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攻约梁山 > 476莫测的一战

攻约梁山 476莫测的一战

作者:山水话蓝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2:29:39 来源:蚂蚁文学

赵岳把自己和坏蛋们混同为一类。

他的话引起了坏蛋们强烈的嘶鸣,也引起了坏蛋们内心最深处的恐惧与不甘心,不服.....

他周围的坏蛋们情不自禁跟着赵岳的怒吼声振臂挺刀枪大喊:“决不当亡国奴。誓死不当亡国奴。爷爷是好汉(老子是强者).....打败辽贼......杀光辽国小鬼....”很快的,怒吼变成了此起彼伏的‘誓死不当亡国奴’一句......全军愤然咆哮。一个个坏蛋们本就凶恶的脸上涌动着嗜血的疯狂。

赵岳成功挑起情绪,心里却极不喜欢那句话。

誓死不当亡国奴,那不应该是世间最大最勤劳的民族中国人悲壮喊的.....

全军杀气冲天,终于有了迎接自真宗朝后发生的第一场在宋国境内展开的几十万人马之间对决的大恶战所应有的心理准备。

城上这些高贵傲慢者被雷鸣滚滚般不断暴发的疯狂呐喊惊得目瞪口呆。

将士们由打打看,胜败无所谓的散漫心态,变成空前心齐敢战求战,强人恶者那种的人生追求和应世态度自动形成战意惊天。

习惯了俯视玩弄众生草芥的烂官们此刻也不知该高兴还是该沮丧.....

自当了官或在宫中有了点权势,他们很快就变了,自动把自己与众生区别开来,把自己划为高级,命好.....下面的人,无论是民是将士还是什么,都只是阿猫阿狗,他们岂肯把自己再归为同类下贱,哪怕只是这了目的做做样子,他们也不肯,不屑,主要是早习惯了高贵傲慢行为思维模式,习惯了高高在上俯视、训斥、要求......压根没有赵岳这种以同类草芥身份鼓动人的意识。

有绝然不同的演讲效果对比,监军与骠骑大将军今日的脸着实丢大了,威严体面丢光了.....

赵岳还在很远处的军阵中被疯狂的众坏蛋们热切.....没回来。监军、骠骑大将军、韩存保等尽管根本看不清赵岳到底在哪里,却瞅着那个方向,心中惊骇,疑惑......忌惮,目光更阴冷。

看不到赵岳,他们又把目光转向欧阳珣,眼神越发猜忌、恶毒,阴狠......

欧阳珣猛地睁开了眼扫视过来,正好把他们的狠毒眼神瞧了个清晰。这些家伙尴尬却狡猾厚脸的立即化为笑脸,目光柔和甚至能是信服崇拜,至少是对节帅应该有的那种老实敬畏服从.....

欧阳珣笑着冷哼了一声,却没后续动作,结束了战前动员,当场对众将布置了作战任务......完后,他满脸散淡喟众将说:“我,不强调战中军法,不下相互督战的各种严令。诸位到时候是不是真的那么忠勇爱国,肯不肯舍命向前打好这一仗,说实话,本官其实是无所谓的。若是不肯卖力,导致惨败,就算被俘虏,我在辽军眼中的重要性也必定比你们强,能得的地位指定也远在你们之上。我若是死在战中,也正好解脱病痛折磨,这也是好事。你们?早一天晚一天玩死在辽军手而已,都得死,等于都得给我陪葬。好了,想说的话就这么多。到底怎么做,随你们自己。”

此时的宋王朝已经不值得众将誓死效忠了,或者说是已没什么能震慑和诱惑众将死战的。

欧阳珣若是象以往的统帅一样战前严肃正经警告,要求,鼓励,警告再严厉,督战手段再完善,众将也不会真在意,到时候在战场上该怎么还是会怎么,比如不肯冒死拼杀,不战而逃等等,现在听的却是这个,心中反而越发一凛,原本暗藏的各种小心思不禁淡了,强行抑制了。

.......................

大军分为左中右三军,就按此前三面扎营的兵力情况分配了军队。

十二万禁军步兵平均分列三军。近一万七千骑兵,左右军各五千,其余的以真定府边军为主的骑兵全归中军。

赵州都监李景意外得了个好差使,带领手下不足四千的骑步边军负责镇守小镇,保护粮草与中军.....

宋军准备好了,在各自的阵地上就地休息积起体力准备迎战。

辽军很快就来了....其实根本不用探马来报也能知道辽军已到附近了。十几万人马行进的动静,在十里外也能清晰感觉到。

辽军在宋军约五里左右外止步,也分为左中右三军,没留后军预备队,针锋相对一决雌雄。

这显示了辽军的自信。

为了能观察更远更多的战场情况,也为了及时遥控指挥远远的左右两军,宋军在小镇西城城墙上用木头建起了个很高的露天台子。欧阳珣、监军太监、骠骑大将军此时都在高台上远望。

其实,只凭肉眼是望不到辽军什么的。

四五万人马的大阵已经在城前黑压压绵延数里之宽,辽军又隔着好几里之外列阵,虽然站得高,能看到辽军所在,可这么远,也仅仅是看到辽军在那,看到的只是极模糊的黑乎乎的线片。

同样的,辽军方面能看到的也是如此。

是双方骑兵哨探在负责探究对手的具体应对情况,并负责阻杀哨探抵近,已展开惨烈厮杀。

辽帅耶律余睹所处的位置兼指挥中心是在这边的一个面积很小的仅仅十米左右高的荒芜坚硬黄土山丘上,他是站在特意准备的一辆中军大车上遥望着远方的宋军。车上安着粗大高挑的中军大旗,辽军在极远处战场上也能看到。山丘加上车高,视野上也能观察到宋军。

耶律余睹此刻却是举着一个圆筒观察着宋军,正是单筒望远镜,海盗国制造的,天价卖给了辽国这么十几架,方便国大却完全处在弱势的辽国有点压制势不可挡金军的优势打金军。目的自然是让同样愚昧贪婪凶残,同样难以教化改变的这两方野蛮者多磨磨,多耗耗,多死些.....

金军却没有望远镜这东西。

他们不需要这个提升侦察力。女真哨探如野兽般太强大,总能成功抵近观察清楚。横空出世的金军统帅大将们有非凡的军事才能和洞察力,也骁勇敢轻身亲自抵近观察,总能看清辽军的布置,抓住辽军的弱点。海盗国就没卖给金国望远镜。女真穷鬼也买不起,却可以从辽军抢。

耶律余睹手中的就是留在燕云后方这的仅有的几架望远镜之一。

通过这个神奇小圆筒,他大致能看清宋军的态势,能看到此次的对手欧阳珣应该就在镇上的那个高台上.....加上哨探拼死侦察来的信息,就能够比较详细地了解宋军的布置.....

扫视到辽哨骑在和数量差不多的宋骑的较量中并没占到便宜,双方杀得旗鼓相当,都同样死伤不轻甚至是惨烈,耶律余睹对此并不意外,更不会因此就胆怯。

这些宋骑哨都是精锐中的精锐,和擅长骑战的辽骑相比并不差什么,并不能证明什么,强,也只是这些人自身强,不代表宋骑兵的战斗力已提升到能和辽骑针锋相对对抗的程度。宋骑整体上仍然是渣。耶律余睹根本放在眼里。

何况他很清楚,此次参战的主力骑兵还是宋地方渣子军,更糟糕,怕是不堪一击,别说是不到两万骑,就算再多一倍又何足挂齿....越多越好,送马的....

.............

宋军这边。

监军太监和骠骑大将军扶着栏杆都在抻着脖子眺望,倒是极目想看清辽军态势,却只是半瞎子一样在那瞎看。

他们根本不懂打仗,就算能看清也是脑子一片茫然,但,仅仅是看到黑、模糊一片就已经把他们吓得不轻.....辽军十万人马的嘶鸣骚动,此季仍然凄厉的西北寒风和阴沉世界,风中传来的野人与战马的腥臊臭味.....辽国人,包括党项西夏、吐蕃等没有洗澡的传统,太多人一生也没洗过一次澡,或仅仅在出生时被洗过一次。不止是平民穷人如此,贵族也很多是这样,就连皇帝、妃嫔一年到头也洗不几次,不懂卫生健康常识,又是在脏乱差近乎原始的环境....辽军,你可以想像他们身上得有多脏多臭得难闻.....种种因素却共同构成了令人恐惧的凶煞气势。

监军太监和骠骑大将军都是头一次经历此恶,富贵,贪生怕死之极,哪抗得住这个.....此前和欧阳珣争斗的勇气、自信,对众将士的威风霸气.....全吓没了,脸色发青,腿都哆嗦了,双手下意识死死抓着栏杆才能站稳,双腿更是夹得紧紧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是站得太高在风中冻得.....明白的,不禁鄙视之极.....这还没打呢....这样的人却领导军队,这也太打击人了。这要是让众将士知道了,高昂的军心士气还不得转眼散个干净.....

欧阳珣也没经历过这场面。

说到本质,他仅仅只是个内地官场和京城朝堂熬出来的文人而已,面对这种恐怖氛围,他也害怕,但,有股信念在强烈支撑着他,他表现得仍能镇定从容。

海盗国鄙视士大夫,抛弃统治中国的儒家,这不能怪海盗国如此歧视,实在是儒教国之众太懦弱苟且可耻,代表社会的精英——士大夫们,表现太不堪了,被鄙视抛弃,不冤枉,但,欧阳珣是半路出家的海盗,他早年读的是圣贤书,在三观形成最要紧的少年时期是怀着士大夫的梦想与追求成长起来的,他骨子里是这个,尽管成了海盗国的人,接受了新观念新技能,转变为有实干之能的政治人才,但在这个时候本能要表现一把士大夫并不是不堪不可取的,士大夫中有真君子,真勇者,有为了国家民族不惜牺牲自身一切的高洁人物,士大夫有能自傲的优点,至少他是这样的士大夫......赵岳就在他身边。他要证明这一点给一手创立了海盗国鄙视风气的赵岳看看。

他手里也拿着个望远镜,家中暗中私有的,双筒的,仔细观察着远方的辽军,看得清,不禁也被辽军无形中展现的凶威煞气阵势所震。

辽军,着好或破烂的兽皮,戴翻皮兽皮帽子,一个个如肮脏凶恶的人立野兽,确实可怕。

相比辽军,宋军这些坏蛋简直可称为可爱。

以前的宋军也肮脏不堪,几个月未必洗一次澡,长长的头发脏得如一头野草,还有小虫子肆意出没发中和身体上恶心人,但比起辽军已经算干净的,随着赵岳在幕后强力推广宋国扫盲并同时宣传卫生健康常识,坚持不懈十几近二十年下来,加上赵廉治军高度重视卫生健康,形成示范型的健壮、精神的新风貌强军,强效引动了宋军卫生观念习惯的改变,宋军慢慢变得干净利索,健康状况大为提升,精神面貌形象大好,终于有了文明大国本应该有的文明体面之师的样子,曾经让虚荣的朝廷和文官文人们很是自豪....如今这些坏蛋军更干净利落,长发都没有了,成了半和尚头,甚至干脆刮光头,作为军人罪犯与普通人区别的标致,它就是想脏想难看都难不起来。

只是,好看不臭了的军队在这战场上,和辽军一对比,似乎反而少了种野兽那种可怕威势。

一会儿开战,干净的坏蛋们会不会被肮脏丑臭恶的辽军惊骇吓倒啊?能顶住这恶势吗?

欧阳珣心中犯嘀咕,不禁忧虑起来。

此战,他心里其实并没有打胜的信心,不是此刻真看到辽军的可怕才如此,是一直没有。

他有宰相大才,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但也只是文官治国那种政治才干。

他不是军事天才,没有宗泽那种军事天赋,也没有宗泽几十年在地方执政治军清盗剿匪的长久磨砺及自然而然积累起的丰富军事经验,他也在地方当过官,却短暂而没高到通判知州这等要治军的地位,较高的官途主要在京城度过,他只是成了海盗,需要在宋朝廷里担起军事方面的作用,才下大功夫研究起军事,展示对军事的兴趣与能力,也确实入了赵佶的眼....

国难重创,赵佶差点儿吓死,赶紧打起精神整顿军队抓紧军权,急眼间就把他一下子安置到了兵部唯一侍郎的位子.....

此前,他对军国大事的种种英明,真正是所言无不切中军国大事要害,成谋所做无不成,一方面是他确实精明能干肯干,远远超过一般官员,最主要的另一方面却是他背后是海盗国。

有海盗国那种能轻易碾压世界的先进强大参谋团出谋划策,有海盗力量暗中推动和帮助,他只要不是个废物,只要能抓到时机表演好,岂能不英明有为。

当然,欧阳珣也确实成长起来了,政治军事大事皆能来,但,他也只是擅长在朝堂在中枢衙门里策划指导全国的军事大事。

在侍卫亲军马军司具体带兵,他也只是方向、原则大事上的管理指导者,具体的工作自然有下面的将领干。具体怎么练兵,他懂,甚至能很擅长,京军骑兵就是在他和暗中配合支持他的曹文诏帮助下短时间内强效训练出来的,但战场具体指挥打仗,他就没信心了。他没上过战场,此前边关都没来过,从来没见识过到底什么才是战争,根本没经历过....

没指挥打仗的经验,这不算什么。

主要是,欧阳珣很有自知之明,清楚自己并不是朝廷认为的那种军事天才士大夫,并不是下马治民上马治军的时代人物。

统筹规划,这个他拿手,上战场....当大帅,那必须真懂打仗。他连战场及时变化、敌军意图和暴露出来的弱点,都统统看不出来,根本抓不住战机,哪来信心指挥打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