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攻约梁山 > 278节平西7

攻约梁山 278节平西7

作者:山水话蓝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2:29:39 来源:蚂蚁文学

公元16年,年仅十六岁的赵岳率领十二万骑兵和夏国马步精锐部队共十七万对阵于贺兰山北约四十里处的荒原上。

这片区域地势极其开阔,少有山丘起伏和树林存在,是展开骑军大兵团决战的理想地方。

西夏晋王察哥把大军分为前锋中军后备军左右翼及后部后勤辎重军五部,列开阵式抖擞精神严阵以待。

其中,两万辎重军也是夏国从各地抽调来的精锐兵,以步兵为主但也有骑兵协防或加强冲击力,此次也属于随时准备参战的精锐后备军部分,不是常见的战场打酱油的作战兵团附属兵。

察哥无疑是想以本国马背民族军队最大的天然优势——骑战,以大决战的态势试探着硬撼一下海盗。

对海盗来的此次大军是全骑兵,人数应该还在此次夏骑兵之上的数量优势,察哥并没太放在心上。

就不信了,马背长大的骁勇将士会是玩船玩水长大的海盗弃擅长的舟船水战变马战也能匹敌的。

海盗马骑得看起来也不错又怎样。

他还能和专门练马战一心想在骑兵上克制夏军骑兵的宋西军陆战精锐比吗?

连后天长期训练出来的西军骑兵都比不上,仓促骑马改陆战的海盗也敢妄想和夏军在马背上争锋?

真是.......天真狂妄得失去了理智。

海盗的那点兵力数量优势不足为虑。

别说是仅仅多出来几万人马,就是多出几十万人马,被夏国的精锐骑兵一冲搅,抵不住夏军的骑战也得崩溃大败......

大军团决战,兵力优势从古到今从来都不是决定胜负的根本因素。

若不然双方开战也不用打了,各自亮亮能出的各兵种及总兵力数量就完事了。

常常相反,兵力越多,越容易被击溃,败得越惨,在大溃逃被掩杀中死伤得越多,国家势力损耗得越不可承受。

宋仁宗朝时,宋军大兴五路大军伐夏,兵力共计百万,来势当时是何等的汹汹似乎不可阻挡,但却被夏国仅仅十三万主力阻击就打得先小胜后大败,甚至不战自溃,折损人数论十万得算,那场战事就是最好的惨败战例样板。

有太多的战例在前,察哥心中有数,本人也算是老于战场的知兵名将了,相信就算海盗军有什么武器方面的秘密优势也必定在以十万数的骑兵迅猛冲击大混战中被极大削弱,甚至根本没有用,乱战中能依靠的最终仍是只有战刀和勇武......

再说了,海盗就算在武器上有自信能灭亡大夏国的依仗,可又能有什么保障绝对能碾压夏军的了不得优势?

远程强弩?

火药武器?

这些,宋军也不是没有,而且尤其在火药应用上玩的花样还挺多,夏军早见识过了,宋军不照样被夏军一次次杀得人头滚滚打得哭爹叫娘......

说到底,武器优势只是战场辅助,决定胜负的还是迅猛不可挡的骑战。

这是马背民族能肆意欺压农耕民族的根本所在,这次对手换成了打鱼的海盗了,海盗就能改变游牧民族的骑兵优势?

那不可能.......

察哥是有信心打好这一仗的。手下的诸大将和百战杀出来的精锐将士也懂这个道理,都不用他多安抚解释和鼓舞。

夏军全军都有必胜信心,喂好战马,擦亮战刀.......摩拳擦掌的就等着海盗寻求大战狂妄主动送上来找死呢......

赵岳得报夏军在贺兰山前摆开大战阵式显然是想在以贺为名的大山前先打一仗试试的消息是很高兴的。

他不管察哥和夏军是怎么想的,不在意夏军的士气是高是低,也不怕夏军想耍什么高明军事战术,既然地势一马平川利于大军前进,那就全军紧密一体整体稳步推过去,不分兵也就不惧夏军依仗熟悉地理打埋伏之类的所谓妙计良策。

他连探马斥侯军的出行范围也收缩了,就查控周围十里以内没夏军重兵埋伏顺便为大军开好路就行。

为避免不必要的损失,防止斥侯被引诱追赶中伏中计遭遇夏军搞积小胜为大胜的把戏,赵岳不但以一个个斥侯重兵集体巡哨保障巡哨队的战斗力,而且特意严厉叮嘱“镇宅四煞”这四个有脾气的好杀好胜也容易被激怒或引诱而鲁莽行事的凶货,不得擅自追击敌人而超出哨探范围。

“你们四个都给我听好了。此战不需要那些无关紧要的小功。就是整体杀过去。我事先提醒你们了,若还敢耍脾气鲁莽任性擅自违令,无论有没有功都必斩你们的头。”

“你们四个说到底就是我家的家将,都很清楚我的脾气。不要乱来,小心你们的脑袋......”

四个恶货一看赵老二眯起了眼,瞅见赵老二漆黑的眼眸又泛起妖孽般的晶莹光泽就知道赵岳认真了杀机已起,他们心一寒,一贯嚣张胆大保持大错不犯小错不断风格也不禁浑身一哆嗦,哪还敢象以往那样再耍二虎在巡哨时擅自乱搞。

”唯——“

下意识地躬腰拍得胸脯山响......老实带队去巡哨了。

赵岳一边稳步推进大军一边听着各路探马不断传回来的对敌阵情况的大致回报,离得近了,自己也在高处以望远镜仔细观察过,大致掌握了对方的阵营态势,也不管夏军布的什么高明兵法军阵,传令大军继续向前,直逼到对面一里处.......

他要以现代战争的方式给西夏蛮子上最生动一课什么叫热武器威力什么叫热武器战争,告诉蛮子:你们落伍了........

在对面凝重注视黑压压的海盗骑兵铺天盖地逼来的察哥和夏军惊愕看到:要接战了,要真正展开决定两国命运的大战了,海盗居然一改入夏境后就一直保持的如圈起身子无处下口的刺猬一样的整体推进的方式,在这个最关键时刻居然分兵了,中部大军仍缓缓而来,最终会在对面开始止步,而左右却分出两翼,无数骑兵如遇到河道有巨石阻碍的洪水一样从大军中分离出来,快马滚滚奔流向夏军阵营的两侧,似乎是准备迎战夏军的左右翼,但到了却是包围夏军阵大半的态势。

海盗这是想干什么?

别说是不常在军中的晋王察哥了,就是夏军中整年泡在战场上的众将们也看得一头雾水。

他们瞅着迅速形成的半包围圈,看着人马拉开了也必然阵式摊得很薄的一个个间隔着的海盗军独立小阵列,有夏国大将惊愕后噗哧一声笑出声来,忍不住嘲弄道:”海盗......这是想一举围歼咱们.....啊哈哈......“

他的话引起一片哄笑声。

”兵力摊开了,这么薄弱的一个个小阵式哪经得起咱们骁勇骑兵一冲啊......哈哈......“

”海盗这是不懂陆地大战,还是在积极找死......“

”哈哈.......他们还以为是在打水战呢,骑着马却怕是仍习惯以众多小船队分别围攻大船的方法来对付咱们的大军......“

大将没藏已青也笑了几声,但随即化为愤怒:‘哼,海盗这是想一口就吃掉我们.....好狂妄,也不知他哪来的自信......”

他的怒喝引起众将强烈共鸣。

笑过后才感觉一股强烈的羞辱感弥漫心头。

大将豪荣在这股羞辱感中怒气勃发大吼道:“海盗不在海外老实呆着逍遥,无缘无故垮国远征堵上门来挑衅不说,对阵了竟然还敢如此轻视羞辱我大军,当真是狂得没边了......不好好教训,此恨怎消......”

右军主将鸠岩母阴毒的眼神扫视着在对面大致一里处迅速摆好阵式的一个个海盗小阵,拳头重重一砸手掌心,冷冷道:“此次若不杀得海盗全军覆没,让其匹马无回,此辱难去,我辈非英雄男儿......”

夏军各方同仇敌忾都紧密关注着中军帅旗这边,都在等待大帅察哥的攻击命令一下就立即以洪水决堤之势一举荡平海盗包围。

两阵对垒,一方是战意高昂,一方是群情激愤......大战一触即发。

察哥此刻却格外冷静。

看到海盗居然敢以薄弱的包围阵式对峙夏军,他的其实挺紧张的心一下子就放下来了,知道此战已胜......没冲动地仓促下令全军四面出击趁对手立足未稳一举击垮......实际真干了也是不可能的。他想还是谨慎些更把握些才好。

毕竟海盗威名不假,海盗国的强大不假,神秘难测也不假......此战关系到夏国命运,万不能有半点闪失.....

另外,他也奇怪海盗为何无缘无故地要如此费事垮国来打夏国。

难道真是为了所谓的夏国肆意抢掠海盗国商队破坏贸易而怒极来报复施压?

还是强盗习性使然,想象抢了宋辽一样来抢夏国的财富?

海盗到底图得什么,夏国这方自己是搞不清楚的,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海盗洗劫宋辽都轻易得手了,难免贪婪又狂妄之极地想一鼓作气连远不及辽宋综合势力的小小夏国也好好洗劫一把,既夺了无数财富,也进一步扬了海盗国的威名......

隔着五百米左右,察哥知道那杆唯一高挑的旗帜是海盗的中军帅旗,但实在看不清那面小小的也看起来感觉一点不威风相反还很丢面子的小破旗上写的什么名号,只是从辽国或宋西军地盘的奸细汇报的情况事先知道那是面海盗亲王的旗帜。而在那旗帜附近于单纯的黑压压海盗中显得格外抢眼的唯一着白甲者就应该是指挥抢劫辽国的那位神秘海盗王子......

察哥的眼力看不清赵岳的详情,但赵岳不用望远镜也能清晰看明白察哥的长相,对比间谍早传到国内的照片确认了夏国晋王主帅确实在场以及现在的位置,也看清了在中军主帅周围的夏国诸大将和其精锐亲军部属等情况。

西夏最强大的精锐——平山铁鹞子军就列在察哥的前面,也是在夏军骑兵的最前排,看主从配属的人数规模有好几千人马,可推测大概间谍电报来的参战两千铁鹞子剩下的那九百多半就在察哥这边一如既往地充当了破阵前锋军。

在铁鹞子骑兵前面还有步兵,却是由吐蕃人回鹘人......夏国罪犯组成的仆从军,也就是每战充当炮灰的奴隶兵。这只炮灰步兵中也有汉人,但看起来不多,甚至按比例属于很少的成员,但一个个都穷凶极恶的样子,更象本就是蛮子族。

事实上,这些本是宋军的夏军炮灰兵在和宋军打仗杀同族汉人时比其它种族的奴隶兵更骁勇凶悍,烧杀汉人百姓更歹毒凶残无情,这是因为本就鄙视武夫的宋朝廷这面对这些投降敌国的叛军更痛恨,不肯原谅,逮着了比杀敌国土著兵更狠,也是以此警戒宋军不要战场上一不利就大举轻易投降敌国却成为宋军俘虏后又能以汉人身份轻易得到谅解。没那想降就降想回归就回归的便宜事。宋俘虏奴隶兵没了退路,就只能死心塌地效劳敌国,为功劳,为脱离炮灰奴隶的身份,为金钱美色酒肉奖赏.......格外奋勇杀宋军祸害汉人百姓。也只有如此表现才是在夏国军中唯一的活路和出路。

赵岳了解:夏军中的汉人兵其实并不少,在几十年夏宋之争中,夏国一次次犯宋境掠走的汉人男女青壮百姓和俘虏的宋军,加上主动背叛本族本国想在夏国展示才华当官富贵的读书人工匠家族......总数加起来可是不少,夏国能有高明工匠形成兵坚甲利,能有发达的农业,能.......凭贫瘠苦寒之地小国顽强屹立在宋辽面前始终不倒,汉人在其中起了重要贡献。

在眼前的汉军炮灰兵这么少不是汉人当炮灰比不上其它种族的俘虏兵骁勇凶悍,也不是被俘虏投降的汉军奴隶兵绝大多数不够精锐不配被抽调来参战此次大战,而是多被夏国特意安置在西部对付回鹘等敌人,远离了东部的宋国故土。如此布置是让汉人兵即使再忠诚宋国,再想家,再忍受不了夏国虐待也无法伺机逃回宋国。

夏国是小国,但主要是指人口太少意义上的小国,实际控制的疆域并不是那么小到能轻易跨越,单算领土面积也能称为大国,只是比不得宋辽那么大而已,尤其是东西疆域拉得是很长的。

宋军俘虏为奴隶兵想从夏国西北逃回祖国,就算没追捕,无衣无食千里迢迢,也根本是不可能的事,不想死在辽阔多荒无人烟的荒原戈壁沙漠中被狼群什么的填了肚腹,也不想以死勋国,就只能认命地老实为夏军效力守西边打仗。

另一方面,随着军中的汉人增多,不好控制,夏国也得如此安置。

否则的话,在攻宋的战斗中或在夏国驻地,汉奴隶军突然恃众集体哗变或集体叛逃归国或成为流寇祸害,那后果......

别看宋国朝廷贱视军人生死,痛恨战场投降的将士,似乎已成为夏国兵的汉人没退路只能效劳夏国,但宋国也不是死心眼,宋国士大夫们狡猾灵活,在玩阴谋诡计耍心眼这种软实力上是很有一手的,改变态度欢迎叛军回家而搞策反......

无论策反的汉奴隶军成功回归祖国后会不会真得到宽恕和接纳,那都是另一回事......不得不防宋国这一手。

.............

察哥凝神盯着白甲者的举动,等待着看看这位站在海盗骑兵最前排的强盗大头子会出来对他说些什么。

但出乎意料的是,海盗再次展现了与众不同的行事风格,

没有这时代习惯的战前由双方主将先相互喊话交流谩骂指责建立正义名义挑战什么的。海盗包围态势稍一形成,攻击就立即来了,以如此薄弱被动的阵式却是敢抢先发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