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南宋之霹雳风云 > 第五百三十七章 灾民迁徙(一)

霹雳十年,四月,播州城,杨氏别院。欧阳轩接过杨嫣递来热毛巾擦了擦手脸,又坐在院中的桃花树下,喝了碗温润的清粥,长长地吁了口气。前段时间协调灾民迁徙之事,忙得他晕头转向,好不容易才将大小事务一一捋顺,终于有了点余暇时间。眼前粉红的桃花虽然已过盛花期,却开得颇为艳丽,若有若无的花香由鼻入肺,让人不由得心生春意。欧阳轩不经意抬头,正对上杨嫣唇红齿白的笑脸,一时间竟然看得痴了。此刻他的脑中,突然涌出一个浑厚的中年男声:“春天来了,马赛马拉草原上的动物又到了发情的季节........”

杨嫣正笑意连连望着丈夫,那全身的腱子肉她怎么也看不够。不料欧阳轩猛地站了起来,紧接着双臂环抱过来。吃惊慌乱之下,一张满是胡茬的嘴又湊了过来,将她的娇嗔变成了呜呜声。杨嫣怕惊动了别院中的杨氏族人和欧阳轩的随从,不敢大声叫喊,只能涨红了脸使劲挣扎扑腾。只不过欧阳轩正值壮年,又常年坚持煅炼,杨嫣那里能挣得脱他的熊抱?情急之下,杨嫣狠狠向丈夫的肩头咬了下去。吃痛之下,欧阳轩喉咙发出低低吼声。只是他仍不肯放手,反而变得兴奋起来,抱着她径直往两人的卧房走去。

一阵翻云覆雨的肉博之后,欧阳轩沉沉地睡去。此时的杨嫣却了无睡意,心中仍有些又羞又恼。羞的是欧阳轩居然白日宣淫,若是让外人得知,成何体统?杨嫣本是个性格豪爽之人,但夫妻之事毕竟私密,脸皮终究还是薄了些,这杨氏别院中可不是两人世界。虽然杨氏族人不会擅自进入两人的小院,门口也有卫兵,但弟弟杨邦宪和幕僚长夏大根等人可是不需要通报,便可径自出入。要是被他们撞见,终归是脸上挂不住。

结婚以来,欧阳轩与杨嫣各自忙碌,聚多离少,甚至在春节期间两人也不一定在一起。为了避嫌也为了照顾家庭,杨嫣已经彻底退出南洋公司的管理,转而专注于养育子女。两人眼下已有两儿两女,孩子数量倒也没有拖后腿。鲁德之病故之后,唐顺接任其位置,也承担其催生催育的重任。他在督促官员和治下百姓生育方面不遗余力,还屡屡拿欧阳轩作示范:“要说繁忙你们有谁比得过轩哥儿?他只娶了一个老婆便生了四个娃娃,你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此话一出,听者尽皆哗然。唐顺也觉得只话不妥,便急急补了一句“当然轩哥儿不会再娶,他和杨小姐可是情比金坚”

除了养儿育女之外,杨嫣的精力主要放在慈善基金会的运作上。杨嫣慈善基金会有人管理,也有着严格的管理制度,杨嫣本人并不过问日常事务,而主要是对重大问题进行监督和协调。此次苗疆赈灾,杨嫣便让基金会拿出三百万白银,这可是基金会银行存款的一半资金。南洋公司成立以来,杨嫣所占的股份的分红达到了七百余万。杨文当初将播州所占南洋公司股份的一半作为杨嫣的嫁妆之时,根本没有料到收益会如此之大。同样地,播州也因为南洋公司的分红,才得以建立一支新型的轻步师。

慈善基金会的资金主要用于从周边的叙州、泸州、重庆、涪州等地购买粮食。这些城市都在都临长江,水运方便,霹雳军在此储备了大量的粮食以备战时之需。蜀地大旱,长江水位也下降不少,但下游仍能行船,倒也方便将粮食运到苗疆边界。苗疆内部的乌江和赤水也因大旱水位急剧下降,只能断续通航。基金会只得采用水陆联运的方式,尽量深入苗疆地界,并就近搭棚施粥,让灾民前来就食。基金会还用以工代赈的方式,组织劳力拓宽前往各县的道路,以方便将后续粮食运送进去。

基金会和民间富户在施粥,霹雳军和播州官方将重点放在了移民。欧阳轩原本以为的故土难离情况并没有出现,细问之下他才明白了缘由。霹雳军在苗疆兴办工厂矿山,商队的来往也非常频密,人流物流繁荣也带来了信息流,使得苗疆百姓也对外界有了初步的了解。杨邦宪父子率领苗疆子弟追随霹雳军征战,也见识了巴蜀、云南、大理及交趾的丰美水土。回到故土之后,士兵们早将见闻讲给了父老乡亲。家乡情结再浓,却也抵不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是迁到那些插根筷子也能发芽,粮食作物能一年三熟的地方,子孙后代便不再挨饿受穷,岂不美哉?

欧阳轩确定的移民地点便是那一年三熟之地——琼州岛。作为仅比流求略小一点的大岛,琼州岛上人口不足五十万人,上面有大片宜开垦土地。这里的水稻可以做到一年两熟,还可以种植经济价值极高的甘蔗、橡胶和热带水果。听说移民的地点是琼州岛后,根本不用动员,包括杨氏旁支在内的不少播州大家族都踊跃报名,远超二十万的移民计划。经与杨邦宪商量之后,又将移民名额增加到三十万,并按比例分配到各县和大部落,这才堪堪摆平此事。

虽然是气侯正好的春季,但要到千里之外的琼州岛也是艰难。即便有霹雳军全程护卫,又在沿途设立补给站,还为老弱准备了骡和牛车,但光是从播州走到交趾乘船点便是十分艰难。 不少人会因长途跋涉,病累而死。左思右想之下,欧阳轩决定走一条更加便捷,但大部分却不在霹雳军境内的道路。即先移民们先到达苗疆与广南西路交界处,再从南盘江或北盘江乘船,顺流而下进入珠江,过广州城入海之后,可径直到达琼州岛的各个移民点。这条路的优势在于移民只需走不长的陆路便可乘船而下,不仅节省粮食还方便管理,更重要的是能大大减少移民的伤病率。

走此条道路的弊病也非常明显。首先是政治上的问题。此路大部分路段在广南西路和广南东路境内,官方绝对不会坐视不理,。面对如此声势浩大的流民,当地官府会视之为洪水猛兽,甚至会调兵来阻击。如果战端一起,播州军虽会轻易击败宋军,但要安全到达琼州,必然要拿下广州城,这是临安朝廷绝对不会容忍的。其次是安全问题,除了沿途的官军会雁过拔毛敲诈勒索外,还会遭遇多如牛毛的盗匪团队。特别是在北盘江与南盘江上游,这里也是广义上苗疆的一部分,临安朝廷对此羁縻之地不管不问,使得这里成了法外之地。霹雳军当然可以派出重兵护卫,但又会给临安反霹雳军势力以口实。

相比之下,移民所需钱粮倒是小问题。船只从沿海上溯至南盘江和北盘江速度虽慢,但仍比走陆路翻山越岭快多了,且损耗更小成本更低。至于银钱也不缺,凭借着从新大陆运回金银作为锚定物,霹雳军发行了大量的纸币,通过金融体系保证了充足的流动资金。运输船只也是小问题,毕竟流求、济州和琼州都有大量商船和渔船等民用船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