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南宋之霹雳风云 > 第四百三十三章 主政四川

南宋之霹雳风云 第四百三十三章 主政四川

作者:寂静的银松森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8: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流求战役激战正酣之时,四川的宋军将领都接到了来自临安的诏令——免去刘雄飞四川制置使兼知重庆府之位,由欧阳轩接任四川制置使。对于此任命,霹雳军系将领的第一感觉便是公正虽然姗姗迟到,但终究还是来了。川中其余诸将也并未感到意外,毕竟霹雳军实力已是川中翘楚,欧阳轩也是战功卓著,担得起这个职位。

对于这个诏令,刘雄飞并没有感到意外。对刘雄飞来说,青居大败颜面扫地,蒙军趁势反攻一路攻城掠地,自己在川中已是威信全无。眼下战局日危,四川制置司又缺兵少粮。他每次调兵各地守将多有搪塞应付,特别是霹雳军更是我行我素,加之朝堂又多制肘与指责,早已是心生疲惫。此次朝廷将其召回临安,其虽有失落却有如释重负之感。

欧阳轩对此任命并没有感激,只有一丝微微的惊讶。明眼人都能看到,在当下四川战场,霹雳军实力已是首屈一指。有没有临安的任命,都不会改变欧阳轩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之所以惊讶,是因为感觉宋理宗的此诏一反常态。据余柱传回来的消息,入侵流求海匪的背后主谋可能并非蒲寿庚与泉州赵氏皇族那么简单,其背后甚至有临安后宫影子。要说宋理宗对此事一所无知,绝不可能。

宋理宗关心的绝非天下百姓福祉,而是赵氏天下的安危。自收复潼川府路之后,霹雳军的低调已经隐藏不了其实力,已引起宋理宗的戒心与忌惮。一定程度上,抵抗蒙军与防止霹雳军坐大,已成为其四川战略的重中之中。在他的眼中,四川落入蒙军手中和被霹雳军控制,并没有太大区别。

霹雳军从临安内廷得到消息的表明,贾似道建言委以欧阳轩主政四川,以霹雳军阻挡蒙军攻势,倒是说服了宋理宗。但临到起草诏书时,理宗又反悔了。除了泉州宗族走了后宫路线,各个嫔妃的哭啼告状外,也因为他实在不甘心四川变成又一个播州,将赵氏家业轻易拱手让出。

欧阳轩刚接到这个诏令时疑惑,但联系到前后两个消息,心中便释然了。这前一个消息是东川元帅府的蒙军直逼涪州,其前锋甚至出现在了夔州附近。青居城之战及接下来的连续败仗,不仅让刘雄飞丧失了手下过半精锐,更让士气日益低迷。在蒙军攻势面前,不少州县的宋军闻风而逃。要不是倚仗险峻的山川地形,夔州路的半数州县早已被蒙军夺去。

这后一个消息是两淮战局危殆。李璮叛蒙之事之初,朝廷派了在两淮前线的夏贵趁机攻击蒙军。开战之初,蒙军被李璮所牵制,夏贵自持勇悍横冲猛打,也夺得了大片土地。只不过好景不长,蒙军围了李璮便调头过来对付夏贵,直打得他一败千里,不仅将夺得的土地全部丢失,还损失了数千精锐和徐州等十余个州县。领军剿灭李璮的蒙军诸王哈必赤和大将阿术甚至放话出来,要直捣临安。

实际上,欧阳轩的判断并没有错。正是因为战局的糜乱,才让宋理宗又有了“恩赏”欧阳轩之心。眼下两淮战场危局,荆襄战场也吃紧,这两个战场的宋军自身都难保,根本调不出兵来支援四川战场。但四川战场又实在太重要,一旦蒙军控制了夔州路,后果不堪设想。到时侯不仅是四川保不保的问题了,而是意味着赵氏江山的覆灭。如果说任命欧阳轩为四川制置使是一杯慢性毒剂的话,那么丢掉四川便是一杯立刻要人命的鹤顶红了。

真正让宋理宗下定决心,是他得到的欧阳轩连续杀掉蒙古使者的消息。这个消息在临安朝中引起了两种意见截然的评价,抗蒙强硬派纷纷叫好,认为对付蒙古人就应该这样。另一派则以读书人为主,认为“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欧阳轩做法实在与野蛮无异,实在是有辱斯文,实在可耻可叹。

对于四川战局,蒙军之中也有明白人。刘整、纽璘等人虽然屡战屡败,却也极力劝说忽必烈招降欧阳轩。汪惟正、钦察也是霹雳军手下败将,却也输得心服口服。相反,杨大渊、张大悦、蒲元圭等将领却极力反对,一方面他们怕欧阳轩归蒙之后,地位凌驾于他们之上,另一方面也是他们都有子侄死在霹雳军之下。更重要的是,他们认为自己也可以造出火器,与霹雳军再决高下。

忽必烈十分信任钦察,也对刘整意见十分重视,便同意招降霹雳军,对欧阳轩开出的价码也让汪惟正、杨大渊等人眼红——四川路总管,万户以下皆受其节制。欧阳轩怎可能降蒙?面对接连而至的三批蒙古使者,欧阳轩只有一个回答——绝不可能。他还告诉使者,如果蒙古人不退出汉地,霹雳军将与之不共戴天,绝对会不死不休。

欧阳轩其实并没有下令杀掉蒙古使者,即便其中随行的还有几个汉奸。欧阳轩虽然抗蒙态度坚决,但并没有虐待蒙古使者,只是为了防止其打探情报,将他们限制在客馆不得外出。在生活上,也是一视同仁向其提供了食宿。至于这些使者能不能习惯粗茶淡饭,便是他们的事了,毕竟霹雳军官兵一致,欧阳轩所食也是如此。至于杀掉使者的传言纯属无稽之谈。霹雳军将这些使者礼送也了控制区。霹雳军控制区之外,土匪多如牛毛,恨蒙军的人也多如牛毛。这些使者横遭不测,关霹雳军何事?

对欧阳轩来说,四川制置使的这个官职虽非必须,但也有许多好处。其中最大好处是可以争取到守旧人士,特别是士人群体的支持。“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赵氏江山已近三百年,又实行与士大夫共天下,倒是颇得士人的支持。有了这个官职,将为霹雳军下一步招俫人才提供便利。荟聚天下英才,其重要性无论如何评价都不为过。

霹雳军要的不是为帝王服务的传统人才,而是工矿、农业、医学、军事等方面有一技之长的人才,或精通数学、物理、化学、管理、法律或擅发明创造的人才。在传统的科举制度下,大部分士人做学问只是为了当官和光宗耀祖。对于这类人,欧阳轩并不看重。霹雳军需要的是既心系百姓又有实践技能的读书人,而不是那些坐而论道,整天评头论足的老学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