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南宋之霹雳风云 > 第四百二十章 冷静观察

南宋之霹雳风云 第四百二十章 冷静观察

作者:寂静的银松森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8: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回到东川之后,乌蛮首领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派使者到海龙城面见杨文,请求在播州孔子学院的乌蛮贵族子弟回到东川,然后再选派青年才俊前来学习。第一批学员虽然离毕业还有一段时日,但让他们提前回东川效力,再选派新人前来,虽说与孔子学院的教学安排有些冲突,但也并不过份,故杨文便一口答应了下来。

乌蛮首领所做的第二件事是派出媒婆逐个向单身的铜矿技术人员介绍当地女子。这些技术人员大多来自川西,有超过半数并未婚配。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牵线姻缘无论如何都是好事,何况媒婆介绍的女子不管是家境、相貌还是地位在当地都属上乘。“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各个铜矿的霹雳军负责人虽然这事蹊跷,但看见下属的单身汉们满脸的欢喜,根本提不出反对意见。

第三件事是派人私下高价购买开矿所需要材料和技术,包括火药、开采工具、提炼药水,坑道修筑、通风井、绞盘等大型设备的技术图纸。所用的理由则是他们将在临近的善阐府——即昆明,开采矿洞,需要这些。

乌蛮部族虽然占有铜矿的股份但并没有经营权,根本接触不到这些东西。霹雳军不仅对技术保密极严,对所有的重要物资都有台账管理。故虽然花了大量的精力,乌蛮只购买到了少量的火药和溶液,至于技术图纸,则一张都没有搞到。

除了以上公开和半公开的动作,乌蛮首领又私下干了不少阴暗之事。一是派人刺探情报。除了在附近的六盘水外,乌蛮探子也在周边区域打探霹雳军、都掌蛮及播州军的消息,甚至深入苗疆出现在播州城和石门关附近。被抓获的探子当然是一脸无辜百般抵赖,但终归还是有人松了口。

乌蛮首领还派出信使前往对霹雳军有敌意的乌蒙、易娘等部落,这些部落与其所在的閟畔部是同根同源,但也为争夺水源和土地,相互之间也仇杀不断。只是在当下有了共同的敌人,閟畔部又为他们画了大饼,自然放下了相互的成见,当下便喝血酒结盟,誓言共进退。

与此同时,乌蛮首领还调派人手开始修堡筑寨,训练土兵。理由倒也光明正大,便是防止仇家暗杀。乌蛮不仅与邻近的都掌蛮及苗疆部落发生冲突,内部也冲突不断。为了争权夺利,乌蛮内部各个家族也时常发生冲突。乌蛮首领也是心狠手辣之辈,自然也有不少仇人。只是从他修筑的堡寨规模和招募土兵的人数来看,不像是防仇人而是在准备打仗。

除此之外,乌蛮首领还与驻屯当地的新附军将领频繁密议。蒙军屡次从石门关和播州方向进攻,皆铩羽而归,遂将从大理“斡腹”南宋路径转到广南西路和交趾方向。地处大理、四川、苗疆三地交界的东川战略地位便大大下降,眼下的东川并没有蒙古骑兵驻屯。驻屯东川的蒙军为二千人的白蛮新附军。

东川在大理属于地困民穷之地,根本养不了多少驻屯军。蒙军在此的防御便以新附军为主,战时再征调部落土兵从征。宋蒙战争以来,由于四川宋军在蒙军攻击下疲于防守,根本无力从石门关南下,故这些新附军久无战事又疏于训练,故战力堪忧。但其毕竟是军队,战力远超部落土兵,自然成了乌蛮首领极为拉拢的对像。

东川乌蛮的这些或明或暗的信息,通过不同的渠道汇集到霹雳军的情报系统,源源不断地传到了六盘水和播州,经过整理分析后,又紧急转送到石门关和崇庆府。这些情报有的来自于南洋公司的商队,有的来自于侦察人员,有的来自于铜矿,甚至有不少来自于东川乌蛮部民和新附军。

东川乌蛮部落与新附军原本日子过得艰难,铜矿开采之后生活滋润了不少。眼下才过了一段时间的好日子,如果有人要作妖,肯定会有人不答应。普通部民和新附军士兵并不清楚乌蛮首领的所作所为,但各山寨头领和新附军的将校可是一清二楚,他们在铜矿开采中捞得盆满钵满。正是他们之中的有些人,将情报偷偷报给了霹雳军。

对于东川的异变,欧阳轩分别写了两封信。第一封信是写给昝万寿的。在信中欧阳轩叮嘱昝万寿,虽然第三师扩军之后实力增加不少,但战斗力尚未完全形成。对此事的处理,应先冷静观察,不宜操之过急。如果兵出东川,势必引来大理国的大军前来。欧阳轩的意思是不出兵则罢,如果出兵必须要一击必杀,并彻底控制东川。

第二封信是写给杨文的。对于老丈人,欧阳轩的态度谦逊了多。他只说东川之事全由播州方面定夺,霹雳军总参谋部已命第三师全力配合,战时昝万寿也归杨文节制。虽然是翁婿关系,但杨文那里敢托大。故他将此事全权委托给了杨邦宪处理,一方面是为了考验和培养这个继承人,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昝万寿与杨邦宪年岁相差不大,性情也相投,协调配合起来会顺畅很多。

川西的学习和率军从征经历,让杨邦宪快速成长。眼下的他虽然稚气未脱,但性格已变得极为沉稳,眉宇之间也隐隐透出杀伐果决之气。当然,杨文之所以将如此重大之事交由其全权处理,也因为播州效仿霹雳军建立了参谋部,以协助处理军政大事。他相信,有谋士智囊和霹雳军驻播州的王有福、杜大全等人的协助,杨邦宪能顺利通过此次考验。

眼下播州新军也未编练完成,故杨邦宪定下此事的策略是冷静观察,积极应对。对于东川乌蛮首领的一举一动的意图,他已看到清清楚楚。将贵族子弟从播州孔子学院撤回,实际上是防止交恶之后被扣留;为单身铜矿技术人员做媒,是要拉拢他们;高价购买开矿材料和技术,是为了解决生产瓶颈问题。至于修堡筑垒、招募土兵、刺探情报等动作,实际上为战争作准备。

对于以上行为,杨邦宪也采取了应对措施。“知已知已,百战不殆”,他大规模增加了侦察人手,以获得及时准确的情报;以探亲、学习为理由,开始撤离铜矿的核心技术人员,并将技术资料全部带回;又将库存的粗铜尽数运往六盘水。为了防止敌人起疑心,他并没有减少采矿工具和炸药等物资的输入,只是以川西的工厂检修停工为由,大规模减少了提炼溶液。缺少这个关键材料,铜矿石熔炼为粗铜的效率将会大大减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