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攻约梁山 > 593属于不可抗力

攻约梁山 593属于不可抗力

作者:山水话蓝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2:29:39 来源:蚂蚁文学

一个太监一个贵族纨绔,两个眼睛只朝天看的监军被宗泽的消极蛮横态度整没了招。

他们这才感觉到点边关的凶险可怕,心中有了惊惧,但狂惯了如何能吃这种窝囊气,表面向宗泽表示理解了,我敬重你了,屈服了,说宗公您才是边关之主,您说了才算,一切由您作主,心里却急着回去上报朝廷打小报告控诉宗泽对君不忠为国不诚,甚至诬陷恐有反意......

宗泽看透了二人的阴毒小九九,这些人渣也就会干这种事,却说,此事件由监军全权负责,最终怎么处置由朝廷决定,他这个等着丢官下狱的所谓边帅就不在此事上多事了。

两监军暗喜,如此就不用担心自己的小报告被边军拦截出不得境了。

河间府。

宿元景很快得知了事件,不禁大吃一惊。

这才刚过几天和辽国友爱的安稳好日子,怎么又出大事要两国开战了?!

他上次出使辽国被下油锅吓得跪舔燕王....实际已经是个叛徒,但一回来了,他就大恨辽国竟然如此折辱他这个高官,他决不会真投降辽国当汉奸,要降也是降吞并了辽国后的强大金国,怎么可以降濒临灭亡的辽?就是日后降金,他也尽可能不自己直接降,会跟着投降的皇帝和朝廷一起“无奈”地投降,免得臭名历史,殃及子孙和家族。

面对宋辽再起大战,宿元景惊惧得夜不能寐。

东路三边如今只有九万兵力了,可不是上次的十五万大军。

而他手下直掌的兵力由三万变成上次大战的两万,战后又变成了五万,朝廷在宋辽和平后立即削弱东路三边军力,加强河间府对三边的牵制威慑力,可是,河间府这如今兵力又降到了三万,有两万先后抽调到山东去了。那是两万难以整训大用的凶徒,极危险,当强盗才适合,在手下为军太令人日夜惊心不安,所以被他优先踢走了,但那些将士也是最能打的.....

剩下这三万,听数量不算少,却缺了精锐核心兵。这要是开战了,辽军兴几十近百万大军一边封锁三边一边凶猛推到河间府...天呐,那死定了....

宿元景惊得眼皮子直跳,心中愤怒之极,大恨敢擅自杀害辽军引发战争的阎中立,可惜也只能恨恨。他对三边没有直接的管理权,战时才有统一管辖权,而宗泽等明显鄙夷他不会听他的....

朝廷。

辽使在朝堂上对赵佶和满殿大臣悲愤控诉。

错自然全是宋军的错。

是宋国先不顾友谊的。辽国在此事上一点责任也没有....

宋军偷袭残杀守两国友爱盟约的大辽勇士太凶残太无礼太小视大辽,激起全辽国人的愤恨....重点说的是,辽国得了八十万石粮食也不顶用。

这点粮食哪能解决辽国上千万人口的饥饿?何况辽国如今缺的不止是粮食,还有衣服鞋子等太多生活不可缺的日用品,更缺弓弩等武器.....没这些东西撑着,辽国如何为宋国挡住金军南下?正陷入极度艰难的全体辽国人急眼了加愤慨,必然只能南下对唯一的邻居打草谷,这事若是发生了,可不是辽王能阻止得了的。这是民意民生抉择,如滔天洪水不可阻挡.....毕竟(蒙古)大草原如今空荡荡的没人烟,更别说可抢的游牧部落了,连动物都难见到几只,打猎都没啥打的.....

赵佶吓得直哆嗦,也是气得,自然是怪罪边军胆肥了.....

朝臣们则炸了,一片强烈要求皇帝下旨处死闹事边将和军队,并捉拿宗泽下狱问罪,以此向辽国赔礼道歉表达真心期望两国友爱和平的美好诚意。慷慨大方地说辽国面临的困难也是兄弟友邦大宋的困难。兄弟家没吃没穿的日子没法过了,当兄弟的大宋岂能冷眼袖手旁观着不管?这可不是我文明礼仪之邦大天朝一向的风范.....仁义守信才能(至霸天下)天下信服......

说的特么好有道理。

群臣这次反应如此激烈,一是怕极辽国打来,为苟且平安富贵又软骨头习惯地想下跪认熊买和平;二,其实是一种被压抑狠了的情绪的一次猛烈的暴发式反弹发泄。

这种压抑有勋贵暴乱引起的官场大清洗屠杀的惊惧,更主要则是赵岳以直接在京城凶残有效杀戮方式教训警告京城官员,吓得众官再不敢乱说乱跳的结果。宋臣都是有权任性惯坏了的,被赵岳的凶残强硬吓住了,不敢对梁山事耍任性大嘴巴,就在与梁山毫无关系的边关事上猛喷.....

辽使听着大怂高官们的话,脸上越发是悲愤委屈之容,心里实际乐开了花,对宋鄙夷之极。

聪明绝顶的蔡京微低着头一言不发,却老脸掩饰不住的沮丧悲哀透顶神情。

他不掌军事也门清:如今的军队可不是从前了....绝不能问罪边军。

边军若是得知朝廷是这种态度,那立马就会炸了,

哦,老子拿命守边杀嚣张辽寇维护大宋王朝的尊严利益,这不但无功,反而是该死的死罪?那好,既然朝廷体谅维护的是辽国,那老子就反了你,杀光你个狗娘养的...

这种恶劣后果不止会在事件本身的信安军本部发生,也不止在东路三边,会激起整个边关将士的激怒,一哄而起的暴烈反叛风潮可以预见,而且还不止如此,象负责围剿田虎王庆的那些天天面临苦战的军队会同样心彻底凉了,本就不愿意为国打仗,这下好了,不必再为这种根本不值得效劳的朝廷打仗了,咱们兄弟干脆也跟着边军造反痛快杀他娘的抢他娘的去,肆意抢掠虐待屠杀那些高傲高贵的官老爷才有意思......

朝廷最有实战经验最能打的是边军,其次就是围剿反贼的那些军队,这些军队若反了......

老蔡京心惊肉跳,看着地板的老眼中暴射出吃人的光芒:这些蠢货是怎么混上朝堂当上大官的?现在去随便问问无知的小民只怕他也能明智地说出朝廷万不能对边军耍任性胡来.....

还有一个更了解军事军情也更惊恐悲哀的人正是枢密使童贯。

他更确定地知道为这事问罪边关会引发的灾难后果:问罪旨意到达信安军之时,就是大宋王朝灭亡之日.....毫无疑问的事。皇帝、京城大员,都特么得转眼被必会跟着造反的京军杀得死绝

他阴戾戾的老眼扫视着朝堂中一片片慷慨激昂争相跳得欢咆哮问罪得极响亮的朝臣,心中大恨:猪啊!这特么哪是人?这特么全是只顾耍权势任性的高官型大蠢猪......

他不禁想起往年和赵岳他哥友谊通信中赵廉曾经笑言安慰开导他的一句话:猪队友太多,时代如此,不值得生气。

现在看看满朝大臣,还真特么是大嘴巴猪队友,成事不行,败事有余.....怎么会这样呐.....

参知政事兼马军司太尉何栗急眼了。

他可是在河北东路边关服刑过数年的人,很了解边关是怎么回事。

在正兴盛富裕得满天下官员快活得瑟得都不知姓什么了的国难前,边军尚且是最危险最容易被一点点小事就激出兵变的群体。如今国家这熊样,朝廷根本无公信力威慑力,边军将士还全特么最凶恶能打最受不得委屈的大坏蛋,皇帝若是听信这群猪的强烈蛊惑,那就洗脖子等死吧

他急(惊)出一身冷汗,跳出来大叫:“圣上,此事万不可操切过急,需慎重查清再办。”

他这恼怒之急下暴发的高分贝竭斯底里大叫起作用了,把正一肚子惊惧怒火的赵佶吓了一大跳,也把正任性发泄情绪的众朝臣也吓了一跳。

菜市场一样乱的朝堂顿时难得的短暂一静。

正心里美滋滋却扮委屈愤怒角色倾情演出的辽使则霍然转视何栗,目暴无限杀机.....

何栗执掌马军司,身在宋国京城,哪会把小小辽国使节的杀意威胁放在眼里,立即不屑地回瞪:你若敢对本太尉不老实,我就叫你很快死都不知怎么死的。你特么给我乖乖老实点.....

他不喝止群臣任性瞎哔哔,不对皇帝解释问罪边军的可怕后果,正是因为辽使在场,不能说这个揭破宋朝廷已陷入无法有效掌控边军的事实。

他一带头跳出来与众臣唱反调,忠君爱国儒腐迷信却从地方上来还比较务实清醒的尚书丞孙傅也跟着站出来表态:此事的处置万不能草率。不能偏听偏信辽使一面之词,也不能只看边关监军的奏报,应该派可靠人员去边关认真听取边帅宗泽的意见,于军中听取将士的心声。

孙傅也是上演了一把耿直,等于直接挑明了监军太监与监军勋贵都特么无知小人,不可信。

赵佶大怒。

勋贵监军也就罢了。监军太监可是忠诚朕的心腹家奴,你孙傅竟然轻蔑其是卑鄙不可信的....皇帝霸道荒唐的火一起,心中对信安军相关罪责将士以及主帅宗泽的问罪杀机更强烈了。

但,聪明过人的他也明白问罪边军怕是轻易干不得的。

在京城世代享尽恩宠富贵安逸的勋贵将门尚且无缘无故的却造反,何况是在边关整天喝风吃沙子遭罪冒死的坏蛋将士杀辽寇却被问罪.....赵佶早彻底吓破胆了,倒也不敢再任性强干什么。

这时,蔡京和童贯几乎一齐站出来了,也坚决强调此事万不可操切,必须调查清楚....赵佶知道这两个人一个太聪明一个真知军事,这二人的意见不可不听,他就没敢顺着众臣意见发怒...

辽使见事情转向与辽国希望相反的方向,愤怒一甩袖子直接走了,边出大殿边怒喝:“你怂国果然是小视我大辽,没把两国友好盟约当回事,如此狂妄,那就休怪我大辽军民愤怒干出什么了。战端一开,可不是我王不守信。”

辽使的嚣张狂妄威胁,大宋朝臣一个个的吓得面如土色,而不是愤慨,就不是问罪自家边关将士官员的那种无限胆魄勇气了。

赵佶更是吓得不行,坐那直哆嗦,不明白的还以为是被辽使气得。

童贯与何栗则面色铁青,死死盯着傲慢离去的辽使背影,满眼的杀机和.....无奈。

他俩也怕辽国军民大举发疯地南侵。

.............

深宫,赵佶如热锅上的蚂蚁一样背着手不停地兜着圈子。

几个招来的大臣则在小声议论着到底应该怎么处置这件意外突发事件,一个个的全愁眉不展加惊恐不已,也都知道在京中耍耍任性怪罪边关可以,但真要来真格的,却罚不得边军,更罚不得宗泽。且不说边军一怒造反的可怕。只说弄下宗泽,谁特么能顶上去接管信安军?

没人啊!

大宋真的没人了。

宗泽那么大岁数本就不想干了呢。朝廷一弄,他正好如愿脱离太危险艰苦的边关....

况且有秘报说,张叔夜和刘韐被边关的复杂凶险以及监军折腾得也一样烦累厌恶地想以年老才德又薄不堪用了的理由不干了呢....这三位一甩手不干,立马必是塌天大祸.....

怪罪这三位不忠不知足想要挟朝廷?

别开玩笑了。

换谁,谁也不愿意去边关呐。

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就算就是能涎着脸怪罪,也得敢怪罪呀。

蛊惑安抚怕都来不及呢,还敢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耍大嘴巴刺激三人死心更不想干了....

可是不惩罚,又无法对辽国交待.....

开封府尹徐秉哲忍不住道:“辽国无非是想从我大宋多弄些粮食物资。辽使转着圈地说来说去不就这个意图?要不就再加些粮食物资供给辽国?”

何栗一听,怒哼一声嘲弄道:“加?加多少?全给他,他也不会满足。有了充足的粮食物资,辽国必会更有底气嚣张了,只怕就是真的兴举国之力吞并我朝了。”

又没主意了。

这可怎么办呐?

此次,包括童贯在内就没一个人敢开口主张再打的。

都是在围绕着怎么忍让苟且....

紧跟在赵佶身边伺候着的大太监谭稹更是对宋辽大战再起而惊恐。

宋国灭亡了,最惨的人会是宦官这类人。由不得谭稹不惊恐。

辽国兵马正从山西西边无人区南下呐,大宋迟疑不决,解决不了此次事件,辽军从防范薄弱的河南西边境打进来,大宋转眼得完蛋....他急眼了,按周游私下和他牢骚的话变着法的提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