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攻约梁山 > 499开挂了

攻约梁山 499开挂了

作者:山水话蓝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2:29:39 来源:蚂蚁文学

为打击何栗,诸贼们就是耍擅长的胡搅蛮缠,戏谑正事,打嘴皮子烂仗,让何栗无法招架。

最好是刺激的逗得何栗激怒失态再犯错。那样就又轻易占居内斗上风,取得了主动权.....

可是,何栗顿悟了“推开心窗的世界更大”,已经不是从前的何栗了。

对人形畜生们的狡诈和得意,他根本不动气,反而越发从容淡然,笑得越发轻松自然。

“此战大胜,当然不是我何某的能耐。你们诸位说得好有趣啊。”

何栗笑眯眯的说着却猛然收敛了笑容,怒目厉声道:“这里是朝堂,说的是要命的军国大事。你们却在此当儿戏,信口开河,吵闹不休,你们当这是什么地方?你家客厅吗?菜市场?你们难道不是官,是贩夫走卒,是市井无赖泼皮?”

“哼,庄严朝堂上肆意放肆,不把陛下皇威放在眼里,不把朝廷体统和国务当回事,以说空话废话耍无赖误国为能为荣.....你们就是这么享受国朝俸禄当官做事的?我何栗德行有亏不高妙,确实比不上诸位一个个美名君子,却还能紧守本心,懂得时刻不忘正事要紧,坚持一心报君为国。”

皇座上的赵桓听着这些,他目光闪了闪,心说:“我,不对,是朕不反对吵闹啊。这帮狗东西一向专门逆着朕的心意来,今日难得能和朕心意一致痛斥欧阳珣。朕很喜欢听啊.....不过,这帮狗东西也确实是太放肆,从没把朕当回事,可恨,该杀。何栗这么骂,也算符合朕的心意.....”

历史变了,赵桓素质没变。

他始终是那个没主见的人,就算聪明也根本不适合皇帝这个职业。

但,何栗的责问声讨震不住诸贼。

立即有官员顶上来,冷笑道:“这么说,满朝只有你何大人一人忠君爱国干事罗?我等都是尸位素餐吃干饭的?”

“是啊,我等都不是好官?都不干正事?朝廷的政务全是你何大人一人担的?你担得起吗你?”

随即是一群呛声的,又是乱哄哄一片

..............

何栗却不理睬群嘲质问,淡定转身,恭敬对赵桓道:“陛下,此战我军是胜在火药优势上。什么?陛下你听不清?这是菜市场啊。陛下听不清是应该的。嘿,陛下,你今天也来买菜呀?”

龙座上的赵桓终于羞红了脸,恶狠狠盯了站龙座旁装木桩看笑话的大太监谭稹一眼。

谭稹本不怕赵桓,却被这一眼盯得心发毛。

赵桓这个儿皇帝到如今终于有了些皇帝的可怕威势,前段时间大杀卖国大臣杀人杀得。谭稹心怯,老实高喝一声:“肃静。”

想耍任性继续肆意吵闹下去的众臣看到高高在上的赵桓目光凶狠扫视过来,知道这个蠢货儿皇帝杀人杀到了甜头,此刻又起了杀心,正找敢不把他当回事的娃样子挑出来杀罚呢,这才满心不服地老实闭嘴收声了,一个个退回自己应该站班的位置规矩站好。

菜市场终于恢复成朝堂。

赵桓脸色这才缓了缓,阴冷的目光又盯到何栗身上,“何卿,你说我军为何能胜的?为何说辽军还敢打来?”

他最不喜欢听辽军南侵了。

不,是最怕听到辽军南侵。

本以为这次大胜,亡国之君危机就过去了,偏偏何栗还坚持说这事没完,辽军还会再来.....加上何栗有阻止众臣攻击欧阳珣之嫌,这件件都呛到赵桓肺腑上。赵桓自然对何栗恶感强烈。

何栗只简单重复强调了句:我军只胜在火药。

他话音还未落呢,王次翁就再次站出来高喝道:“陛下,臣弹劾何栗哗众取宠,危言耸听,为欧阳珣遮掩罪责,为辽国张目,必是居心叵测。臣恐何栗是暗藏我朝的叛国奸贼,请陛下明查。”

王次翁这是报复,为众臣出气报复何栗,手法仍然是抛开正事话题,用擅长的鬼辩,以众臣一心群口的绝对优势把何栗强行拖入空话辩论打嘴仗上来轻松取胜,也是在隐形欺负赵桓蠢笨。

这时候了,竟然还敢站出来一心唯私当搅屎棍耽误国家大事,何栗这次真忍不住怒火了,怒极而笑,霍然转身走近王次翁,死盯着这张满面严肃正气的虚伪面孔,恨不能掐死这小人。

王次翁被何栗猛逼过来的威势骇了一跳,以为何栗怒极失去理智冲过来要不顾一切殴打他,但,他随即镇定下来,嘴角甚至还浮起不屑的笑意。

何栗不是可怕的欧阳珣,既没有欧阳珣高大,也不是欧阳珣那样身为文官却长年坚持习武有强健好身手......何栗就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标准士大夫,年纪也大,没欧阳年轻敏捷,不能打。

王次翁目光满满的挑衅,斜瞅着瘦弱的何栗:动手哇。你打我呀。我虐打你还差不多,哼

何栗却没冲动到犯蠢,也察觉了王次翁的心思,立即努力恢复冷静。

他鄙夷地瞅着得意洋洋的这个小人,轻蔑道:“王次翁,你又抛开国事玩胡搅蛮缠,真够无耻的。”

斗嘴,耍心机,王次翁哪会怕何栗,都不用费脑子就有话应对,脖子一梗张嘴就要顶上来,何栗却不容他抗辩,紧跟着逼问:“这里是朝堂,有事关国家存亡的紧急大事要应对。你少扯别的。你就说说这次大战,我军到底凭什么打胜了。”

这个问题,王次翁无法回答。

难道说我军这些坏蛋人渣将士们关键时刻却突然忠君爱国英勇不屈了拼死作战,将领们更是满腔为国忠义热血并且神武能打个个肯舍命报国?还是说欧阳珣忠君爱国不惜牺牲并且军事天才纵横,能力卓越,指挥有方.....这不是在打自己的脸,自己否定了前面攻击的欧阳珣的三大罪过。

王次翁也不会回答这个问题,张嘴又要胡搅蛮缠。

何栗却再次抢先逼迫道:“你不要顾左右而言它。我军到底靠什么胜了,这个问题你是不知,回答不了,还是你根本不关心这个,不在乎辽军会不会再打来,不在乎我大宋生死存亡?”

这么一问,问题就严重了。

连愚蠢赵桓都盯紧了王次翁,眼中闪烁疑虑凶光。

王次翁却越发镇定从容,不慌不忙,不惧儿皇帝投来的疑心。

斗嘴,朝堂打嘴上烂仗,他自信是绝对高手,坚持一条: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原则就是搅和.....自信能把儒腐何栗绕进去。

可是,何栗今天象是突然开窍了一样,或是开了挂,思维清晰,口才凌厉快捷得很,再次压下了王次翁想争辩顶上的话,抢先喝道:“王次翁,你不会是压根听不出来欧阳珣奏折中强调的重点才不敢在这正事上说话吧?你,是那个传闻中聪明绝顶才华出众的真王次翁吗?

我很疑虑你是个胆大包天敢冒名取富贵的冒牌货,甚至是辽国派人假扮的,混在我大宋朝廷搞事。真的王次翁怕是早死了,早被人暗杀了,毁尸来迹不存于世。否则,以真王次翁的才学岂会听不懂欧阳珣奏折中想说的重点是什么。”

这下,王次翁淡定不了了,气得涨红了脸。何栗是在以夸他咒他早死,也是在变相鄙夷骂他变节忘本不是君子正人,根本不配当士大夫。更是在引发皇帝对他的疑心。

“何栗,你.....你敢污辱我?”

何栗再次神发挥,立即抢话断掉了王次翁想娴熟地借机发挥引开正经话题的企图,冷笑道:“我就污辱你了,怎么的?王次翁,我观察你好久了。我惊诧发现你整天在朝堂说这个说那个,说得着实不少,说的却全是空话、假话、套话、马屁话、漂亮话、统统是废话,整天虚无缥缈空谈瞎扯,就是不干正事实事。你站在朝堂次次就是专门搅和事,专门寻人是非挑起内斗搞党争,似乎生怕朝廷团结和谐一致了能齐心协力干实事重振衰微的大宋。你到底是谁?你想干什么?你对我大宋到底是何阴险企图?你想让本就人心混乱的大宋更加混乱?想让大宋更快自我毁灭自取灭亡?”

这话点醒了赵桓。

赵桓一回想琢磨,这个王次翁自从亮相朝堂,似乎,不,是确实干的就是何栗所说的。

这个满身读书人君子气,满脸忠诚而才华横溢的家伙怕真是个当着宋官却效劳辽国的叛徒,隐藏得好深的那种大奸,太阴险狡猾.....太可恶.....

赵桓疑心大起,杀心也暴起.....非常时期,一切以小心为上。宁杀错,莫放过。

若是错杀了王次翁,朝廷不过是少了个口才着实厉害却在实务上没用的家伙。少他不少,甚至是好事。若杀对了,那就是为朝廷铲除了个难以查证出来的太聪明会伪装的可怕大害。

如此一算,还是杀了合算。

赵桓这回有了主见,再瞅着王次翁,就把这人当死人看了。

本不在乎蠢儿皇帝的王次翁敏锐惊觉到赵桓的恶意决心,一惊,到底是害怕了。赵桓再是个没实权的傀儡,他也是皇帝,想杀他这样的赵佶不在乎的官员,就能杀掉,玩似的,没问题。

王次翁急眼了,这次抢了先,张嘴就怒喝道:“何栗,你这早在边关服刑就因愤恨朝廷而积极投靠了辽国的狗贼叛徒,你好厉的一张嘴,竟敢在朝堂肆意颠倒黑白妄想污陷本官?

我王次翁是什么人,满朝重臣谁不知?你当大家都眼瞎呀,辨不出谁真谁伪?

众臣都认定辽国无力再犯我国了。唯独你何栗坚持辽国仍然强大。你,什么企图?你无非是想以辽国往日令我大宋畏惧的威势恐吓朝廷,为辽国壮威取利。你这点伎俩能骗得了谁?”

他这么一说,本有了主见的赵桓又二乎了,不禁疑虑的目光又改盯上何栗......

何栗却笑了,不慌不忙指指周围的众臣,嘲弄地问:“王次翁,你以为众臣都支持你?”

王次翁一愣,不禁转头扫视众臣,这才惊讶发现满殿大臣一个个满脸沉重,不少的人甚至是忧郁惊惧之色,完全不是此前的相信大胜了辽国就再没能力威胁大宋的那种喜悦轻松甚至轻狂.....自然也没人有心思和他结伙玩热衷的朝堂内斗游戏。那姿态神情显然都不帮他了,无心帮他.....

这,这是怎么回事?

怎么就这样了呢?

王次翁心中极度惊慌,确实是聪明过人,惊恐中几转眼就明白了怎么回事,这才意识到这回急急跳出来当斗何栗的先锋,展示能力,搏名望,赢得更多人缘和势力,却是错了。大错.....

他指控何栗是投辽的叛徒在为辽国涨势说话,这说法根本站不住脚。

因为,欧阳珣在奏折中就是何栗的这种对辽国会再战的忧虑。而欧阳珣却绝不可能是叛徒。他刚指挥大军打败了辽军,把辽军杀得那么惨。若欧阳珣这样干了却还是叛徒,那就太神奇了。

欧阳珣不可能是叛徒。何栗坚持说辽国仍危及大宋,也不可能定义是为辽国张目的叛徒。

这满朝人,也只有蠢货小儿赵桓才会轻易被他的鬼辩所误导。

他这个发现不是让他意识到自己犯了大错的主因。

主因正是在何栗一再要他正面回答,他却为打嘴仗就是坚决回避不去想的“此战宋军到底凭什么胜了”的问题上。

回想谭稹宣读欧阳奏折喜讯那情景,他当时和其他大臣一样一听大胜就光顾着高兴又能轻快地玩耍权势富贵了,对奏折那些话并没多留意,现在再一想欧阳珣奏折中说的火药对战争的重要性,王次翁才回过神来,欧阳珣是在向朝廷说明,此战,胜,是将士们确实表现不错,但定底胜是胜在火药上。若是没有火药优势,将领啊,将士啊,战马啊,弓箭啊,战术啊,统统都白搭。

是火药决定了胜利,宋国战马多的优势居然不顶用?!

这就是问题,让众臣黑了脸的大问题。

能在朝堂这站着的人没一个是笨蛋,何栗前面一点明火药制胜,众臣中绝大多数人就瞬间意识到国家仍然处在灭亡危机中,灾难果然还没过去,心思就变了.....国灭了,连小命老命在内,什么都会失去,着急忙慌整倒何栗有什么用?没意义,哪还顾得上斗何栗这点不用着急的小事。

只有王次翁虽然聪明过人却一心琢磨出风头玩内斗,无论何栗说什么,他都急急跳了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