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 第六百二十六章:万历三大征·平倭御朝

【万历二十四年(1596)十二月初四,丰臣秀吉借口朝鲜未按谈判办事,准备再次对朝鲜发动进攻。】

【蓟辽总督孙鑛、辽东巡抚李化龙向朝廷报告紧急倭情。】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正月十五日,辽东副总兵马栋报告,有倭将清正带领倭兵船二百余只,已于十四日到朝鲜海岸,至原住机张营驻扎,其兵力不下两万。朝鲜陪臣刑曹郑其远向明朝痛哭求援。】

【正月十八日,兵部尚书石星自请前往朝鲜宣谕两国罢兵,被拒。】

【二月,沈惟敬在议和中伪造国书事发,石星和沈惟敬下狱。】

……

大汉·景帝时期

躺在地上翻滚的刘启“腾”一下坐直身体!

“你等一下!”

刘启擦了擦手指扣了扣耳朵,一脸荒唐且迷茫。

“什么东西?伪造议和国书?!”

你们大明上下都这么勇的吗?

还是朕累迷糊了?出幻觉了?

一旁的小刘彻啃着梨,一边口齿不清道:

“是真的,还有兵部的事。”

“万历这皇帝当的……”

“泰一神在上!使者与兵部居然能把你瞒得死死的。”

“那姓沈的当自己是苏秦吗?”

“还有啊,阿父。”

手里啃完的梨核被小刘彻收了起来,他斜眼看着坐在地上的刘启,嘲讽着:

“您就是这么给我打样的?”

“翻的地还没我个孩童多呢!”

刘启脸色一红,骂骂咧咧道:

“朕那是腿抽筋了!”

“你看着!朕肯定耕的比你多!”

说完,拿起手边的锄头向田里的走去。

小刘彻无语的看着气势汹汹的刘启。

阿父要强心真是重啊……

你赢了我有什么意义呢?

……

【随后,万历以兵部侍郎邢玠为刑部尚书总督蓟辽,以麻贵为备倭大将军,经理朝鲜,佥都御史杨镐驻扎天津、进行警戒。】

【因为明军尚未集结完毕,麻贵命令杨元屯南原、吴惟忠屯忠州。】

【六月,丰臣秀吉所发侵朝之兵达十四万之众,分八军与一守备队。】

【日军大军先后渡海,侵占朝鲜沿海。】

……

天幕上。

两百多艘十余丈长的大船俱都倾覆在海面上。

船身四周凿出的炮眼枪眼,正冒着滚滚浓烟。

远处,三十余艘战船缓缓驶离这片毫无声息的战场。

画面一转。

这三十艘战船也同样倾覆在一处海峡之处。

周围,是一百余艘破烂的小船。

画面推进,一艘小船上。

一名身穿朝甲的将军正放声大笑。

……

【七月,日朝爆发漆川梁海战,朝鲜水军几乎全军覆没。】

【八月,日军第一军将领加藤清正乘势进攻南原。】

【杨元所部只有三千骑兵和三千朝鲜兵,全州朝鲜将领陈愚衷不敢支援,结果日军四日便攻破南原,乘势占领全州,直逼汉城。】

【九月,明朝在稷山大捷设下埋伏,大败日军。】

【朝鲜起复李舜臣,取得鸣梁海战胜利,日军水师遭到重创,海上补给线受到影响。】

……

{用十二艘战船,再加上一百余艘改装过的民用船,在水路复杂的鸣梁海峡设伏,一举击沉日军先锋部队的三十余艘战船,是为著名的鸣梁海战。}

{按照朝鲜以及后来韩国方面的说法,李舜臣的部队凭借十二艘战船在这场战役中击沉日军一百二十多艘战船和两百多艘后勤船,杀死日军七千三百多人。}

{是的,韩国是这样的。}

{他妈的,整支入侵朝鲜的日本水军一共七千二百人!进入鸣梁海峡的那三十多艘船是日军先锋部队!李舜臣自己的《乱中日记》也写的是“贼船有三十只撞破”}

{嗨!按照日方的记载,日本还只损失了几艘船,十几个人呢。}

{……真是双向奔赴啊……锁死吧你俩。}

{其实李舜臣本人还是挺不错的,国内史书对李舜臣评价也不错,只不过韩国吹的太狠了,不过我表示理解,毕竟韩国幸运是有一个李舜臣,但是悲哀的只有一个李舜臣。}

{这个人的梦想是来明朝当将军,皇帝同意了,但是他在来之前战死了。}

{因为李舜臣怕被自己的同胞搞死,他还想养老呢。}

……

大辽·圣宗时期

耶律隆绪撇了撇嘴。

“就明朝?就你一人藩属之民?”

“可算了吧!”

要说南边那群人是眼睛长鼻子上面,那明朝这帮人就是眼睛长脑袋顶上!

朝鲜国容不下你,大明就容得下你了?

早生个一百五六十年吧!

也就明成祖容得下你。

……

大明·永乐时期

“阿嚏!”

朱棣打了个大喷嚏!

“一定是万历那个小王八蛋在骂咱!”

朱高炽诧异的看着老爹。

“这话……属实没道理啊爹。”

朱棣揉了揉鼻子。

“那就是嘉靖那老小子再骂咱!”

朱高炽微微颔首,轻笑道:

“这倒是很有可能。”

朱棣吸了吸鼻子,冷哼一声,看向天幕。

“你说说……多好的大明啊!”

“别人想来都想的发疯!”

“这些小王八蛋怎么就不知道好好治理呢!”

朱高炽也懒得说那些老生常谈的话了。

朱棣则不满的嘟囔着。

“锦衣卫是废了,东厂恐怕也废了。”

“议和这种事都能被蒙骗。”

“你还杀张居正,废军心。”

“王八蛋……”

……

【十二月二十三日,明朝攻取蔚山,二十四日、二十五日再攻岛山。】

【在岛山围攻十昼夜无法奏效,反遭日军援兵包围,杨镐率先逃跑,所部顿时溃败,士卒死亡达二万。】

【遭此一败,明朝御倭将士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正月全部撤退至汉城。】

【万历帝得报,下令将杨镐革职回籍听勘。】

【阁臣张位因推荐杨镐有误遭到牵连,也遭到罢官的处分。】

【朝鲜战事陷入了相持局面。】

【但风云突变,从日本传来了丰臣秀吉于七月九日死去的消息,日军顿时士气低落,阵脚大乱。】

【邢玠抓住战机,合兵七万,以总兵刘綎、董一元、麻贵分兵三路出击。】

【十一月,加藤清正发舟先逃,麻贵率部进入岛山、酉浦。】

【日军各部无心恋战,纷纷渡海东归。明军水路指挥使陈璘乘机邀击予以重创。】

【日军五百多艘战船,最终只幸存了五十多艘。】

【近两万日军,最终只有三千人左右生还,绝大多数葬身大海,还有一部分逃到岛上,被追上来的明军一一捕杀。】

【只斩杀并上缴的日军首级就有一千一百多颗。】

【而中韩联军里,副将邓子龙与朝鲜将领李舜臣战死。】

【朝鲜战争就此结束。】

……

{露梁海战可比鸣梁海战重要多了!这就略过了?}

{露梁海战其实没什么意思,但邓子龙与李舜臣挺可惜。}

{七十岁的邓子龙在跳上一艘朝鲜战船帮忙杀敌的时候,周围的明军和朝鲜士兵误将这艘战船给点燃了。}

{战船发生了倾斜。日军见状从各个方向爬了上来。}

{四周都是大火,深陷重围的邓子龙无路可退。}

{他整合周围亲兵,死守一角,苦等救援。但是,没人知道他在那艘船上。}

{日军发现了他们,直接鸟铳排射。邓子龙胸口中了数弹倒下。

日军蜂拥而上,割下首级。}

{而李舜臣那边则是,陈璘的座船在帮助他解除围困后陷入了围困。}

{李舜臣看到陈璘因来救自己而身陷重围,于是奋力杀出一条血路,反过来救陈璘。}

{两支船队会合后,战局一下子扭转。}

{但此时一个意外发生了。}

{站在船头的李舜臣被一颗日军鸟铳发射的流弹从腋下击中。}

{中弹之后,李舜臣就知道自己不行了。他当即对身边的侄子李莞嘱咐了一句:“敌方急,勿言我死。”,随后身亡。}

{在清理战场的时候,陈璘不知道李舜臣已经阵亡,还准备登船答谢李舜臣赶来解围之恩。}

{等听到李舜臣在战斗中已经阵亡的消息后,直接从椅子上跌落下来,失声痛哭。}

{2016年,露梁海战的遗址观音浦的海边,建起了占地9万平方米的“殉国公园”。}

{公园里立了邓子龙和李舜臣的铜像,并建有纪念馆,通过各种视频、图绘和文字资料,介绍了当年中朝联军的这场惨烈海战。}

……

【而对于平倭援朝之战,《明史·日本传》评论道:

“秀吉死,诸倭扬帆尽归,朝鲜患亦平。然自关白(秀吉)侵东国,前后七载,丧师数十万,糜饷数百万,中朝与朝鲜迄无胜算。至关白死,兵祸始休,诸倭亦皆退守岛巢,东南稍有安枕之日矣。”】

……

大隋。

杨坚摸着胡须叹了口气。

“这两人……”

“罢了,打仗吗,哪有不死人的。”

“不过这万历的两次东征御倭援朝决策还是挺及时果断的。”

独孤伽罗也奇怪。

“你说这人昏?挺有眼界。”

“朝鲜若是不保,那辽东、山东及东南沿海将永无宁日。”

“嘉靖的前车之鉴可不远。”

“这场战争虽然耗费了明朝巨额财力,但换来了边境的长期安宁,其意义是不可低估的。”

“但你说他不昏,他也不干人事啊。”

……

大清·光绪时期

光绪心算着。

2016?

那距离朕的时期也不过一百二十年左右!没多少年吗!

原来后世人是朕的大清子民!

果然……

光绪眼里似闪出一团火苗。

变法!

变法才是正确的道路!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