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给玄德当主公 > 第二百六十章 荀家中的亲宦人

我给玄德当主公 第二百六十章 荀家中的亲宦人

作者:臊眉耷目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01: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荀爽看向了那名说话之人,也是他的侄儿,刚刚从雒阳奔逃回乡的荀彧,荀文若。

荀彧是八龙之中的二龙荀绲之子。

荀彧先前曾被举为孝廉,任守宫令,在雒阳宦官皆死,何进亡故之后,他感觉雒阳城必然会出现巨大的变故……故为了留下有用之身,因此他丢弃了官职,回到了颖川。

如今在听到了董卓招募荀爽,而荀爽又询问一众荀家子侄他应该往哪里去的时候,荀彧就情不自禁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不得不说,他这个想法还是非常的非主流的。

至少在荀氏家族中人来看,确实是非主流。

荀家虽然以礼义忠孝为处世的基本原则,是“君权神授”的拥护者,但这不代表荀家人的利益就与汉室宗亲在同一条战线上。

他们赞同“君权神授”,对大汉天子是天下之主这件事绝对拥护。

但他们也认为,治理天下的应该是士族,是类似他们荀家这样的士林家族,皇帝可以是天下共主,但没有必要全掌权柄。

天下之主将权力下放给士族,这才是天下之主应该做的。

那些帮着大汉皇帝夺权的汉室宗亲,在他们看来都是穷搅和的败类。

荀氏家族是颖川士族之首,而颍川士族朋比为党的情况在大汉朝各州郡几乎可谓名列前茅,而与颍川士族利益交集最深的家族,毫无疑问是汝南袁氏。

或者可以这么说,汝南袁氏与豫州境内所有的士族,利益交错都非常的深。

汉室宗亲的名头,拿出来唬一唬别人还可以,但在士族关系盘根错节的颍川,汉室宗亲就是狗屁。

天子是共主……但宗亲算什么?我们不认!

什么鲜卑讨伐者,什么黄巾平叛,什么天子的皇叔,在颍川士人看来,根本毫无意义……更别提是荀家了。

天子用来抢士族之权的宗亲……怎么文若也吃这一套?

一众荀氏子侄的脸上都露出了疑惑,他们对荀彧的想法很是嗤之以鼻。

不过大家的涵养都摆在这儿,倒是没有人直接出言反驳的。

荀爽微笑的看着荀彧,并没有反驳他的言论。

随后便见荀爽对众人道:“今日权且议到此处,回头你们再各自想一想,咱们荀家今后当如何走?”

“我给你们两日的时间,都仔细的琢磨琢磨,世道和原先不一样了,该是你们应变想办法的时候啦,我还能活几年呢?我一步走错,影响不大,但影响最多的却是你们。”

“都好好琢磨琢磨吧。”

一众荀家子侄纷纷起身行礼。

随后,荀爽就安排他们各自都在自家住下。

………

当天晚上,荀爽叫荀彧招到了自己的书房。

书房之内,一盏油灯微亮,荀爽和荀彧叔侄相对而坐。

却见荀爽捋着花白的胡须问道:“文若,你今日提到刘德然之事,却是为何?可愿与我仔细说说?”

荀彧当即道:“叔父,您知道,我的情况和诸位兄弟侄儿们不太一样,看到的和听到的东西,也有不同。”

荀爽笑道:“那就把你看到不一样的东西跟我说说。”

荀彧叹道:“叔父,昔年朝堂局势错综复杂,咱们荀家虽是颖川清流之门,但难免也会因顾及到天子,而与宦官有所联系,而这一代中,与宦官关系亲近者,便是我了。”

荀氏家族身为颖川大族,虽然名义上是清流之门,但为了家族昌盛,每一代每一个人身上,除了养望之外,每個人都有着各自应为家族所尽的人际关系任务。

就比如说荀彧的祖父荀淑,在他活着的时候,就曾与袁逢倾心结交,巩固荀家在汝颖的影响力。

而荀彧的父亲荀绲,活着的时候则与中常侍唐衡做了儿女亲家,而荀彧的妻子,也就是唐衡的过继之女。

也就是说,荀彧和荀绲父子属于“依附于权宦的士大夫”。

一般情况下,这种士族是会被清流看不起的,但一般也要看其家族在士林中的影响力,影响力小的家族,很容易被舆论压的在士林中抬不起头来。

但类似于荀家这样的家族,倒是不会被这种情况所击倒,反倒是因为与宦官的交往,而获得更多的政治资源。

特别是自汉顺帝以来,宦官的爵位可以由养子继承,乃至于出现“父为宦官,子为公卿”的情况,是他们与寻常士大夫无异,如此更加模糊了宦官士族和普通士族的关系。

实际上,在第一次党锢之祸以后,汝颍门阀之中,就有很多大族暗中倒戈,与宦官合流,只不过面上还总是保持着一幅宁死不屈的样子。

类似于陈群的祖父陈寔,也曾依附于宦官,但颖川士族谁敢说他是败类?

是不是叛徒,也要看人下菜碟。

荀彧父亲荀绲所担任的济南相,往往都是由东汉宦官亲近人物担任,历史上的曹操也是就任此职。

而因为多少都与宦官集团有些亲的原因,所以荀彧在历史上投靠了袁绍不顺心之后,转而就投靠了曹操,都没考虑别人。

因为荀彧和曹操有着他们的共通之处。

同时,这也是大将军何进与宦官同归于尽之后,荀彧就立刻辞去官职,返回颍川的一个间接原因……在雒阳的靠山没了。

当下,便听荀彧对荀爽道:“因吾岳丈之因,侄儿平日里结交之人,与兄弟们多少有些不同,我结交的一些人,是他们不屑于结交之人……这当中,包括一个英杰。”

“谁?”

“谯郡曹操。”

荀爽缓缓地点了点头,道:“此人我知晓,听闻袁绍昔年为党锢中人奔走之时,此人与南阳许攸,乃是袁绍的左膀右臂,此人的所作所为,倒是多为党锢英杰称赞。”

荀彧道:“正是如此,侄儿在雒阳,安分守己,不轻易与人相交,盖因同为宦官亲属,故与曹操有些交集,曹操此人虽是宦党之后,却才思敏捷,胸有大志,看人极准,有豪雄之相。”

荀爽很了解他的这个侄儿,荀彧一般不轻易夸赞某个人,这个曹操身为实打实的宦官之后,却还能够得到荀彧如此高的评价,想来应该不是个简单的人物。

“继续说。”

荀彧拱手道:“侄儿对于曹操颇为欣赏,曹操也颇为欣赏侄儿,故我二人平日里多有交流,特别是对京中年轻一辈人物,多有品评,其中也包括袁家诸杰。”

“哦?”

荀爽听了似乎颇感兴趣:“说说看,你与曹操日常里交流,对于雒阳诸杰都有何品评?”

荀彧言道:“别人暂且不说,就说适才诸位兄弟所言的袁绍,袁术两兄弟,单从他们两兄弟平日里的行为来看,那袁术号称陆中旱鬼,虽出身望族,却性情骄横,好奢淫,非治乱之主。”

荀爽点头:“继续说。”

荀彧又道:“至于那袁绍,因与曹孟德乃是挚友,平日里曹孟德对他品评不多,不过盖因曹操常年与其厮混,故也有许多日常之事说于我听,所以我对这个袁绍也多少有些了解……”

荀爽道:“依你看,绍,何等人也?”

“胸怀大志,腹有良谋,志气不小。”

荀爽闻言笑了:“如此岂不甚好?”

荀彧摇了摇头,道:“此人虽有志气,但以我看来,此人坐作声价,好养死士,心向夺利,乃生乱之人。”

“若是光生乱也罢,偏此人在关键时刻多谋寡断,有谋无断,有生乱之能,却无平刀斧之力!”

“叔父,恕侄儿直言,乱天下者,未必是董卓……或许乃袁绍也。”

荀爽闻言若有所思。

“那依你之见,若董卓与袁绍乃乱天下之人,这有平复天下者之力者,又为何人?”

荀彧淡淡道:“侄儿不敢完全肯定,但或许,有此力者……就是我刚才所言的那位守邺城者。”

“为何?也是那曹操所言?”

“是他所说的,但却又未完全直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