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穿越明朝当暴君 > 第五百一十八章 立炎黄二帝像于东西伯利亚

现在的罗刹国,也就是沙俄,准确的说,是罗曼诺夫王朝,皇帝比较弱势,掌权的是大贵族。

这与大明万历时期有所类似。

不过,有些不同的是,万历皇帝并没有心甘情愿地放权给士大夫,而是用一种软暴力的方式在反抗。

而此时的俄国沙皇米哈伊尔则是主动放权给大贵族。

但俄国的大贵族们也不乐意看见大明帝国的西进行为,甚至企图让他们放弃在西伯利亚乃至在西伯利亚以东的利益。

因为现在俄国的大贵族全靠从西伯利亚掳掠来的昂贵裘皮和木材出口交易,而从欧洲获取大量利益。

所以,大贵族莫罗佐夫也跟着附和道:“陛下说的是,这些狂妄、自大、愚昧的东方人,应该受到正义的鞭挞!”

“西伯利亚乃至西伯利亚以东都应该是我罗刹国的领地!而那些东方的蛮夷也应该接受我们的统治!”

大贵族耶彼里泰也跟着附和着说道。

“我们应该立即在举行全俄缙绅大会,商议出兵东方,收复雅库茨克乃至吞并整个东方的问题的军事行动!因为我们现在的关税收入全靠来自西伯利亚和西伯利亚以东土人上供的裘皮和木材,不能就这么眼睁睁看着这个东方帝国对我们的入侵。”

“另外,我们也不能接受不信教的东方蛮夷在我们的领地生存,我们应该把他们赶出我们的领地,全部杀掉,用作肥料!”

大贵族瓦西里跟着说道。

“但据安德烈说,他们的火器很先进,也对我们早已有所准备,我想我们即便要发动战争,也应该谨慎一些,需要考虑一些,我们是否是他们的对手。”

大贵族库图佐夫这时候忍不住说了一句。

“安德烈只是因为战败而产生了恐惧心理,上帝会眷顾一群不信教的蛮夷吗,我想不会的!就算他们可能拥有最好的火枪,但也不可能有我俄国这么强大,别忘了,我们可是欧洲的大国!虽然一年前与波兰作战遭受惨败,但并不是说失去了教训蛮夷的实力。”

莫罗佐夫这时候说了一句,也且道:“就这么决定了!召开全俄缙绅大会!议定出兵之事。”

……

“罗刹国需要大量裘皮和木材去换来大量利益,可我大明也同样需要大量裘皮和木材,国朝百姓富足之后,裘皮需求量与日俱增,园林广宅的需求也与日俱增,这还不包括各类滋补药材如人参、熊掌这些,整个北山乃至西伯利亚地区的财富凭什么拱手相让给这些贪婪野蛮的外夷!”

大明吞并雅库茨克城后,罗刹国的沙皇和朝中大贵族们自然是没那么快就知道大明西进的事。

前文虽提前叙述到罗刹国和沙皇和朝中大贵族们的反应,但大明其实已经比他们更早的在应对这件由大明亲自挑起的两国冲突。

所以,辅政大臣朱燮元也在枢密院的廷议上提到要继续和罗刹国争夺在西伯利亚的利益。

与此同时,毛文龙占据雅库茨克城后,又横扫了数个由罗刹国人建造的城池,并在八月中旬,除留驻五百余人于雅库茨克和附近各处城池后,就亲自带着五百人返回了大明在后世鄂霍茨克一带修建的霍城。

而奉旨接下来常驻于雅库茨克的北山都指挥使司总训导官兼左布政使张盘则成为了大明在这里的军政长官。

按照朱由校的谕旨,张盘需要和他的五百余名明军官兵在这里建立起大明的统治体系。

首先是建立赋税制度和交易制度,大明这次来雅库茨克城雇佣了一批土着为宣教队,让他们利用自己是同种同裔的优势,向这些原始住民宣告大明的政策。

当这里的原始住民大明的赋税比罗刹国低不少,且大明不奴役他们,只与他们做交易,且收取的赋税只是为了用于保卫他们的安全和教化他们,让他们摆脱困境后,倒也很愿意接受大明的统治。

虽然他们并不真实相信大明收他们的实物税是为了有钱保护他们,帮助他们,但他们不得不承认,大明的确比罗刹国文明得多,至少不限制他们的劳动自由,不强行掳走他们的妇女儿童为奴。

其次,按照朱由校的要求,就是要用一些文化符号来表明这里是大明的领地。

按照旨意,张盘要在这里进行祭天、祭地之礼,向历史上霍去病封狼居胥山一样,用一些华夏之礼仪来影响当地民众,让这里的原始住民看看何为泱泱中华之礼。

当然,这还不够,张盘还要在这里立碑,记载此事,以此来表明这里已为大明所有,并使后人有瞻仰的地方。

除此之外,按照谕旨,张盘还要在这里立炎黄二帝和大明皇帝朱由校的雕像。

前者是华夏之始祖,后者是如今的大明之主。

宣示着这里已是华夏之土,大明之地。

以作为华夏传承的象征。

另外,就是华夏杰出人物纪念馆与儒家学堂的建造。

前者是为普及华夏文化,后者是传播儒学,都是为了改造原始住民,以作为这些原始住民的汉化基地。

这些工程自然是需要发动原始住民参与建造。

不过,大明现在文明程度更高,为了保证这些原始住民的收入增加,而促进大明商品经济的发展,所以,雇佣工人时都是有薪酬的,而且薪酬收入跟劳动效率直接相关。

而现在雅库茨克的原始住民就因此没有被明军直接掳来做工,而是被雇佣起来,营造相应工程。

这些原始住民一开始并不积极,因为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个可以给他们带来收入,也没有金钱的意识,毕竟他们很多人都是渔猎为生,没有交易的意识。

直到大明的第一批商贾带着商品来到这里且要求只接受大明银币交易后,他们才意识到原来靠务工所得银币是可以交换到很多物美价廉的商品的,甚至很多是他们未见过的。

而因此,愿意务工的原始住民开始增加,这些人也开始受到大明商业文明的影响,而渐渐从内心上接受大明的统治,也渐渐在不知不觉间开始认同大明的文化。

当炎黄二帝和朱由校的雕像被立起来后,这些人也就真的开始把这些人当神明一样跪拜。

毕竟他们不得不承认,自从大明的人来了后,他们的生活质量的确得到了改善,因为他们已经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到很多商品。

70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