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南宋之霹雳风云 > 第六百八十八章 帝国残阳

南宋之霹雳风云 第六百八十八章 帝国残阳

作者:寂静的银松森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00: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临安皇宫。望着西边渐渐下沉的夕阳,谢太后想到日益危殆的局势,怅然叹了口气。在她身边,两名内侍正满头大汗地扶着帝国皇帝赵㬎。三岁的赵㬎少不更事,正吵吵嚷嚷着要去西湖边荡舟玩耍。小儿皇帝不知道的是,眼下伯颜所率的元军已逼近临安,在这内忧外患之际,那里是到西湖游玩的时候。据贴身侍女所说,临安大街小巷的流言称“赵氏得天下于幼儿之手,也将失天下于幼儿之手”。三百余年前,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自后周柴氏孤儿寡母之中夺得皇位,如今又要在三岁的赵㬎手中失去皇位,莫非真的是天意?

宋度宗赵禥病故后,帝国的权柄被贾似道及其党羽掌握,其虽然权倾一时却也不敢朝纲独断,不时还要进宫向谢太后请安,并求征求其意见。贾似道死后,继位的陈宜中同样擅权却魄力不决,以致朝政日益糜乱。他与大将张世杰不和,以使后者率军远走福建路,又让与其政见不同的文天祥等人,以组织勤王义军的名义,排挤到江西路等地。陈宜中擅长内部攻讦,在对外方面却乏善可陈,对元军的凌厉进攻更是束手无策。他的神操作更在于,一方面派人向伯颜乞和,以割地赔款称臣为代价,请求元军退兵,又不严格约束州县军将,以致伯颜派出的使者被独松关守军出于义愤而杀掉。

眼见大厦将倾,谢太后示意陈宜中联系霹雳军,请求其出兵,并答应实行君主立宪,只求保留赵宋庙号。陈宜中深知自己在将来霹雳军构建的体系之中,并无一席之地,故对此议十分抵触。就在这时,澉浦海战中东路元军被重创董文炳身死的消息传来。既然霹雳军已经出兵攻打元军,又何必要答应实行君主立宪。几日之后,李庭芝派人送来急报,声称他已拿下扬州,不日将率军南下临安勤王。这个消息更如同强心针,让陈宜中及朝中高官又信心满满。风住了,雨停了,他们觉得宋军又行了。

让陈宜中等人傻眼的是,在此之后元军的攻势日盛,进军更是骤然提速,而沿途宋军仍是老样子,不是一战即溃便是闻风而逃。陈宜中又连续派出几批乞和使者,哀求伯颜退兵。临安近在眼前,元军那里肯退兵。即便伯颜同意和议,元军士兵也不肯同意。元承蒙制,士兵并无固定军饷,需要自备军械刀甲出征,并靠赏赐和掠夺获得财富。虽然董文炳所率的东路水军惨败,但元军攻打临安的中路军和西路军仍有二十余万人,夺占临安毫无悬念。澉浦之战中,逃到福建路的张弘范在得到蒲寿庚的支援后又满血复活,率军偷偷回到了钱塘江口,其旗下的几百艘轻快船,将临安政权的海上逃路堵得严严实实。

元军兵临城下,让赵氏皇室和朝中高官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们实在害怕牵羊之礼。此时他们已经得知消息,扬州城并非宋军而是霹雳军所收复,李庭芝的淮东军自保尚难,更无力南下临安。陈宜中气急败坏之余,只得大骂李庭芝是误国的骗子,并宣布夺去其所有爵位。乐全安派人溜过元军封锁线告诉陈宜中,霹雳军的舰队只能控制水域和舟山等沿海岛屿,却无能力登陆保护临安。如今已不是讨论君主立宪的事宜,而是应让皇室和朝廷官员尽快逃离临安城,到远离元军威胁的地方组织义军。

陈宜中倒是听了乐全安的劝告,急急逃跑了。只不过他并没有护送皇帝赵㬎和谢太后等赵氏皇室一起逃亡,甚至没有通知朝中亲信,而是心腹的护送下,偷偷从陆上小路往福州府方向逃去。他嫌幼儿妇人拖累速度,又怕人太多引得元军追击。在临安海路被切断之前,朝廷分别封了赵昰、赵昺两王判福州和泉州,由派了陆秀夫前往福建路辅助两王。除此之外,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并无元军出现,当地暑热的气侯也不利于来自北方苦寒地带的元军,十分适合躲避。

陈宜中一跑,其亲信也有样学样纷纷逃遁,朝中为之一空。“春江水暖鸭先知”,按照欧阳轩的说法:“你可以怀疑达官贵人的人品,却不能怀疑他们的智商”。临安不少商贾富豪甚至高官和皇室成员早在元军渡江之前,便将大部分财产转移到福州或流求、济州的霹雳军银行之中。他们眼见陈宜中逃跑,知道危局再无可能挽回,纷纷拖家带口开始逃亡。谢太后也想逃跑,但孤儿寡母行动艰难。此时宫中已乱成一团,逃亡路上又拥堵不堪,元军先锋已赶来纵马砍杀,如何能逃得出去。

正在这时,伯颜派人送来劝降书,声称如若保证临安城池完整,可保赵氏皇室性命无忧,并代忽必烈承诺不施牵羊之礼。 此时的赵氏皇室,求和不成,反击无力,欲守无望,欲逃不能,唯剩下投降一条路了。谢太后与未逃的朝中诸臣一番商议后,终派出使者出城,向伯颜奉上传国玉玺及降表。扬州屠城之后,伯颜收到了夏大根的严厉警告。慑于霹雳军的威胁,加之怕纵兵劫掠激起宋民的反抗,故他严令禁止乘乱杀掠。忽必烈灭宋是为了一统天下,元军将领是为了青史留名,可蒙元士卒可是为了财富女人,眼睁睁看着繁华的临安城不能抢劫,如何甘心?伯颜弹压不住躁动的士卒,只得皇宫府库和城中富户财产拿来分给属下,才堪堪稳定了局势。

控制临安之后,伯颜遣散了城中的守军。此时城中守军约四万人,除守卫皇室的侍卫军外,还有文天祥招募的二万余勤王军和陈宜中所招的部分“武定军”。这些宋军有的被分置到元军各部,大多数让其各归其乡。伯颜又命谢太后起草诏书,晓谕两浙、福建、江东江西、湖南、两广、两淮尚在抵抗的宋军,要求他们投降。诏书还送到了播州等羁縻地区甚至是霹雳军,声称蒙元代宋成为正朔乃是天命所归,劝谕州郡归附大元成为藩属。

宋军早在元军的攻势之下成了惊弓之鸟,加上伯颜在常州等地实行残酷屠城,让不少州县官员心中胆寒。元军一到,又见了诏书,便纷纷借坡下驴投降了。也有文天祥等官员死忠宋廷,要么组织义军拼死抵抗,要么逃往福建路。此时逃到福州的陈宜中和陆秀夫又拥立赵昰为皇帝。听闻临安陷落谢太后及皇帝被俘,也有不少宋军将领和州县官员与霹雳军联系,他们知道福建政权不会长久,更不甘心做蒙元鞑子的顺民。在他们看来,虽然霹雳军的理念与程宋理学䢛异,政权中又有大量的夷蕃等异族官员,算不得纯正中原政权,但毕竟以汉人为主导,终归要比蒙元亲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