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攻约梁山 > 500进化的何栗

攻约梁山 500进化的何栗

作者:山水话蓝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2:29:39 来源:蚂蚁文学

火药啊,焦点。

在战前平日里,宋国的火药集中在京城和边关,连围剿王庆田虎的军中都极少有。

内地地方军队或民间若是有火药,那都是私造偷藏偷用的那点,不会有多少。

为西北这一战,京城的火药库存八成运到了山西备战,教训威慑田虎和打了这一仗,火药消耗得所剩无几。各边关那同样消耗巨大,剩也剩不多少。

如此,要命的问题就来了。

宋国之所以能迅速制造出大量的火药,在这方面对辽国几乎有碾压级的优势,这全是宋国在这方面的老底子厚的缘故。

宋国可是有喜爱烟花爆竹的习俗,民间积存了大量火药材料,光是京畿地区就有太多家烟花厂家,这些材料没被叛逃潮或海盗敲诈洗劫去,所以,宋国从赵廉伐辽一战上猛意识到火药的正确应用方法与军事上的惊人妙用,立即也想大量拥有,就能收集起大量原材料制造出火药优势。

可是,如今这些材料搜集全用完了,民间再没有累年积存的了,朝廷想现搜集制造火药补充所缺,那就难了。只说硫磺,宋国也不是盛产硫磺的国度,很难弄到大量。

没了火药,战辽国就没了取胜的根基。

如此,辽国此战死了十几万正规军甚至老兵又如何。辽人野蛮会打仗。辽国几百万汉子,随便划拉也能轻松再整出几个十万大军来,不那么精锐能打,对付不堪用的坏蛋宋军不是大问题。

要命的是,辽国必然能很快知道宋国没了火药优势。

宋国对辽没秘密。

朝野暗藏着不知多少叛徒卖国贼呢。早前,监军太监不就愤慨上报反应过参战大军的秘密被朝野卖国贼泄露让辽国全掌握了,希望朝廷能接着严查内奸......可是,哪查得清除得完啊!

辽军本就瞧不起宋人,不服输了此战,极度贪婪宋土宋财富,有什么不敢再打来的?

正象欧阳珣奏折中焦虑说的,辽军随时还会再南侵,必定军力更盛,用兵规律更大。那时候,宋国能靠什么抵抗?

再战,只怕辽军会豁出去了,动用几十万上百万的人排山倒海般南下烧杀抢掠,力争最快摧毁宋国布防与抵抗力。宋国有远盛辽国的人口与壮年男丁,能武装起更多兵力,却全是不可靠的坏蛋。辽军再来,只怕是摧枯拉朽般容易。组建再多的宋军迎战也只会争相比赛谁更怕死谁更聪明无耻逃得快,处处一战即溃甚至不战而逃,一群群死掉或恭顺投降成为辽军吞宋的兵力,造成恶劣影响,引发加速瓦解宋国力量的连锁反应,宋领土在辽军与汉奸军共同南侵中必定一片片轻易沦陷,辽国轻易就能占领了宋国北边广大领土,轻松杀到河南,封死京城,宋国应声完蛋.....

聪明的王次翁几乎瞬间就想明白了这其中的危机。

他伪装忠勇严肃君子忠臣的脸唰的苍白,两股战战,露出内斗时的自负、强硬、胆大就是敢干奸贼小人不堪的另一面:无忠无义,极度自私无耻懦弱怕死.....哪还有心思再斗何栗,僵在那只顾转着眼珠子急思如何逃脱只怕很快就会到来的亡国劫难,立马就想着苟且投降,聪明的脑袋下意识拼命盘算怎么坑宋才能孝敬得辽国满意,如何用献宋功劳为自己换取当辽人的最大利益.....

黑着脸静默站班的朝臣中,有太多人其实是和王次翁一样在专心琢磨如何献宋投降....而不是如何保卫宋国。忧虑的是,就怕投降也没好下场,换取的只是一时的苟且富贵平安,结局悲惨。

王次翁自动熄火了,呆在了那里。

何栗并没有趁势扑击。他知道那没任何意义。

就算能弄死王次翁又如何。死了一个王次翁,会有更多的王次翁填上位子,死不完的.....在这体面站班的众臣只怕十人有九个正是王次翁.....

何栗儒腐忠君爱国的心思如今开通了,智商也似乎瞬间提升了不少。

他很清醒地意识到宋国的致命问题,心惊心悲凉的同时,也没心思和王次翁这种小角色多计较,也不屑....他转身面对皇帝,却看到赵桓显然没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正一脸疑惑不解的蠢相,何栗心中不禁更悲哀:国家糟糕如此程度了,众臣不忠.....皇帝却是个如此的蠢蛋....希望在哪里?

他想着欧阳珣的殷殷嘱托,也是为自己满门的生路,只得打起精神再做些事。

“陛下,辽军极可能再打来,这无可置疑。我想,在场的众位大臣也不会有异议。当务之急不是追究什么人的罪责,是赶紧备战,依欧阳珣之策调兵最快布防好西北。”

赵桓一脸懵比相,瞅瞅满脸悲愤的何栗,又瞅瞅僵在那里的王次翁:你们怎么不斗了?咋回事....

何栗一见赵桓如此,心中越发悲凉。

不料,僵住了的王次翁突然又活了,瞬间恢复战斗力,上前几步对皇帝一拱手,声音清雅动听高叫道:“陛下,何栗所言不对。若辽军还会打来,那更得追究欧阳珣纵敌资敌的罪责和居心。若不是欧阳珣放跑了辽军,辽军岂有能力再战。欧阳珣居心叵测,必须问罪尽快拿下。何栗在朝中为欧阳珣脱罪,必定是勾结欧阳珣,暗藏什么鬼心思,恐不利于大宋安危。陛下不可不查。”

赵桓一听,目光顿时警惕凶狠地盯上何栗。

何栗,一呆。

他万没想到他放过了王次翁,王次翁却决放不过他.....不对,王次翁的目的怕不是针对他何栗与欧阳珣,而是想破坏宋国抵抗.....这厮必是惊恐国灭,聪明地起了助辽灭宋换富贵出路的贼心。

瞬间看透了这点,何栗一惊,更怒。

他不得不再次转身和王次翁PK,先是上下仔细打量了一遍王次翁,好个体面的士大夫风雅忠义形象.....他打量着,心中鄙夷之极,暴起的怒火冲动反而降了,恢复了理智从容,脸上还露出笑容....他是想起往日的欧阳珣力战群臣(贼)的那种强大与潇洒....不禁欧阳珣式的笑眯眯道:“次翁,你真是个奇才啊。可惜,太自负心计,太急于目的,这次你又聪明过头了。”

王次翁被何栗打量的发毛,闻言冷哼了一声。

何栗却一笑,“你是不是还没明白你错在哪里了?呵呵,也是。你不通实务,更不肯为国干实事,当官一心忙着拉帮结伙搞朝争以踩人获取私欲,只精通搅事,只会耍嘴皮子,哪能搞懂军国正事。哈,今,本官就慷慨大度教教你懂点军国大事的本事,好心告诉你,你又错在哪了。教你个乖。省得你以后坑国害人却算计不到正点上。”

王次翁不是最聪明的那种人,却是天生心计极高的那种人,俗称的智商一般,情商超高,他也向来自负心计有谋满朝几无对手,极高傲,对何栗的挑衅,心中怒极,立即对赵桓恭敬道:“陛下,你看看,何栗目无君王,不顾体统,又在当堂信口雌黄,污辱大臣。”

赵桓正疑虑何栗,一听这挑唆,自然对何栗更无好脸色。

王次翁成功挑起赵桓的愚蠢,又得意而轻松地瞅着何栗,也呵呵几声,“何大人既然这么自负,王某不才,倒要请教一二。”

当务之急斗你,整倒你就是正确,我能错哪里。哼

何栗却笑眯眯点头,“知道自己不通实务的缺点,懂得谦卑请教就好。”

王次翁被这话刺激得心头火起,狂怒,“你,你......呼.....好,好,好哇。王某无知,请教。”

何栗笑眯眯坦然接受了指导老师的地位。

“次翁啊,”

唤儿子孙子一样唤了声,把王次翁刺激更怒,何栗笑道:“你问罪欧阳珣纵敌资敌居心叵测,这是个笑话啊。”

王次翁哼了一声,翻着眼:怎么就是笑话了?你敢忽悠我?不自量力.....

“之前已经说了,此战,我军仅仅胜在火药。别的都靠不住。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此战的胜利属于侥幸。若是当时火药用完了,辽军还没败退,你猜猜会是什么结果?”

王次翁立即明白了何栗想说的是什么,明白自己错哪里了。

可是,何栗不是解释他明白,而是要教醒蠢蛋赵桓明白是怎么回事,仍然说下去,全说透。

“辽军经不住火药打击,溃败,若是欧阳珣当时误判情况,不肯放过辽军,坚持消灭。困兽尚且犹斗,何况是对宋一向瞧不起的骄傲辽军。辽军为生存势必死战到底。我军却没火药可用了。辽军不用怕了。那么,我军就会由胜转败,惨败,甚至全军覆没的就会变成我宋军。”

“同理呀,若是欧阳珣不肯给辽军粮食。辽军无粮,退回国就是死路,势必为求生拼下去。”

“也就是说,次翁你所谓的欧阳太尉纵敌资敌是不得不为的事,否则就不是今日我们在这弹冠相庆。我们面对的就是噩耗,这会儿应该是在忙着全力加强京畿防守,忧虑亡国。”

“次翁呐,这个理,满朝大臣都懂啊,除了你。不信,你瞅瞅大家的神情,你问问大家,在我解释清楚之前有谁看不明白这点事的?你说,本官说你不通实务,只会坑人搅事,难道说错了?”

在场的大臣,当然没人愿意承认自己是傻子看不透这事。一个个的,看向王次翁的眼神充满骄傲、优越感.....和对王次翁智商与能力的鄙视。

王次翁心黑脸皮厚也不禁一红,又一白。

蠢蛋赵桓也露出恍然大悟神色,看何栗的眼神温和起来。

何栗变相为欧阳珣摆脱了之前众臣扣上的三罪中第一个罪责。第二个罪责就更好解除了。宋军并不是凭着真本事打败辽军,只是火药取巧侥幸胜了而已,那么,宋方有什么资格能玩敲诈勒索强横逼迫辽国进行战败赔偿?

给回国的粮食,无条件让辽军从容退兵,辽军尚且不服,极不甘心,你还敢玩敲诈.....这不是强逼着辽军打下去......

这个理,连反应慢的赵桓都懂了。何栗却还要说,却不是从这个方面为欧阳脱罪。

他从欧阳珣之前提点过的另一个角度委婉为欧阳辩解,以摆脱皇帝眼里他与欧阳是一伙的嫌疑,以便以后的朝堂生存与权力争夺。

“陛下,关于辽军战败赔偿的问题,臣为说明白此事,让大家更清楚这方面的厉害,避免以后再犯同样的错,请允许臣拿陛下说事,嗯,就是打个比方,冒犯陛下之处,先请恕罪。”

赵桓想了想,为表示明君的雅量大度,点头,“朕可以恕你罪。你且说说看。”

打比方也得有度,何栗,你若是敢胡说八道暗暗挑衅君王威严,我照样罚你,小心你脑袋.....

“多谢陛下宽宏。”

何栗郑重拜谢,随即洪声道:“陛下呀,比方说,臣是说假如,有人要陛下退位,并且要陛下失去皇子身份,变得一无所有,退为贫民甚至居无所依的流浪乞丐,以后只能全靠自己悲惨另谋生路,敢问陛下会是什么感受?会怎么做?‘

什么感受?怎么做?谁敢有这心思,朕会不死不休诛他九族,杀,杀杀,上尽一切酷刑折磨他生不如死,死去活来,死了再死,死透了,九族全死干净了,也还得碎尸万段,挫骨扬灰.....

赵桓再蠢也不会回答这个问题,但神情、眼神中的勃勃杀机已经充分说明了一切。

何栗转身扫视满殿众臣,道:“诸位,辽国本是游牧民族强国,游牧是他们的传统,却被(海盗)洗劫得被迫退为农耕国,无法适应,本就不擅长农耕,极不习惯而憋了一肚子悲愤怒火,北方寒冷贫瘠也不利于农耕,只能一年收一季,农业产量越发低,辽人更难受,人人心中充满了强烈危机感,自然格外怀念,格外强烈想恢复往日的游牧生活,可是,草原却没了其它杂胡游牧族可抢,也没了野生牛羊可驯化,无法从别处获取牲畜资源,好在手里还有些抢来的牲畜。这几万头牲畜自然就是辽国所有人的希望与精神寄托。人,活着可以困难,却不可以没有希望。谁敢弄走那点牲畜,断掉辽国人的最后希望,谁就是辽国不死不休的仇敌.....诸位请想想,欧阳珣若是敲诈强逼辽国用牛羊换取耶律余睹残部,辽国会是什么反应?”

什么反应?自然是悲愤绝望之下,不顾一切倾全国之力打来,既逼宋国放人,解救余睹部,也趁机侵吞宋国.....咬牙切齿让宋国更惨,要让宋人比辽人惨无数倍,辽国才会心情好点。

这是很自然的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