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攻约梁山 > 第226节契机

攻约梁山 第226节契机

作者:山水话蓝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2:29:39 来源:蚂蚁文学

当夜,历史上的北宋显肃皇后郑娘娘阖然病逝。

风流多情的赵佶突然戒色专心修道,不但不再宠幸后妃,对所有后妃日益冷漠,统统弃之一边不闻不问,还对后妃们的迎逢讨好关爱时露反感嫌弃之色,不再有往日风流才子皇帝的温情关爱和欢乐,也不再广纳民女选秀入宫增添和霸占更多新美色,不再每三天就至少临幸一位十六岁以下的少女采补处子精气修炼,而且,赵佶居然还把除了后妃们身边得用的宫女以及没了姿色只能充当干活仆役的年老宫女之外的满皇宫美色,包括未生育的后妃在内,全部清理出了皇宫,连喜爱的歌舞都不看了,当真有坚决戒绝一切美色诱惑一心虔诚苦修道法争取早日成仙的架式,弄得赵佶上位后扩建了很多倍的若大皇宫只有几千太监在忙碌,一度香艳无比的皇宫如今尽是些不男不**阳怪气到处碍眼的东西,冷清阴森得让人日益发瘆......知道的,这仍是大宋权力中心庄严巍峨光明神圣的皇宫,不知道的一进来怕是还以为是进了幽冥地府阎罗殿。

皇后郑娘娘对皇帝丈夫的聚变不知其故,无计可施,无法改变这一切,也一同受冷落,后位动摇,命运堪忧,本就郁郁寡欢忧心忡忡很久,身体虚弱,此次是病弱中坚持去进香祈福希望能求得佛祖保佑把皇帝丈夫再变回原来那样,同时也是借机出宫散散心,结果受大惊吓与车辇急速颠簸,虽然侥幸逃出大相国寺魔窟魔掌逃回皇宫,身体与精神双重打击下却已经受不了了,再得知随她上香的后妃公主全完了,凶手还利用追赶她趁机杀入皇宫惊了圣驾甚至差点儿要了皇帝的命,此灾罪过自然要全算在她的头上,而老了能依赖的亲情孝顺的三亲生闺女也一同全没了,皇帝丈夫又对她的惊险遭遇不闻不问居然连来探望一眼安慰一句都没有,眼见是情义断绝根本靠不住,她病弱的身体与崩溃精神实在承受不住打击......

这位皇后在历史上和赵佶一同被金军掠到北国,惨遭女真野兽太多人太多肆意羞辱虐待甚至当赵佶的面被糟塌折磨,在荒凉北国冰天雪地中悲惨屈辱死去,这下早早亡故却是种解脱,不必承受那份罪了,是悲哀却也未尝不是种幸运。

若人真有来生,她早早脱离赵佶这样的瘟神丈夫,早死也能早转世投胎再谋新生。

她的贴身女官云姑抱着郑娘娘冷却的尸体泣血痛哭不已,哀求匆匆赶来的皇帝允她陪葬皇后后悍然撞柱子自杀了。

在竞争异常激烈凶险的皇宫大内,身为宠妃者的心腹,无论是太监还是宫女没一个能是善茬。老宫女云姑也是如此。身为皇后贴身心腹女官,她为帮郑娘娘争夺皇后之位,为维护皇后的利益,也是心狠手辣算计过其他后妃,并弄死过不对付的或犯过错的不少太监和宫女的,堪称两手血腥,一身罪孽不轻,但也充分展示了这时代奴仆对主子的感人忠义。

十几年夫妻,多少总有点相濡以沫意味的郑皇后的死,对本就承受失去众多小老婆丧尽闺女打击的赵佶无疑是更沉重一击。变态的赵佶在郑娘娘活着时没感觉有什么重要的,就如同他的原配一样,他只顾自私冷漠,这下子郑娘娘死了,他才感觉心痛后悔,只是这次的后悔比对原配的强烈无数倍。他的脑子轰一下子,感觉自己孤单单空落落的再无知心亲人。

这种刺激和恐惧让懦弱苟且,心思太容易动摇不定的他彻底暴躁狂怒了。

至此,赵佶才是真正铁了心要彻底铲除大宋佛门。

他不顾精疲力竭极度疲惫不堪,连夜询问秘谍司有关大宋佛门如今的情况,想在动手前先掌握佛门底细做好准备。

代替梁师成接掌秘谍司的老太监,也是如今的大内总管太监一听皇帝问这个,立即就能从容不迫汇报个总体周详。

任何行业,想出人头地都不容易。皇宫太监这种特殊行当更是惊险复杂艰难。

这位总管显然是个有点运气的,更是个有心的极精明者,今日一边紧紧伺候惊恐万状的皇帝,几乎寸步难离,随时听候情绪不稳的皇帝吩咐,却还能不耽误早有这方面准备,不愧是能入皇帝眼顶替梁师成的太监行佼佼者。

“陛下,天下佛门的状况如今已经大变,势力怕是很不堪了。”

老太监上来第一句话就说在皇帝的心坎上。

甚是忌惮佛门势太大而难弄的赵佶一听这话,心就是一悦,但又怕是老太监为迎合而糊弄他尽说好听的。

对皇帝瞪眼满脸杀机空前怕也是绝后的严厉警告,老太监诚惶诚恐连连表忠心,他是皇帝的家奴,皇帝就是他的天,无亲无故,为了皇帝他的命也可以不要,发誓他说的绝对是事实,绝对无一丝私心掺假,否则天打五雷轰云云。

虽然主要是皇宫生存必须的作作,这姿态是演戏给皇帝看,但忠心成分是真实的。

赵佶这才放心,开始相信老太监的话,心也真正愉悦轻松起来,并且随着具体述说会越发愉悦轻松。

“陛下,如今,江南,嗯,老奴说的江南是长江以南的佛门事实上已经尽毁了。”

“嗯?”

赵佶一愣又情不自禁喜出望外,连忙催促快说清楚。

“咳咳。”

老太监咳嗽两声道:“老奴下面的话说的仅仅是表述事实。有不顺耳的,还请陛下见谅。”

他不得不担心此刻情绪极暴躁不稳的皇帝会不会听到不顺心的说法就一怒随便宰了他,所以先打打预防针。

“狗才,是非朕分得清楚。还不快说?”

老太监赶紧陪笑几声这才开始。

“陛下知道,这几年海盗越闹越猖獗,而江南靠近海盗地盘,受海盗祸害最久最直接也最严重。”

赵佶瞪起眼,既痛恨海盗又诧异:江南佛门衰败莫非还是海盗的功劳?

老太监立即抓到皇帝的念头给予肯定,“江南佛门没落确实是海盗直接影响的。“

”庙中的那些礼佛不诚不甘心清苦一生的僧人听闻海盗国的诸般传闻好处,难免起了异心杂念,又有诸多便利,这几年纷纷叛逃而去,投了海盗国还俗企求娶妻生子过所谓的俗人的好日子去了。江南佛门原本人头汹涌寺寺人满为患的僧众现象逐渐变了,背叛的太多,新加入的太少,北方佛门也是如此趋势,整个佛门的人员势力先连年大跌。”

“大相国寺没太显露这迹象,那是它太富裕,实际也有不少僧人逃离,但天南地北来投靠的僧人或信民更多。”

宣扬众生平等的佛门和世俗一样也是等级森严的。

佛陀菩萨闻觉罗汉什么的是修为等级,实际也是地位等级,菩萨得听佛陀的,罗汉得听菩萨的.....不可能反之罗汉命令菩萨。既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又哪可能有什么真正的平等。

神佛界尚且如此,世俗中的和尚,六根哪能真净了,剃掉头发,念阿弥陀佛,断不了钱粮需求,去不掉胸中俗欲。大相国寺的众僧心魔发狂正是此因。世俗寺庙中也就更是等级森严。方丈监寺僧值西东二序前堂后堂西堂首座堂主参头知事......众多领导职位,既是管理经营寺庙实际需要的分工,也自然是职权与地位划分标致出来的明确等级。

而任何一个经济团体中总是分为只管动嘴的领导和跑断腿的被领导者,总会分为尊敬的上等领导有权的中等官,和干活卖苦力的下等兵三等。权力财富总会按二八理论来划分。富有与掌权的总是少数,累死累活却贫贱卑微的占多数。

这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规律。

绝大多数僧人是穷困潦倒走投无路无奈下才落发当和尚的。寺庙中的卑贱者绝大多数太年轻,佛法修为不足,对佛祖不是那么虔诚有感情,年轻难免仍对世俗生活有想法,有的不甘心在寺庙卑微清苦了此一生,觉得既然当和尚仍是干活吃苦受刁难受欺负,活得憋屈卑微,了无生趣和希望,那么在哪卖力干活不是干?干嘛非得死守在寺庙中吃苦受累?

没有出路也就罢了,有了出路岂会不动心。

大相国寺的情况属于特别的个例。

因为太富有,来钱太容易而能招收和供养形成更庞大的上层,也能养着更多大大小小僧头,贵与贱,上与下,在本寺不是按二八比例划分的,优越的条件也造成大相国寺中别说是上千的高僧长老骨干文武僧人大小领导,就是众多年纪长资历老有心眼的寻常僧人也是不干活的,只念念经耍耍嘴吩咐老实和更低贱者干活。但也得大致符合规律。仍是分为富的闲得难受的和更多累得苦得被欺负刁难得难受的。寺中干挑水挑粪种菜洗衣打扫等脏活累活的最低贱僧人仍有上千之众。

寺庙太大,享受优越的僧人太多,卑贱苦力若是少了就忙不过来。

“陛下,此次夏收之季的灾难不仅祸害了江山社稷,也对佛门造成最沉重的打击,是佛门陷入不堪的最根本原因。”

“以前还仅仅是僧人流失,少了干活的,影响了寺庙运转却伤不到寺庙根本。而这次不但有更多僧人还俗逃走,寺庙中只剩下那些不愿走的和海盗不要的,更直接损害佛门暗藏的庞大财富势力,田亩不动产拿不走也就罢了,寺中钱粮铜器器皿等值钱的东西被大量逃走而人多势众的僧人偷抢走和勾结叛国移民抢走。在疯狂的移民狂潮席卷下,很多武力不足的寺庙甚至被洗劫一空,不止是钱粮,连铜像镀金像大鼎等搬不动的大件也砸了抢铜或从中提炼金银珠宝卷走。”

“北方叛逃者投靠海盗不是那么便利,寺庙情况还好。江南寺庙就全完了,被叛逃者祸害后又被剩下的海盗不要的暗藏邪恶为主体的僧人祸害,大大小小所有寺庙都被洗劫一空如今全成了破落荒芜之所,没有僧人只有孤魂野鬼借居。”

“可恨的是,这些恶僧洗劫了寺庙,有了钱粮傍身却不还俗当我大宋子民娶妻求子从此安分守己过凡夫俗子日子老实为朝廷劳作效力,居然都跑去投靠了淮西反贼王庆当了僧兵贼将。更让人惊讶的是,连那些剩下的高僧和虔诚礼佛僧也甘愿随祸害他们的恶僧一起投靠王庆,有力的出力,有智慧的出智慧,共同扶保王庆贼子反我大宋乱陛下的江山社稷。”

”据为陛下负责追剿王庆的大将杨惟中杨大人上报,王庆军中也确实骤然多了十几万秃头兵,有不少的干脆仍然穿着僧衣,明显就是僧人,这让原本部下也随移民叛逃极多的王庆一下子补充了紧缺的兵员,流失的武器也戒刀等补充了。“

老太监提杨惟中是为增加他汇报的可信度,免得多疑又眼下越发喜怒无常的皇帝对他起疑心什么的让他倒霉。

皇帝呀,你若不信我说的,你可以去查杨惟中的上报来对证啊。

军情所报,那是有军中与地方官府多方监督和牵制的,很难作假,有水分也水不到哪去,你总不会不相信吧。

“恶僧本是歹徒,尝到行凶作恶甜头不肯放下屠刀附逆作乱也就罢了,虔诚礼佛僧也附逆,这就实在令人费解了。”

实际上是方腊的摩尼教追杀以高僧身份为本教张目传过教敛财的这些僧人道具,意图灭口保守秘密,海盗又不要只想被万民供养着悠然念佛的虔诚僧人,这些江南所谓的虔诚善僧走投无路急眼下就悍然投靠了王庆献力献策求白吃和兴寺。

但被陶大仙洗脑了的赵佶听来,感觉就是另一种隐情了。

他怒哼一声,理所当然斥道:“这有何难解的?”

“佛门扶助反贼欲坏朕江山罢了。所谓恶僧败坏寺庙不过是障眼法,好让那些德高望众的著名高僧和虔诚僧有被迫不得不附逆帮助反王的合理借口而已。表面的善与恶仍是一伙的,都是为了对付朕。“

”坏佛门只是表相。寺院只是皮毛,坏了以后还可以再修。僧众为佛门甘愿当兵冒险上战场连性命都不顾,寺庙又算什么?只要能坏了朕的江山,自然一切付出都值得,得手了,寺庙在新朝自能建得更大更辉煌......”

赵佶越想越多,越说越气,好不容易才在劝慰下收敛了暴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