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攻约梁山 > 661原本很有信心

攻约梁山 661原本很有信心

作者:山水话蓝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2:29:39 来源:蚂蚁文学

此时,淮南杨进部已经席卷“兵力”到五十多万了。

丁进也成功卷到了四十多万。

这个过程,你能想像到为了逼迫百姓跟着走,他们抢光烧毁了多少村镇房舍杀了多少人.....

粗野农民当了流寇,不再受法律和社会道德等规则的约束,想干什么就可以肆无忌惮或者专门干以前不让干不能干的事图任性快活,在烧杀抢掠奸中必然逐步暴发小人得志式的贪鄙无知、短视,暴虐狂妄等等所有人性卑劣无下限缺点,没了纯朴憨厚,专以无耻凶残邪恶疯狂为能为荣并相互攀比炫耀,不可抑制的自动转化为专门践踏人之所以为人的物种——人形食人野兽魔鬼。

宋国这些本就是各种刁民坏蛋的一旦成了流寇,只会更快更猛更邪恶化为疯狂魔鬼。

但,人数如此之众,确实声势浩大,所过处如漫天蝗虫过境,都快活疯了,一时威风无两。

田虎王庆这等立国正式称王了的大寇前辈对如此迅猛崛起雄厚的势力也得惭愧低头自认不如。折腾了几年却还只能窝在二龙山上当让人瞧不起的山贼的晁盖宋江一伙就更应该羞惭了......

人,很容易在顺利得意的境况下被冲击得找不着北。

太少有人在太如意的猛烈冲击中还能保持着足够的理智清醒,尤其是在太意外的或太猛然降临的巨大成功、收获等狂喜冲击下。所以伟人总那么少见,得几百年上千年才可能出一个。

杨进、丁进也不能免俗。

他们不过是长久混走私犯混出了点见识、警惕性、自知之明自制力而已,也就比寻常人强那么一点点儿,

看到被逼出来的席卷之策竟然如此好使,尽管遭受过一次被官军轻松杀得太惨败吸取了一定教训,知道这种庞大只是种虚肿不堪,只是种强大兴盛......有无限可能的假象,并不足恃,仍不是官军的对手,却难免会身不由己进入轻飘飘忘乎所以状态,

再被部下无数人争相不断的谄媚吹捧讨好,沿途的官府又皆是畏不敢战或据城死守也不堪一击......就必然进入狂霸拽模式,自大狂到自觉是个了不得的大人物了,牛到气吞山河,似乎手可摘星辰,你看我势力这么大能耐这么大,啊,还有什么是我干不成的?还有什么能难倒老子?

天下百姓皆是老子的兵,老子有如此高招,全天下的兵和钱粮都归老子随意取用,老子的势力杀不尽用不竭,老子所到处势如破竹已天下无敌.......腐朽草包官府岂是我对手?朝廷那帮皇帝大臣也全是只长着颗毒嘴毒心的废物,老子伸手就能掐死.......不知不觉就狂到忘了自己是谁。

由一个卑贱被人鄙夷的小人物猛然坐到了被无数人敬畏跪拜争着讨好的位置上,轻狂难免。

另外,他们还产生了一种侥幸心,

觉得自己读书少甚至不识字却天生大智慧,聪明有谋,天生会用兵,就是能克制总自大自负才智的朝廷那帮不知自己废物的废物,上次能轻易算计得朝廷大军中计,这次也能......还可以引到湖北山区或西北无人区收拾掉......

还有,想必贪婪的大理国也决不会放过收纳吞噬宋国骑兵战马的机会.......就算老子的队伍仍然打不过朝廷的骑兵和大军,却也不用怕,老子能玩借刀收拾了....再玩一次,朝廷也就空了,没足够的兵力能克制老子的无尽兵力力量了。百姓不会打仗不怕,人山人海就能堆死宋王朝.....

人在顺利中总会产生一种错觉,难免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小视别人。

觉得自己才是天生大才,或,我,命就是好,福星高照,是老天爷在默默罩着我,这一生轮到我富贵得意一世了,老天就是让我这辈子遇难呈祥.....总能发达如意尽我所欲尽着我痛快,别人都是渣渣,都是为我所用的工具,都是死不足惜就应该被奴役利用压榨尽的草芥,得我大度恩赐才能有活干有钱赚有饭吃有衣穿苟活着,都得感激我.....能被我压榨利用,那是你的荣幸.....

杨进丁进这时候就是这种算计和狂傲心态。

他们不自觉地就无限美化了自己,同时贬低了别人,忘了自己也是草芥,渐渐人性丧尽。

疯狂得意之极飘到天上时,官军再次打来了。

二进听说是当朝镇国公亲自统军征剿,照样不以为然......曹文诏在民间并不出名。他以前默默无闻,而且成了国朝顶尖上将后也只打过一次大战,还是在辽国境内打的,虽然精彩之极胜得漂亮辉煌,向辽国展示了他的卓越统帅之才,当时还克制着没怎么挥军肆意破坏辽国呢,已令对宋仍不自觉保持着优越感的狂妄辽国人惊惧不已,但宋国这边却没多大轰动。

皇帝赵佶不喜而且深深忌惮曹文诏。其它大臣,自己糜烂废物治国卫国没本事,国家大事什么也干不了,却有本事窝里横,为争权夺利,自动默契的一齐打压曹文诏,有的甚至迫不及待想弄死曹.......朝廷上下到地方官府上下都自觉的有意封锁压制了曹文诏的辉煌与大功。曹文诏的卓越军事才能只局限在统治者内部这个小圈子晓得。杨进、丁进这种最低层的草民能知道什么......

什么狗屁镇国公!

什吗?

可能总共才三万左右马军来剿,还分为南北两部,想一并清剿掉淮南河南两部起义大军?

狂妄!

自大到没边了。

一万多兵打老子的百万大军,你当你官军人人都是战神呐,觉得都能一个打几百个?

老子的兵就算全是立那不动的草,要你尽可放手尽情地砍也能活活累死你,何况老子的兵经过了到处杀抢厮杀训练不是原先根本不会打仗杀人的草民了,主力军大部分又经历了上次的大战的磨炼也懂怎么打仗了......敢如此轻狂小视老子,哼,找死那就来吧。

又来送武器而已。看老子这次怎么堆死你,拖死你,玩死你........

显然,他们自己吹嘘的有百万之众雄师,吹着吹着,现在连他们自己都信了真有那么浩大。

二进轻飘飘的如在云端,却还没狂妄失去理智到带着大军主动去迎战。

都不约而同的靠向山区,都绕着山区避着官军,继续到处流窜和更疯狂杀抢席卷。

这一手对付骑兵却没有用。

四条腿的很快就能撵上两条腿。

哪逃去?

二进都一样很快就流窜不动了,被堵得发了狂狠,再次依山立阵准备大战。

密密麻麻,人山人海,漫山遍野,无边无沿,只说话声就汇聚如山崩海啸......几十万紧张惊惧凶残邪恶.......疯子一样的流寇规模摆在那的情景确实太震撼人心,太恐怖,只看看就能吓煞人。

二进在指挥的核心山丘上俯瞰着周围无尽的大军,一时间胸中豪情万丈。

来吧。官军你打吧。

累死你丫的也杀不透老子这样雄厚的大阵......只可惜了战马也得葬送在人海中,只能杀肉吃。

若是能把战马收获了,老子也组建起了骑兵大军,不说打仗,只快速流窜,朝廷官军追不急、堵不住、奈何不得......老子就能轻松毁掉宋王朝.....诶!可惜,太可惜......只希望此战能少死点战马。这回就是只收获几千匹,加上老子从地方官府那已夺的这近两千匹,这也够厉害了......

杨进和丁进,在淮南和河南,此时相距遥远,却心有灵犀一样都是这样念叨的。

事实却证明,席卷起来的流寇人再多势再众也仍是不堪一击。

流寇,人心是流的活的,没有坚定,更没有团结一致形成的凝聚力,个人顾个人,至多是团伙顾团伙,人与人之间,团伙与团伙之间,甚至是平日里杀抢争钱财酒色自动形成的仇敌,有的已结怨极深到如杀父母妻儿那种不共戴天之仇,恨不能立即干掉对方,只恨其怎么还不死.....明面是一个集体,实际是无数山头利益相互矛盾体,明面是一个老大,其实是无数老大,利益冲突尖锐,你不服我,我还瞧不上你呢,对杨进丁进这样的共主老大也往往只是表面的敬重顺从,甚至就连和二进关系极铁到曾经同生共死并且一同豁出命起义去搏一把的老兄弟也随着势力的发展情况的变化而心变了,在钱财酒色分配上感到老大不公,感觉亏待了自己,或瞅着老大位置眼热想夺了坐上去也尝尝那万众皆拜的美妙滋味,总之有很多理由很多因素产生异志野心......这无数隐患问题只是被顺利与形成的大势一时压制遮掩了,在遇到强大的官军对手时就必然会暴露出来......

有句流行话叫作:你大爷就是你大爷,你不服不行。

名将就是名将,曹文诏不是那些草包勋贵。

由曹文诏一手悄悄教出来的秦良弼,按曹文诏制定交待清楚的此战详细战策,也表现非凡。

无论是杨进号称百万的五十万多大军,还是丁进的号称八十万的四十多万大军,都再次被官军骑兵轻易击溃,而且比上一次崩得更快更猛烈。

骑兵还没展开正经进攻呢,就只是前期绕射试探,铺天盖地的流寇大阵就诡异的,猛然,轰,一下子就几乎全面自动崩了。

被强卷进来造反的刁民坏蛋,尽管此前也大多到处杀抢.....痛快了,把自己此前遭受的一切悲惨无奈同样施加到后面的人身上,不,应该说是变本加利施加,并不意味着造反就会坚定勇敢,

往往相反,他们不但不忠诚二进,反而心中是怀恨的或不服的,哪肯为二进舍命打仗。

面对这种情况,曹文诏和秦良弼都没有多疑这是个圈套。

强者自当胆大横行,对手又太弱。

二将都是边关大战磨出来的战争内行,眼尖,看得明白,转瞬就判断出这是流寇真溃了。强行席卷的恶劣后果不出奇......二人一南一北,相距遥远,却都抓住了战机,也是不约而同令旗一挥,大喝一声:“进攻。”

中军官赶紧拼命摇动中军大旗。

上手就全军出击。

别说是跟着曹文诏杀入辽国已经对曹文诏秦良弼极有信心的那一万后备精锐骑兵,就是当兵首次参战的四壁来的骑兵坏蛋们,面对如此大规模敌人的瘆人场面也没有了恐惧不敢战......事实是这些初上战场的菜鸟总是比打出来的老兵更容易亢奋,打仗往往更有激情,更勇敢急着上......

具体负责指挥各部的各卫大将,别管他是义气拥戴曹文诏的,还是皇帝安插进来监视牵制的,都是欧阳珣当初精心挑选或许可安插进来的堪用强将,入辽大战证明了骁勇,也有了经验和信心,此刻只为了维护马军司在国朝大军系列中的特殊最重地位,也个个瞪起了眼杀上去。

老大奋勇带头,不怕死,带动得将士们越发骁勇狂热.......

对手又鸡犬不如的这么乱这么弱,几乎毫无威胁。催马冲上去只管撞只管踩只管杀就是了。白捡战功一样,岂能不杀个痛快.......四壁的坏蛋骑兵当着体面禁军却久不干坏事也是憋狠了。

曹文诏和秦良弼都没有驻马观战负责指挥。

他们也领头杀了上去,并且目标直指二进的核心大阵处,专门啃的是这块硬骨头。

擒贼先擒王。

附近的大将看到了大帅的动向立马就意识到目的,大叫一声好耶,疯狂咆哮着带着人马跟着杀向贼寇核心处.......

杀流民一样的杂鱼流寇有什么意思。

杀这种仓皇象没头苍蝇一样乱窜的杂毛贼民,杀再多又怎能显我手段?怎得大功威名?

二进精心挑选编练的核心军已有了上万的官军制式武器甚至铠甲马匹,唯一欠缺的只有制式弓箭还不够多,如今已经象模象样是只骁勇邪恶凶悍的军队了,至少战斗力不比地方州府军差。

二进都同样据较高的山丘,事先在山丘布置了许多防御手段,只滚木石头就极多,战时往山下一推......想凭借居高临下的优势击溃敢来犯的一切官军,骑兵?那更不可能攻上来,

原本很有信心。

谁知,乌合之众再凶残强悍却终归就是那么不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