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 > 140老师家拜年

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 140老师家拜年

作者:晓春三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8:37 来源:平板电子书

正月初一,平安带着二强几人,给爹娘和叔爷爷拜了年,拿了红包,正准备出门去老师家。

大武、小武还有青石过来了。

他们是过来给自己主子还有主子爹娘、孙军医拜年的。

平安早已经准备了这些人的红包,带方武有十一个人,现在方武和张小山、吴钧三人不在,但该给的还是要给,一人二十片银叶子,就是二百二十片,沉甸甸的,又亮晶晶的很好看。

二强就稀罕的不行,声称这个他一定要自己留着,绝不交家,现在自己玩,日后可以给儿子玩。

这让大家笑了他许久。

人都到齐了,一辆马车全装着去了城里。

孙文自然在家等着徒弟拜年。

平安带着大家给老师、师母正儿八经的磕头拜了年,二强几个小的收了红包后,就跟着青石去街上玩,大武小武则自有他们的去处。

大年三日,平安答应他们,只要注意自身安全,还是可以自由玩耍的,但不能单独行动,得几个人一起。

平安也给老师的两儿带了礼,师兄孙致远是一盒不错的墨,师弟致琛则是跟二强他们一样的银叶子,心意到了就成。

致远师兄也送了他一方砚当了回礼。

孙文带着平安去了书房。

“平安,看看这是什么?”

平安接过荷包一看,里面厚厚的一叠银票:“老师,这是”

他心里是有数的,老师跟他说过,年底那些卤味铺会结一次帐,数字过来就成,银子直接从这边提。

“数数看。”孙文笑眯眯地看着弟子。

平安掏出银票,小心肝真的快了不少,这一刻实打实地兴奋起来,“师傅,这么多?”

五十两一张的银票,整整二十张,不过三个月的时间。

“傻孩子,十六家铺子,三个月的收入,零头没算,赚了一万多两,并不算多,每家铺一个月平均赚两百多一点,我结了一万的账,剩下少量的就放铺子上做流水,你师傅已经准备在京城先开四家铺子。

平安,你占三成利,但这里只有一成,也就是一千两,剩下的二成按之前说好的,放你师傅另外一个身份名下,待你成年时交给你。

我跟你师傅这样,多少有些私心,虽然你说你继父说过,以后你挣的自己拿着,随便交点给家里就行,那么如此,也没违背他原来的意思。

你还小,银子暂时就放你师傅那,等有什么不错的投资,他也可以帮你置办一些,平安,如此做了,就不能说出去,不然我跟你师傅不好做人,你就当自己真的只有一成,其他二成就是别人的。

还有这次是铺子刚开业前三个月,日后不一定每个月能赚这么多,很可能会少些,你心里要有个数。”

平安点点头:“老师,我都清楚,你们本就是为我着想,要是我自己卖方子,就是一次性买卖,赚不了多少。

其实换成跟别人做这生意,最多给我一成,还不一定给,你们是我师傅才会这样,回去我会跟爹娘说用方子入了点股,赚了一些,也会拿些给他们做家用的。

别说三个月赚这么多,就是一年赚这么多,我都很满意了,乡下许多人家一年都存不了五两十两。”

孙文很满意:“平安,你能这么想很好,人一生很长,银子不要浪费了,现在有赚,还有赚不到钱的时候,适当的时候,最好是让你师父帮你置成产业,银子放那不生崽。

还有,今年年成说不好,估计我们这里应该不会太差,但你最好悄悄地跟你爹说囤上一些粮食,也不用囤太多,两年足够,更不能说出去,扰了民心会出事的。”

“我知道了,老师,粮食囤时间久了不会坏吧?”

“傻平安,粮食放好了两三年是不会坏的,今年明年如果年景好,大不了把粮食卖些出去。亏不了什么,万一真的不如何,一日三餐都要吃,没粮食人心就慌了。”

平安一想也是。

前世这些根本不用操心,吃一袋买一袋,国家根本不会让老百姓断了粮的,古代不行,粮食本就紧缺。

“让你爹一次买一些,不要太显眼了,过年这些天也得抽空看书,你比别人辛苦,除了读书还要学医,但人辛苦一点没什么,东西都学在自己肚子里,别人抢都抢不走。

年初八,我就跟你一起进谷去,你师傅来了信,他在京城事情办好了就回来,对了,你师傅给你的红包。”

孙文拿出一袋金叶子递给他。

平安笑咧了嘴,两个师傅,都是一人一小袋,一袋十两换成银子就是一百两,不过他没打算换银子,金灿灿的,看着就让人喜欢,难怪前世那么多人喜欢买金子。

师娘留他吃中餐,已经带婆子忙起来了。

孙文一看时辰还早,干脆叫来长子,长子孙致远现在十二岁半,比平安大了四岁多,已经是一个挺拔的少年郎了。

“致远,闲着无事,我出些算术题给你们做做,平安算术挺好的。”

孙致远笑道:“爹,师弟新年刚上门,您就出算术题,我说还不如我们猜些谜语,或者再点诗,不过我诗不太行。”

“可行,不过致远,你大了师弟许多,咱们今日就不比试了,只是单纯地打发时间。”

平安都没意见,跟师兄比试还是打发时间,他都准备拿出一点实力,但不会多,大过年的,超出人家许多不好,落后人家太多也不好。

想皆大欢喜,就把握好一个度。

等师母来叫他们吃饭时,三个人在书房兴致勃勃,平安的表现让孙家父子都吃惊,毕竟是才八岁的孩子,猜谜语比致远也只逊色一些。

做诗更是让父子俩惊讶,尽管有些稚嫩,但稚嫩中又非同寻常,说不上多好,但比致远也只是差上一点。

但致远六岁开蒙,已经读书六年有余了。

眼前的这个孩子,据说之前只是父母亲在家教了一些,并没有真正读书过,真正读书的时间不过大半年而已。

这就让人震惊了。

算术孙文没有出题了,刚好要午餐,不然即使出题,估计在算术方面,平安并不比儿子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