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 第五百八十八章:仁宗祧庙·壬寅宫变

【从嘉靖八年(1529),朱厚熜起规定“散朝之后,即便齐入衙门办事”,且“落实到个人”。】

【每个官员应负责的日常事务,划分为“三日”“五日”“十日”三个处理期限,凡是限期内不能完成工作的官员,轻则罚俸重则降职。】

【从弘治朝以来,官场作风拖沓效率低下的陋习,至此开始好转。】

【嘉靖九年(1530)又主张削减明朝宗室的禄米供应,规定了数十条具体条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宗室贵族势力的膨胀,减轻了朝廷的财政负担。】

【同年十月,桂萼上任民考疏,提出编审徭役,进行改革税收。】

【具体做法为“通计一省丁粮,均派一省徭役”,即自里至府,都将自身丁粮向上级汇总,直至布政司,布政司则据此均派徭役,规定每石粮税银若干、每丁审银若干,编造图册,从而省去名目繁多的各种徭役。此即一条编法。】

……

{一条编?还是一条鞭?}

{就是一条鞭法,只是嘉靖年间只在江南地区推广,而且进展并不算顺利,所以能够在江南顺利开展一条鞭法的官员,往往都会声名大噪,青云直上,如庞尚鹏、海瑞、蔡国熙等人。}

……

大宋·神宗时期

赵顼看着这条法令,大约明白了。

此法可以看作是清理徭役名目的必然举措,也是江南经济发展的反映。

“是个好方法。”

就是阻力太大。

跟自家变法一样,皇帝与臣子若不能同心协力,那这方法就是个样子货。

……

【此时的皇帝可谓是有所作为,颇有明君气象。】

……

大汉·武帝时期

“但好景不长。。”

刘彻环抱着双臂,身体后仰。

他都能猜到天幕的下一句是什么。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他是怎么弄得一身骂名的?”

……

炎汉·灵帝时期

刘宏百无聊赖的托腮看着。

对着殿内众臣道:

“不如咱们开个盘吧?”

“女色、享受、长生。”

“天幕里的前明后暗之君基本脱不开这三样。”

“朕压盘长生!”

“你们压什么?”

众人一阵无言。

果然,刘家天子什么都好,就是有时这想法过于跳脱了。

“臣压女色。”

众人惊讶的看向出言之人。

刘玄德!你个浓眉大眼的怎么也叛变了?

而且为什么是你压女色啊?这个选项不应该是……

“臣也压享受。”

曹操面色不变,义正言辞。

“前期励精图治,后期还不能享受享受了?”

“但此念一开,就如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再也止不住了。”

……

【但好景不长。】

【虽然朱厚熜通过种种手段将前朝大臣玩弄于手中,建立了自己的无上权威,但是频繁地使用固定套路,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掌握了其中的诀窍,以此实现自己的目的。】

【换句话说,这帮子人精玩明白了。】

【而礼部尚书夏言就是第一个主动掌握这个技巧的人。】

【嘉靖十五年(1536)十月,礼部尚书夏言提出将世庙改名为献皇帝庙,获准。】

【闰十二月,九庙落成,礼部尚书夏言入阁。】

【嘉靖十六年(1538)五月,明朝商议明堂秋飨礼制。】

【七月,又商议将朱厚熜生父皇考献皇帝祔庙。】

【九月,尊明太宗文皇帝为成祖文皇帝,皇考献皇帝为睿宗并祔太庙。】

【十二月,夏言为首辅。】

……

{猪胖胖的太庙时间到期了。}

{这事嘉靖不占理了。}

{《礼记》:天子七庙。}

{但朱元璋看重祖先,实行的是九庙制。}

{太庙正殿供奉九位皇帝,除了开国之君外,其他皇帝的牌位则是“亲尽则祧”。}

{所谓“亲尽”,指的是超出了与现任皇帝的亲缘关系。}

{“祧”指的是把牌位从正殿挪出去,放到太庙后面的偏殿“祧庙”单独供奉。}

{因为开国太祖“万世不祧”,所以不管关系多远都稳居太庙正中。}

{嘉靖十六年,嘉靖帝为了让自己的父亲称宗祔庙,将朱棣庙号改为成祖,获得与太祖朱元璋同等的“万世不祧”待遇。}

{但这里出现了一个问题。}

{倘若嘉靖不追封他的父亲为睿宗,太庙里此时供奉的应该是:太祖、成祖、仁、宣、英、宪、孝、武八位。建文、景泰没庙号也没有祔太庙。}

{但嘉靖父亲睿宗祔太庙后,正好占满了九个坑。}

{按照目前顺序,嘉靖驾崩的时候,祧的是仁宗。}

{但众所周知,睿宗是嘉靖硬塞进去的。所以他担心自己驾崩后众大臣不祧仁宗,而把睿宗迁入祧庙。}

{所以在嘉靖二十六年,嘉靖借写孝烈皇后的名义提前祔太庙,为自己占一个坑,将仁宗请出了太庙。}

……

大唐·玄宗时期

“你这……”

李隆基看着仁宗二字一时无言以对。

虽然按照规定你也要被祧……

但提前就把你祧出去,这事办的确实有点大逆不道了……

“这位是真倒霉啊。”

……

大宋·仁宗时期

赵祯突然感觉一阵大幸运!

还好自己没沦落到被一个莫名其妙的,既无皇帝之实也无皇帝之名的“皇帝”挤出太庙!

“这脸丢大了……”

……

大明·永乐时期

朱棣眼睛微眯,脸上的皮肤一阵抖动。

“好啊……你还真是个大孝子啊!”

“你他……你哭什么?”

朱棣没好气的看着抽抽搭搭的胖儿子。

朱高炽则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嘟囔着。

“儿子委屈。”

朱棣嫌弃的挥了挥手。

“这都是为了大明未来。”

朱高炽被噎住了,随后哭的更大声了!

徐皇后狠狠的拍了朱棣一下。

朱棣龇牙咧嘴的看向徐皇后。

“你又干嘛?”

徐皇后瞪了他一眼,凶巴巴道:

“什么为了大明未来?他那就是私心杂念!”

朱棣揉着胳膊嘟囔着:

“改我庙号成祖时,也没见你为我说话……”

徐皇后白了他一眼,去安慰大胖儿子去了。

……

【嘉靖十七年(1539)正月,加夏言上柱国。】

【二月,因为天空出现景云,礼部尚书严嵩趁机劝朱厚熜御朝接受祝贺,并亲自作《庆云赋》《大礼告成颂》进献,获得朱厚熜青睐,待遇与内阁相同。】

【有人会可能会注意到,那就是“御朝”二字。】

【朱厚熜从继位的第三年就开始崇信道教,举行斋醮活动,并在整个大内广设醮坛,“举诸后宫,莫不有之”。】

【从嘉靖十五年,他就以患病为由逐渐不视朝,躲在后宫里,从事道教的修玄斋醮活动。】

【待到他的生母蒋太后去世后,他就开始长年不视朝。】

【所以严嵩才会劝皇帝“御朝”】

……

{这里真的得给嘉靖说清楚了。}

{不看那些真假难辨的正史,只看朱厚熜与张璁的来往信笺,朱厚熜不贪女色,不喜宴饮嬉游。}

{统治初期,除了生病,每天都会出席早朝集会。}

{早到天还不亮就秉烛登殿,官员们在烛光下窸窸窣窣地排好队列。这里有杨一清的上疏劝谏为证。}

{所以老道士的身体素质很差,经常闹病。}

{而他身边不乏医术高超的御医,自己也因此熟读医案,却还是弄不清病因。}

{应该也是因此,他更加迷信炼丹长生。}

……

炎汉·灵帝时期

“哈哈哈哈!朕压对了!”

刘宏高兴的一蹦而起!

“给钱给钱!每人十铢!”

众臣无奈只好答应后续带钱过来。

……

【二月,立皇次子朱载壡为太子,三子四子封裕王、景王。随后南巡湖广承天府。】

【巡幸期间,卫辉行宫发生大火,锦衣卫陆炳和成国公朱希忠冒火冲入宫中,将朱厚熜救出。】

【四月,返回北京】

【嘉靖二十年(1542)八月,朱厚熜不喜欢翼善冠,亲自做了五顶香叶冠,赐给夏言和严嵩等人。】

【夏言拒绝戴其出门并劝谏皇帝,朱厚熜大怒。】

【严嵩不但佩戴,而且还罩上轻纱,以示尊重,获得朱厚熜欢心,严嵩趁机哭诉夏言打压排斥自己,夏言被革职闲住,严嵩入阁。】

……

天幕上。

深夜,

紫禁城内秋风瑟瑟。

白玉阶上寒霜冷冷。

而在皇帝寝宫的宫墙下,十几个人影似铁一般地凝固着。

正静静的等待着宫内灯火熄灭的一刻。

“哒哒,哒哒,哒。”

格子窗传来轻轻的叩击声。

十几个人影接收到暗号,瞬间活动起来。

排着队向寝宫内走去。

……

【十月二十一日,十六名宫女联手刺杀大明皇帝朱厚熜。】

【史称“壬寅宫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