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南宋之霹雳风云 > 第四百一十九章 东川异动

南宋之霹雳风云 第四百一十九章 东川异动

作者:寂静的银松森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8: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青居城之战刘雄飞虽然惨败,却没有如俞兴在神臂城之下那样全军覆灭。虽然粮草辎重特别是上百门火炮和三百余门攻城武器全部损失,让宋军战力大减,但所幸的是二万三千人员只损失七千人。在钓鱼城水军团的火炮掩护下,八千战兵他带回了五千人,一万五千民夫则带回了一万一千人。

张珏将刘雄飞护送到重庆府水域之后,并没有随其进城,而是径直返回了钓鱼城。水军团则直接溯水北上,前往嘉定城。张珏之所以不进城,是怕刘雄飞对自己不利,并强夺钓鱼城水军控制权。在从青居回重庆的路途之中,刘雄飞数次要求将水军团交由四川制置司直领,张珏皆左右而言它,或闭口不言。

虽然从官职来看刘雄飞是上级,但若张珏不同意,他要将水军团从钓鱼城手中夺走,也是不可能。除了朝廷的军制不允许外,也因强行夺兵权会引起其他军将的惶恐。张珏肯定不会同意将水军交由刘雄飞,除了因为水军团对钓鱼城的防御至关重要外,更重要的也是钓鱼城已经纳入了霹雳军体系。仅从军工保密角度上来说,欧阳轩等高层也绝不会同意。

水军团前往嘉定城,除了远离刘雄飞的窥视外,也是前去改装战船和补充弹药。青居城之战前,钓鱼城水军虽然进行了改编,但不管是战船还是火炮数量都远达到编制要求。青居之战中虽然水军团表现优异,但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激烈而频繁的战斗,也使不少战船结构和炮膛受损,急需要修复和更换。

火炮战船与传统的跳帮战船有很大不同。钓鱼城当下也有小型造船厂,但并没有能力维修火炮战船,更没有能力维修火器。除了维护战船外,水军团此行是按总参谋部的要求,在嘉定接收新火炮战船和新训练水兵,以补足三个营十五个连的编制。鉴于钓鱼城的重要性,霹雳军高层决定要优先让第四师齐装满员。

此时昝万寿并未在嘉定城中,而是在石门寨。自都掌蛮归附以来,在其示范作用下,周边不少夷、僰、侗、乌蛮等部落纷纷归附了霹雳军,其中包括马湖、芒布、易溪等大部落。南洋公司的商队也随之进入了上述地区,获得丰厚利润,而各部落获得了优质铁器、食盐等急需的生产生活用品。

在此过程中,也有部落对霹雳军报以敌视态度,他们频繁劫杀南洋公司的商队,甚至蒙军和大理国新附军沆瀣一气,攻打归附霹雳军的部落。阿永的都掌蛮兵在苗疆兵及霹雳军的支持下,打退了敌人的进攻。只不过,此时由于霹雳军和播州军的主力在潼川路府作战,配合都掌蛮的霹雳军只有一个侦察营兵力,苗疆也只有千余人,也无力进攻敌人。

双方的战线便在乌蒙和易娘部之间反复拉锯,这两个部落的态度也反复随之摇摆。乌蒙和易娘部地处苗疆与大理国交界处,霹雳军控制了两地,不仅意味着可以与苗疆连成一片,更可以彻底打通叙州通往东川的道路。这条路可以实行水陆联运,不仅更便捷,也比绕行苗疆的道路更短。

潼川府路战役结束之后,欧阳轩便让昝万寿开始筹备彻底消灭石门关与大理国之间敌对势力,打通前往东川道路的相关军务。自昝万寿将入侵叙州的蒙军击败,又在石门关架设火炮之后,蒙军眼见无隙可趁,便将主力便撤离了此处区域。霹雳军要对付的,主要是敌对部落和多如牛毛的山匪。

按照计划,此战将是第三师为主,播州军、都掌蛮等部落兵配合。第三师在潼川府路战役之受损颇重,加上扩军之后将军官和老兵都分散到了新部队,火器的配备也暂时不能到位,故一时半会儿还不适合大战。播州军的情况也大抵如此。昝万寿决定再让这些敌对势力蹦跶一段时间,等各团准备好了再动手。

就在昝万寿紧锣密鼓准备之时,东川的乌蛮部落首领又开始不安分起来了。在霹雳军介入之前,东川铜矿的开采量少得可怜 当地乌蛮部落也获益甚少。眼下东川已有数十个铜矿洞,每天的产出便极其巨大。这些乌蛮首领自然获益不少,可他们却不满足,他们想要的是全部,即便因此而与霹雳军反目。

这些乌蛮首领见识过火器的厉害,他们知道光靠自己的部落土兵和驻扎在东川的大理新附军,挡不住霹雳军和播州军的。“背靠大树好乘凉”,要独吞下铜矿这个金娃娃,自然要有大势力撑腰。眼下大理国最大的势力自然是蒙古人,但他们却不想和贪婪残暴的蒙古人打交道。如果蒙古人知道了铜矿的巨大利益,自然会派来重兵,便到时会连渣都不给他们留一口。思来想去,他们便派人找到了段实。

段实是大理末代皇帝段兴智的弟弟,时年三十岁,其人骁勇善战,足智多谋。蒙古人鉴于大理皇帝段兴智主动投降,并没有加害于他,而是委以官职协助其统治。段兴智在去年死后,段实便顺位上升成为大理路总管,其地位仅次于蒙古驻屯军的最高长官,万户以下皆受节制,在大理的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之前驻屯大理的蒙军最高长官为兀良合台,其为蒙古守旧派的代表,在两汗相争中保持中立,态度略偏向阿里不哥。忽必烈稳定政局之外,随即将其召回开平,换上了自己的心腹,来自西域的色目人赛典赤•赡思丁。赛典赤初来大理人生地不熟,还得依靠白蛮和乌蛮贵族统治大理。更重要的是,由于与阿里不哥争汗,忽必烈大量从各地抽调兵力,大理也不例外。眼下大理驻屯蒙军只有不到八千骑兵,而新附军则有五万人。如此一来,掌握了兵权的段实地位更加稳固,话语权也愈加有份量。

大理国的贵胄阶层主要为白蛮和乌蛮,两个民族之间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相互之间还交叉通婚。东川的乌蛮首领之所以找到段实,便是因为两家有远亲关系。早在乌蛮首领找上门之前,段实便对东川大规模开采铜矿的情况有所耳闻,只是不知道具体情况,只道以为是山野村夫和商人在瞎胡闹。

得知东川铜矿的开采量如此之大,主导力量还是霹雳军和播州军,段实大惊之余又暗暗盘算起来,思量在如何不惊动蒙古人的情况下,将东川铜矿收入囊中,而且还要保持其产能。东川乌蛮首领告诉段实,霹雳军掌握着铜矿生产的关键技术和材料,技术人员也皆是外来者,需要一并控制。

得到段实的面授机宜后,乌蛮首领回到了东川并开始偷偷准备了。所有发生的一切,都被有心人看在眼中,并将消息悄悄传回六盘水和播州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