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 第六百七十四章:崇祯的功绩

{崇祯自尽的所有细节合并自《明史》和《明朝纪事本末》。}

{究其根源,大致来自钱士馨在1653年前后所著的《甲申传信录》,很难说有很高的信度。}

{虽然崇祯殉国一事的知名度极高,但是除了殉国自尽一事以外,几乎所有的细节都存在争议。}

{原因很简单,改朝换代和加上对官员队伍的清洗,缺少足够信度的史料。}

{具体有争议的地方有很多。一是崇祯是否留下遗书。虽然明思宗在衣服中留下遗诏,但是实际上主流观点对此事存疑,一般在讨论明代遗诏时也多以天启为止。}

{二是明朝京城为何没有组织像样的抵抗。传统史家或者习惯上将大顺自东征开始一路顺风归结为明朝诸镇望风而降,但是近年来有观点认为是因为此时华北地区爆发鼠疫,导致京营减员严重,以至于无力抵抗。}

{三是北京城破之前,明顺之间究竟有没有议和,进展到何种程度。因为史料缺失以及当事人的刻意回避,一般都认为双方曾进行过接触,但是因要求差距过大而破裂。}

{……那他妈还有什么是真的?}

{明亡了是真的。}

……

大汉·景帝时期

刘启蹲在田边,胳膊肘怼了怼旁边挥舞树枝小刘彻。

小刘彻栽楞了两下,用树枝稳住身体。

先是默默翻了个白眼,然后扭头看着刘启,笑道:

“阿父,有何事啊?”

刘启一脸惆怅道:

“大明就这么亡了?”

小刘彻笑着点头:

“是呀,亡了。”

刘启还是很惆怅:

“虽然知道他会亡,但也亡的太……”

滑稽了吧?

真就是一点像样的抵抗都没有啊。

一切就跟水到渠成一样。

小刘彻再次甩着手里木枝,吐槽着: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就崇祯做的那些事,谁会给他卖命啊。”

他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

天幕上。

崇祯皇帝的评绩也逐渐展露。

【明思宗·朱由检】

【军事成绩:屡战屡败,亡国之君。】

【评价E级·得零分】

【制度建设:明代有“非翰林不入内阁”的规矩。】

【但当他在治国上逐渐上手的时候,他发现这些科举出身的官僚都是一些只懂八股,只会坐而论道之徒,难以在治国上有建树。】

【随即十分痛恨“非进士不进翰林,非翰林不进内阁”的选人用人制度。】

【他在官吏晋升的考选法基础上增添了负有连带责任的保举法。】

【这样使得难以通过考选法胜出的低级官僚能够晋升为高级官僚。】

【同时改革科举,重视武将,重视经世致用人才的选拔,从地方督抚中直接选拔人才进入内阁。】

【将武举同文举一样实行殿试、传胪。】

【大举提拔只考中举人、没登过进士的人才。】

……

大唐·高宗时期

飞檐翘角下。

李治背负双手望着天幕,悠悠道:

“那些自幼入学、沉溺于举子之业,然后有幸得授翰林院官,再被推荐入阁的学士们。”

“虽有文学之才,但多不谙政务,脱离实际,又与吏事相隔膜,坐而论道则犹可,因时应变、以济时艰却很难。”

“崇祯能看到这一幕,也算有几分见底。”

“可惜了。”

斜纹镂花的窗格后,长发如瀑的柔媚身影轻声细语道:

“但这种方法也会使得一些良莠不齐的人混进官场。”

“这种方法既打破了旧的制度,又不能建立一种新的制度。”

“所呈现出来的只有混乱与无序。”

李治点点头,忍不住长叹一声。

能知我心中所想的唯有她。

可惜……

若不是宫里的其余人蠢得让他窒息,他也不至于偷摸过来看她。

再不跟同样见识的人聊聊,他都怕自己被宫里那些人同化了。

“你觉得崇祯是个什么样的人。”

身后的影子沉默片刻,再次轻声道:

“陛下竟不认为崇祯是独夫。”

李治再次长叹一声。

“媚娘啊……”

“崇祯是一个单纯的人,他跟洪武皇帝一样不愿意和光同尘。”

“不懂得世间自有阴阳两套规则,不懂的治大国如烹小鲜的道理。”

“随意用人,随意罢人。”

“结果自然是越来越多的人无所适从,不敢担当。”

“空有用人之心,却无识人之明,用人之能。”

窗后的武媚娘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嘴里依然柔声道:

“心有余而力不足。”

“陛下还是要保重身体的。”

李治笑着回答一声:

“当然,还是媚娘记挂朕。”

嘴角笑着,眼底却是一片冰冷。

……

【己巳之变后,因发现户部错账甚多,遂开始整顿财政。】

【明代大部分的财政定期奏报为“岁报”。少数银库保留了月报或季报的形式。】

【崇祯要求户部将新、旧饷库账册“五日一报”,边镇饷司实行“月报”。】

【建立驳查制度,派专员核实月报数额,由此可以随时掌握各仓库的具体变动。】

【清朝入关以后,沿袭崇祯的财政改革成果,形成奏销制度。】

【评价A级·得四分】

……

大明·永乐时期

“他娘的!”

朱棣更气了!

“制度评绩这么高,说明脑子没问题!”

“怎么办事就这么差呢?!”

朱高炽揣着袖子,老神在在道:

“人虽有天分差别,作为皇帝,缺乏必要的皇帝教育就是个大问题。”

“谁也没有想到朱由检会突然成为皇帝。”

“自然也就没有受过完整的皇位继承人的教育和训练。”

“也不能指望每个藩王一继位就是嘉靖那种天才吧。”

“这年少突然即位,接手了一个如此复杂、困难的烂摊子,确实力不从心。”

“能力与品质,两方面都承担不了一个君王的角色,何况在这种乱世。”

“他本人也确实有很大的问题,性格扭曲乖张,患得患失,游移不定,猜忌心极重,对臣下极为刻薄暴虐。”

“一方面推卸责任,频繁更换和杀戮大臣,一方面又不断抱怨臣下有负君恩。”

朱高炽说的直摇头。

“只能说咎由自取。”

朱棣斜睨着他,冷笑一声:

“太子爷倒是大心胸。”

“大明都亡了还能如此怡然自得。”

朱高炽无奈的看向自家母亲,摊手道:

“娘,你看,又这样。”

徐皇后正打听着朱瞻基喜欢什么女子呢,闻言扭过头道:

“你别没事总熊老大!”

“那崇祯虽说干的不如不干,但态度还认真的,大明亡了又不只是他的原因。”

“你与其关注大明亡了,不如先治未病!”

朱棣一边挨说一边盯着朱高炽。

兔崽子……

你给老子等着!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