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南宋之霹雳风云 > 第二百一十章 科教为本

南宋之霹雳风云 第二百一十章 科教为本

作者:寂静的银松森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8: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说是休养生息,其实霹雳军治下依然是一片繁忙。趁着这没有战事的间隙,农民们忙着田间管理和修沟筑堰,工矿业则是不断新建厂房和矿洞,努力扩大产能,商贸队则牵着骡马载着货物奔向远方,士兵则在加紧军事训练。彭山瘟疫被彻底扑灭后,李爽又令人对彭山城进行了数次清杀消毒。当前鲁文安已带着技术人员进场,准备将彭山城改造成为六边形的棱堡,并建设瞭望塔、水寨、造船厂等配套设施,将之打造成为水军最重要的堡垒。负责施工的劳力则是彭山和眉州之战的俘虏,他们将在完成彭山要塞建设后,前往邛州的矿洞继续服劳役。

当前事业百废待兴,霹雳军高层都忙得不亦乐乎,欧阳轩同样忙得脚不沾地。他的工作内容仍然安排得满满当当,每日都要进行政务调研、军事训练、技术研发、学校授课。这段时间他将主要精力投在了技术的研发上,特别是新型火药的研发上,为此他频繁奔波于研究院和兵工厂。

作为化学科班出身,欧阳轩清楚人类可用的炸药实在太多了,理论上只要能点着并剧烈发生反应,大量释放能量的都可以作为炸药使用。黑火药因为配方简单,原料充足又价格便宜等优点,便成了最早使用的炸药。但黑火药也有着威力小、烟尘大等弱点,这些弱点也在霹雳军的作战中暴露出来。开发新型火药,保持对蒙军遥遥领先的技术优势,便成了当务之急。

在欧阳轩的记忆中,备选的新型火药有硝酸甘油、苦未酸、硝化纤维、三XX甲方苯、黑某金等,这些火药各有优缺点。要研发出这些新型火药,对欧阳轩来说并不难,毕竟把前人的东西拿来用就是。难的是怎样能低成本大规模生产。毕竟当下霹雳军虽然有一定的化工基础,但受制于原材料、制造设备和人员素质,要探索出既简单易行,适宜当前工业基础的的工艺流程,还是极具挑战性,需要反复测试和优化。

首先被否决的是硝酸甘油。它由硫酸和甘油制成,技术很简单,但其生产工艺要求却高,因为其相当不稳定,有时候摇一摇就会炸。当然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水管和流动的水进行散热,再用硅藻土吸附,便会使其生产和储存都变得安全。其爆炸威力大,非常适合开路炸山,挖矿炸洞。只不过当前没有石油,要制作甘油只能用动物或植物油脂,而这两样东西在当下实在太贵了,只有大富大贵之人才能享用。

其次淘汰的是黑某金。这种炸药威力非常强劲,添加蜂蜡、石蜡或其它成分的钝化剂后,又变得非常安全,生产也不怎么受矿物原料条件限制,它的制取方法有许多种,但需要有成规模的基础化工能力,显然这个东西虽好,以霹雳军当下的技术水平却造不出来。

具备工业化生产,但缺乏原材料的是硝化纤维火药或者叫“无烟火药”,这种火药非常适合用作枪炮发射基药,其制作也简单,先用棉花和硫硝混合酸制的硝化纤维素。再将硝化纤维素用乙醚、乙醇的混合溶剂溶解,然后添加稳定剂制成硬胶条,继而再将之切成颗粒并干燥。它的缺点储存保养麻烦,干了会炸掉,湿了会炸不了。事实上,早在前期欧阳轩便带着人小规模生产了这种火药,但棉花及其种植技术刚传入汉地不久,棉花和棉布的数量极少,价格也昂贵,只能少量生产。

经过反复比较,欧阳轩决定将研发重点放在两种新型火药上,第一种是黄色炸药,也被称为“苦未酸”,它的成分是“XXX”,由浓硫酸、硝酸和苯酚合成。苯酚可由煤焦油中提取,可以被简单的大规模制备,而煤则是霹雳军产量最大的矿物,要提取煤焦油这种原材料根本不是问题。苦未酸最大的缺点也是安全适用性,它遭遇高温、摩擦、撞击时都有可能炸开花,而且它与铁是可以反应的,不适合长时间储存。不过这些缺点都可以解决,除了增强安全意识小心轻放外,可以选择合适的包装和储备设备。至于储存的问题,当下不管是开矿山还是军用,炸药都供不应求,刚生产出来没多久便会被用掉。

第二种则是大名鼎鼎的炸药T.N.T,学名叫三XX甲苯,它的威力不算最大,但论可控易用,T.N.T当属第一。同黄色炸药一样,其制作也简单,即由浓硫酸、硝酸和甲苯合成。甲苯同样可从煤焦油中提取,可以被简单的大规模制备。更重要的是T.N.T威力虽不如苦未酸强,但是它安全,无论是踩、烧、油炸、炖,只要用雷管引爆,它都不会炸,还容易储存。

欧阳轩清醒知道,即便研究出生产方法和工艺流程,要形成大规模的产能,也需要较长时间。但他仍然自加压力,力争在在一年后进行小批量生产,二年后实现规模生产。届时他相信枪炮的生产技术又上了一个台阶,而也会找到棉花的来源,甚至能开始种植棉花,解决无烟火药的原材料问题。

来到这个世界的时间越长,欧阳轩越明白一个道理,即古人和现代人在智商方面并没有差距,他们所欠缺的只是上千年的知识经验积累。他相信自己只需要指出研究方向和路径,做好科研制度的顶层设计,引导霹雳军上下形成崇尚科教的氛围,凭借着研究人员和工匠聪明才智,定然会推动科技的不断进步。实际上有的古人极为聪明,视野也极超前和开阔,只是并不为时代所重视,北宋科学家沈括便是其中一个例子。其一生致志于科学研究,在众多学科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卓越的成就,其代表作《梦溪笔谈》,内容丰富,集前代科学成就之大成。欧阳轩看到此书后大为惊叹,随即让鲁德之进行印刷,并列为县学和州学教科书

近段时间除了研究院和工厂外,欧阳轩花费时间最多的地方便是州(府)学去授课。霹雳军的辖区中,除了崇庆府有州学外,邛州也有州学,故欧阳轩每过一段时间都得前往邛州讲学,所幸他学会了骑马,半日便可到达。只不过一趟下来,饶是他年轻力壮也是累得够呛,但欧阳轩仍乐不彼此。在他看来这些州学的学子,将来都是官员、教师、科研人员,是霹雳军的中流坻柱,是开启社会民智和发科学技术的种子,将是最终战胜蒙古人最关键的群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