只公孙胜一个人带队领导,事顾不过来,头领武力也不足,不行。得再配几个得力人手。

三位当家的对下面的头领一个个算。

晁盖先想到的自然是他最信任的猛将兄弟刘唐,却被吴用先一口否了。

“天王哥哥,咱们这次是以商团的方式进入辽国,是去做生意,不是杀入辽国。”

“就刘唐兄弟那模样一看就知是凶恶不法之徒,谁会信他是生意人?

相貌又显眼,直眉立眼杀气太重,即使想夹护卫里蒙混过关卡,只怕也容易被一眼挑出来审问。辽兵对我宋人何等傲慢凶横?最是挑剔苛责,也戒备有人借经商为名入境搞事,看刘唐兄弟不顺眼稍一刁难,就刘唐那心直口快,七个不服八个不在乎的凶暴脾气,对辽军哪压得住火,一动刀子,事就全完蛋了。依小弟看,还是留他守山寨打官军才是正处。”

晁盖想了想刘唐那吓人的赤鬼形象和笨嘴笨舌,也不禁笑了。

刘唐是不合适去做这趟生意。

那长着京戏花花脸,相貌似凶神恶煞的殷泰殷春兄弟俩也同样不大合适去。

尤其是殷春这人不是愿意听人招呼的二愣子,去了不但帮不上忙,而且只能起反作用坏菜。

打虎将李忠人越来越沉稳大气,脑子越来越活,武力越来越高,有战斗力,为人又精细谨慎,精钱财,闯荡经验足,关键时能忍住气,在山寨弟兄们心中越来越有威望,能管得住人和钱,又是骑军头领,贩马最合用。

这算一个主负责人。

郑天寿绰号白面郎君,又本就是做银匠生意的,相貌言谈扮商人象那么回事,人精细,但可惜武力差了,这趟在辽国干的是危险活,少不了和凶悍辽人厮杀,关键时刻只怕不当用。

小霸王周通到是越来越长进了,投山时枪法已不错,后来整天和李忠刘唐扎一起,练武打熬力气很是勤奋,如今刀枪都越使得好,有些毛毛躁躁的性子也改了不少,越来越得用。

出外干大事的团队最忌讳不团结。为一点小事闹别扭,就可能坏了整件大事。

周通既然和李忠投脾气,做事能合得来,嘴皮子活,是骑军头领,又没有相貌问题,就让他去吧。

这也算一个。

其实做这趟事,劈山雷任森是最合适的。

但二龙山三巨头,谁也没提他。

任森相貌气质皆不凡,出身京城名门官宦之家,见多识广,知书达理,通兵法,武艺了得,做事冷静而极有头脑,未落草前是做生意高手,把家整治成巨富,也因此惹人红眼,遭难。

此人优点太多,是能拿得出手,顶得起事,镇得住场子的出色人物。

晁盖很欣赏任森的品行能力,在山寨诸事上都很重用他,但真要放手让任森出外独立做事,他对这个兄弟却不是那么放心。

公孙胜和吴用都曾经说过,此人被贪官污吏图财陷害被迫落草,心深恨朝廷,极想杀官报复,对付官军也心狠手辣,但内心却仍然不愿意当强盗,只怕惦记着有朝一日能重归正常身份。

这就是人在曹营心在汉的典型人物。

这样的人物其实也不适合混绿林,无法真正融入由一群出身低微粗野无文的人组成的强盗团体,适合的是符合社会正面主流的行业,比如高居庙堂之上,当威风凛凛体面的官。

就算混武行,任森也应该是朝廷军中大将人物。

对这样一个有二心的山寨异类,再有才,山寨三位当家们,谁又敢放手用他。

若是要赵岳评价任森,肯定把任森划为水浒杨志一类:出身名门,人有出众能力,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而不自知,深恨贪官奸臣当道,叹世道对自己太不公,心有怨气而不平凶暴,却忠的仍然是朝廷。

杨志在水浒梁山集团郁郁郁寡欢不得志,任森的命运也不会比杨志好了。

剩下的头领:开山雷黄魁是个相貌凶恶的哑巴。平地雷强大力是个冲动倔强莽夫。二人又紧跟着结义兄弟任森,别人不大能使唤得动。杜千宋万邓龙白胜都是步将。这些头领,贩马这趟活都不是太合用。

一盘算,晁盖才觉得山寨的头领远不够用,平时没事很好,不觉得缺人手,一要分人两地做事,就感觉捉襟见肘,想再挑几个头领加强贩马队伍,却无人了。

公孙胜道:“山寨是根本,不能有失,需要哥哥带更多兄弟守好,不能分出太多人手。依贫道看,就李忠周通二位兄弟随我走一趟吧。若再要用人,不妨派杜千宋万两位兄弟。二人武艺渐强,为人一向踏实肯干,做事沉稳细致,任劳任怨,带队接应正是理想人选。”

就这样,公孙胜带队来到了清州。(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