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攻约梁山 > 第709节旋涡6

攻约梁山 第709节旋涡6

作者:山水话蓝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2:29:39 来源:蚂蚁文学

张宗谔在心中发狠。

和赵岳这大仇算是结下了,定要最凶残的报复。

杀入东平府后,这里也果然和东昌府那边一样,县镇上的官吏及相关财富全不在。应该也是跑梁山泊那去了。

张宗谔心中越发愤恨。

他这时人手已足够多,这次改变了策略,改为自己亲自指挥主力大军直接攻打东平府城,当然,仍然是用炮灰为主硬堆,这回的炮灰却全是东昌府掠来的青壮,不再用老弱凑数,目的是加强攻打的烈度,威慑住东平府官军,打掉守军士气与信心,也意图加强拿下府城的速度,既是为了扬名,让待在一边正居心叵测的宋江看看他并不是那么真好惹,也是想最快打破城池,看看东平府下面的县官等官吏衙役什么的官方人员到底是不是躲在这,推断出到底是不是逃去了梁山。

同时,他也安排探子秘密去梁山泊打探情况,侦察是不是有官方人员躲在那边。

至于洗劫和席卷东平府治下的百姓,张宗谔用的是由他的心腹兄弟统领的非主力。这已经足够用了。

从东昌府那的情况看,百姓尽管已经有了对抗起义军贪婪残暴抢掠席卷迫害自己家的心思,但这种抵触心并不强烈坚定。不少人其实也正想着参与其中尽情奸淫掳掠好好痛快痛快,百姓人手势力远比起义军大多了,却人心太杂太不齐,到底是反抗还是顺从起义军无法统一意见,内部分岐严重,而且越是强横能打的越是不想反抗,又缺乏武器,更不通打仗,主体没有经过军事训练,连最起码的军事常识都不具备......欧阳珣的军事改革时间太短,目前还没能带动起百姓的军事素质与战争意识。乌合之众,乱糟糟的,可用的人丁再多也形成不了战斗力。无力对抗起义军。

所以,张宗谔很放心地把抢劫东平府百姓的任务交给杂毛部下去执行。

那位至今仍然暗中想和张宗谔争老大(皇帝)宝座的叫孙茂德的野心勃勃家伙也在其中。

这家伙有自己的势力,而且不小,现在是仅次于张宗谔部势力的义军,只是名义上归属在张宗谔的大旗下。有事,张宗谔只能和他商量着来,而不是象对其它人那样命令。要干什么,不干什么,这家伙完全是自己独立作主,只是告诉张宗谔一声而已,他并不去参与攻打东平城,骨头让张宗谔去啃,他先全力抢劫乡下财富,厚实起本部的财力,等张宗谔把府城打个差不多了,他再挥军去所谓的助战,参与刮分破城后的巨大好处,夺得从最要紧的武器到钱粮女色等一切。

孙茂德无疑是个很聪明的人,小帐算得贼清,只想沾大便宜,不肯出大力,还说不打坚城是珍惜手下弟兄们的性命,要带着大家有命享受掠夺的一切,也确实赢得了部下的心,混得了个义气大哥美名并传扬开了,吸引了新人积极来投,势力发展最迅猛,单论部下人手是这只源于沂州刁民各部中人数最多的,张宗谔的部下也没他的人多,势力直逼张宗谔,这厮难免得意洋洋甚至开始得意忘形,越发不把张宗谔放在眼里......却忘了军队最重要的一点儿——战斗力。

打仗,人多并不意味着就是实力。能打才是根本。女直三千能败辽军十万就是最好的证明。

而攻坚城,和训练有素的官军拼杀,在艰险战斗中边打边向官军学习,正是起义军挑选新兵和磨练出有战斗力的人手的唯一途径。你算精明帐不去打,就是主动放弃了拥有强军的机会。

张宗谔很了解孙茂德那家伙打的什么鬼主意。

他根本不在意被沾便宜,心中很不屑。

那就是个蠢货,典型精明小人蠢货,有聪明劲却无大智慧,成不得大事,瞎折腾得欢。

你闹出的爱惜兄弟的仁义之名最响又怎样?

你部下人最多发展得最快有什么用?

你抢的钱粮财富最多又怎么的?

你根本没真实力能保住。

拳头够硬才是道理。

你打不过我。你的一切都是虚的。我都不需要和你打,只利用机会干掉你,这就行了。

你拼命算计,拼命抢,拼命扬义气美名拼命吸引人投你,所弄到的一切人财物,最终全得落入我张宗谔的手里。你只是在全力为我做嫁衣却不自知,在那瞎嚣张欢喜,然后死掉,归零。

张宗谔有绝对的自信,吃定了这个剩下的唯一对头,并不在这方面多费心。

但,另方面却出了差子。

打探梁山泊那边的事失败了。

他派去侦察的人手都是部下最出色的探子。不少的本就是惯于绿林活的老手,钻山潜行玩偷袭暗算或直面硬战杀人行凶抢劫做案最是拿手,却出乎意料的竟然无一人能完成侦察梁山泊周边如此简单的任务。尽管不是全都有去无回,有伤者能逃回,却都是摸不到泊附近就全栽了。而且越是能摸到泊边近处的,越是有死无生。有本事能靠近泊边的都一去不见回。

梁山泊,以前就号称方圆八百里,如今,方圆至少一千二百里也有了,它周边范围那么大,山野密林又那么容易隐蔽潜行进去,梁山就是安排十万人也看不过来啊,怎么就这么难摸进去?

张宗谔感觉这太不可思议了。

他,实在无法理解这种事。

仔细询问侥幸带伤逃回的寥寥几个命大部下,也没问出个道的道来。

玩斥侯战,梁山军才是东方这片大地上最专业的。

梁山方面,光是夜视望远镜一项装备就远不是地痞刁民和绿林人构成的探子能比的,夜里钻来也是找死。有望远镜,梁山斥侯一个人就能根据熟悉的地理卡在个关键点监控住一大片地域。

梁山有专门的强大斥侯军团,成员全都是武艺本身就高或有某种特长又经过专业训练出来的人。从灵巧的手弩这等小装备到各种暗器到伪装技能到.....全是最先进的或这时代根本没有的。

周围的这些山野是梁山的传统地盘。

在这里,梁山人熟悉一切,操纵掌握着一切,简单好用的山林机关陷阱自然是得布置一些。

况且,这里本身就因为动植物因素而很危险。

不说狼虫虎豹蜜蜂这些危险动物,只植物中就隐藏着杀手。

象薛弼那次来梁山的使节团探子稀里糊涂悲惨遭遇过的诡异异域杀人吸血怪藤,山野密林中就有专门种植长成的,尤其是在外围.....梁山人知道其特点与可怕,见到了就避着走。外人不知这个,尤其是北方人不知植物也能杀人也有嗜血好吃人的,哪会知道瞧着缠在树顶上这么寻常甚至是如翠绿虬龙一样壮观和遮荫可爱的藤萝竟然会是夺人命的东西,稀里糊涂丧命是自然的事。

这里隐藏的各种危险,对外人而言根本就是防不胜防。

你不亲身经历过,就永远不会知道这里到底藏着什么致命的秘密,不知它里面到底有多复杂多样的秘密,又有多诡异可怕。而,曾经闯进去过,知道了些秘密的当地人,都死在里面了。

.以这个时代最出色的猎人——渔猎民族女真人的钻山越岭寻猎采摘和防范山林中各种凶险的能力的强大,就算用最强斥侯团来侦察,在此也沾不到梁山人的便宜。

张宗谔手下那些人觉得自己混过绿林甚至当过强大山贼,有丰富混黑经验,自负是绿林的行家里手,就敢冒失闯来和梁山斥侯在这片山林中较量,自然是积极主动义务来以死当陪练的。

张宗谔哪知道区区与山西河北差不多情况的山东地区的山林中竟然会有这些不正常处,他凭经验只是越发不解,但,在狗头军师杜社的猜测提醒下,也不禁警惕正视起梁山好汉之能。

这种对梁山的不敢轻敌却只是暂时的。

人呐,一得势了,难免就会控制不住的飘了,甚至很容易变得目空一切,不把任何人放眼里,过去重视的对手也不可怕了,不那么在乎了。心里只翻涌着一句话:你们都是贱民垃圾。

张宗谔足够成熟狡诈有城府,但终归是个草莽凶徒,不可能有那么高的涵养素质。只要势力发展得够大,目标达到得够顺利,一切心想事就成似乎真天子命,就会丧失理性陷入自大轻狂。

自古以来,天下极少有人能避免陷入这种考验。

没谁真是圣人。硬挑一个的话,那得是开国总理他老人家了,近乎完美。

历史上的再伟大人物,也往往是遭到了惨痛打击才意识到自己轻狂自大的错误,能痛下决心改正了,才最终成就了名垂历史的伟业。

你就数吧。

从秦始皇,到汉武大帝,到文治武功皆出色的唐太宗,到领导中国恢复华夏衣冠的朱太祖,到朱棣大帝,到成吉思汗......再到国外.......哪一个没遭受过不由自主轻狂自大犯错后的惨痛毒打。

余者,不足道。

张宗谔这样的暴徒又算个屁。

赵岳前世不知道或此世忘记了宋史上还曾经有个叫张宗谔的在河北打着抗金旗号拥众割据一方享受当土皇帝威福的凶恶狡诈家伙。

但,他亲眼观察了解过张宗谔,承认这家伙出身卑微却确实是个人物,但终会犯错。

就等着他狂妄犯错。

张宗谔侦察梁山没有结果,在布起了防范后,也就很干脆地放弃了再派人去侦察送死。

部下的斥侯骨干可都是义军精英,甚至是他的心腹兄弟老底子,他还要指望着这些核心兄弟打大仗干起大事业呢,岂能就这么为侦察梁山而不断往神秘的山野无人区里白白填进去。

有了警惕与防范,如此,他还很不放心。

他不知道梁山到底暗藏着多少兵力势力,不知梁山人到底有什么过人的高强手段,却混绿林豪强养成的狡诈多疑本性使然,总感觉在东平府城这太危险了。

原因是,东平城离东平湖,也就是离梁山泊实在是太近了。

府城距离水泊边最近处只有二三十里远。

这么近的距离,中间还隔着一片遮挡了视线的原始大林子,而他的队伍人又太多了,连主力部队带席卷的炮灰大众已经有二三十万之众,并且还在不断迅猛增多,人马的住处与不断劫掠来积存的粮草所堆占的地方,即使是分布在城池四面围困着东平城,也漫延广布出去老远,这进一步拉短了与泊边的距离,部众又太杂乱不堪,乱哄哄一堆堆住着,充当炮灰与外置防御障碍的农夫杂民又根本没有军事常识与防范素质,义军太容易遭到梁山军趁黑夜悄然从泊中杀来打个突袭。

张宗谔感觉自己身处在极度凶险中,随时可能遭遇梁山军的打击而丧命在混乱黑夜中。

他的贼心格外敏感,又有了当皇帝的野心而格外惜命,深感之前轻视了梁山势力的存在,自己太大意了,好在没出事,现在还来得及改变,却由此陷入惊恐不安,开始日夜难以入眠.....

狗头军师杜社了解他,看出了他内心对梁山军的惧怕与担忧,就建议他何不如此如此。

张宗谔闻计大喜。

对,就这么办。

他立即行动起来,一边抓紧打点行装,收拾起得到的钱粮,一边令猛攻东平城,又一边对打着送粮草支援与看望带头大哥的名义过来打探东平城攻打情况的对头孙茂德说:“兄弟,东平城守军已经疲惫到极点,城池随时就破了,但,我不想在这打下去了,我们的进军速度太慢了,我们其实是在和朝廷抢时间比速度。我们必须在朝廷大军尤其是禁军骑兵大队镇压了南部义军能腾出手来北上对付我们之前就积聚起足够的兵力与财力。

从南边打探来的消息并不好。

杨进、丁进二部尽管多了流动作战经验,和朝廷骑兵周旋起来,却仍然迅速走向失败,时间紧迫,可是我们呢,却还拖延在这一天天的耗着,还有目标内必须拿下来的郓州济州的边都没沾上。我打算把这交给兄弟你了。

以兄弟你如今的实力不难收拾了东平城。我呢立即去收拾郓州济州,就算破不了那两处城,也能抢时间多聚积些阻击官军的替死人手和钱粮。咱们就多些对抗朝廷的胜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