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攻约梁山 > 第233节无声的较量

攻约梁山 第233节无声的较量

作者:山水话蓝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2:29:39 来源:蚂蚁文学

沧北稳步接收僧人,小纷争不断,但大麻烦一次没有。

和尚整体终究是擅长装神弄鬼耍嘴侃人却没胆魄与凶悍战斗力的,一旦成了国家重点打击的罪犯团伙,没了官府与达官贵人撑腰与娇惯放纵,一扒下神圣体面这层神皮,再都一网抓了起来,脱离了信众,失去了蛊惑煽动广大民众呼应与闹事声援他们的机会,这个团体立马就什么也不是了,啥要挟国家的真能耐也没有了,不想死的就只能乖乖继续扮演慈悲贤德宽容忍让,不得不当温顺听话的羔羊。

转眼进入北方秋收的时候,五台山的数千僧犯到达了,其中就有渡鲁达做了和尚从此改叫花和尚鲁智深的那位长老。

长老并不是曾经的东京御班拳师,北宋末年的武术名家之一周侗。

但此人也会武术,武功有独到之处,并且精通医术,还有些说起来玄妙的本事,比如相面识人心,确实是位非凡的大和尚,否则他也做不了佛教圣地五台山这里的千年古寺大寺院的主持。这点,赵岳以前闲聊时从鲁智深那有所了解。

至此,整个要遣送沧北的僧犯也基本到齐了,最后一汇总,数量吓了赵公廉一跳。

五十而且多万。

这数字太可怕了。

要知道,宋僧之前逃往海盗国的,拿起屠刀说是行金刚怒目要以暴力直接铲除社会邪恶保真善美,还世界一个清平美好实际却是当了杀人抢劫恶魔成了强盗和反贼的,因为各种灾难死掉的,林林总总加起来绝对占了绝大多数,就是这样,剩下的僧人却仍然达到了五十多万之巨,不敢想像在佛门安稳盛况那时到底有多少寄生社会的僧人在耗费社会资源。

这已经是极大的罪恶,是对辛苦劳作的人们的变相残忍践踏奴役,也是对崇惯纵容着慷慨资助佛门的统治阶级的深刻嘲讽。

和尚居然过得比骄傲的官老爷还豪富自在舒服,并且更有权威体面和社会影响力,更神圣不可侵犯!

官老爷不恤民,放纵佛门不劳而获纵情吸血万众,无视百姓凄苦悲惨,却总应该为刮个光头就能当的和尚居然风头盖过辛苦读书考状元或浴血沙场才侥幸出头当了官的他们,夺了他们官爷风光这种事愤怒嫉恨才对。

但官老爷们没这个觉悟,可见其愚昧和蠢蛋,也怪不得佛门高僧总嘴上调侃心里也鄙视官场中人。官老爷沉沦欲望,受五色所迷,确实缺乏大智慧,比不上大和尚纵观社会对人与社会万象了解之深刻清醒。

这么多僧人汇聚沧北,其中光是极有名望的名门高僧就有不少,一批批到来,来的高僧名士都会要求见见文成侯。

注意,是强烈要求而不是请求恳求,更不是苦苦哀求。

他们用请字都害怕掉价失了高僧达人的身份,失了高姿态甚至压赵公廉一头的谈判资格。

有的甚至耍言语玄妙,暗示恐吓威胁。

但赵公廉一个也没接见,更别说谦卑甚至诚惶诚恐地亲自跑去拜见。

没那闲工夫。

全交给童刚全权安排。

他的主要注意力都放在宋国外。

最主要是,弟弟正引大军放马血战蛮子呢。他这个当长兄如父的哥哥的很不放心尚且年幼的弟弟的安全。

若是弟弟有个三长两短,那可要了母亲的命了。也会塌了帝国的脊梁,重创了帝国民众竖立起来的精神支柱。

赵岳在海盗帝国人心中就是活生生的神的存在,是帝国的守护神领路神智慧神......是帝国精神领袖。

这样的神若是居然折了,那还得了?

可以想像会让刚刚拥有了新精神的帝国民众何等恐慌,定会怀疑当海盗国民是错误是不是上苍又抛弃了自己......

赵公廉很清楚高僧想干什么。

佛门想势众压我低头谈判来争待遇?

国家都快要亡了,剩下的这点民众要撑起宋王朝如此庞大的开支,可想而知会有多苦多难,你们居然还想继续当不劳而获的神圣佛爷?

做了仓皇的罪犯,都这地步了,还装逼搞这个?

你是当我无骨好欺?还是当我赵公廉智慧不够比你们高僧傻?

想什么美事呐?

一边凉快去。

再高的僧如今也是朝廷钦定的重犯,越是名声大的越是重点隐患,就算不是罪犯也没资格对沧北决策指手画脚。之前既不肯为所谓虔诚信奉的佛门奉献生命死掉,那么,到了沧北就自觉乖乖的,敢不老实就收拾你。

有无数方法让所谓的高僧大德之士在沧北学会如何本分做人。

所以,赵公廉对高僧们端架子装逼根本就不理睬。

怀着希望,内心仍然把自己当智慧神佛,摆优越傲慢的高僧们对以慈悲睿智著称于世的赵公廉充满不解和羞恼愤恨。

你这样的名士怎么可以象朝廷那些愚蠢庸俗昏君恶官一样?

你怎么可以如此对待我这样的高僧?你怎么敢如此漠视我们佛门众多智慧贤达?

再想想路上听到的大有越演越烈的传言,说是朝廷灭佛正是起因于赵公廉对佛门的厌恶和极力建言,于是羞恼愤恨就转化成了对赵公廉的怨恨仇视。他们开始相信了传言,心里把赵公廉当成了佛门仇敌,暗暗划圈圈恶毒诅咒沧赵满门。

只是这屁用没有。

赵公廉吃得好睡得香。赵岳成长得越发英武精神。赵岳最老的奶奶郭氏快九十了照样吃嘛嘛香,常念叨着等着坐上小孙子亲自驾驶的飞机,知道在天上飞到底是啥滋味了才肯闭眼,而几年前说的是坐上汽车就安心闭眼的。其他年轻些的奶奶们就更不用说了,正活得快活有盼头。而下一辈的个个聪明健康,虽有熊孩子却正该年幼有趣。沧赵家的人有一个算一个,不分老少都心大得很。而高僧们并不是神,没任何鼓吹的神通,诅咒只能是精神**。

沧赵家没啥事。赵公廉没病没灾,心思重点根本和他们这些和尚不沾边。诅咒应验不了,高僧们就没辙了,只能干瞪眼。可见假的就是假的。软实力就是软实力。需要硬,需要立即见效的时候,它就是硬不起来,见效不了。

但是,等到五台山文殊院这位长老到来后,也提出想见见文成侯,赵公廉却突然就答应了。

之前的高僧就不理解了。

我才是当今顶尖高僧,名望比他大多了,在佛门的资历比他深多了,智慧也比他强多了,光是论年纪也应该是我。我不能和赵公廉面谈,他怎么就可以?他在我面前只是小辈而已,凭什么他?

更加羞恼,自然也更加怨恨。

阿弥陀佛,罪过,罪过。

当然是赵公廉罪过深重。

五台山文殊院长老,下面简称殊长老吧,对赵公廉居然肯给他面子感到惊讶。

但他转瞬就恢复了淡然心态,在一双双看似欢喜鼓励慈悲大度欣赏,实则绝大多数暗藏嫉恨的高僧目光中,坦然而谦卑地听着一众长老轮番宝相庄严的对他寄予厚望的嘱托实际是端老资格架子对他谆谆教训和警告,担负着为佛门众僧犯争待遇,至少要为高僧们争来特权的沉重使命随童刚进了城。

进了府衙,童刚直接把他领进赵公廉的办公室,伸手无声示意请坐,上茶,然后就静静按刀侍立在赵公廉一侧。

而赵公廉坐在桌子后翻看着一本书,正看得聚精会神的,还时而念出声来反复读,自殊长老进来,他连头都没抬,更别说热情招呼,任殊长老干巴巴坐在那。

殊长老自进来起也不吱声,只平淡地迅速扫了一眼屋内的陈设,又看了看赵公廉,具体认识了一下这位最大名鼎鼎的传奇侯爷的真实面貌后就静静坐那,虽然腹中既饥又渴却也不喝只闻味也知是极难得的好茶,更不会喧哗引注意叫吃的。

时间万古不变的一分一秒固定流逝着。

半个小时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赵公廉一直在忙着看书,有时还在纸上写写算算什么东西,始终没理睬殊长老。

童刚则面无表情侧立,一动不动如雕像。

屋里静悄悄的,只有偶尔翻书的轻微哗哗声。三个人的呼吸声都清晰可闻。

殊长老前半个小时阖目坐那如老僧入定,没有任何情绪和举动。

比耐心意志力,比沉默枯坐,比打哑谜,谁能比得过最擅长打坐参禅有闭口禅专业的和尚啊。

比脸皮厚,比宠辱不惊喜怒不兴于色,谁能比得过心怀佛陀慈悲大度最讲世人崇我辱我皆不走心,万事皆是虚妄不必在意的佛门啊。

僧人练的就是这个,高僧更是专业级的超级专家。在这些方面,高僧们自负怕得谁来?

殊长老可不怕赵公廉跟他玩这一手。

但他想错了。

赵公廉根本不是他判断的这意思。

始终不打招呼不理睬,只是赵公廉不想先开口让殊长老感觉占了上风产生有空子可钻的错觉。

当然也暗示了对佛门和高僧的一种态度。

他读书也不是装样子,是真的在专心学习。

他读的可不是四书五经微言大义什么的这时代的大宋读书人最热衷和习惯读的那些书,而是一本经济专业的书。

这本是海盗帝国最新出版的经济专著,主要是讲金融业和相关的宏观经济民生方面的知识,是赵岳女友编著的,不是赵岳这种经济专业知识二把刀能写出来的,是帝国大学的最新教材,刚开印,眼下只有大学经济专业老师大学生负责管理国家经济建设和民生大局的政府高官才能先睹为快。这本是第一本,是帝国特意送来的。

赵公廉看了大开眼界,这才知道金融业原来有这么多而可怕的手段,这必须得懂得学,也再次惊叹弟弟的这位神秘女友的才华,也确实学得入神,没大注意殊长老进来,等童刚侧立一边后,他才察觉殊长老来了,却是索性继续读书。

他不想与和尚费话争论,也想试探一下这位鲁智深的佛门领路人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破例接见确实有看鲁智深面子的原因。

尽管他并不认为这位高僧的本质会真有多慈悲高尚。鲁达当初能在五台山剃度出家避祸也是那位员外花大价钱才买来的机会,并不是文殊院伟光正愿意伸手相助。若没钱,怕是这位长老也不会给鲁达机会。

另外也是到了对众僧犯清晰表明他本人态度的时候。省得那些高僧老抱什么幻想而造成管理僧犯上的不便甚至被动。

殊长老枯坐那,心里却是急速盘算着怎么打破僵局顺利进入忽悠争取到主动。

屁股决定脑袋。他认为是有僧人不法该罚,但佛门是无辜的。佛门也是正义伟大神圣......

他自己也极想为佛门叫声屈为僧人们包括他自己尽量争取些优待。

既成了僧犯,一时无法改变,可以放下身段靠干活挣饭吃,但绝不可以象寻常百姓那样累死累活还食不裹腹,更不可以被牛马一样肆意奴役驱使没有尊严体面。僧人可是佛祖的子弟,是神圣的,受佛祖庇佑,决不能被世俗人污辱......

他注意到赵公廉读的不是孔孟之道或诗词什么的儒家典章美文,听不懂却多少听明白了点是关于经济民生的,但不关心,也没心思关心这个。经济发展民生苦乐,那是国家的事,是官员该操心的俗事,与佛门子弟无关。

但,到了后半个小时,他心中焦虑,渐渐端不住了,先是慢慢睁开了眼睛。

他瞅着童刚这样的沧北重将大人物在赵公廉身边却是如同乖觉的小孩如此的严谨老实,就窥知赵公廉这个人治家冶军是何等严厉而有方。

要知道木头一样一动不动安静挺立一个小时甚至不知要多久,别说普通人,就是习武有成而极强健的人也很难做到。佛门子弟擅能静默陪立,却怕是也没几个人能坚持这么久。他都疑惑,这位已经中年力衰了的童将军是怎么能做到的?

是敬畏或狂热崇拜爱戴忠心主人的力量支撑得他吗?

他不知道这种站桩对后世的国家仪仗队军人纯是小儿科的事,站一天也不是事。那是钢铁意志,不是装神佛混轻松体面生活者能拥有的品质。贫僧,贫僧,号称苦修,实则没几个能吃大苦的,更没几个愿意吃苦的。说说而已。

再瞧瞧这间办公室的陈设和风格也可知赵公廉是怎样一个注重实际又行事干练果断而作风极强势的人。

这样的对手可不好对付。

文成侯大名果然是名不虚传。必须思虑周全并打起全部精神与之周旋。

他能看出很多东西,可惜就是看不透这位侯爷到底想干什么,不知该如何破局开始谈判。

赵公廉预料的失望的察觉到这位据说品行颇为高洁的殊长老骨子里同样是自负佛门身份并且不真关心民众生存凄惨状况的所谓大德慈悲高僧。显然,这位高僧同样认为佛门子弟不劳而获没什么不对。和尚嘛,化缘而生,这是和尚的特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