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南宋之霹雳风云 > 第六百三十五章 积蓄力量(一)

霹雳十四年(1271年)底,何老二与副排长在交趾升龙城汇合了。特种排在迁安战斗中的伤员,在济州岛伤愈后,已先期回到了巴蜀。与何老二在扬州圆满完成任务相比,副排长一行在淮东路的任务并不理想。淮东制置使李庭芝对霹雳军颇有陈见,他看完总参谋长曾勇的亲笔信之后,只是轻蔑一笑,声称朝廷兵多将广,自己麾下兵强马壮,能力抗蒙军,无需霹雳军出手相助。他手下的将领姜才虽有心与霹雳军交好,但见主帅如此态度,只得委婉拒绝了好意。姜才让副排长转告霹雳军高层,将来如有机会定会合力抗蒙。接下来,副排长一行又拜访了数十位淮东路的宋军将领和民间义军头领,这些得到的答复也多与李庭芝一致。这些将领仍奉临安为正朔,也知道朝中高官们对霹雳军的态度,并不愿意与霹雳军有丝毫瓜葛。

副排长一行在淮东路最大收获是说服了张贵、张顺两兄弟。此两人原本是抗蒙民间义士,后投入奉李庭芝麾下,此时正受命募集民兵,准备援救被蒙军重重包围的襄阳城。自霹雳十年(1267)年蒙军重兵进犯襄阳和樊城,双方已在此鏖战了近五年,守城的宋军眼下已弹尽粮绝,芨芨可危。如此危局之下,贾似道却将襄阳冒死送出来的救援信束之高阁,谎称襄阳安全无虞,仍然整日饮酒作乐。范文虎、夏贵等人出于争权夺利,要么推诿扯皮要么虚以委蛇,使得救援行动每每功败垂成。反观忽必烈听从了刘整等人的意见,不断调集女真军、水达达军(以捕渔为生的生女真人)、回回军到襄阳前线,甚至还从伊尔汗国征调了炮匠阿老瓦丁、亦思马因前来汉地督造回回炮,准备一举拿下襄阳。

副排长将欧阳轩的亲笔信交给张贵张顺两兄弟,在信中欧阳轩提及襄阳的陷落不可避免,两人此去如同飞蛾扑火,并不能挽回危局,反而会将自己赔了进去,不如留着有用之身抗蒙。张贵张顺并不是怕死之人,也是报着必死之心前去救援,但欧阳轩的话仍然让他们心中一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欧阳轩在信中告诉两兄弟,如有需要可以派人到海边,接收霹雳军支援的粮草、甲胄及包括手雷、地雷在内的火器。这些火器的使用,将由派到义军中的霹雳军信使教授。如果战事不利,义军也可以由霹雳军船只接应,退往济州或小流求休整。经过一番商议之后,两人决定由张顺带着义军继续救援襄阳,张贵则留在当地继续募集抗蒙义士。

霹雳十五年(1272年)春,何老二与队友回到了巴蜀,并在重庆府受到了欧阳轩的接见。此时霹雳军的总部已从善阐府迁到了重庆府。之前将总部设在善阐府,是为了更好协调南下战略。眼下霹雳军在大理、云南、交趾等地的治理已坚如磐石,百姓早已归心,即便在民风剽悍的建昌府和蒲甘王国割让的八莫等地,霹雳政权的根基也十分稳固。在琼州、星岛和锡兰等战略支点的支撑下,霹雳军已牢牢掌握了南洋的制海权,各藩属国更是日益归心。自霹雳九年(1266年)升龙会盟之后,经过近六年的苦心经营,南向战略已大获成功,与此同时,在海外巨量资金的输入之下,巴蜀大地也得到了长足发展,社会经济日益繁荣。

眼见积蓄了足够的实力,霹雳军又调整了战略重心,将北伐中原作为最重要的议事日程。巴蜀作为抗蒙的核心基地,又被放在了最优先的位置。在霹雳十五年春节期间,欧阳轩签署了将总部迁回巴蜀的命令。出乎许多人意料的是,霹雳军并没有将总部迁回川西的崇庆府,而是迁回了川东的重庆府。为此欧阳轩专门向霹雳军议会写了一封长信作了说明。在信中欧阳轩解释道,虽然包括崇庆府在内的川西沃野千里物产丰富,又是霹雳军起家之地,不管是人口还是工业、科研实力都远超多山的重庆府,但重庆府却有着至关重要的地理位置和航运优势。从重庆出发,不管是顺长江而下到达流求、济州、琼州乃至交趾、星岛,还是溯水而上,通过利州前往汉中的抗蒙前线,都比崇庆府更快捷省时,更方便联系霹雳军的各个辖区。

签署将总部迁到重庆的命令之后,欧阳轩随即赶回了蜀地。他并没有第一时间前往重庆府,而是先乘船到了崇庆府。春天的川西平原生机勃勃,田间生长的小麦如同绿油油地毯,间杂着金黄色的油菜和红、粉、白的蚕豆和豌豆花。船只到达府城之外的码头之后,欧阳轩带着夏大根在河心岛上作了短暂停留。此岛乃是他和夏大根夏小根两兄弟及廖泥鳅初识之地,也是他和杨嫣成家立业地方,颇有些怀旧之情。此刻岛上的桃花、梨花、李花开得正艳,让他一时间竟然失了神,感慨万千。只是日程紧迫,短暂的感叹之后,又欧阳轩在崇庆府换乘了马匹,随即前往西北部的鸡冠山中。他此行前去,是去琉璃坝看望霹雳军起家时的老人,并为鲁德之等故人扫墓。欧阳轩是个重情之人,也是念旧之人。

到达重庆府之后风尘未洗,欧阳轩便接见何老二等特战队员。定期接见作出突出贡献的战斗英雄、科研工作者、生产能手和模范官员,乃是唐顺提出并经过议会通过的议案,已成了欧阳轩工作的重要内容。议案的说明指出,作为霹雳军首领,欧阳轩接见各行业的杰出代表,将会提振士气,达到鼓励和表彰先进的作用。由于路途遥远加之工作繁忙,该项议案实施以来,获得欧阳轩接见的各业优秀代表不足一百人。一次性接见何老二所在的排,既表明对满江红特种部队战功的肯定,也体现了霹雳军高层对军队建设的极度重视。

升龙会议之后的五年多时间,是霹雳军的力量积蓄期,战事变得不再频密,特别是大规模战事少了许多,欧阳轩的工作重心也随之进行了调整。除了吃饭睡觉和参加军事训练之外,他的时间主要分为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当然是重大事务的决策。虽然有余柱、李爽、曾勇分别掌管政府、议会、军队,又有幕僚长夏大根协助处理日常事务,但需要其决策和拍板的事务仍然不少。第二部分仍然是科研活动,除了指导研究方向,他还亲自参加重点项目的研究。他的参加不仅能调动更多的资源,也让科研活动少走了弯路。毕竟对科研原理和最终成果来说,没有人比他更清楚。

第三部分时间用在了讲学和授课之上。即便再繁忙,欧阳轩也会挤出时间讲学。在大学和科研机构,他主要讲解科学原理、发展趋势,其缜密的思维、超前的理论和宏大的愿景让学者们听得热血沸腾。在高级政务官员的培训上,则侧重于政治学说,重点培养民主理念和为民服务的情怀。当然,为了让官员们更容易接受其理念,他所引经据典的仍然是孔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儒家经典。欧阳轩告诉官员们,眼下霹雳军所奋斗的乃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辉煌事业,积极投身者可以青史留名,逆潮流而动者则会遗臭万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