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穿越明朝当暴君 > 第五百一十九章 西征:最终目标直抵莫斯科!

“那么接下来,我们很大可能会与罗刹国有更大规模的战争,只怕还不只一次,直到让其屈服,主动与我们乞和为止!”

在天启十六年十月的枢密院廷议上,枢密院同知兼兵部尚书卢象升在前文中辅政大臣兼大都督府同知朱燮元说后就附和起来。

枢密副使孙传庭则跟着说道:“而且罗刹国这次很可能会主动出兵,他们不会甘愿把裘皮和木材资源拱手让给我大明!”

“但我们没必要等他们从东西伯利亚打过来,我们可以继续主动出击,从肃州卫北上,能够直插他罗刹国腹心,或许能提前阻止他们兴兵北山,或者直接威胁他的国都附近。”

朱燮元跟着说道。

“可这样的话,肃州卫外的吐鲁番、瓦剌和鞑靼余部这一带的广袤领地也得尽快汉化,并成为我大明的疆域,如此我大明的军队可以直接通过这里的这座阿尔泰山,沿着额尔齐斯河,最后饶过乌拉尔山,跨过乌拉尔河就能进入锦衣卫探知的这一大片平原,进入罗刹国的都城莫斯科!”

孙传庭这时候说道。

“那接下来,就将军事重心放在从肃州卫西进的方略上,第一个目标就是收复哈密卫和河套!最终目标是打到莫斯科城!”

朱由校这时候说了一句,就对大臣们又说道:“国朝到现在,竟已因之前国势衰弱,而丢失了不少的领地,好在如今已收复了不少,接下来,失去的都得收复,方不辜负如今之昌盛国运。”

“是!”

朱燮元、孙传庭、卢象升、傅宗龙、周遇吉五位参与枢密院廷议的大臣因此回了一句。

至此。

收复哈密卫、河套地区,并在肃州卫以西扩大疆域的方略开始通过枢密院和兵部执行。

首先是军队征调。

这一次,卢象升建言兵部直接征募汉化蒙古兵与汉化索伦兵,以组建更大规模的骑兵,作为西进的骑兵军团。

因为这些人天生骑术精湛,如今在汉化多年后,也具备了为国征战是光荣之事的意识。

而陕西、京畿、辽东这些地方的汉人军队,则主要征调勇卫军和近卫军步兵,组成步兵和炮兵军团。

朱由校对此予以照准,并敕旨兵部照此整编出一支西征军,由步骑炮组成,且敕旨枢密院确定西征时间和相应计划。

大明现在的军事制度已改为大都督府枢密院和兵部两处军事机构。

其中,枢密院负责调兵、武官选拔任免、指挥、军事方略决议、军法审判诸事;兵部则负责募兵训练、后勤供应、国防宣教诸事。

而地方上。

因为卫所制度早已名存实亡,再加上朱由校取消军户等户籍制度、改革路引制度,允许士民自由外出(限国内)与定居,尤其是现在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进入到蒸汽时代后,各卫所就更加没有什么人,即便还有的,军官都已变成了事实上的地主,而卫所士兵则已成为自耕农或佃农。

所以,朱由校已在天启十五年下诏彻底废除了卫所制,陕西都司改为甘肃布政司,卫改为府、千户守御所改为县,百户守御所则改为乡或镇,人口多的则升为县,重新编户。

因朝廷默认世袭军官家族历代兼并的军户土地为其所有,再加上军户本就没有了多少,且朝廷已有足够的常备军,也就没有遇到多大的阻碍。

除此之外,天下营兵,也就是招募的职业兵,皆整编为大明国防军。

至于近卫军、勇卫军、虎贲军则与锦衣卫、西厂皆属于帝军,其中近卫军和锦衣卫属于帝军中的羽林禁军。

所谓帝军就是京师的军队,不负责驻守地方,只负责出征和拱卫京师。

现在兵部负责整编的西征军团也属于帝军,代表皇帝出征。

只有等打下某地后,某地才由枢密院征调国防军入驻防卫。

……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兵部部议认为,这次组建的西征军团因有十二万规模,所以需要提供的后勤供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非有经验的大臣调度不可,而这非现任漠蒙总督王在晋不能胜任。”

卢象升在关于大明西征的廷议上对朱由校如此进言道。

朱由校听后说道:“据朕所知,他一向是不主张对外扩张的,可无可奈何的是,朝廷每次的对外进军都得用他,他也因此跟着得军功,希望他能习惯这种非己所愿却又因此加禄的生活,调任他为陕甘总督,负责此事!”

“遵旨!”

卢象升回了一句。

接着,朱燮元起身奏道:“陛下,西征统帅的职位还未定,另外,廷推这次挂帅出征的人有孙传庭、周遇吉、秦可卿,亦请圣断。”

“孙爱卿需留京统筹调度和培养后进,秦爱卿年迈,不宜远征西北,何况将来在西南改土归流,还要靠她,周遇吉这些年也历练了出来,又正当壮年,正适合替国朝出征,铸定西大将军印,令其任定西大将军,国朝以往派将出征只挂将军职,未免不够彰显国威,以后皆改为大将军,由五军都督府左右都督官临时兼任。”

朱由校吩咐道。

“遵旨!还有随军总训导官,廷推有傅宗龙、张同敞、黄得功、汪乔年、杨文岳。”

朱燮元回道。

朱由校看了卢象升一眼:“还是让卢爱卿亲自兼任,不然,除孙传庭外,无人可以管束住这位周大将军,另外,西北用兵,复杂之处在于民族复杂,而且信教也各不一样,得有敢下狠手者,也得有知道克制者。”

“臣领命。”

卢象升回了一句。

接下来,枢密院正式确定了大明出师西征的时间为天启十七年三月,主帅为周遇吉和卢象升,领兵十二万,以长城为线,分南北两路军团,在河套会师后,再一同向肃州卫前进,进军哈密卫,其中南军团为汉步兵和炮兵,北军团为汉化骑兵。

此时的河套一带还剩一些蒙古小部落在这里定居,他们自然不是大明西征军团的对手。

所以,当他们知道大规模的大明军团出现时,他们的首领是惊慌失措的,急忙就带着部族开始往西迁徙。

而从河套到肃州卫一路上的长城外,还有许多未肯汉化的蒙古部落,这些部落此刻因为大明西征军的西征而皆开始大规模往西迁徙。

已经迁徙到居海一带的察哈尔部也不得不开始迁徙,其部的首领林丹汗因此颇为郁闷:“该死的大明皇帝,这是把本汗撵到天涯海角去不成!”

70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