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攻约梁山 > 第197节随势

攻约梁山 第197节随势

作者:山水话蓝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2:29:39 来源:蚂蚁文学

地方官府,在驻军叛逃后不得不紧急强征的凶恶罪犯当地地痞黑帮恶棍等兵员,官方自然是不敢上手就武装起这些人的。

只有没资格叛逃的坏蛋原官兵才有武器,再加上为保卫城池而由各家豪门贡献出来的打手转为的兵有自备的武器。

这就是当时官方应对移民狂潮时依仗的根本武装力量。

其他新兵需要先接受操练整训,老实可用了才敢发武器,却没正经武器发,当时只能充当辅助军拿棍棒充当一下战斗依仗。

幸亏叛逃狂潮急着抢完好抢的乡间和县城跑路,没心思在攻打坚固的州府城池上浪费时间和生命,多数州府城才逃过大劫。

新军能强征黑帮成员老实当兵是因为当地黑帮可能人多势众,但也没多少正经刀枪武器。

毕竟当地官府出于孝敬上来的好处什么的原因,可以睁只眼闭只眼不管黑帮存在,但也不可能放任这些恶棍组织私自拥有和装配大量正经武器威胁到地方安全和官老爷们的身家性命,人数不管,作恶也可以不管,但武器方面盯得很紧控制很严。

尤其是在赵岳领导强盗军大闹山东破城屠杀了众多贪官污吏罪恶大户后,着实吓坏了大宋太多官员富绅,引起全国官府的高度警觉,勤政爱民起来对治下的山贼强盗加紧剿杀,对有隐形威胁力和同样祸害潜质的城乡黑帮也格外注意打压监控。

这就造成黑帮势力可能成员很多行事嚣张,但只有核心的少量帮众精锐在衙役捕快暗许下才暗藏刀什么的。

其他帮众无非是怀揣尖刀手叉子防身,群起打架行凶用的是官府不管的棍棒,不是电影中的古惑仔那样钢管大砍刀可以一个劲亮出来招呼。

拘于海盗在叛逃人群中的引导监控和投靠条件限制,叛逃者不敢趁机大肆作恶,就只能重点杀抢坏蛋官吏大户包括黑帮。

势力大的黑帮也缺乏武器和凶烂官兵加豪强家的打手组成的军队对抗,只能投降官府,当时也愿意服从官府调度肯老实当兵守城,也是因为同样面临移民狂潮的可怕剿杀威胁,不得不老实和当地官府紧密结合起来共同努力守住城池和小命。

客观上,这时代的采矿能力和金属冶炼武器制造条件也难以支撑普通人组成的帮众可随意拥有正经刀剑武器的便利。

历史上,方腊造反,暗中准备了那么长时间,真正起事时,装配正经武器的部下也没多少,主力还是农具,武器靠抢官兵。

赵岳有意提升大宋的经济实力,提升粮食肉食包括水果水产的生产供应能力,提高文化普及率医药水平水泥等等方面,却就是没让家里向朝廷提供金属冶炼和制造工艺,半点先进方法也没提供,根本不触及这方面。

因为这是犯忌讳最能要命的事。

沧赵家族要是在武器制造方面也有绝招和强大生产能力,那朝廷就不放心了,决不会允许赵庄悠然发财逍遥存在下去。

赵岳愿意慷慨帮助宋国的方面是增强宋国力,降低外族威胁的压力,增加家族在宋国的地位和保障,得到充足的发展便利和时间,同时大力解决一下百姓疾苦,提高百姓的身体文化素质,提升些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保障移民成功率。

若不然,就宋民吃不饱没肉食的怯弱小身板,移民时哪经得起长途跋涉船上的风浪颠簸以及不适应的南亚的地理气候。

另外,赵岳不给冶炼方面的技术的主要原因是:

他很清楚,若是先进的工艺由什么权贵私人得了,极可能当成发独门大财的绝技而严格保密,但献给了朝廷一落为朝廷公器公利,朝廷是能利用起来大大加强军备生产能力提高武器精良度,但必定会很快流入国外,为某官僚或某些官僚换点可爱小钱钱的私利无视国家安危。敌国会越发强大难敌,能以更精良的武器更强大的装备更有力地屠杀宋军欺压和抢掠宋国。

这是毫无疑问的。

很多官僚,包括平时整天把忠君爱国卫民大义大局,什么君子节操臣子本分挂嘴边的士大夫所干的事,没有最无耻最无下限,只有更无耻更无下限,为了私欲,为了自家一点点好处,为了“中外友谊”什么都能出卖,什么恶心事荒唐事都能干出来。

他们甚至能以各种冠冕堂皇的借口引经据典地说服皇帝自己都同意出卖镇国绝技,光明正大地从中获取私利和所谓友谊。

奇银技巧下贱邪术小道而已,

又不是儒家学术这样的治国大道,咱们大宋的治国大道都能让外国尽情学习,一点冶炼小技巧有什么值得藏着掖着的?

卖点钱,甚至当贡品一部分随便赏(赔)给贫穷落后的敌国“下邦”,不是鼻涕宋朝廷干不出来的荒唐事。

宋皇室,连妻子女儿老妈都能主动送给金兵随便糟蹋虐待,任敌人折辱当不知,还有什么事是皇室要脸干不出来的?

赵佶这种软蛋至少是耳根子软而且不经吓的,特别怕敌国就怕得罪敌国,很容易被官员勾结敌国捏住弱点吓其主动同意。

这就造成大宋其它很多行业都飞速发展,但在冶炼和制造武器这方面却始终没大的变化,仍是当时的原始落后。

朝野的武器装备和官方的技术人员损失惨重,朝廷心惊胆战,但还没丧失信心底气,自觉还有招破解。

矿场没人了,可以再征百姓采矿。这个最好解决。

东京官方的工匠没了,地方上不是还有?

民间工匠也是藏龙卧虎啊。

还可以从民间,从西军北军等地方军队的作坊把人才招过来重组将作监吗。

将作监的官员即使不懂精深技术,可管的就是这个,整天看的就是怎么生产,了解生产工艺和过程,可以组织水平低的工匠提高能力学会官坊技术不又有了制造能力?

他们也这么赶紧干了。

可是,打铁的汉子岂是没胆子随叛逃狂潮逃走的。民间就算有坏蛋铁匠无法投奔海盗,也指定没多少人。

将作监那些没跑的官员,不是爱国忠君不肯叛逃,

有这样尽职尽责的官员必定喜爱技术活,也愿意整天扑在现场投入工作,想方设法开发技术想为国努力多效力贡献,同时也为自己换取功劳,自然被叛逃的工匠很方便的拿了家眷一威胁再不愿意叛逃也强行卷走了。

剩下的没死在叛逃的屠杀报复中,那必定是很少去作坊劳累视察的,整天躲在不知什么地方享受生活,全是只知当官弄好处享乐的官老爷,对工艺流程只懂点皮毛,大体知道点是那么个事,这样的管理者能教导新工匠什么技术工艺?

只是朝廷的任务猛压下来了,这些趴在工匠身上吸血夺功劳的腐烂官员,这下苦了,倒霉了,

只能拼命回忆工艺流程拼命研究他们以前根本不屑细顾的下贱玩艺。否则,完不成任务,让朝廷知道了他们只是一群说空话吹牛的草包废物,小命堪忧。

河北军这下叛逃,城中寻常百姓都跑,属下的劳苦工匠岂会死待着继续受轻贱工匠的官方奴使煎熬,自然也跟着跑了。

朝廷最能指望的唯一地方就是西军这了。

可西军岂会轻易答应放自己的子弟工匠去京城效力。

敷衍塞责扯皮,有的耗。

怎么重组东京武器制造工厂,总之有的权臣们愁的。

东京的新编恶棍禁军和地方上强征的恶棍黑帮兵一样,当时也是太缺乏武器,没法和军队对抗,结果人数虽众却被禁军轻易征服了。

京城对治安方面的管理自然比地方上更严酷。恶棍黑帮团伙更难私配正经武器,如今在整训中也没配备武器。

京城武库还有枪之类的费铁少,但也容易损坏的武器,造得最多,全发放给二十万新编禁军却是足够了。但整训完了,觉着恶棍们老实了愿意吃军饭为朝廷效力挥刀搏出个前程了,东京也不敢放心装配这些恶棍,只能安排拿棍子给老兵当辅兵磨。

京军尚且如此,同时从京城抓起来强编为军发往近海沿海当地方厢军的家伙们就更没正经武器用了,只能跟老兵混。

也就是海盗不来打,方腊也没实力造反,被海盗压着也不敢反,这些新编厢军才能镇守地方。

紧急调往河北西路补充边关的裁撤军也是缺乏正经武器反抗,整训中空着手,怕被朝廷一怒全剿灭,才老实去了边关。

可河北西路边关储备的大量武器,那些刀剑等铁多杀人更好使的武器也被叛军卷走了。

眼下对朝廷最要命的是没那么多武器盔甲装配需要赶紧武装起来的边关新军。

刀能杀人,棍也能,但是不一样的。

个体间争斗,使棍还是使刀区别不大,关键看个人武艺高低。本事高,赤手空拳也不是事。

但军队间团体大战不是个体争斗可追着一人打到底,面对的是一群人,讲究省力和杀伤敌人的速度与效果,刀才能做到。

你总不能让边关缺乏刀斧利器,敌人来了让将士们只拿杆枪甚至只能持棍棒战斗吧。

这些新军本就不是好东西,自私无耻,贪生怕死,无国无义,本就不堪用,若是再没正经武器,哪还打个屁,守什么边关?

到时候不闻风溃逃甚至集体干脆投降辽寇才怪了。

正常情况下,边关的刀这类储存量每个兵都有,而且平均人手最少得两口,战时坏了钝了一把还有可随时替换的。不可能是正红眼拼命厮杀呢,刀坏了,没刀用了,由朝廷现调配送过去。

那就成笑话了。等巴巴现送去,仗打完了,人早死光了。

现在呢,条件不允许一个边兵能可分配两三把刀,先设法保证刀兵可以人人有刀用吧。

可就是最低配置又上哪去弄数万刀斧这样的利器呢?

夏季河间府的官兵也随海盗走了大半,武器装备中,铁多的武器也被席卷一空,补充了郑居中弄的烂汉当新军,要储备的边军武器当时还是从内地如大名府这样的武器库存多的地方官府中紧急抽调拼凑起来的,至今没敢发放下去。

河间府如今倒是不用愁秋后抵抗辽寇时没武器用。

可随后大名府这些地方也发生叛逃,库存也被叛逃浪潮卷走了。

灾后的混乱中,朝廷万事缠身,忙得顾头不顾腚,来不及,也无力迅速给这些内地重要州府补充武器,如今这些官府的武库在利器方面也是空的,可没有能力再抽调去紧急支援边关。

唯一的选择只能把京城库存中所剩下的不多的刀优先配给河北西路边军,再找个借口从西军中就近抽调一部分补足。

怎么着也得让边军中的刀兵能人手一口刀哇。

这时候,连一向优先装备的京城禁军也得让步。就让新编的禁军空着手,轮到跟老兵值勤时先拿棍子凑合吧。

此次最先闹事叛逃的沧北四军州却是好不少。

叛军卷走了手头的武器,库存的刀拿走不那么狠,沧北军大体还有招新军可用的武器,至少剩下的军队人手两口刀没问题。

这特么的也算是个很大的好消息了。

赵公廉不作为,被负责监控的官员密报到朝廷,连皇帝带诸贼都很窝火痛恨,但同时又不禁稍松口气。

不奋发大力而为,不为边关强要大量的刀补充装备,朝廷在这方面的压力和难堪反而小了,不作为反而应该是受表扬的事。

不然加上沧北军所缺大量武器,面对赵公廉的强势索求和无形的嘲笑:你看看你们这些贤君能臣把国治理的,啧啧,真是都没法说了都。你们还有脸坐在那高位上称朕称相爷耀武扬威享受国人的血汗钱粮?朝廷更得愁死丢死人。

啧,所以说人呐工作怎么干干得好坏,都是没可固定的基准衡量标准的,得随势而定和判断,是随势的结论。

赵公廉在这时候不作为就是表现可靠,表现好的。

作人同样如此。

平常干点坏事,品行不大好,不算好人,可比起投敌卖国的汉奸来,那就是好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