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一百五十三章 魏征盛佩公气魄

“没什么。玄成,你说得很对。王君廓、王君愕皆有名於河北,今率部来投,是得厚待才可。唯是,王君廓本是受魏公招揽,现他若留在咱们这里,是不是当给魏公去一奏书解释?”

魏征说道:“是得去封奏书。”抿了茶汤,想了下,说道,“不过这道奏书,仆之愚见,明公不宜写,最好让他两人向魏公解释。魏公不是令明公攻取魏郡么?王君愕熟悉魏郡的情况,如果暂留明公帐下,可以起到参谋之用。便让他以此为辞,禀奏魏公,应即可矣。”

敢谏之臣,不代表不会变通。

魏征的这个“变通”,就很好。

李善道点了点头,同意了魏征的建议,将王君廓暂抛到边上,顺着魏征“魏郡”之语,话题拉回了他与魏征本在议的那两件事上,说道:“说到魏郡。玄成,豹头来禀王君廓来投前,你我也正是说到魏郡。你说,若用兵魏郡,问我打算怎么对待王德仁。玄成,你有何建言?”

“明公,王德仁拥众数万,其部中的能战之士,少说万余。他久据林虑,掳掠郡中,已是将魏郡视作了他的地盘。今若往攻取之,仆之愚见,首先不可轻视他;其次,对待他,不外乎两个方略可用。”

李善道说道:“玄成请说。”

“前明公攻黎阳仓时,仆闻之,王德仁曾有相助明公,他且如今也已经接受了魏公的封授,则如果他愿意恭从魏公之令,再倾力相助明公攻略魏郡,这自是最好的,这种情况下,明公可再与他联兵,共取魏郡,事成之后,请求魏公给他封赏,此方略之一。可若王德仁别有异心,不愿意再助明公攻略魏郡,而竟视魏郡为其禁脔,乃至阻明公入魏郡,这可就不太好办了,唯就只能先责以忠义,其若仍旧不改,那攻略魏郡此事,就得再做细议了,此方略之二。”

早在接到李密令自己转攻魏郡这道令旨的时候,李善道就考虑到王德仁的问题了。

王德仁与李文相、赵君德、张升等人明显不同。攻克黎阳仓后,李文相等选择了留下,唯有王德仁,在拿到战前承诺分给他的好处后,率部回去了魏郡。只此一点,就能看出,他不是个“肯为人下”者。又后来再从他那里买铁时,他更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给他多少粮,他就给多少铁,半点也不多给,而且还得是粮先到后,他才送铁,这又可看出,他是个相当重视利益,颇有算计的人。——恐怕魏征对其“视魏郡为其禁脔”的担忧,还真不是瞎担忧!

“王德仁其人,玄成,你没见过。”李善道起身,背着手踱步,说道,“我与他认识的时间不算长,但对他已是小有了解。他此前所以愿意应徐大郎之召,助我攻黎阳仓者,是为了黎阳仓的粮。承诺给他的好处,他分到后,他立刻就率部回林虑了。其后,我以粮换购他林虑山中的铁,其人甚是精於算计。今若用兵魏郡,玄成,你之所虑甚是,他还真不见得会愿助我。”

魏征说道:“若是这样的话,攻略魏郡此事,明公,就得好生计议了。”

“王德仁如果真是拒我於魏郡境外,玄成,你可有对策?”

不管怎么说,王德仁部能战之士万余,即使他不大可能与魏郡的隋兵隋将联合,可他如果竟是阻拦,又或者说,给李善道使绊子的话,那魏郡肯定就将会很不好打了。

魏征说道:“明公,惟今之计,不妨先去书一封,以试其意。试过了他的意思后,再作对策。”

李善道拍了下额头,自失一笑,说道:“不错,是应该先试试他的意思。他到底是何意思,会不会阻我军入境,目前还只是你我的猜测之言。我有点急了,是当先试其意,再议策应对。”

“明公,给他去的这封书信中,仆之愚见,不必多说,只需将魏公令明公‘转攻魏郡’之此令,说与他知,及明公打算与他一起共取魏郡之意,向他表明,就可以了。”

所谓“言多必失”,说的越多,可能就会自己这边的疑虑暴露得越多,那么干脆就少说点,只把要打魏郡这件客观的事,告诉王德仁就行了。至於接下来,他会怎么琢磨,是他的事了。

李善道以为然,说道:“这封书信就劳玄成你亲自代我来写!”

魏征应诺,说道:“明日写成后,呈与明公审阅。”

王德仁的事,就此暂时议下。

李善道坐回席上,摸着短髭,说起第二件事,说道:“玄成,薛世雄父子现下情况何如?”

“回明公的话,仆昨晚去看了看他父子。薛万均兄弟还好,薛世雄前时又生病了。仆慰问他病情时,他闭着眼,不怎么作声,但比之刚到贵乡时,他在态度上至少有所好转。”魏征没有蓄须,摸了摸下巴,笑道,“没再大骂仆了,且仆之所言,能看出来,他也能听进去些了。”

李善道笑道:“他六十多了,一生征战疆场,临到老了,却成了咱的阶下囚,三万部曲,一夜之间灰飞烟灭。我看呀,玄成,他的病,不是身体上的病,是心病。”

“明公此言正是。”

李善道收起笑容,思索了会儿,说道:“玄成,薛世雄是隋之名将,两朝老臣,为我擒时,官居隋之右御卫大将军,昏君杨广钦点他为援洛阳之诸部隋兵的主将。他如能降从於我,意义重大。甚至,比在歼灭其部后,所得的那五千其部精卒俘虏的价值还要大!玄成,既如你所说,他现下对你的态度有所好转,那你下边就再多对他下些功夫!”

“谨从明公之令。”

李善道又补充说道:“下功夫,不一定只在薛世雄身上下。薛万均、薛万彻身上,也可多下些功夫。他兄弟俩年轻,没那么多脸面上的包袱,你不妨可多给他兄弟俩分析一下当今的天下形势,让他兄弟俩晓得,隋失民心,亡已必矣,他俩身具材勇,逢此乱世,焉不宜当以云台为志?只要把他兄弟俩的热血给鼓动起来,肯愿拨乱反正,玄成,世雄之降,尚会远乎?”

魏征笑道:“父子连心,万均兄弟只要愿拨乱反正,投效明公,世雄之降,当然也就不远了!”

“善战之将,攻心为上。打仗如此,得人心也是如此!玄成,薛家父子,我就交给你了。”

魏征应道:“明公放心,仆一定依明公指示,尽力说得薛家父子降从。”顿了下,说道,“明公,薛家父子,仆不敢说有十分把握,然现确亦已有几分能将之说降的把握在手,只是杨善会?明公,仆瞧他却心意坚定,毫无半分愿从降明公之意啊!对他,明公意下怎么处置?”

“军中将士颇有进言,请求我杀了他的。玄成,你就此何见?杀他好,还是不杀的好?”

魏征问李善道打算处置杨善会,其实正是因为军中不少将领请求李善道杀掉杨善会之故,便就如实地表明自己的意见,说道:“明公,仆之愚见,他於今已被明公所擒,杀之,明公如杀一鸡;而若不杀,可以此彰显明公爱才之情。因似不杀为宜。”

“我亦此意。唯如卿言,他颇是顽固,不肯降从,如何是好?”

魏征说道:“明公,实依仆之愚见,他现在不肯降,不代表日后不肯降。他如真是死忠昏主,明公试请想之,他为何不自尽以报昏主?却不自裁也者,岂不就说明他非真是一心忠於昏主?现所以不降者,料与薛世雄近仿,他还不服气明公,拐不过来这个弯罢了。”

这番分析虽然有点“杀人诛心”,然不得不说,亦有点道理。

“不服气我?”李善道忽然脑子里冒出了三个字,拍了下案几,笑道,“好!那老子就让他心服口服!玄成,我要在县中置一囚狱,专看押如杨善会此等者!择心细识明之士为其狱长,为彼等尽举隋之暴政,述说民心之所向,及时或引彼等下各县,让他们亲眼看看在我治下,士民们过的都是什么样的好日子!让他们听说士民是怎么说的!此狱之名,即以功德名之!”

魏征呆了呆,说道:“功德?”

“卿以为我意可否?”

魏征品味了下“功德”两字,拍手笑道:“以莫大之宽仁,点化顽石,促彼辈悔暗投明,足堪称‘功德’两字。明公此意,妙哉,妙哉。如明公这般说,则此狱,便不是一般的牢狱了。”

“为照顾彼辈的脸面,此虽俘囚之狱,然‘狱’字可以不言,便名‘功德林’。”

魏征说道:“‘功德林’?明公,此名起得好。一木为树,千木成林。一俘一功德,千俘乃成功德林。不仅彰显了明公的宽仁气度,足亦可见明公气吞海内的气魄!”

薛世雄、杨善会,是两个棘手的俘虏,杀了不太行,不杀他俩至今又不降,不说是两个烫手的山芋,也是两个不好解决的麻烦。和魏征的这一番计议下来,两个麻烦都有了解决之道。

而且,“功德林”设立起来之后,还能成为一种长期解决这种棘手俘虏的办法。

李善道心情不错,哈哈大笑,说道:“玄成,这话夸张了。囊尽河北,也无这千人之俘!”

魏征看了一看李善道,面带微笑,没再说话了。

却当晚,李善道果是设下“家宴”,只以高延霸、高曦、李良作陪,宴请李孟尝。

他以现坐拥三郡,帐下兵马数万之身,却以家宴,来招待李孟尝这么一个王君廓帐下的年轻将领,且在席上时,毫无架子,对李孟尝极是亲热,端得把李孟尝感动得不能自已。酒酣之后,少不了的,王君廓、王君愕部的虚实,李孟尝一五一十的,尽与李善道说了个底掉。

便次日,李孟尝酒醒之后,就由于志宁、李良与他一同,去平恩领王君廓部入境。来时,骑的是匹普通黄马,李孟尝这离还平恩时,换乘骑了匹上等的白马,——自是李善道所赠。

李孟尝去后未久,杜正伦、魏征求见,把写好的给李密、王德仁的上书、去书,呈与了李善道审阅。李善道看后,没再修改,即令分别送出。

给王德仁的去书送出同时,李善道又令杨粉堆择选精干的斥候,尽快潜入魏郡,令康三藏也遣商贾,亦往魏郡,仍旧是两管齐下,以打探魏郡各县,以及王德仁部而下的具体情况。

又将择合适的地方设“功德林”的命令,李善道也传了下去,定由魏征先暂兼狱长之任。

又从这天开始,李善道亲自主持改编薛世雄部那四五千俘虏的工作。高曦亦於是日,带着百十军吏,动身前往黎阳仓城,去选招新兵。又郭孝恪带来的那万余新兵,也开始重新编制,或补入老兵各营,或自为营。攻清河县城一战,郭孝恪亦有功,李密对他也进行了封赏,给了他一个阳翟县公的封拜,令他佐助李善道处理三州军务,他没有再回黎阳仓,留在了贵乡。

两日后,王君廓、王君愕在于志宁、李良等的引路下,率部入魏州,兵马到了贵乡城外。

李善道亲出城迎接。

两下相见,王君廓纳头就拜,口中呼道:“小人王君廓,久慕将军威名,今特来相投!”

百十骑卷尘逐风,从北边驰来,其为首之将被焦彦郎引进近前,亦是下拜,禀道:“将军,我部已到贵乡北界。刘仪同令末将等先来向明公禀报。”

却是刘黑闼、李文相已攻下了未降的清河余县,刘黑闼率部还师,也是今天到的贵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