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 第六百零一章:天朝上国的“颜面”

【《宗藩条例》的基本思路还是直观简单的】

【第一,直接削减宗室待遇,比如提高折钞比例、免去除亲王以外的宗室仪制补贴如婚丧嫁娶用度等。】

【其次,减少宗室发放待遇的时长和数量,比方说规定亲王五十岁才可以请封庶子为世子,从而减少世子的俸禄,大肆压低非婚子女的待遇,限制和阻挠宗室婚假以减少人口滋生,提高袭爵的年龄和时长等。】

【最后是从重处罚违禁宗室,特别是增加了许多削爵的措施。】

【此外就是强调礼部在宗室袭爵、请封等事项上的审批权限,从而可以通过吹毛求疵等手段延长审批时间,节省开支。】

……

东晋·明帝时期

司马绍提着笔记述着。

这些条例以后也许用得上,不管怎么说都是条政策出路。

唯有一点。

“人心思恶啊……”

他放下笔,看着纸上的墨字

只看此时的明朝天下,《宗藩条例》在一定程度上是缓解了宗室开支对明朝财政的压力。

但是从长远来看,效果非常有限。

因为朱家宗室的人口基数太大了。

在没有外力影响下,自然会保持较高的增长率,从而对财政的压力越来越大。

关键的是……

“宗室一开始的待遇拔的太高了。”

……

南齐。

萧道成背负双手,望着天幕。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

“天下藩王不会去想什么大明财政,他们只会想自己凭什么没有父辈时的财赋。”

“文臣、武将、现如今连藩王也与皇帝离了心……你这……”

萧道成都不敢想真走到那穷途末路时,大明是多惨。

萧赜则指点根源道:

“这个体系从一开始就不该存在。”

……

【但在后面的张居正改革中,朱厚熜也留下一些制度种子。】

【例如张璁、桂萼率先试点的征一法、一条鞭法、一串铃法、十段锦法、纲银法等。】

【虽然这些试点工作并未在全国推行,也没正式建制,但它们一直在东南之地试行并积攒了大量经验。】

【评价B ,得三点五分】

……

大唐·玄宗时期

李隆基翘着腿,手指勾着酒壶。

“看来这几个什么法很重要啊。”

李泌一甩拂尘,白色长须搭在肘弯,无悲无喜道:

“也许,他是修成长生,再去推动种种政策吧。”

李隆基嗤笑一声,刚想反驳,却突然想起一事。

朱厚熜是真的笃信有长生。

他与那些一开始雄才伟略等到后期疯狂寻求长生的帝王不同。

他从一开始就信。

……

【外交策略:朱厚熜在外交上的态度十分强硬。】

【嘉靖二年,在东南地区,爆发了“争贡”事件。】

【所谓争贡,就是有两家日本大名,一家是明朝特许进贡的,一家是不经许可自行朝贡的。】

【因为朝贡明朝后,皇帝会赏赐回礼,这是个发财的好机会。而又恰好,这两家大名素有旧怨,仇人相见,大打出手。】

【不但烧毁了市舶司的招待所——嘉宾堂,还袭击了武器库,殃及沿途民众。】

【争贡事件爆发后,朱厚熜断绝了日本所有大名的朝贡请求,史称“绝贡”。】    【此后日本方面多次请求恢复朝贡,嘉靖皇帝一概不允。】

【争贡事件后,明朝对日本的合法贸易断绝,海上非法的武装走私开始猖獗,由武装走私又发展为劫掠沿海各地。】

【嘉靖十八年(1539)、嘉靖二十六年(1547),日本两次遣出使团,试图改善与明廷关系,恢复贸易,最终无果。】

【日本大名领主在牟利之路断绝后,转而更加支持各地浪人与中国海商(寇)结合,从事海上劫掠,骚扰中国沿海。】

……

{当时的日本因为吹灰法炼银技术的使用,白银供给充足。}

{而从事海外贸易的中国商人又迫切需要白银。}

{日本的各大名领主也对中国商品有着强烈需要,恰巧手中又有大量白银,争先恐后地对华贸易。}

{可以说日本国内的各类消费都离不开中国的商品,中国货品运至日本即能卖出高价。}

{……中国制造,自古以来是吧……}

{一个大铁锅在日本就价值银一两,也就是三石多一点的米!而此时明朝的一石大约是120斤,一个大铁锅就能卖出相当于400斤的大米!}

{中国有商品、日本有白银,利润还惊人,你皇帝空口白话就想阻止双方的走私贸易?真当一开口天下从伏啊。}

{是挺有魄力了,但军事拉胯没有后置手段。}

{一时竟分不清他这贸易是该断不该断……}

{毕竟这些也是大明财政不好的缘由之一。}

……

大明·永乐时期

朱棣看着天幕,突然道:

“老大,你觉得嘉靖做的对吗?”

朱高炽抿了抿嘴角,低头道:

“爹,谁也没有前后眼,看不到那么远的事。”

朱棣沉默了。

是啊,谁也没前后眼。

但如果朱厚熜知道了后果就一定不会松开口子吗?

或者说,这个口子真的不能开吗?

天幕上说朱厚熜断了贸易。

但海禁之说一直不曾断绝。

这事究竟是不是出自嘉靖之心呢?

朱棣看着天幕长叹一声。

“皇帝的威严,朝堂的阴诡。”

“大明……可是驱除胡虏的煌煌大日啊……”

他依稀记得,在那南京之时。

父亲提起大明时那脸上的骄傲之色。

朱高炽默默道:

“太阳……总会落的……”

朱棣再次沉默了。

他看向一边的残阳。

“……”

那究竟前人之过?还是后人不肖?

……

【无独有偶,俺答汗在刚刚统一蒙古时曾上书朱厚熜,希望与明朝“通贡”。】

【即恢复自弘治皇帝后期断裂的中蒙贸易。】

【并提出一旦允许通贡,“令边民垦田塞中,夷众牧马塞外,永不相犯,当饮血为盟誓。”】

【朱厚熜拒绝了俺答汗的通贡请求。】

【并杀掉了俺答派到明朝的使者肯切,且高价悬赏俺答的首级。】

【称能够斩杀俺答的人,赏千金,封都督。】

【俺答闻讯挥兵南下,大掠三关而去。】

【评价D级·得一分】

……

南宋·孝宗时期

“不愧是蒙古使者。”

赵昚捻了一下胡尾,感慨着:

“从不白走,必留性命。”

“可以置之不理,可以婉言拒绝。”

“他都不选,他就要杀掉使者并拒绝通贡。”

岳飞直言道:

“只要面子而枉顾现实。”

“海瑞说的对。”

“嘉靖,不如汉文帝远甚。”

……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