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红楼琏二爷 > 第773章 唇枪舌剑

红楼琏二爷 第773章 唇枪舌剑

作者:桃李不谙春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8: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因侄媳妇加好闺蜜兼好姐妹的邀请,凤姐儿一大早去了宁国府。

但是话没说几句,忽闻宫中传旨叫贾琏进宫,凤姐儿哪里还顾得着和秦可卿说话,立马就动身回了。

因久久未能得到消息,急的不信神佛的凤姐儿,都在家里拜起佛来。虔诚的模样,惹得不论是平儿,还是尾随而来的秦可卿等人,都很是诧异。

不过她们也都能理解凤姐儿的举动。

这先是罢官,现在又是紧急召见,很难不令人联想到不好的事情上去。

毕竟他们不是贾琏,掌握不了那么多的信息,更不清楚贾琏和宁康帝之间玄妙的君臣关系。

秦可卿安慰道:“婶婶不必过于着急,叔叔的本事婶婶应该是清楚的。叔叔进宫之前既然没有留下任何话,就说明此番进宫不会有事。

你看这几年间,叔叔遇到那么多艰难、凶险的事,哪一次不是平安度过,逢凶化吉,甚至还为婶婶挣下这莫大的家业和名位,婶婶应该相信叔叔才是。”

秦可卿的话,令凤姐儿紧锁的眉头松开了一些,托着秦可卿的手臂从蒲团上站起来,叹道:“我自然是相信他,可是世事难料,尤其还是这样的多事之秋。

你没听说嘛,这几日京中好多府邸都出事了,连镇国公府的那位都被下了狱,我真怕……

如今我只祈祷你叔叔他可以平安无事,为此哪怕不要这般家业和这身名位。”

凤姐儿最后这句话说的斩钉截铁,但是秦可卿却悄悄翻了个白眼。

别人不知道,她还不知道凤姐儿?她这位婶婶信奉的可是男人的那一套,大有一种“大女子不可一日无权”的霸气和霸道。

真要让她成为无权无钱的小老百姓,指定比杀了她还难受。

凤姐儿当然不知道好闺蜜是这么看她的。诚然她这话感慨居多,但未必没有几分真心。

她是想着,若是贾琏当真败了那也是大势所趋,谁叫贾琏竟然是太上皇的血脉,连太上皇都败了,贾琏被殃及池鱼也是理所当然。

只要能够留得性命就好。

如此,也未必全然是坏事。

至少那样贾琏就没有那么招蜂引蝶,身边的女人自然会少很多。

曾经的她,梦寐以求的就是贾母那样的生活。

有超高的诰命,足够的地位,随口一言,便能被人奉为圭臬。

为此她还埋怨贾琏没本事,不上进。

如今这些她基本都有了,惟独就是贾琏身边的女人也越来越多!

她甚至有点怀念当初窝在贾府当小媳妇,只能日日巴结讨好贾母和王夫人,偶尔还要防备蠢婆婆邢夫人使坏的日子。

至少那个时候,贾琏偷个腥都要藏着掖着,深恐被她知道。甚至她要是不高兴了,连贾琏身边服侍好几年的侍女,都敢先斩后奏直接打发出去。

她甚至敢和贾琏动手。

再想想现在,贾琏不但明目张胆的把女人一个个往家里领,她也再不敢和贾琏动手,每回只有挨打的份。

家庭地位,可见一斑。

坐在一旁的桌子边,有一搭没一搭的和秦可卿探讨着贾琏进宫的诸多可能性,忽见一个婆子鬼鬼祟祟的蹿到平儿身边,说了些悄悄话。

凤姐儿厉目喝道:“还有没有规矩!在那叽叽咕咕说什么呢?”

婆子吓了好一跳,还是平儿知道凤姐儿此刻不过是心烦,见不得有人背着她说话,因此给了那婆子一个眼神令其退下,然后就走到凤姐儿身边,回禀道:“是奶奶之前叫打听二爷用马车的事,已经打听清楚了。”

凤姐儿一愣,随即漫不关心的道:“她不是在园子里当差吗?”

言下之意,贾琏出门,怎么会是园子里的人先知道消息?

原来自从贾琏打造了豪华座驾之后,凤姐儿每回出门必用。方才去东府,却被告知马车已经被贾琏用了,凤姐儿就留了心。

因她素知贾琏若是出门办事,为求效率都是和麾下一样骑马,少有坐轿乘车。

于是问贾琏去哪儿,做什么去了,外院的人也回说不知道,她就让平儿悄悄打听。

平儿道:“她说二爷一早去潇湘馆把林姑娘接走了,好像是要带她出城郊游……”

凤姐儿和秦可卿愣了愣,对视一眼,都看出对方眼里的意思。

哼,这样的好事居然瞒着她们!

凤姐儿更是清楚平儿的性子,见其语有未尽之意,不悦道:“还有什么?别吞吞吐吐的。”

“二爷似乎还带上了薛大姑娘……她说,云姑娘在园子里和其他姑娘抱怨,说二爷偏心,出城玩只带林姑娘和宝姑娘,很多人都听见了。”

这一下,凤姐儿二人是真愣住了。

秦可卿赶忙看向凤姐儿,果然凤姐儿面色不大好看起来。

不过最终凤姐儿却只道:“好了,我知道了。你再派几个人出去,叫他们留意外面的情况,侯爷那边有什么消息,第一时间进来回我。”

平儿领命,就要出门,却听见外头好大的动静传来。

抬头一瞧,就见院内涌进来好些个仆妇和丫鬟,未见着人便嚷叫起来:

“二奶奶,大喜,二奶奶,大喜啊……”

平儿刚要迎上去追问,忽然背后传来一股大力,好险没把她撞翻。

等回头,果然是自家二奶奶已经冲到廊前阶上,叉腰问道:“快说,何事?”

众仆妇丫鬟争先恐后,七嘴八舌的,根本也听不清说的什么,气的凤姐儿大骂:“糊涂东西,都闭嘴!你,你来说。”

凤姐儿点名了一个平时说话办事靠谱的。

那仆妇忙笑道:“回二奶奶,是宫里的太监抬了好些皇上的赏赐来了。公公们说,咱们家侯爷封公了,是‘荣国公’,和太爷和老太爷一样。”

“真的?”

凤姐儿觉得有些不真实,忍不住疑问出声。

“真的,张大娘说的都是真的!真的来了好多公公呢,林管家正接待着呢。”

底下人口口声声的话语,确定了事情的真实性。

凤姐儿只觉得头晕目眩,一时差点站立不稳。

被平儿扶正之后,她方问道:“二爷呢?”

“这……我们也不知道,我们知道消息的第一时间就来通知二奶奶了……”

见这些人什么都不知道,凤姐儿也懒得理会她们,直接抬腿,一溜烟直接往外头去。

还是平儿知道这些人之所以这般积极进来报信,都是为了讨个好彩,因此给所有前来报喜的人一个一二百钱方才将她们遣散。

……

黛玉是少有来薛家的。

因此薛姨妈极其的热情,各种嘘寒问暖,准备水果点心,直到明显的察觉到黛玉脸上露出的不适,她才笑眯眯的说自己还有事,让宝钗照顾好黛玉。

薛姨妈一走,屋里的氛围便静谧下来。

宝钗道:“我妈就是这样的,她只是稀罕你,你不要觉得她啰嗦。”

黛玉似笑非笑的看着宝钗:“我何曾说什么呢?我觉得姨妈挺好的啊,温柔慈爱,会关心人,我要是有母亲的话,不知道多幸福呢。

可惜某人身在福中不知福,竟还嫌人啰嗦。”

宝钗能说什么?黛玉这妮子分明睁着眼睛说瞎话。

等闲陪贾母等人吃茶宴饮,黛玉都时常嫌人啰嗦吵闹,自顾走开。这样直来直去,丝毫不会讨好长辈的家伙,居然说她身在福中不知福。

黛玉见宝钗不搭茬,便又打量起了宝钗的闺房。

方才是她主动要来宝钗的房间坐坐的,她倒要看看人人都说好的宝钗,到底是不是表里如一。

是不是只在贾府,才装的那么“淡泊名利”。

但是黛玉很快就失望了。

宝钗这闺房尽管经过薛姨妈的调整,仍旧显得十分简洁整肃。屋里一概大红大艳的色彩全无,就连妆镜台前,也就有简简单单的几样脂粉盒子。

这样的女儿家闺房,放在一个殷实人家的女儿身上,倒也寻常。

但宝钗可是薛家嫡长女,薛家又是百年皇商,出了名的豪富,宝钗竟也这般,何苦而来?

正觉得没话,因此心里想什么就说了出来。

“宝姐姐家里这般富贵,姨妈竟也不给姐姐的房间装饰的精致些,竟弄得如此老气?”

饶是宝钗不想与黛玉一般见识,也不免觉得这妮子的嘴太气人了。

她这屋里不过是陈设简单些,没整那些五颜六色的东西,但是整体也是格调馨雅的,怎么在黛玉嘴里就成了老气?

也就幸好宝钗只比黛玉大两三岁,如今方过二八年华。要是她再大上几岁,成了大龄剩女,这话听着绝对刺耳。

“你知道我素来不在乎这些的。”

“宝姐姐是什么样的人,我怎么知道?”

黛玉回头直瞧着宝钗,清幽幽的道:“人言道,知人知面不知心。”

这话不但攻击性足,而且大有深意,宝钗自然不会听不出来。

她知道,这才是黛玉真正想说的话。

“你我也不是第一天认识了,你想说什么就直说好了,不用这般绕弯子。”

黛玉微微意外,她原以为宝钗也是清闺贵女,面对她的质问,必有怯色。

没想到竟露出如此坦然模样。

“我倒是想直说,就怕说出来的话不中听。这又是在你家,到时候你不让我走怎么办?”

黛玉故意笑道。

其实一直以来,她和宝钗的关系还是不错的。

尽管宝钗刚进贾府的时候,大家都说宝钗好,甚至有的踩她去捧宝钗,令她满心不悦,曾对宝钗有过一些敌意。

但是后来慢慢的,她自己也被宝钗的大度和不凡的学识所折服。

毕竟这个世界她和宝钗中间又没有隔着一个宝玉,她的一颗芳心从始至终都在贾琏身上,而宝钗与贾琏之间,看起来也没有任何不妥。

可以这样说,家里家外那么多姐姐妹妹,就很难找到一个如宝钗这样和贾琏那般清白的。

特别是后来入园组建海棠社之后,因每回兴社,几乎都是她二人轮番夺得魁首,彼此二人自然也多了几分互相钦佩之心。

也就是近来,她才逐渐察觉到一些不对味,对宝钗有了一丝防备。

没想到,还没等她黛玉小天才侦查出确切的情报,对方竟然主动暴露目标!

很是打了她个措手不及。

宝钗面对黛玉的进一步紧逼,仍旧显得游刃有余。

“妹妹说的哪里话,我素来是最疼你的,也知道你这张小嘴最是不饶人。

我要是事事都与你分辩清楚,早就撕你的嘴了。因此你有话尽管直说,哪怕不中听,看在你叫了我这么多年姐姐的份上,我也不会与你计较的。”

宝钗这话分明有倚老卖老的嫌疑,令黛玉听得直皱眉。

但她还是很快将注意力放到重点上:“姐姐?”

“若是按照先来后到,只怕谁叫谁姐姐还不一定呢。”

这话几乎就是挑明了。即便是宝钗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此时内心还是不免泛起羞怯之意。

她不由自主的挪开了目光,不敢与黛玉直视。

黛玉顿时乐了,也气了。

乐自然是因为宝钗败下阵来,气也是因为宝钗败下阵来。

好嘛,她刚刚还只是怀疑,毕竟只是和他们一起出城郊游而已,算不得实证。

如今宝钗这反应,却是默认了。

黛玉顿时张嘴,似乎有话要脱口而出,好歹忍住,换成了更加符合身份的话。

“宝姐姐也是大家出身,且不论容貌还是才情,皆属上乘,天下英才男儿,还不任宝姐姐挑选?

为何偏要委屈自己?”

宝钗自低头后便觉察不妥。和黛玉的交锋是预料之中,也是必不可少的,逃避不得。

于是她抬头反问道:“那妹妹呢,为何要委屈自己?”

“我,我当然是因为我父亲将我……”

黛玉紧张起来,语速都变快了,也结巴了。

“我也是因为我母亲!”宝钗回答的快速而截铁。

黛玉顿时就噎住了,她当然知道她脱口而出的只是说辞。便也可知,宝钗的回答亦然。

沉默了片刻,黛玉觉察到了不对劲。

不对啊,因为她和贾琏的事,她都不知道被长辈、姐妹们羞过多少回,跺过几次脚了。

这些可恶的人中,甚至还有眼前人。

可以说,她该承受的早就承受过了,现在是她在审问对方!

“即便是姨妈将你许给他,难道你就真的甘愿?

我不过是没了爹娘的可怜人,能够有一个知冷知热的人可以依靠就心满意足了。

但是你和我不同,你有母亲,有哥哥,还有那么多同族的兄弟姐妹。

你原本可以选择的。

他就真的那么好,即便你明知道他以后不可能全心全意的对你一个人好,你也甘愿?”

黛玉试图说服宝钗,或者说,她试图得到宝钗的答复。

她也是好不容易才走到今天的,深知这其中的心酸苦甜。

想当初她决定委身贾琏,也是经历过心理斗争的,即便她那样喜欢、依恋贾琏。

她想要知道,似宝钗这样有自身条件极佳,又素有主见的女子,为何也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她是相信贾琏的,她不太认为,宝钗会是贾琏通过手段谋夺。

她几乎都能猜到事情的原委。

大抵不过是姨妈贪慕琏二哥哥的权势地位和声名,觉得其可以扶持薛家,因此将宝姐姐许之以作笼络。

可是宝姐姐呢,她看起来似乎并没有不情愿的意思。

面对黛玉越发切中主题的发问,宝钗冷幽幽的回道:“他到底好不好,妹妹还不知道吗?”

一句话,给满心期待的黛玉干沉默了。

看似轻描淡写的回答,却已经将所有的问题说的清楚。

是啊,若非琏二哥哥真的那么好,父亲又怎么可能临终前将自己托付?若非他真的那样好,好的无可挑剔,自视甚高的自己,又怎么会为了他,委屈自己至此!

原来,心上人太过好了,也不好。

会有许许多多同样优秀的女孩子,仰慕倾心。

若是他只对自己一个人,对旁的女孩子坏一些,那该多好。

宝钗见黛玉突然不说话了,反倒忐忑起来。

她素知黛玉的脾性,一旦恼了,可是不顾后果的,因此想了想,主动道:“不管妹妹信与不信,我只想说,我和妹妹一样,都是因为真心倾慕,所以才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但毕竟是妹妹在先,因此要是妹妹不嫌弃的话,将来我可以唤你……”

黛玉想着一些事情,闻言回头,看向宝钗的明眸中有些戏谑,又有些期待。

她知道宝钗想说什么。

可惜天不遂人意,廊上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宝钗的话。

二人回头,发现是薛姨妈冲了进来。

此时的薛姨妈面上全然惊喜莫名之色。

“你们知道吗,你们琏二哥哥,封公了,荣国公!当今朝廷,唯一的外姓国公爷!!”

刚刚站起来的宝钗陡然怔住。

她回头看向黛玉,果然黛玉脸上也是呆呆的。

她便没有细瞧,回头疑问道:“母亲哪里听来的消息?”

“是真的,他们两府都传开了。府里的下人也说,有亲眼看到送封赏的大群太监进了宁荣街……”

薛姨妈脸上难掩激动。

原本以为她昨晚不过是屈服在贾琏的淫威之下,被迫签下了城下之盟。

没想到,转眼就给她来了这么大一个惊喜!

国朝第一个公,单是这个名头,宝丫头跟她就不会委屈。

更别说,这个名头之下蕴含的深层含义。

贾琏根本没有失去圣眷!

自国朝定鼎之后,汲取前朝教训,名爵不轻受。

因此自开国四王八公之后,别说封王了,连封公都屈指可数。

纵观太上皇一朝近甲子,就只封了一个国公,那就是贾代善!

这还是因为其出身贾家,沾了父亲的光,又和太上皇关系莫逆,才获此殊荣。

也就是说,若非开国王公嫡系后裔,不管你后面立了多大的功劳,最多封侯。

宁康帝只要脑子没坏,大概就不会拿国公这个名器玩笑。而今他既然将他登基之后封的第一个国公给了贾琏,就可知道贾琏在其心目中的地位。

薛姨妈脸上乐开了花,也顾得不掩饰了,看着女儿那张娇艳明媚的脸,是越看越喜欢,越看越满意,都忘记了旁边的黛玉了。

贾琏晋爵,黛玉自然也是高兴的。

但她更多的却是为了贾琏摆脱困境而高兴。

之前贾琏被罢官的消息传出,家里的气氛她还是清楚的。而今皇帝既然愿意给贾琏封这么高的爵位,自然代表着贾琏不会受到什么清算。

琏二哥哥安全了,她的心也就安了。

于是趁着母女俩看向她的时候,对宝钗道:“他既然封了名爵,肯定有一大堆的事要缠身,出城郊游之事,大概是不成行了。”

说着,她又对薛姨妈道:“叨扰姨妈这么久,蒙姨妈盛情款待,心里实在过意不去。

等回头定然备好好水好茶,请姨妈过来闲坐,聊表心意。”

薛姨妈见状,自然是极力挽留,奈何黛玉去意已决,她也阻拦不得,因此又忙着要张罗车马人从护送黛玉回去。

见黛玉拒绝,宝钗便道:“她也不是外人,妈就不用这么客气了。进门的时候琏二哥哥的亲卫说了,他们都在外头候着,嘱咐我们要是要出门,一定要叫他们跟着。

而且琏二哥哥进宫之前把马车也留下了,让我们坐马车回去就是了。”

薛姨妈听了道:“你也要回去?”

宝钗见薛姨妈的模样,知其这是有话想要单独与她说,叫她留下来的意思。

黛玉自然也瞧的明白。

她在听到宝钗说她不是外人的时候,就似笑非笑的瞅了宝钗一眼,此时更是直接道:“宝姐姐就不用陪我一道回去了吧。你难得回家一趟,姨妈不定有好多话想要嘱咐你,你还是留下来陪姨妈好了。”

说完,黛玉辞别薛姨妈,找到紫鹃、雪雁二婢,在贾琏亲卫的护送下,回去大观园不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