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攻约梁山 > 第270节两人选

攻约梁山 第270节两人选

作者:山水话蓝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2:29:39 来源:蚂蚁文学

面对权邦彥的刁难,范琼可不想去边关守着赵廉与辽国两头吃人的猛虎吃苦甚至送死,吱唔着自己资历太浅无法胜任必掌重兵的霸州太守要职。

权邦彥一笑,恢复名臣老实人风范,并没再追打让范琼更露丑,默默退回班位。

兵部左侍郞欧阳珣站出来了,助拳初刀。

他哈哈大笑,指着范琼道:“小范大人,你没能力解决问题,也不要制造问题嘛。咱们大宋如今面临的严峻难题难道还不够多的了?还需要你这么聪明地又制造出一个来?”

这就是当众狠抽范琼的脸了,等于是和范琼结死仇,也等于是公然支持权邦彥。尽管众臣也早已多多少少知道二人走得近,甚至是一伙的。这也不奇怪。

二人都是讲务实尽快恢复宋王朝稳定的青壮实干派,兵部又和权邦颜管的钱粮调拨军队关系紧密。

官僚大老爷兵部尚书石肤和老黄牛权邦彥这样的官员不对路子,心里瞧不起这种只能凭着吃苦受累当官的草根,却也得积极支持欧阳珣和权邦彥搞好私人关系,否则想在钱粮上照顾一下本部或自己人就难了,若是得罪了,那更要命了,钱粮一卡能憋死他。没办法,赵佶现在最信任和依重的就是权邦彥这样的官。童贯、蔡京之流是不得不用而已。

欧阳珣的嘲弄气得范琼脸红紫如打肿的充血,怒极,骨子里的凶性大发,冲动待要想辞反驳,欧阳珣却已转身面对君王道:“圣皇,陛下。关于霸州留守,臣心中有个人选必能胜任。准确的说是有两个人选。但臣觉得那位更合适。”

赵佶父子一听这话,眼睛立马瞪大了。

怎么着?满朝文武提不出半个能临时凑合的人选,好家伙,你却心里有两合适的?“

因为谈判一事,欧阳珣建议把锅甩给赵廉背,而且居然真就解决得让朝廷异常满意,满意到远远超出朝廷预料的或期盼的,赵佶父子得知结果后都高兴得差点儿当场哭了,所以现在这对君王父子怎么看欧阳珣怎么顺眼。

这真是人才,大大的能臣忠臣,是能干事能解决大难题的,不但把兵部打理得好,而且朝政大事也能顶当一二。

赵佶父子在信任和高兴下,不禁一齐开口道:”爱卿,请讲来。“

这一弄,父子有些尴尬。赵桓赶紧歉意向父皇一笑。

赵佶心情好了,对儿皇帝敢抢他的话敢当他的面展示皇尊也就不以为意,甚至对儿子还温和理解地笑了一下,又说:’欧阳爱卿,你说说是哪两个人选可堪重任。”

“臣举荐的第一人选是张叔夜,现今为东昌府知府。”

这话一出口,童贯眼睛一亮,脱口一声:“大善。”

又对赵佶拜道:“圣上,老臣也听闻张叔夜性格坚毅有大智,治理民政有方,练兵守边也很有一手。此前在海州任上就把那管理得甚是出众,如今在东昌府也能把新军统带成军。此人有胆有识,沉稳干练有担当有手段,必能胜任霸州。”

蔡京一听张叔夜,心思也一动,暗叫确实是合适人选,也赞成此人。

他和张叔夜家有仇,但此时非同往日,他不会计较和阻挠张叔夜出霸州掌重兵大权。因为那地方可不是美差,极可能意味着风光却送死。这正合他意,既能有人顶在霸州,又能借辽军的刀早晚除掉他一直没机会和好借口收拾掉的张叔夜。

而欧阳珣之所以敢这么提出来也是早料到了蔡京必凶狠龌龊报复心态下支持他的举荐。

赵佶也知张叔夜能干,否则以蔡京以前的滔天权势,张叔夜哪还有当官的命,早被轻易随便玩就玩死了。

他满意地点头,“嗯。另一个呢?”

“另一人是现今的徐州知府宗泽宗汝霖。臣管兵部事,忧心各地军备,留意下面的太守管军之能,惊奇发现宗泽虽是文官却刚直豪爽,沉毅知兵,历任各地长官都能军政一把抓得很好,尤其擅长组织协调各方势力为共同目标努力,甚得当地将士的信服甚至爱戴,是大器晚成的不可多得的人才。此人也能胜任霸州,只是臣考虑他年纪稍大了些,精力体力恐不如年轻些的张叔夜。张叔夜又有二子习武,俱都忠直勇猛过人,知兵,是好帮手,可助其父更容易坐稳霸州。”

“嗯——”

赵佶欣然的长长赞同一声。

霸州那位子绝对是个最熬人的,表面风光显赫,但内里的滋味只有坐那位子的人才知其苦,必须有精力能熬。

就张叔夜了。

赵佶父子本就看欧阳珣怎么都顺眼满意,愿意顺着欧阳珣的建议,何况所提人选确实都恰当让人满意。

最重要的是:大宋原来还是有忠勇堪用的人才的.....这太好了。

一念至此,赵佶父子瞅着范琼就越发厌恶了。

这种只会挑刺制造事端的家伙真是可恶!

但北宋末到南宋就是这样,越是皇帝瞧不起的卑劣之徒,却越是能得信任重用。能干却不卑劣的,反而总不放心.....

如此,范琼到底没逃脱了发配边区锻炼,约一个月后被调到除了一个硬刺甚至炸弹的沧赵家就没人了的沧州当知州。赵佶父子的心思仍是监控甚至想拿捏威胁着赵庄——赵廉最重视的祖宅和祖母。用的正是范琼胆横又敌视赵廉。

为了加强河北防御,为了变相削弱河间府老边关对军队的影响力,同时派往北方的还有五万多京城禁军,把宿太尉统一指挥的此战有所战损的边军补足到十万并增强到十五万人马,掺入大量新军就拆解分化了原三万老边军的分量,等于大大减弱了老边关的随意控军能力,防止这些边将骨干真率军投靠赵廉为祸,十五万其中八万驻守霸州,归张叔夜直接指挥,七万由宿太尉直掌,为河间第二道防线,同时监控张叔夜。

张叔夜和宿太尉也能以优势重兵无形中钳制一下沧北军。

莫霸二州随着辽军撤离已经没人了,是空白地,又没人口可填充实边,就取消了莫州这个行政区,统一划为新霸州。

至于那五万所谓轮调去边关实战历练成军的禁军,实则是慢慢发现和挑出来的不安分甚至危险分子,这些人在京畿为禁军,久了,混熟了军中规则,了解了朝廷虚实,只怕就不是供卫京畿的可靠力量,而是随时可能引发叛乱大灾的内在祸害。这种人不能调去打田虎等反贼,否则只怕是方便了这些恶徒就势加入叛贼壮大了田虎等的造反势力,调去空无百姓的边关,想当祸害也没人可祸害,对的是外敌,他们叛国投靠了却绝无好下场而不敢叛逃,内逃也难,如此就合用了。

至于真定府等此次擅自参战的边军,如今莫霸已是宋土,不需要防御,分拆编到河北西路其它边关去正好拆散隐患。

下旨嘉奖勉励赵公廉,升枢密直学士,班位在龙图阁直学士之上。并且咬牙忍痛拿出三十万贯抚恤和奖励沧北军。

赵佶父子和朝廷重臣算计好了新局面下的河北一切事,做了自以为稳妥的安排。

张叔夜紧急带五万多禁军奔赴河北到任后,顺利接手军权。赵廉对朝廷诸般安排没任何反应,这就是最好的反应。

赵佶父子和满朝文武至此才都放心的长出一口气,心中暗暗高兴到得意开心之极。

《澶渊之盟》废除了,从此再不用必须的向辽国进贡了,辽国再没名正言顺借口敲诈宋国了,只眼下就是最重要的喜事,年初答应的八百万石粮食尤其是麦子不用给了,否则根本拿不出,得被辽国刁难欺负得愁死。

因为,今年风调雨顺夏季甚是丰收喜人的麦子.......

南方上交京城的,包括很多大米,被江州那伙反叛的强大走私犯水贼几乎抢尽了。

宋朝廷吃亏狠了却是哑巴亏,不能在道义上指责海盗国不讲信用半点。

抢掠者是宋国自己的百姓。

海盗国在满意敲诈东京后曾经承诺只要宋国老实完成债务就不会再兴兵抢掠宋国,不会推翻宋王朝统治,此后也确实没有再侵犯,连以往频繁的贸易式掠夺都极少,沿海驻扎的海盗负责接收茶叶和茶树苗在海盗国移栽。即没违反承诺。

至于水贼背叛和疯狂抢掠宋国结果是投靠和便宜了海盗,这不能怪海盗,宋国只能怪自己管不好人收拢不好人心。海盗国收了投靠者,宋朝廷不能说什么。这么骁勇善战的水上力量,宋国也想拥有啊,海盗怎么能不收呢。海盗收了抢掠的宋国财物,宋国也不能指责什么。投靠者,投名状是必须要交的。这不止是绿林规矩,也是国家规矩。海盗没错处。

南方赋税.....自认倒霉,也就罢了。

谁知北方夏收赋税同样难以幸免。

山东被二龙山强盗到处抢掠得更惨重.......朝廷不知其中祸害力最强抢的范围最大最多的其实是梁山军,只当是二龙山干的,二龙山不知不觉义不容辞为梁山背了这次黑锅。

更不幸的事是:还欠着海盗保护了宋西境并赠马赠武器赠人口奴隶的债呢。剩下的麦子也没得留。

草原大旱,早春杂胡蜂拥南下,扎堆汇聚到宋国西北空白区肥美的草场放牧生存。若是趁势从防御力量薄弱的山西西边境疯狂入侵,其祸无法想像。相互残杀血拼消耗了力量后,剩下的杂胡也太多了,马又多,比辽军还可怕.......宋国就此灭亡是极可能的事。幸亏海盗借道蜀中杀来.......这对宋国本是幸事,给海盗些麦子顶债就行了,结果如此一来反成了最不幸。

谁的债都能赖一赖甚至不认账,可海盗的是万万不敢拖延拖欠半点......

这么一搞,结果别说答应给辽国的五百万石麦子了,就是宋国的麦种也差点儿没了,就算从皇帝到下面的百姓都懂事的一点不吃,今年的冬小麦也种不了多少,明年也没白面能多吃几口了,以后自然也难了。

朝廷这帮君臣都苦了脸,没肉吃了,连白面也......又一想想辽国在谈判中的极度贪婪无耻就不禁既害怕又愤怒不已。

每年两千万石粮食?

其中七成还得是麦子?

还有五百万石土豆等蔬菜?

辽国可真敢要,比狮子大开口还大开口。

真要是背上这盟约债务,不用那么多,只一半,那也得要了宋国的命,全国全扎着口只干不吃也供不起连年那么大的量,全都得饿死也完不成盟约。这已经不是敲诈了,这根本是无视宋国人生死,想变相至宋国于死地。

不过,嘿嘿,现在好了,辽国不但敲诈不成,从此什么也捞不到了,还乖乖赔上了莫霸二州......我叫你太贪婪,我叫你辽国总是肆意欺负我宋国,我叫你那么狂妄敢要,这下贪过火了,欺负过火了,一下全栽进去赔了个底朝天了吧?

赵廉,看着儒雅之极,听着是宋国最常见却是名声最响亮的无力士大夫文人一枚,本质却是边关长大的汉蛮子、二杆子,跟着辽蛮子学了一身的野性,在家中连年奋勇抵抗辽寇侵犯中形成的是铁打的骨头,那二杆子,性子又高傲无匹......

你越是强横,他越是强硬不肯退让半点而且还得凶狠报复反咬一口,想成事得顺着毛捊.......耶律淳竟然对这样的铁骨二杆子愣头青耍横?难道你不知道沧赵家的人上百年早习惯了宁死不屈根本不怕死吗?

难道你不知道你辽国对赵廉有破庄杀父母的不共戴天之仇吗?

你辽国居然敢对这么个陷入孤立等于走投无路的强大光棍疯子集团,象欺负我朝那样照样逞强撒野耍横硬来狠的,耶律淳,你真是疯了......游牧蛮子就是文明落后,太欠缺先进儒汉文明——我大宋朝廷这样的柔韧高超政治智慧和手腕.....

赵佶等君臣擦干净之前怎么也擦不完的惊惧冷汗,一边心疼着麦子白面......从此以后怕是身份富贵也再没得开心纵情享受了,以后这日子越发苦了,过得没啥意思了,白当了富贵统治者,一边感叹着今年接连暴发的意料之外的灾难恐惧,大为庆幸.....又不免对辽国幸灾乐祸.......自己惨,但有比自己更惨的,宋朝廷这帮人心里就平衡舒服多了........

同时,他们也更意识到对付赵廉还是得用软刀子慢慢玩死,不能直接冲上去硬怼......看看辽国下场,深以为戒啊......

九天神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