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 > 141偶遇同窗

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 141偶遇同窗

作者:晓春三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8:3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平安揣着银子回家,另外二成利在师傅那最好,不用自己操心,回头就会帮他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去年爹就跟他说明白了,以后他挣的不用上交一半,家里多少给点就行。

爹如此说,他心里是明白的,两人毕竟是继父子关系,到底隔了一层,他不想一直占继子的,也不想继子一点不上交,久而久之,会没了家庭概念。

回到家,见爹跟叔爷爷在下棋,娘在一旁择着菜。

“咦,平安回来啦,二强他们呢?”梅娘直直腰。

“娘,表哥他们去主院比划去了,饭前就回来。”

大年这几日,主院住的几个都会在家吃饭,平安已经跟青石说了,请葛掌柜帮着买一个婆子,等娘亲生了孩子后,也是要人服侍的。

“叔爷爷,爹,我有话跟你们说。”

既然叔爷爷已经跟他们是一家人,爹娘也打算给他养老,平安就不打算避开他,如此会离心的。

万长生放下手中棋:“平安,何事?”

“爹,刚才在老师那,他跟我说,最好让爹备上两年的粮食,悄悄地一点点地备,只是有备无患而已,被控扰乱人心就麻烦了。”

万长生皱起眉:“为什么要备粮,去年粮食产量正常啊,今年也才开始。”

平安道:“叔爷爷、爹,去年师傅去边境送药的人回来说,边城天气有些不正常,比前些年都旱些,当然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去年冬只是干冷却没下什么雪,老话说瑞雪兆丰年,虽然不是绝对,但老师认为备一些心安,真的明后年年景好,吃不完的再卖就是,无非是花点力气,亏不了的。”

梅娘道:“儿子,你爹和叔爷爷中餐不在家吃,咱家就我一个人吃的多,费不了多少粮。”

孙宏宇沉默片刻:“长生,多备点,就跟孙先生说的,有备无患而已,你我都是边城待了多年的人,如果那边干的很,战事都可能挑起,年成不好没吃的,没吃的就会想到抢,但愿不会到这种地步。”

万长生点点头,小心无大错,但大周已经好几年不曾有过天灾了,应该不会的,但备些粮是对的,日日都要吃的东西。

“行,回头我囤上两千斤,两千斤足够咱一家人吃上两年的了。”

平安掏出路上就准备好的银两:“爹娘,这是两百两,你们收着家用,我拿之前自己瞎着磨的卤煮方子,跟师傅、老师他们做了点生意,铺子、银子、人工什么的,我一概不管,这三个月收入还可以。”

万长生两口子看着银票有些懵,这一年,因为儿子,自家有了宅子有了田地,去年给了两百两,这次又是两百。

“平安,去年你给的两百还没有动呢,这银子你自己留着吧。”

“爹,你们存着吧,我这还有些呢,叔爷爷,这是平安孝顺您的,您自个买些自己喜欢吃的。”

平安又掏出一张五十两的银票递到叔爷爷面前。

孙宏宇一下子红了眼,这可是孩子孝顺给他的银,前两日长生也拿了五两,长生媳妇还给他做了新衣服、新鞋子,衣服收了,银子退了半天,最后也收了。

银子他有,但这是晚辈孝顺的,意义不一样。

“平安,叔爷爷收了你这孝心,但银子你自己留着,叔爷爷有。”

平安把银票递到他手里:“叔爷爷,您有是您有,这是我挣的,保管您花着比自己的舒服。”

梅娘笑着劝:“叔,您就收着吧。”

万长生把两百两银票递给娘子,也劝道:“叔,听梅娘的,您就安安心心守着,咱们是一家人。”

平安笑眯眯地回房藏自己的银票去了。

……

京城。

转眼就是年初六,吴敏正送孙思成从小院出来。

大公子腊月才受的家法,现在竟过来看他,吴敏心里很感激,坚持要请大公子去附近酒楼吃个饭。

孙思成想想也成。

“二月二十考试,也就四十多日了,吴敏,每次考试前几日,各种小意外屡见不鲜,那时候你定要少出来,买什么都让你的书童做,考试那几日,我也会让我的人护你去考场。”

“多谢大公子,我”

“常兄?常兄,你也来考试?”

吴敏和孙思成看着迎面的一个年轻人,正一脸欢喜地看着他们,准确说是看着吴敏。

“这位兄弟,你是在叫我吗?”吴敏心里扑通扑通跳,难道是自己的旧友?

“你不是常兄吗?难道我认错了?我是于扬,县学里的于扬。”

年轻人愣住了,不应该呀,虽然过了十年,相貌还是认得出来的。

孙思成上前一步:“这位兄弟,我是孙思成,是百草堂的大公子,我身边的兄弟前些年出了事,脑袋磕了失了记忆,咱们去附近的春风酒楼坐下说好不好?我做东。”

于扬惊讶的不行:“孙大公子,可以,可以。”

常兄失忆了吗?难怪,难怪。

三个人很快到了春风酒楼的包间里。

待小伙计上了茶,孙思成关上房门:“于兄弟,你可以把他的情况说一说了。”

吴敏紧紧的盯着于扬,面前的年轻人的确有一种熟悉感,仿佛见过许多次,却又像从没有见过,认不出人叫不出名。

“他叫常春风,永安府焦县人,具体什么镇我忘记了,应该叫常家村,我们一起在县学两年,他读书很好,可以说在县学都名列前茅,十六岁那年,我们本一起去院试,可他祖父过身了,身为嫡孙,他得守孝两年不能科举。

那年我却中了秀才,名次不算多好,我父母一商量,直接全家迁到永安府城住居,所以我见过大公子,只是并不熟悉。”

“于兄,你知道我家几个人?没有兄弟吗?我是二十七吗?”

于扬心里难过起来,一个人连自己的家、自己的名字都忘记了。

于扬难为情地苦笑:“对不起,我那时候年少,从不过问同窗家里的事情,不过从你穿着上面看,应该家境还可以,不然乡下来县学读书的本就很少。

常兄,你来京城是?”

吴敏苦笑:“我在淮南府那边被人所救,应该是去院试的途中,怎么出事的我也不清楚,这些年一直在淮南府寻亲,原来是我寻错了方向。

大公子这两年一直为我诊治,去年底多少有些记忆了,但想不起太多,多谢你,于兄,不是你我还不知道要找多久。

出事后种种原因,我又考了县试、府试、院试,乡试是去年考的,大公子年底回京,我就跟着一起来了,原是打算顺便考了春试的,这”

孙思成脑子有些乱,平安,他的小弟子,也是焦县人,什么村他真不记得了,父亲没了的时间跟吴敏倒是能对上,不会真的这么巧吧?

如果真是,平安去年春随母改嫁,原因是祖父祖母病倒花光了家里的钱,还欠下许多的外债,迫不得已母亲才带着他改了嫁。

如果真是,吴敏可就太惨了。

父母病死,妻子改嫁,儿子当了小拖油瓶,连姓也改了,老天爷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