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嘉靖承明 > 第四百四十一章 削籍为民,夏言致仕!

嘉靖承明 第四百四十一章 削籍为民,夏言致仕!

作者:枫渡清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8:07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陛下说的是,臣也不赞成这样做,认为应该再议。”

杨一清这时回答道。

朱厚熜不假思索地厉声说:“当然应该再议!”

接着,朱厚熜又看向杨一清等御书房大臣,问:“这是三法司谁提出来的?”

“大理寺的叶应骢。”

杨一清立即回道。

朱厚熜听后颔首:“持身不正、是非不分,此人乃小人,削籍为民!”

削籍为民,则意味着没有再次为官的机会。

叶应骢只是一个建议就落得个如此结果,自然也说明,朱厚熜对这些士大夫想让皇帝配合他们一起虚伪、让锦衣卫北镇抚司干脏活的事非常不满。

朱厚熜接下来也继续吩咐说:“夏言不经法司杀翰林的事,直接廷鞫!朕就不相信满朝文武,就议不出一个公允的处置结果来!”

……

……

“这个夏贵溪,他当时既然敢乱法令擅杀翰林,就该在杀完翰林后直接自缢了事!”

“这样的话,朝臣中恨他者,也不至于如此为难!”

在内阁将朱厚熜的意思传达下去后,刑部左侍郎许赞就非常郁闷地在朱希周、周伦这些昔日要好的同僚面前,吐槽起夏言的选择来。

周伦则笑着说:“他就是因为知道,朝臣中因此事恨他者,会如此为难,而杀不了他,甚至只会选择让他活着,为他说好话,他才敢杀翰林的。”

“是啊,如今没有必要在这件事上生郁闷气了。”

“大丈夫当能忍不能忍之事!”

“廷鞫时,只能为他夏言说好话,绝不能因为夏言不先反映参劾,不先请天子降旨令法司议被杀翰林之罪,就真的要治夏言死罪!总之,春秋决狱的原则,破坏不得!”

朱希周回道。

周伦跟着附和说:“没错,只有不支持春秋决狱,要以法居礼上的变法者,才会坚持治夏言死罪!”

“我知道,只是不能既杀夏言,也不破坏春秋决狱的士林共识,还是让人一想就觉得憋屈!”

许赞回道。

朱希周笑道:“所以说他大才!”

而在廷鞫开始时,暂暑部事的刑部左侍郎许赞虽然不满夏言擅杀翰林同僚的行为,也就还是先开口言说:

“我还是那个主张,夏言虽然擅杀同僚,但却是基于忠孝大义而杀,乃合圣人之教也!”

“而古圣贤治法,认为定刑当以春秋大义定之,故夏言不当加大辟之刑,也不当折辱之,否则,便是苛待忠良,败坏礼教纲常。”

许赞说到这里,就道:“所以,我主张,只以夏言不谨冲动定罪,令其致仕,但因其忠孝贞烈之举当褒奖,故当令以礼部尚书衔致仕!”

“我同意!”

“夏言虽狂悖嚣张,但实则忠臣,治国当以礼为重,对此忠臣,自当以议贤,不能因其杀伐不请圣谕、不经法司就真治其死罪,只能令其致仕,且不能亏待。”

左都御史周伦也跟着说道。

这时……

张璁却言道:“我不同意!被杀翰林无论忠奸,若有罪,皆需明正典刑,否则法纪何存?”

“不遵法纪,因义愤而杀,而若有朝廷命官因此被误杀,后果无异更严重!毕竟人死不能复生。”

桂萼跟着说道:“没错,朝堂不是绿林,大臣也不是江湖之人,臣民若可以因忠义而杀人,那天子是不是可以说,即便屠城也不当指其无道?”

“当然!”

“天下无不是的君父,即便君父怒而屠城,那也不能责怪君父!”

礼部尚书朱希周这时咬了咬牙,回答道。

大理寺卿方献夫也跟着郑重地点首:“是啊,治法当循忠恕之道,夏言为君杀不臣,是忠也,当宽恕其罪,薄惩即可!”

杨一清也在这时开了口:“我还是那句话,若杀夏言,则需先杀我杨一清!”

张璁和桂萼见大多数朝臣主张不杀夏言,也就没有再坚持。

只是桂萼在廷鞫结束时,冷笑说:“诸公如今既然宥夏言之罪,将来若再谏天子严厉果杀不对,那就是真死有余辜了!”

“那是自然!”

“没有谁可以非议君父!谁非议谁就先是大不敬,杀之不足惜!”

杨一清则在这时主动回应起了桂萼。

桂萼没再多言。

于是,廷鞫结果就是只请令夏言以礼部尚书衔致仕。

朱厚熜也遵从了廷鞫结果,让夏言以礼部尚书衔致仕。

但许多支持不杀夏言的朝臣们,对此并没有一种自己赢了的喜悦感。

尤其是这些人一想到桂萼和杨一清的对话,心中就更加失落。

“难道那些翰林清流就真的白死了吗?”

许赞就在出宫忍不住对同行的朱希周和周伦说了起来,且一脸苦笑。

周伦则也苦笑了一下说:“不然呢,他们本就不重要!或者说,他们重不重要,其实还是天子说了算,确切说,圣人大义重不重要,也是天子说了算,不是我们说了算。”

“可我们推崇圣人大义、春秋决狱,为的是礼在法上,为的是尊卑有序,而不是真让天子可以随意杀天下人,无论贵贱!”

许赞言道。

朱希周则在这时跟着感慨说:“但这世上难有双全法,我们不能真跟这些被杀的人一样糊涂,想着既要天子不能随意杀人,又要自己可以在对卑下者生杀予夺。”

“难道就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许赞却在这时不甘心地又问了一句。

随后,许赞就在这时提议道:“如果天下奢豪大户都不再让解户为朝廷下乡去各里甲收税赋,让朝廷断了田税丁银如何?”

“这不是高明的策略,甚至可以说颇为愚蠢。”

“正所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不给朝廷提供田税丁银,让天下因此失序,对天下奢豪大户也没好处。”

“再说,现在天下奢豪大户给朝廷提高的田税丁银入太仓为军需之数,也就四百万两白银左右,已不再是如今朝廷的主要收入。”

“而朝廷如今的主要收入已经是海外收入。”

“所以,这种不再主动为朝廷收税赋的方式不但威胁不了朝廷,甚至还会促使朝廷进一步与天下奢豪大户脱钩。”

朱希周言道。

周伦跟着颔首:“没错!本来陛下或可还会因为这四百万两白银和留存地方的税粮丁银,对天下奢豪大户不那么过于严苛,要是将来真要连这份收益都没有了,那只怕,陛下就真能借着圣人大义,更加敢杀,乃至还敢屠村灭郭了!”

“毕竟反正留着也没有什么贡献。”

许赞听后点了点头,又不禁苦笑:“如此看来,不但不能减少天下奢豪大户对税赋的贡献,还应该增加才对!”

“是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