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 第六百章:大明货币加大明宗藩

{就嘉靖干的这些破事儿,我真觉得我上我也行甚至比他强。}

{但要是把我代入到十四岁的嘉靖身上,那简直瑟瑟发抖。}

{古代帝王里昏君很多,但是像嘉靖这样有能力做好却非要开摆的人真的更为可恨。}

{别人的十四岁:玩弄群臣。}

{我的十四岁:玩泥巴。}

{……十四岁还玩泥巴也是人中龙凤了。}

{他是绝对有能力当一个明君的,可惜太自私了,只想着自己长生不老,这种人比那些单纯是没能力的昏君更可恨。}

……

大隋。

“不好说……”

杨坚不太同意天幕里的说法

他真的能用他的能力力挽狂澜吗?

一辈子完全靠着在文官集团中拉一派打一派的,根本不可能撼动根本。

这也就意味着,难以革新。

不革新还想救大明?

痴人说梦吧。

……

大唐·高祖时期

李建成看着釜,李世民扇着火。

李渊盘着腿捧着茶盏抿了一口。

“明朝三个阶段。”

“明英宗断了国家上限,明孝宗深埋亡国祸根。”

“实话实话,嘉靖前二十年真的很不错,只是后来怕了妥协了分赃了。”

“他是有能力搏一搏的,所以海瑞才那么痛心疾首。”

李建成瞥了一眼李世民。

李世民慢悠悠扇着火不说话。

嘉靖只是在文官那一帮里面拉一派打一派。

但打来打去权力依旧握在文官手里。

不动根基,一切白费。

动了根基,勒脖警告。

……

大明。

“说话呀。”

马皇后托腮看着朱元璋,阴阳着:

“怎么不说话了?”

朱元璋臭着一张脸。

说什么?还能说什么?

“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

大清·雍正时期

“当皇帝的,只要有雄心有志气的都渴望能大道之行,能以最正确的方式行驶皇权。”

雍正盘坐在罗汉床中央,双手搭在膝盖上。

有时候皇帝与大臣的关系很简单,有时候又很复杂。

“可惜,具备这样条件的皇帝及其稀少,一般只有开国之君才有这样的能力和条件,而越往后皇权越丧失,直至最后亡国身死。”

“明世宗这个皇帝当的很可怜,很可悲,也很无奈,这是没办法的事。”

弘历悠哉悠哉的扇着扇子。

静静的听着。

雍正看着他这副样子倒也不生气。

只是用心叮嘱着:

“最后他成了一个及其自私自利的皇帝,但也仅仅是拥有皇帝的名号罢了,他从来没拥有过皇帝的实权。”

“皇帝的实权是需要通过努力和很多条件才具备的,不是拥有皇帝名号就拥有皇帝实权的。”

“就像明太宗的皇权就一定比不上洪武皇帝。”

“甚至可以就此断言,自开国之日起,皇帝的实权就再不断降低,直到王朝灭亡,皇帝的权力已经被削弱殆尽,所以也就亡国了。”

“亡国与皇帝二者的关系很复杂,且同时很简单。”

“很多时候,不是因为亡国了皇帝才失去皇权,而是因为皇帝失去了皇权所以才亡国了。”

“你要做的,就是在保证民生的同时,保证皇权。”

弘历合拢扇子,轻声道:

“儿子明白。”

保证皇权。

……

{感觉嘉靖有点像孙权啊。}

{年少即位稳住各大势力,但后面被一些事情刺激了就像个神经病一样,而且也活的特别久,也霍霍了特别久。}

{孙权彻底摆烂是在诸葛死后,是知道没希望了。}

{连蜀汉也开始摆烂了,要不费祎被人刺杀,姜维开始北伐,蜀汉自己可能就崩盘了。}

{只不过姜维北伐的时候孙权早嗝屁了。}

……

曹魏。

曹操看着天幕。

“不容易啊,还有人记得你呢。”

孙权脸上没个好颜色。    “不如不提……”

曹操轻笑两声,随后向刘备诸葛亮二人敬杯道:

“那姜维,孤就笑纳了。”

……

【明世宗·朱厚熜】

【军事成绩:庚戌之变,东南抗倭】

【评价B ,得三点五分】

……

后唐·庄宗时期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

李嗣源觉得天幕好像对倭国的态度十分奇妙。

金末帝之时就有这种感觉了。

现在这感觉更强烈了!

“难不成这小国还有什么动乱能危及华夏不成?”

……

后周·世宗时期

郭荣看着那世宗二字很刺眼啊。

待看到评分更是心中无语。

“拖着一个庚戌之变还能得三点五?”

“这东南平倭的功绩这么大吗?”

“那没庚戌之变,这不得直奔四分以上?”

……

【制度建设:朱厚熜在大明建设上的建树只有一点,宗室管理。】

【明朝宗室开支日趋沉重也是明朝财政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

【洪武二十八年,朱元璋规定明朝亲王岁贡米万石,依次减少,至奉国中尉岁贡米二百石,钞粮各半,由此成为定制。】

【而除了宗禄以外,宗室还根据爵位享有不同的各类补贴,其中相当多的一部分需要以银钱支付。】

【此外,宗室还有占田、赐田等其他收入。】

【由于朱元璋规定,但凡宗室均可根据爵位高低领取宗禄。】

【亲王长子世袭罔替,余子降一等或二等。】

【所以,明朝宗室人口激增,约每三十年翻一番。】

【从洪武年间的五十八人增至正德年间仅男丁就有二千九百八十人,嘉靖八年男丁八千二百人,嘉靖三十二年男丁九千八百余人】

【两项叠加就成了明朝财政的沉重负担。】

……

{在国家财政上,明朝是大倒退的。}

{从唐朝颁行“两税法”,国家财政就朝货币化、统一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到了宋朝已经有了每年以铜钱来计算的财政管理体系。}

{然而在朱元璋的农业社会想象中,放弃了以铜钱管理国家财政的做法,倒退回谷物本位,用“石”作为国家财政的计算单位。}

{朝廷税收,每一件都牵涉到换算,但依照规定又不能以铜钱为中介来总计,必须保留单位“石”。}

{直到正统年间白银解禁,将一石米换算为0.3两白银,勉强有了中介货币单位。}

……

炎汉·光武帝时期

刘秀都看的忍不住挠头。

“朱元璋啊……”

已知,明代的田赋沿用了唐朝“两税法”的惯例,分在夏、秋两季征收。

那么夏季收的是麦子,秋季收米。

既然总数要按“石”算,那两者作物是怎么算价的呢?

一个重量总额中,一部分是麦,一部分是米,两种作物的价值不一样,价格会变动。

但“石”的存在又限制了这两种作物被一视同仁加总计算。

那些不能和米、麦直接用重量加总的又该怎么办呢?

偏偏朝廷还故意不用铜钱为标准。

那么一石米和一匹棉布的交换比例该是多少呢?

然后藩王宗室又年年消费一个天量数字的米粮。

“你干脆直接以物换物好不好啊?”

铜钱不用来做物品的价值的证明凭证。

那你还用铜钱干嘛?!

扔了算球!

“这种货币体系,再加上大明宗藩……”

刘秀忍不住再次挠头。

“朱元璋啊……”

……

【宗室奉养花费太多,一年仅禄米就高达八百五十三万石,超出太仓一年四百万石收入一倍有余,同时中下层宗室收入微薄却又不许从事生产。】

【于是,礼部尚书李春芳制定的《宗藩条例》获准颁行。】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