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嘉靖承明 > 第四百三十九章 若杀夏言,则需先杀我杨一清!

于是。

吴惠和江佃两翰林在锦衣卫的护送下去了贡院,成为了顺天府乡试新的主副考官。

没多久,在京参考士子也通过报刊、官告、顺天府铺兵喊报知道了这事,而知道了这事。

中副榜和落第的参考士子因而再次燃起了希望。

“换了主副考官,看来是陛下赢了!”

“没想到本届乡试科举还是会扩招的。”

“这么说,朝中还是有清流儒臣,愿意承认天子的文治功绩,而愿意在顺天府乡试中举孝廉至一百八十名的。”

这些士子也就在坊间街巷议论起来,且也因此没有选择离京。

……

……

而夏言这里,他在连杀了几名翰林后,有翰林清流实在是压抑不住心里怒火,也就问起夏言来:

“夏公谨,你这是干什么!”

“我说了,君辱臣死,身为臣子,自当为君诛不臣!”

夏言沉声答后,就把锦衣卫官的刀丢在了地上。

这时,也有翰林大声言道:“他们非不臣!”

“不承认陛下文治功绩、抗旨不奉命,便是不臣!”

夏言沉声回道。

接着,也有翰林站出来指着夏言说:“夏公谨,你这是在替陛下把天下读书人骨气杀完!”

“这不是骨气,这是不忠之邪气!”

“夏某今日为陛下杀之,乃为人臣者本份!”

夏言再次冷声答道。

“我必参你!要陛下诛你!”

这时,又有翰林愤然指着夏言,而含泪大声说了一句。

“随你的便!”

夏言说着就回了自己的值房,自己写起自劾疏来,劾自己不先上奏,就悍然代法司杀人。

而其他翰林也纷纷离开了这里。

只有少数几个同情被杀翰林的同僚,去找他们家人这些被杀翰林抬回了家。

夏言在写完自劾奏疏后,则来了杨一清这里。

杨一清则见到夏言后,就说道:“你做的事,已有翰林中人来告诉我了。”

夏言则对杨一清拱手一拜后说:“下僚这样做也是不得已,有些清流儒臣太偏执,非要把陛下往暴君的路上逼,如果我不替陛下出手,以陛下之聪哲和爱民,只会更加倚重张、桂等人,而在刻薄之余,让天下大多数人觉得他不寡恩!”

“总之,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今日局面到了这个地步,言若想让陛下不被奸臣张、桂等裹挟,只能先成酷吏!”

杨一清颔首。

接着,杨一清竟也起身朝夏言拱手一拜:“公受仆一拜!”

夏言大惊,慌忙回了礼。

随后,杨一清就对夏言说:“你没有做错,这些偏执之臣,自以为死谏为荣!却暗藏陷君父不义而失天下人心的祸心,要想不使得陛下独治受影响,这个时候需要有真正的忠臣站出来!以自己的声名换陛下的声名,使君臣之间,继续维持着斗而不破的局面,即便是反对天子独治的,也只能说是愚忠奸猾之臣太多所致。”

“公谨,你当为宰辅!”

杨一清说到这里,就笑着对夏言说了一句。

夏言顿时一脸亢奋,但也忙行礼作揖:“元辅谬赞!”

“现在就看陛下如何处置你。”

“但毋庸置疑的是,天下士大夫如果还要继续坚持春秋决狱,那陛下应该宽恕你!毕竟你是为君杀不臣,非私愤也!乃忠孝义举,正所谓为父母之辱杀人,当宥!为臣者也一样!”

“如果天下士大夫,尤其是清流中人,真要逼陛下杀你,那就必须否定春秋决狱!接受礼不在法上!”

杨一清继续说了起来。

夏言点头:“元辅说的是,陛下真要因此杀我,则我死了也好;若陛下不杀我,还重用我,则纲常得护也!”

“别人不管怎样,这次我杨一清必力护你!圣人大义不能废,若废,当先杀我杨一清!”

杨一清说道。

夏言则再次一拜。

……

……

朱厚熜这里不久后也收到了言官弹劾夏言杀翰林的事。

不过,朱厚熜也早就通过锦衣卫知道了这事,但他一直没声张。

直到现在有官员正式弹劾夏言,夏言也上疏自劾后,朱厚熜才问起杨一清等人来:“夏言这事,你们怎么看?”

“陛下,夏言这是为护君臣大礼而杀人,乃不得已之举,按春秋决狱,当宽恕!”

杨一清说道。

张璁则言道:“陛下,夏言虽是不得已,但擅杀翰林,不经法司,已坏法纪,亦当重惩!”

杨一清则再次言道:“陛下,圣朝以礼治国,若因此事杀夏言,则会伤忠臣之心!”

“那就还是先下法司,让法司议罪!”

“毕竟夏言固然情有可原,但流程上也的确太过专横。”

朱厚熜提出了自己的决定,他自然没打算因此杀夏言,但他得看看,反对自己独治的那帮人,到底该怎么在利用圣人大义,保住自己士大夫司法特权的同时,又拿出足够的理由,让自己杀了夏言。

夏言也因此先被下了诏狱。

“明公,这事很难为,如果要杀夏言,就得否定春秋决狱,让陛下以法治国!同时,还得承认抗命是合法,以下犯上是可以的。”

“如果要上下有序,那就只能力保夏言!”

朝臣们也很快因为这事讨论了起来。

左都御史周伦就对转任为户部尚书的朱希周聊起了这事。

朱希周点首:“是啊!真要按圣人大义,不但不能杀夏言,还得力保夏言!”

“难道那几位翰林就白死了吗?”

刑部左侍郎许赞这时忍不住问了一句。

周伦则讪笑说:“说句不近人情的话,他们不但白死,还是死有余辜!但凡有敬上之心,也不应该把天子这样逼,以死争士权,虽说是成化以后清流屡试不爽的伎俩,但如此激烈的方式,只会簇生出更激烈的君臣矛盾!于大局不利!”

“总宪这话没说错,当今陛下还算克制,没有因此彻底弃天下,还愿意爱护社稷苍生,故朝会不断,召对大臣之勤勉甚至远胜孝庙,要不然王震泽、杨安宁之辈也不会对他如此俯首帖耳!”

“但试想一下,如果当今陛下被这些人逼得彻底弃了天下也不愿做傀儡,那会是好事吗?”

“正所谓,覆巢之下无完卵,君威不振,两宋和前元的后果就是明证!”

朱希周说道。

许赞听后沉默了。

过了一会儿。

许赞又不由得还是说道:“虽说他们偏执狂悖,但也罪不至死啊!至少也轮不到夏言来杀!司刑当春秋决狱,是为了能让礼居法上,使贵贱有别,士大夫能得天下尊重,而不是让他夏言借此用来对付自己士人啊!”

“可他就这么用了,我们能怎么办?”

“此人大才,又敢行狠辣事,将来必为权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