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攻约梁山 > 477若是败了

攻约梁山 477若是败了

作者:山水话蓝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2:29:39 来源:蚂蚁文学

欧阳珣来这,是朝廷逼得不得不来,也是赵岳需要他来。

他若不来,朝廷就没人敢来主持这场必须坚决抵抗打一场的最凶险莫测大战。

就算童贯勉强来了,那老阉货也会显出没卵子确实不是真男人的本质,吓得,必定只会临战竟弃军不顾,把职责丢给别人担着,拼着皇帝怪罪受罚也要自顾逃跑回京城......

另外,他也要借着这个机会离开宋国,这可称为军遁。

这是赵岳早安排好的事。

欧阳珣敢主持这场大战,说到底,唯一的底气实际全在于赵岳就在这。

他和海盗国的人一样对赵岳充满了盲目的迷信、敬畏、崇拜.....子不语怪力乱神,这是孔夫子说的,欧阳珣本质仍是孔孟子弟,却也迷信确实神异非凡的赵岳是无所不能的....

赵岳本人对这一仗有没有信心呢?

答案是......没有。

赵岳自知自己不是军事天才,在带兵打仗上并非有特长。轻易洗劫辽国,一举清光强悍的西夏和河湟等吐蕃,席卷了西军,也就势铲除了大理国,如此辉煌神奇的战绩,赵岳很清楚这并非是自己在军事上多么天才纵横英明伟大。

他领导了那次的大战,在军中起到的主要作用是坐镇军心带动士气,以及在大事上的决策拍板,避免众议不齐争论不休难及时决断,至于具体统领大军,到底怎么打,那,有人负责干。

梁山战场,那是小场面,即便来敌是十几万也是简单的小场面,这是他自己具体主持就能轻松面对的。这点军事能力,他还是有的。况且他手下也不缺军事人才.....

没有统领十几万大军作战的能力,这不是赵岳对此战没信心的原因。

主要是,

如果宋统治者在绝境中团结奋发有为,那么,宋国的趋势还可预测,对赵岳来说甚至可控,可是,宋国如今下面烂,上面.....更烂,为了死前尽可能多享受,为了肆欲,完全是我死之后哪管它洪水滔天的疯狂作派,从皇帝到文武大臣脸都不要了,把王朝应有的最起码体统规矩都不顾,比如对功臣欧阳珣的恶毒无情体现的就是这个.....官方不止越发腐朽荒唐无耻,还有太多官员端着忠君爱国正臣架子怀着二心,或当了汉奸或时刻准备当汉奸,或妄图五代十国那样伺机取代宋皇当老大或想着分裂政权当军阀逍遥大王,这样的野心家也得里通外国获取分裂的力量才能得逞......下面的小民小人物坏蛋与伪君子们只顾自己的私利,心中无国无族,却无权无势,想卖国获利也卖不了,就拼命坑国坑社会,小坑....上面的人本应维护统治拼命护国强国,却也在争先恐后千方百计坑、卖国家民族利益,是大坑....在这样的国家里,什么事都可能发生,随时能发生,突兀发生什么不可思议的事也不足为奇,谁能把握它以后会怎样?这一仗,谁敢保证打胜?

赵岳很清楚,眼下,从将到兵都呈现出一派悍然决战的高昂气势,军心可用,这股心气激情却只是暂时的,仅仅是一种危机下的冲动,冲动只是种情绪波动,随时会消失,决战心随着战场的血腥险恶迅猛加重随时会崩溃......十几万将士中起码有一半是经不起长时间惨烈大战考验的。

赵岳敢试图依仗刁民坏蛋官僚坏蛋组成的军队挫败辽国这次野心勃勃的南侵,只是利用了一种势压着。

不抵抗,不肯奋勇杀敌,当逃兵或更不堪的干脆战场投敌,宋国军队在这一战中无论怎样投机取巧不负责任,消极、侥幸的下场都只有一个,沦落为悲惨亡国奴,然后逐批成为用命硬磨金军或铲除田虎王庆之流的消耗品,都得被辽国坚决尽快清理掉,这是必然的大势。

是大势逼得军队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打起精神努力抵抗,想做其它的选择,那全都是死路一条。

人叫人干,人不干,政策调动一大片。政策形成的就是势。

大势所趋。人不想失利落伍就得跟着势走。宋国危机下形成的大势威逼,无疑比任何高明政策和洗脑诱惑手段有威力得多得多。

宋国人,无论你是民是官,是草芥小人物还是威权定大局的大人物,无论你见识高低,心里想的是什么私心杂念,在这种大势下,最明智的选择就是愤然抵抗侵略,否则即便成功混成辽国的官,早一天晚一天也不会有好下场,辽国暂时利用的工具而已,不是死在宋人暴动反抗中,就是死在兔死狗烹中被辽国抛弃甚至猜忌弄死。就象赵岳说的那样,辽国人是决不可能善待宋人的,即便道德文明素质高,作为征服者也必然对被征服的失败者骄傲专横地进行各种暴**役。征服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为当人上人能过上不劳而获的尊贵快活体面日子吗。这是人性使然.....

何况还有猛虎金军早晚能消灭了辽国。

辽国即便吞并了宋国,它也照样挡不住金军。

它只会陷入宋人不断反抗的内忧外患中越发混乱不堪,获得的钱粮人口和生存空间之利都只是暂时的,对扭转辽国的命运没有用。辽国本身病了,不行了,外力治不了辽国的腐烂。

更野蛮凶残贪婪的女真人成了东方统治者,对竟然被不堪的辽国轻易灭了国的宋人必然更轻蔑贱视,对辽统治下宋人不断暴动反抗的事只会更警惕,金国岂会对宋人有好态度.....

那些暗通辽国当了汉奸的官员不是不懂这个,只是儒教思想下习惯的苟且自私抱侥幸心。

伟大的领袖都是擅长引导推动形成某种势来逼得人自然而然做出他想要的那种抉择,用权硬压,利诱,洗脑做思想动员工作.....那都是小手段,辅助手段,太费事,人未必愿意,效果也未必好。

可,即使是在这种大势逼迫形成的整体优势下,这场仗也没人敢称有把握。

军队坏蛋们想抵抗,真不愿投降,但,在要命的激战中,面对上是立即死还是投降、逃跑能多活一会儿,坏蛋们绝大多数无疑会选择后者,至于多活一会儿后也是个死......以后的事以后再说....这也是必然的。

地痞流氓黑帮或豪门刁奴爪牙.....各种社会坏蛋,被人鄙视痛恨,正是这种大事大非上的不堪,不仅仅是因为日常作恶害人遭人厌。坏蛋多是强者,组成的军队,凶悍能打,却就是比不上不恶甚至不强的良家子弟构成的军队能担起大事。

这就是古来名将建军都是专门只要良家子弟的原因。

土匪构成的梁山军如今忠义精锐,是甚至能顶得住最险恶大战的堪用精锐强军,这说明不了什么。

梁山有朝廷无法比拟的生活条件,能给予朝廷无法给予军队的待遇。

在梁山吃得好穿得好,住得舒服,安全,有尊严,有盼头.....过的是这个时代的人梦寐以求却得不到的日子,还有超时代的各种洗脑和教育手段从思想精神方面配套。

可是,即使是这样,桃花山强盗与由山东官兵变成的断背山强盗,这些坏蛋们也是赵岳用处死或打仗等种种方法逐步清理掉了近三分之一的人才一步步有了今天的整军成果。

这不是一个国家征用坏蛋组军能用的手段。没有那个条件,也不可能有那个体贴与耐心。

如此,此次参战的这些坏蛋官兵,你还敢指望他们在关键时刻真能担起事来?

赵岳和欧阳珣,谁也不敢对坏蛋军们抱有侥幸的幻想。

这仗必须打。但只能是尽量努力,打打看。

赵岳做好了失败的准备。

一旦大势不妙,宋军整体出现溃败不堪的趋势。欧阳珣就会在第一时间内杀掉可恶的监军太监和令人不耻的所谓骠骑大将军,先痛快解恨一把,在五亲卫、赵岳特意安排的护卫,以及赵州都监李景带部下护卫下弃军突围,必要时会抛弃赵州步兵,在李景和一千骑兵的保护下纵马飞快逃离战场,绕道向北边的真定府无人区那逃,然后会有吕梁山强盗骑兵接应,直接先去吕梁山,然后从茫茫无人区悄然南下入蜀为政务长官,帮陈希真执政,加强加快治理改造大西南.....

李景,不是海盗。

他对欧阳珣的底细一无所知,但,他是欧阳珣的人。是欧阳珣把他从边关众多将军中提拔起来迅速做到了赵州这种二线边关要地的一军主将,并且给李景配备了精锐的骑兵,为的就是今日的宋辽两国在赵州的这场结果难测的大决战。

现在,李景对欧阳珣和赵岳的真实身份以及逃跑计划仍然一无所知,但他知道了欧阳珣的病重是假的,欧阳珣是在伪装哄骗朝廷,另有图谋,对日后另有打算。

这是欧阳珣特意透露给他心里有数早些有心理准备的。

欧阳珣是李景的官场贵人靠山,等于是李景的恩师兼人生领路的大智者。对于欧阳珣为什么要装病欺骗朝廷、有什么图谋打算....这统统的一切,李景并不关心,根本不去猜测。

他知道自己只是个在大事上没大见识的土鳖将官,在如今的乱世中没那个脑子把握人生,只要坚定紧跟着大智的老师走就行了,不会有错。

退一步说,就算错了,那也总比自己瞎琢磨着混必定强很多。

此时,他就在暗自较劲,在大战中决不能让老师在镇中出现什么意外。大人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哪怕是叫他斩杀监军和骠骑大将军这种罪当诛九族的事,他也会毫不犹豫。

他三十多了,却没成亲,没老婆孩子,只有父母和一个尚未成年的幼弟,这三个亲人却早不在宋国了,被欧阳珣不知安排到哪去生活了,他当初就没问过,也从没担心或怀疑过什么。

他清楚,象他这样的军中一抓一把的小人物,欧阳珣这样的大人物就算要利用他也根本不需要用他的家人算计他。他更相信欧阳珣的人品节操,知道欧阳珣这样的有大抱负的大智者士大夫首重的是名节历史评价,根本不屑以下作手段要挟利用他这样的卑贱武夫玷污自己的形象。

欧阳珣从来不收他的钱财等礼物,不需要他在这方面传统的表达感恩忠诚,让他有钱就花在那一千骑兵身上,训练好收服稳了,关键时刻能顶用,这就行了。告诉李景,你不要贪婪愚蠢或为以后长远考虑攒什么钱,把钱全花出去,用在刀刃上。攒了也没用,只会便宜别人,只会在关键时刻成为舍不得丢弃的要命拖累。你的亲人,更不用你李景操心什么,等着幸福团聚就得....

李景知道,自己能入欧阳珣的眼,除了能打敢战、相对关怀将士,最主要的是他是个大孝子。他不是一般的孝顺老实平凡受过太多苦的父母,正是这个优点,他不是什么好人好官,也是个坏蛋,却也让欧阳愿意垂青。

早习惯了边关的生生死死,李景在乎性命却不怕死。

若是在此战中需要他挺身而出代欧阳珣死,他愿意这么干,不会犹豫。他相信自己的死换来欧阳珣的生,他的家人只会过得更好更有保障,死是值得的。他没有放不下的牵挂......

对欧阳做了保障性安排,赵岳自然也会突围而去,不管西北战事了。

宋军上下,既然糜烂苟且不肯奋勇坚决抵抗,那就自己承受惨败的恶劣后果吧。全被辽军趁势屠杀干净了,那也是罪有应得,是该死。十几万人全死在这,赵岳也绝不会眨一下眼。

困在宋国这的人,本就是海盗国计划内要用血腥战乱教训和大清理的各种人渣.....

这,都是不能说出口的事。

大战展开在即,还是得尽量争取打赢。否则败掉宋人抵抗的心,引发不可收拾的后果,赵岳的梁山会陷入太混乱复杂难应对的大被动。

欧阳珣用望远镜能看到辽军的大体布置,反而越发心中没底,忧心起来。

赵岳目力异于常人,眼就象他的宠物雕一样锐利,站得足够高,不用望远镜也能看清辽军,而且比欧阳珣用望远镜看得更全面,能看到细节处。

辽军分三军,在欧阳珣的视野里是和宋军一样的兵力平均分配以应战,但在赵岳的视野里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