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六十二章 策唯玄成数称意

出黎阳,沿黄河东北向行,过临河、澶渊、内黄三县,便入武阳郡界。

路程大约百里上下。

急行军,一日可到,赵君德此遣还清河接家眷的部曲,自是不需急行军,得行两天。

而就在三天后,李善道、刘黑闼等待的“借口”就来了。

赵君德气急败坏地来找李善道,说道:“入他娘娘的!顿丘的龚老狗坏了俺几个部曲的性命,俺从弟也受了伤!二郎,一个土地主,就敢这等嚣张?不能忍!俺要亲率兵马,去宰了他!”

“贤兄莫急,慢慢来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赵君德气咻咻地说道:“龚老狗,贤弟知是谁吧?顿丘的一个大户。俺从弟他们,昨天进了武阳郡,到了顿丘县。路上辛苦了两天,俺从弟便派人去令这龚老狗献些酒肉,却哪知,这龚老狗非只酒肉不献,更还带着他庄中的宗兵,打上门来!俺从弟无有防备,吃了这个大亏!”

“龚老狗这般胆大?不献酒肉,还打上门来?”

赵君德怒道:“可不是么?二郎!他这何止是不给俺脸面,也是不给你脸面!断然不能轻饶了他。俺来给你打个招呼,今天俺就带兵出发,待至顿丘,必要将这老狗满族尽诛!”

李善道不相信,姓龚的这个顿丘大户,会这么的胆大包天,料之,姓龚此人之所以会“打上门来”,肯定内里另有缘故。不过,有没有别的缘故,当然是半点也不重要!

“且慢,贤兄。”

赵君德问道:“怎么?”

李善道面色严肃,说道:“贤兄说错了。龚老狗不献酒肉,还敢打上门来,这不是不给你我脸面,是不给魏公、不给司徒公脸面!已不仅是贤兄一部的事,这已是关乎到我大魏的脸面的事!……这样吧,贤兄今日不要着急出兵,我这就去见郭长史,明天我与贤兄一道北上!”

“……二郎,你要跟俺一道去顿丘?”

李善道说道:“这几天,我与刘阿兄两营,正在做攻卫县、汲县的准备,正好,趁这个机会,权且也算是先练一练兵!怎么?贤兄不欢迎我与兄一道北攻顿丘,报此大耻?”

如果只是赵君德一部北上顿丘,最多也就是杀了姓龚的这人,可若是李善道点起主力,与他通往,就不但姓龚此人可杀,如李善道所言,“北攻顿丘”,顿丘县城也可取之了,赵君德焉会拒绝李善道的主动加入?赶忙说道:“这叫啥话!二郎,你若与俺一道联兵,俺求之不得!”

“贤兄,你我这便去谒郭长史,将此事告与他知!”

……

郭孝恪住处。

听完李善道、赵君德的话,郭孝恪微蹙眉头,说道:“将军欲与赵将军同往顿丘?”

“黎阳大仓,长史,自我等将此仓攻下后,根据斥候探报,四边郡县,颇有觊觎之辈。今在得到魏公令旨,攻打卫县、汲县之前,先借着龚老狗的人头,宣示一下我大魏的雄威,在下愚见,既是可以此报赵贤兄部此番所受之辱,同时对稳固黎阳仓,亦有好处。”

郭孝恪斟酌稍顷,点头说道:“将军此言倒是。”

“有道是‘狮子搏兔,亦用全力’。长史,我意叫上刘将军,我两营合兵,连赵贤兄部,齐齐出动,共往讨龚老狗!如此,或许顺手能将顿丘也打下来,此其一;能够以此更好地宣魏公的威德,此其二。至若黎阳仓的留守,就暂劳长史、刘兄主责。长史以为何如?”

郭孝恪转到地图前,细细看了会儿,说道:“昏主不会坐视黎阳仓被我等占据,他可能会调武阳、魏郡等周边诸郡的兵马,前来进讨我等。你我先下手为强,先将顿丘占下,亦非不可。”

“长史若无异议,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郭孝恪略作沉吟,说道:“俺今日就向魏公上书,向魏公奏报此事。”

“……长史的意思是,等魏公降旨,再做取顿丘之议?”

郭孝恪瞧了眼怒气冲冲的赵君德,笑道:“亦无须等魏公旨到。大丈夫、好汉子,讲究的是仇不过夜。姓龚的这老狗这等不给你我脸面,辱羞赵将军,是可忍,孰不可忍,此仇,咱当然是立刻就得报了!唯用兵乃大事,不可不奏报魏公知。将军,俺这厢奏报归奏报,明天你们出兵归出兵,最多大不了,魏公来日如是追究,‘先斩后奏’之责,俺来承担便是!”

换作寻常文士,这份责任,还真不敢当。

郭孝恪豪杰之士,却有豪气,敢於担责。

李善道大喜,说道:“魏公若有责罚,我与长史一同担责!”起身到赵君德席前,拔刀在手,杀气腾腾,说道,“贤兄!便明日出兵,先灭了龚老狗一族,再顺势攻下顿丘,为兄雪恨!”

……

五月初四,也就是翌日。

李善道、刘黑闼、赵君德尽起三部精锐,共计万余之众,旌旗招扬,矛戈如林,出营北上!

郭孝恪、刘胡儿、李文相、张升和尚未还寨的王德仁等,相送出十余里方还。

“贤弟,入了武阳,只打下个顿丘?”刘黑闼驰到李善道军中,问他说道。

李善道笑道:“贤兄,今日出兵,好比飞鸟出林,到了武阳,怎么打,还不是你我说了算了?”

“具体怎么打?”

李善道昨晚一夜没睡好,与侯友怀、高曦等商量到大半夜,已有定计,说道:“到了顿丘,先将顿丘打下,然后寻个借口,贤兄,咱们直取贵乡!”

贵乡,是武阳郡的郡治所在。

——此县是十六国时才析置的县,其县之地,本属元城。“贵乡”也者,得名系出前汉末的元城王氏家族,即王莽的家族,其族在前汉末时“家凡九侯五大司马”,此地因以贵乡称之。

对贵乡此县之得名源出,刘黑闼是不知道的。

读史可以明智,李善道受李密的影响,现对史书也很感兴趣,尤对汉史兴趣很足,《汉书》、《后汉书》这两本史书,他已大致翻过一遍,因贵乡此地之得名缘由,他稍有所知。

史书中所记载的王莽和其家族的故事,栩栩如生,仿似还在眼前,而沧海桑田,这片广袤、肥沃、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上,却历经变迁,离前汉末的时代,已过去了四五百年之久!

经过了西晋的短暂一统,五王渡江,又经过了东晋的偏安、北地的十六国,再又经过了宋齐梁陈的南朝鼎易,北魏、西魏、东魏、北齐、北周等的北朝变代,城头变幻大王旗,多少的汉胡英杰争雄逐鹿,金戈交错之间,现今重新步入进了新的大一统时代。

但隋,这个新的大一统王朝,却亦是个短命的王朝。

建国不到四十年,而今天下就又已陷入燎原的战火、纷纷的战乱!

贵乡、贵乡。

隋之亡,是已不可挽回之事。

然隋亡后,代之而起的新的帝国,大破即大立,挟以因这五百年战乱、汉胡融合而在这片土地上再次迸发出的勃勃生机,以渴望天下安定的民心为基,却必将会是一个崭新的空前时代!

这个崭新的、空前的时代,在他来之前,是肇建在了另一个李二的手中。

可是现在呢?

李善道不敢多想,他现也没有资本多想。

可资本再少,也已有了精卒万众,待取下武阳,也将会拥有真正属於他自己的一块地盘。

反观另一个李二,直到当下,还不闻他起兵之事。

“秦失其鹿,天下逐之。他是李二,老子也是李二。”

敢想、又不敢想的念头,就像顽强的小草,在不可能的压力下,一点点的,在他心头探出。

野心,多是从无到有,随着环境、实力的变化,从而一点点滋生出来的。

哪里是“飞鸟出林”?

迎着上午正好的阳光,放目远近葱茏的林木、田野,左是永济渠、右是黄河,俱如浩荡的巨龙,不停息地涛涛奔涌!万众军前,李善道打马一鞭,他此刻的心情,分明是“飞龙出海”!

……

贵乡县,郡府。

在李善道、刘黑闼、赵君德兵马前脚入进武阳郡当日的下午,急报送到了元宝藏的案头。

元宝藏从头到尾,仔细看罢,抬起头来,满脸的诧异。

“怪哉!是我的降书,魏公尚未收到?”

坐下数人,俱是他的门客。

一人问道:“明公,怎么了?”

元宝藏令侍婢将这道急报,转给此人观看,说道:“玄成,顿丘军报,报称李善道统兵犯境。”

“玄成”是字,字为“玄成”这人,年有三十七八,不到四十,头戴软脚幞头,身着圆领长袍,面白无须,丹凤眼,颧骨稍高,嘴不大,乍看之下,有点妇人模样。

此人却便是陈法行口中,於元宝藏一干的门下清客中,最得元宝藏用的魏征。

魏征低头来看军报,说道:“李善道?”

“就是打下黎阳仓的那个魏公部将。”

魏征说道:“明公,俺知道他,他是卫南人,魏公帐下右武侯大将军徐世绩的乡人,系瓦岗旧将,深得徐世绩、司徒翟公的信用,现为魏公右武候卫的两位右武候将军之一。”

“对,对,玄成是有心人,你知道的比我知道的还要多。”

魏征三两眼,看罢了军报,将之放下,举首沉思。

“玄成,我已献降书与魏公,魏公的旨意还没有来,李善道先统兵犯境,是不是我的降书,魏公还未收到?……总不该会,李善道的这次统兵犯境,竟是奉的魏公之令?”

魏征摇了摇头,说道:“魏公大业新立,求贤若渴,明公主动以郡请降,料魏公知后,必然欢喜。参照孟让等人例子,一个郡公之封,肯定是少不了明公的。又岂会令李善道犯境?”

“这样说来,李善道犯境,不是魏公的令了?”

魏征肯定地说道:“必定不是。”

“那就怪了。玄成,我与李善道素不相识,并无仇怨,他忽然率众犯境,是为何故?”

魏征猜测说道:“明公,在下愚见,无非是为财货。”

“你是说,他忽然犯境,是为掳掠而来?”

魏征说道:“十之八九,应是为此。”

“若为掳掠?何以应对?玄成,我已降魏公,派兵阻击,不妥;我有守土安民之责,如是由他掳掠不管,似亦不妥。”元宝藏犯起了难。

魏征说道:“在下愚见,一策应之即可。”

“何策?”

魏征说道:“即择心腹赶去顿丘,谒见李善道,私告之,明公已降魏公,正在等待魏公的令旨,同时,送给他一笔财货,便就可也。料之,李善道闻知后,当即会收兵还黎阳矣。”

这确是个不伤和气的上好办法。

元宝藏深觉合意,接受了魏征此策,问堂中诸门客:“君等谁人,愿为我走这一遭?”

目光先落在了魏征的身上。

魏征端起茶碗,慢悠悠地抿起茶水,半个字,也不再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