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攻约梁山 > 594可怜的和该死的

攻约梁山 594可怜的和该死的

作者:山水话蓝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2:29:39 来源:蚂蚁文学

谭稹躬着腰笑摸索地向苍白着脸快转死了的赵佶道:“官家,咱们大宋也有喜事呀。”

赵佶和在场的几个重臣不禁霍地一齐瞅向谭稹,眼神着实不善:你这(狗奴才)死太监,你没瞧见我们正议愁着要命的大事呐,哪有你插话的份....你的狗屁喜事有什么可报的?

谭稹一哆嗦赶紧道:‘官家,今年的春茶,海盗收得可是很满意呀,还大大夸奖了呢。”

对宋王朝来说,只要天没塌下来,这茶就得雷打不动的如常上贡海盗.....

没等他接着再说什么,满脸惊恐愁苦只想杀人的赵佶以及大臣们的眼睛却是猛的一亮。

对呀,我们还有强大无比的(干爹)咳咳.....上国靠山呐。

海盗国在我国有不可或缺的重大利益。只茶叶一项就是足够的筹码,只为此一项能保障安稳及时上贡,海盗也绝不会不管我们的.....

............................

舟山岛老县城。

得到准许进入“N段线”内上岛的宋使吏部学士宋齐愈谄媚又胆战心惊跪拜在钟相面前.....

钟想傲慢冷酷地瞅着这个东西,冷哼一声:“废物。”

“当初留给你们那么多粮食,是希望你们能有本钱安稳国内,抗住野狼辽国,保障我国在宋的利益。现在看却全是粮食多生出的事端。既然宋国粮食多,烧得慌,控制不住地总得瑟瞎搞。辽国贪图粮食总想抢。那就把粮食交给我国好了。回去告诉你们皇帝,把储备粮留一千万石,其余的全交来。再把今年夏收的粮食交七成来,土豆地瓜也交一些。如此,剩下的粮食加上土豆蔬菜既够你们人和马吃的,怎么也饿不着,也没余粮挥霍供辽国抢的。问题就从根子上解决了。”

宋齐愈愕然地眼睛睁得老么大,怎么也没想到海盗会是这么个主意,但哪敢说什么不是,只会磕头虫一样点头说是是是。

他对说死就可能死掉的大怂王朝哪有忠心。

他还想着就着这个最难得的机会把大宋卖个好价钱全力讨好海盗国,也能获准去海外过传闻的那种逍遥自由美妙生活呐,即便是不能在那边当官耍权当大爷了,也至少满门性命不至于象宋国这边完全没什么保障,何况那边如此富强,自己家过去肯定也是吃穿不用愁的.....最差也能获准去西南王大理国混混。大理国是海盗国的番属国,得听海盗的。西南那是好地方啊。大理国却荒蛮,文明不够昌盛,正需要他这样的才子去当官。有海盗推荐去,西南王岂敢不安排得好好的.....

钟想也似乎对他的态度比较满意,却又不满地说:“你宋国是个独立国家,国家安全自然得自己担着,求告到这来,难道是想让我海盗国用将士金贵的性命去为你宋国打仗?”

宋齐愈一听这话,慌忙死命摇头说不是不是啊,怎么敢劳烦上国勇士.....吧啦吧啦...“种花上国之威谁敢侵犯?号令之下,天下诸国谁敢不遵?下邦只是想恳求上国开口对辽国发句话。”

钟相似是信了这话,却摇头说:“宋辽之争是难免的。金国打辽国,辽国就必会打你软弱宋国主意。金国若是不存在了。没了北方之忧,辽国更会集中精力对你宋国。这点道理都毋须多言。你们的争端还是得你们自己解决,不能依赖我国一次次干预。我国属国和上贡国多着呐,至少上百家。若都象你宋国这样有事不自己担着,指望我国解决。那我国还不得烦死累死?”

宋齐愈又是一通是是是,满脸谦卑谄媚道:“上官高明。到底应该如何,还请上官指点。”

“嗯。”

钟相似乎越发满意了,实际心里鄙夷痛恨得恨不能一把掐死眼前这文质彬彬却猪狗不如的东西,嘴上加了怒音说:“这事,你宋国自己就能解决。我国当初留那么多战马给你们用是为何?你当我国当时无力运走?就算当时来不及运走,如今也早收走自用了。你宋国难道还敢不给?”

宋齐愈连连道:“不敢不敢。绝对不敢。”

“你宋国京城有数万精良战马骑兵,留着干什么用?当耍酷欺民摆威风的摆设吗?我国恩留那么多战马与你国,为的不就是宋国能对抗辽国?为的不就是此时?”

“是,是,是。上官英明说得是。”

“回去告诉你们皇帝,把京中精锐骑兵调到西边境狠狠教训还敢耍凶强的辽国去。若还捂在京中当摆设,守着强大力量却干等死,我国就把骡马全部收走,让你们皇帝和大臣彻底等死去。”

“......”

宋齐愈吓得一时失了声,随即又小鸡啄米地,“是是是”

...............

赵佶和蔡京童贯等听到巧舌如簧最擅长拍马屁的宋齐愈出使了个这么糟糕的结果来,骇然大惊,却没沮丧绝望,也没羞怒震怒....只是木呆呆了好久好久后,慢慢地反而是狂喜。

海盗既然说了只管放手和辽放怼,那就敢打了。

输了也有海盗兜底保着,怕什么?辽国再凶强也只能乖乖退走,不敢把宋国真怎样的。

(有干爹就是好)不用怕了,哈哈......

赵大宝和臣子们并不多疑海盗是在借机耍花招搞欺骗谋利,海盗凶恶贪婪却也最讲信用,向来是言出必践的。或者说是,海盗太强大自信了,说打就是打,说保就是保,不屑耍欺诈....

那,京中精锐骑兵就敢派出去打了,不用怕损耗了就没优势镇国和保政权了。

再说了,京中精锐骑兵也该拉上战场接受检验了,经历实战才成真强军,不然终是样子货.....

到了要命的这时候,几乎不用商量,不会猜忌犹豫,也是没得选择,赵佶立即决定了,令何栗为帅,曹文诏为主将,统领马军司在京的全部精锐骑兵两万多,加后备精锐那两万全部出征。

同时下旨,立即全力调拨船只往舟山那运粮,争取表现得漂漂亮亮的让海盗满意。

把宋国储备粮大刮,这自然是钟相请示了全权主持大陆这边事物的统帅赵岳,得到的授意。

赵岳一瞧大宋真发挥大送特色,还敢大方挥霍,得了,你挥霍大方不如我来....

得的这几千万石储备粮,梁山一点不用。全用于大陆以外。

绝大部分发往海盗国各地,主要是用于喂养繁育以牛、鹿、骏马等为主的太多种牲畜,人是不需要的,新粮食和海鲜与动物肉食、蛋奶都吃不完呐,何况还有无尽的蔬菜水果供应。

这里面,半岛那边的用量是大头。

半岛那边山多地少又贫瘠,粮食产量艰难,却养着上千万数的五花八门世界各地来的温寒带牲畜,这些品种繁多的牛马羊猪鸡鹿.....繁育在此是等回归后专门用于寒冷北方饲用或放野化的。

宋国交上来的夏收新粮,比如大米、玉米、大豆....才是补充供应半岛那的几十万人吃的。

最差的陈粮是逐步发往倭国。

倭岛内几乎无日不战,打得,相互刻意祸害得田地荒芜,菜都难种安稳了,何况是生长期长的粮食。那地方又没什么动物可供猎食,近海捕鱼能力也不行....若是没外部供应粮食,得早饿死个七七八八了。棒倭两族全力比赛开采金银硫磺等换粮食,海盗也不会任双方迅速打死饿死。

总之,宋国这下是再也没得恣意挥霍了......

赵大宝和朝臣们一边密切关注着钟相这边对交粮的满意度,一边紧密关注着马军的出征大战事宜,对两方面都紧张地紧提着一口气。

传来的消息是:海盗没表现出什么不满意的,在粮食质量和交付速度上没挑剔.....赵大宝和上下官员们顿时稍松口气。

这就好哇!

但上下一体还得继续用心努力,争取做到最好,直到全部圆满交付完毕才可安心。

同时,这帮家伙转眼就生起一股心气来,特意招辽使来表示:我国的粮食,没了,海盗要走了。海盗哇,你懂得......你们打来也没得抢了。当然,你辽国那么牛逼,说不定能干掉海盗呢....干掉了海盗,全天下的财富全你辽国的。我宋国有的,凡你看上的,岂敢不全部乖乖交给你....

话说得很谦卑,但那态度却嚣张得意之极:你辽国牛什么牛?你猖狂什么?我们是有强大干爹的。我宋国有天成地就的财富条件就是有能孝敬得海盗乐意保护我们的财富。我们有茶叶,有粮食,而你辽国除了我宋国也有的矿产上贡之外就啥也没有了。你辽国没啥可和我宋国比拼讨好的。海盗向着我们.,而不是你们。识相的就赶紧退兵言和。两国再继续守和平盟约。你辽国彻底老实了,说不定我国仁慈地还会再赏你点吃的用的,维持你辽国为我宋国挡住野兽金军.....

辽使早已知道这事,当时得知海盗插手了,当场把他惊尿了,但紧跟着彻底搞清楚这里边的事后,心又大体安稳了。

原来,海盗让宋国自己担着战争。

不出兵强行干预就好哇!否则.....太可怕了.....

另外,海盗也没通知辽国不得出兵侵宋,虽然这是种无形地逼迫辽国得上贡更多矿产让海盗不插手的手段,但也透露了一种意味:海盗并非只偏帮照顾宋国一方。

对海盗而言,辽、宋,包括金国在内如今都可称上贡国,在三方都有利益,只是宋国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值得海盗偏向点.....辽国若只是抢掠欺负宋国,不是想干掉宋国,海盗应该就不会管。而辽国此次兴兵主要是恐吓宋国屈服,并非是想吞并,也没那个能力....就可以放心地打。

基于这种认识,辽使自然表现得仍然凶横强势无比,扬言:我辽国自然不敢对(海盗)上国有丝毫不敬。我王对上国尊敬得很。宋国没了储备粮可抢不要紧,你们有这么多人口食物布匹,我大辽随便抢点也能有足够的吃用的和奴役的好劳力牲口......我辽国能欺负住你宋国就行.....

总有贪图小便宜而不惜出卖国家利益的蛀虫官吏已泄露了秘密,赵大宝和臣子们无疑没能恐吓住辽使。这一战是非打不可了.....赵大宝对宋军战斗力毫无信心,吓得老脸又黄了,也被辽使还敢如此嚣张给气得吓得脸色铁青,却对这个该死的外国使节丝毫不敢干点什么.....无可奈何。

大臣们知道有海盗兜底,宋政权不会亡,也就是自家的权势富贵和性命并没有危险,心中就不那么怕了,却也丝毫没底气怒回怼辽使的张狂,也在极度忧虑此战......

曹文诏,边军虎将出身,早年擅能领军打仗,调到京城这几年也是治军有方,而且个人的战斗力似乎比以前更勇武能打了,但到底能不能打呀?

毕竟,曹文诏以前只是个由底层硬打出来的边关中层将领,善战也只是领几千人打仗的那种善战,并非证明过有统帅级的名将能力,即使有在京治军十几万骑兵还显得似乎游刃有余的能力证明,这也说明不了什么。治军和打仗到底是两码事。善带兵并不代表擅长当统帅打仗。何况,曹文诏在京城富贵温柔乡几年了,远离了战争,在边关的本事还能剩下多少未可知。

这次,他要具体负责统领四万多骑兵去对付几十万,嗯,根本不知会有多少的辽军作战,又是在条件极度复杂危险难测的西北,战局就更难说了。别忘了,那边还有个不老实却势力不弱的田虎会捣乱......

这场宋朝廷特招辽使来朝,想好好显摆一番的冲动创意,结果却还是成了辽使尽情显摆了的舞台.......宋国这帮软骨头们连最擅长的打嘴仗都干不过辽蛮子了。想成强国,统治者自身首先得靠谱......只想掌权享乐的,甚至奇怪地哈外心中向着外国的甚至一心盘算着想去当外国人的,国民再热血奋发努力有为也白搭......

明末崇祯亡了国,但至少至少他还有副硬骨头,死得那才叫可怜......赵大宝这样的是该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