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红楼琏二爷 > 第772章 功封荣国

红楼琏二爷 第772章 功封荣国

作者:桃李不谙春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8: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重华宫,依旧如往昔那般威严壮丽。

只是没了往日宫女太监你来我往的忙碌场面,显得冷清太多。

带路的太监将贾琏领到重华殿外,便恭敬的至廊下等候,由门口驻守的太监进行高声通传。

未几,贾琏来到殿内。

偌大的大殿内,几无生人,只有最上手的龙座上端坐着一个老人。

贾琏见状,心里未免心生几分欷歔。

想当初太上皇是何等高高在上,统御天下近甲子,一言既出,天下人莫不从之。

即便是晚年荣养,但仅仅只是他宫内出去的一个大太监,就敢睥睨满朝文武,不将大明宫内相放在眼中。

而今一朝丢掉了权力,却也只能像个普通的老人一般,孤零零的坐在这阴冷的大殿之内。

当然,贾琏相信宁康帝并不是存心苛待太上皇。

之前那样的情况,宁康帝都没有对太上皇表露过丝毫杀心,可见宁康帝从始至终的目的都只是夺权。

他应该并没有报复太上皇的意思。

只是他现在太忙了,或许将太上皇关进这重华宫内,将之前的宫人、侍卫全部撤换之后,还没有来得及安排更多服侍的人进来。

“微臣贾琏,叩见太上皇,愿太上皇龙体康健,福寿万年。”

贾琏恭恭敬敬的给太上皇叩了个头。

不说太上皇可能是这具身体的血脉祖父这一点,就说当初太上皇对他其实还算不错的。

即便是反对他和昭阳的事,如今看来,也是合情合理。

“平身吧。”

“谢太上皇。”

太上皇的声音,已经没有当日兵败的歇斯底里,恢复了他往日的气度。

“你是朕的皇孙,当和其他皇子一般,称朕皇爷爷。”

“臣不敢……”

“你是怕和朕亲近了,惹他不高兴?”

贾琏瞅了太上皇一眼,心说你都清楚还问做什么。

太上皇便有些不悦,沉默了一下,道:“你走上来一些,离那么远朕说话累。”

“是。”

贾琏这才踩着红毯御阶,走上前去。

“再近一点。”

贾琏无奈,只能更近一些。

太上皇将其上下打量一番,叹道:“好生俊朗的模样,看见你,真是令人不得不感叹时光易逝,如白驹过隙。”

见贾琏不说话,太上皇察觉到他现在对贾琏表现的亲近稍显廉价,因此换了一种说话方式。

“听说他将你的兵权解了,连官职也全都免了?”

“是……”

“可后悔?”

贾琏眉头一挑,摇头道:“雷霆雨露俱是君恩,臣身上的官职既然是陛下所赐,如今陛下要收回自然也是理所应当。

何况陛下和我说了,只是让我回家休养一段时间,趁机给我父亲好好守孝。”

“你相信他?”

“陛下一言九鼎,臣自然相信。”

太上皇皱了皱眉,似乎觉得贾琏太天真,又似乎因为贾琏如此信任宁康帝而嫉妒。

他撇了撇嘴,道:“如此也好。你手中没有了权力,他自然也就没有对你下手的必要。

如此,你倒是能够平安的度过一生,比其他人强。”

太上皇目露唏嘘和追忆,也不知道是想起了哪些人、哪些事。

“你可怪朕?”

“太上皇何出此言?”

太上皇突如其来的问话,让贾琏显露出几分诧异。

太上皇漫不经心的道:“怪朕这么多年一直没有认回你们,让你父子二人漂泊在外。怪朕那日突然又揭破你的身世,让你丢掉了大好的前程?”

“太上皇多虑了。

我和父亲并非是漂泊在外,而是从小在贾家,过着锦衣玉食的富足生活。

我父亲是一等神威将军,我亦是得陛下恩宠,受封侯爵,不论是财富还是地位,都在万万人之上。

因此我不知道我父亲如何,但我肯定不怨太上皇的,因为我知道,太上皇这些年,定然也有在关注着我们父子女四人。

至于让我丢掉前程,更是无从谈起。

反倒是我当日斗胆,没有遵从太上皇的旨意行事,还请太上皇勿怪才好。”

贾琏话语,字字句句都在理。但也字字句句,透露着疏远。

对此,太上皇心知肚明。

原本当日他许下重诺,让贾琏随他抵挡宁康帝,被贾琏毫不犹豫的拒绝他是很生气的。

但是这两日,他的气也消了。

加上幽居深宫,身边几无可以说话之人,让他也觉得孤寂,不由得就想起贾琏这个血脉孙儿,想着对其有所亏欠,因此想要见见。

他的本意是和贾琏亲近亲近。

毕竟贾琏不论品貌还是才干,都跃然超脱他其他那些孙子。加上特殊的出身,多少在他心里有些不一样的位置。

但是贾琏的态度明确告诉了他,现在说这些未免稍迟。

他知道,这就是聪明人的坏处。

倘若贾琏生的愚顽一些,以自己的身份,只要肯相认,只要稍假辞色,对方便该俯首帖耳,心生孺慕。

和其他后辈一样。

“你能这么想就好。其实当初朕登临大宝之后,国朝内忧外患,朕着实没有精力着心于旁骛,因此对你父亲,确实有所疏忽。

或许也正是因为朕的疏忽,才致使他养成了那般模样。

等到朕励精图治,将天下安定下来,是想过将你父亲抬回宗室的。

只是那个时候,你父亲已经长大成人,且顽劣不堪,所做之事,多是人所共弃。

最终,朕为了天家的名声,没有这么做。”

太上皇似乎是解释。

贾琏也连连点头,似乎很相信太上皇的话。

但是他心里却一点不在意。本来就是干坏事惹出来的种子,太上皇只怕遮掩都来不及,怎么可能堂而皇之的将贾赦迎回宗室,这不是指引着天下人去挖他的猛料吗?

所以,所谓顽劣不堪,大概不过是借口而已。

不然,自己这些年的名声总算不差吧,怎么也没见他老人家给自己正名?

“本来朕都已经完全放弃了你父亲,但是万万没想到,他还给朕留下了你……你们兄妹三人。

尤其是你,才情和能力,令朕都颇为欣赏。

朕其实已经想好了,寻个合适的机会,让你们兄妹三人认祖归宗。因此去年的寿宴上,朕才会亲自出题考教于你。”

贾琏目露感怀之色,叹道:“可惜世事无常。若是没有发生此番这件事,我和二妹和琮弟他们可就从此飞上枝头变凤凰了。”

太上皇神色微窒。

其实他在乎的,只有贾琏而已,他甚至连贾赦另外一双儿女叫什么都不清楚,毕竟他的孙子孙女太多了,少说一二百位。

甚至要不是贾琏反复说到,他压根都不会提及迎春和贾琮。

他之前确实有认回贾琏的意思,但绝不是像贾琏“认为”的那样,将真相大白于天下。

他是想着,先表达出对贾琏青睐,然后再让自己的某个儿子将贾琏收为义子,这样他就可以将贾琏名正言顺的招到身边教养。

这样的话,根本没有其他人什么事。

在他这位高高在上的帝王眼中,只有贾琏这样品貌、才情和能力俱佳的孙子,才能让他无法弃之如敝履,让他有想要认回血脉的冲动。

可恨老六如此心机深沉,如此大逆不道,居然也敢造他的反!

可恨贾琏如此现实,见他落败,居然对他这位血脉至亲爷爷的亲近表现的莫不在意。

“总之,在朕心里,你和朕其他的孙儿是不一样的。

朕现在是出不得这座重华宫了,朕也不想再出去。他既然觉得朕不对,朕就随他自己去折腾,等他有一天累了,他就能体会到朕的无奈了。

罢了,不说他了。

你要是有心,等闲的时候,可以常进宫来瞧瞧朕。你要是不敢来,朕可以给你六伯说一声,让他赐你随意进出宫的令牌。”

“这……”

“哼,你不用担心。朕将这天下都交给了他,他不会连这点小小要求都不应朕的。

你回去吧,朕乏了。”

贾琏微微迟疑:“是……微臣告退。”

……

从重华宫出来,一直侍候的太监又将他带回了南书房。

宁康帝仍旧在看奏报,见他进来,头也不抬的问道:“这是你们爷孙两个相认之后第一次见面,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太上皇他老人家精神不是很好,和臣说了几句话之后,就觉得疲乏,因此臣就告退了。”

“是吗?他和你说了什么?”

“也没什么,就是和臣说了些陈年往事,还有就是让臣有时间的话,可以多进宫去瞧瞧他……太上皇他,看起来挺孤单的……”

贾琏的话,令宁康帝沉默了一下,忽回头对戴权道:“让你安排到重华宫的太监宫女,你可都安排妥当了?”

“回禀皇爷,因近来宫内事务繁杂,各处都需要人手,内务府那边一时间也抽不出太多的人。

昨儿奴婢已经亲自安排了二十八名太监,二十八名宫女送进去。剩下的人,大概今儿晚上,就能全部安排妥当。”

宁康帝这才没有说什么,重新看向贾琏。

贾琏也是坦然相对。

太上皇再怎么说,也是他的爷爷。他要是一味避嫌,连一句话都不敢为太上皇说,只怕宁康帝还会瞧不起他,甚至觉得他心里藏奸。

果然,宁康帝只瞅了他两眼,便低下头从案旁拿起一卷明黄色的圣旨。其仔细瞅了一回,又将之放在桌子上,拿起来旁边紫檀镶金盒中的国玺,双手捧着印了下去。

将国玺放回,宁康帝重新拿起那道圣旨瞅了一眼,递给戴权:“给他吧。”

贾琏尚自狐疑,就见戴权已经乐呵呵的朝他走过来,笑道:“侯爷,接旨吧。”

贾琏一骨碌对着宁康帝跪下。

“敕曰:

镇远侯贾琏,德行兼备,奉公体国,自领国事以来,兢业勤勉,累克大功,深得朕心。

今数功并奖,特晋三等荣国公,准御马进宫。

望尔今后加倍勉励,莫负朕恩。

钦此。”

听到“荣国公”三个字,贾琏愣了愣,但还是立马叩谢。

接过戴权手里的圣旨,不待观看,戴权却先笑道:“奴婢见过荣国公。从今往后,公爷可就是外姓第一公了。”

贾琏站起来,眉头微挑,心里也不由有些许的激动。

他想到过宁康帝会嘉奖他。之前那些小功小劳就不说了,铁网山他可是首功,不奖赏说不过去!

但也没想到宁康帝这么下得了本,居然直接给他封公。

这可不是开国,而是太平公爵!

当今天下,除了宗室那些半吊子公,还有那些依附的番邦小国的装样子公,可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国公都没有!

侯爷倒是有许多,但是公爵……大概真就只他一个了!

虽然,这可能有占了祖宗爵位的便宜,但即便这样,一旦宣扬天下,照样能够引起不小的波澜。

就和外姓第一王,也是如今唯一的外姓王水溶一样。

看着贾琏脸上露出的难得的激动之色,宁康帝哼道:“他可算不得什么外姓。

好了,朕该给的也给了,也免得某人再在心里骂朕。”

戴权听了宁康帝的话,作势打了一下自己的嘴,然后笑眯眯的看着贾琏。

看来陛下是将贾琏当做皇室子弟来看待的啊,如此封个公倒也算不得什么。

不过,既然如此,陛下为何偏偏要将荣国公的封号赐给贾琏,这不是将贾琏重新定死在贾家了吗?

“陛下说笑了,臣哪敢在心里骂陛下啊。在臣心里,陛下可是如万家生佛一般的存在,是臣心目中唯一的指路明灯……”

贾琏高兴了,准备大拍一通马屁的。不过迎着宁康帝冷秋秋油盐不进的眼神,他只好讪讪的将余下的话收了回去。

“太上皇既然让你常进宫去看他,你便记得就是。朕会传旨给禁宫卫宿,让你可以出入禁宫。

还有,朕虽然准你骑马进宫,你也不要不知规矩的在宫内乱闯。到了临敬门外,一样得给朕下马!

回头你多向戴权打听打听宫里的规矩,要是……哼,别怪朕没提醒你。”

“是,臣知道了。”

贾琏并不觉得有什么,宁康帝大概是怕他年少轻狂,宫里贵人又多,一不小心容易冲撞。

但先不说他早就过了轻狂的岁月,就说他压根也没打算经常进宫。

真当他想要和太上皇叙祖孙亲情啊?

要是宁康帝没逼宫之前,那还有的一说。

见宁康帝似乎没事了,贾琏迫不及待的就想要告辞出宫。

“慢着。既然都进宫了,就去凤藻宫替朕看看你姐姐吧。”

“额,臣遵旨。”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