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穿越明朝当暴君 > 第四百七十九章 宁花钱在枪炮上,也不媾和

“求人得有个求人的样子!这些禽兽不如的家伙,有什么资格做朕的臣?!”

朱由校则为此在政事堂说起此事来,且语气不是很好。

“接受其纳贡称臣,就是妥协,表面上体面,却没了里子!朕岂能让大明因为一些虚名而吃暗亏!虚假的体面又怎么算得上是国之尊严!战争的得失如果只是算纸面上的利益得失,那就更加的不合理,赵宋倒是富得很,愿以钱买和平,怎么国土越买越小,能庇护之民众也越来越少,到最后,还被自己所抛弃之民灭掉,这种名不副实的事,朕可不干!”

朱由校继续说着,且将袍袖猛地一挥,凌然间,似有龙啸一般,政事堂的大臣皆默然不语。

过了片刻后,袁可立才道:“他们也是怜悯边民,倒也是出于公心,倒也不是真愿意要这样的体面,还请陛下息怒。”

朱由校没有否认袁可立这个说话,只也跟着评议这些主和派大臣,道:“这些人,岂止是要恢复朝贡制度,只怕还想要裁军!在他们眼里,战争就是凶器,勇武就是逆德,军队越强,他们反而越不安!”

袁可立苦笑,心想自己这位皇帝陛下果然是没那么好忽悠的。

朱由校这时候则看着袁可立,继续道:“此事得力排众议,既有的战略不变,用战争促和平,宁可花钱去制造枪炮,也不能直接送给敌人,现在火器早已成为我大明主要射击武器,且已出现不用火绳的燧发枪,故可将弓箭禁令放开,允许边民拥有弓箭自卫!”

“另外,从近卫军和勇卫军中抽调出精锐,组成数路部队,出关作战,费钱粮就费钱粮,得把姿态摆出来,别人都朝你挥拳头,总不能还忍着这口气,倒给人家好处!至于怎么打,则是枢密院的事,怎么调动军饷,也是你们的事!”

“是!在这之前,臣已开始筹划着如何对鞑靼用兵,我大明对鞑靼用兵,不利者有二:

一是将大量青壮置于军中持续作战,的确有误建设;

二是鞑靼人乃游牧之族,居无定所,难以尽歼;

而以臣之见,针对第一点,可以用鞑靼人打鞑靼人,出关杀戮我大明边民以鞑靼中上层贵族为主,他们野蛮嗜杀,也不会真正同化,做我大明顺民;

但鞑靼中也有许多普通鞑靼人,他们早已因生存困难而集体迁徙,或潜逃到大明做顺民,朝廷不能接受鞑靼贵族纳贡称臣,但可以接收那些愿意归附大明做大明顺民的鞑靼人,利用他们娴熟的骑射,组成更多的骑兵,好与鞑靼人作战!

至于第二点,既然鞑靼乃尽歼,那就据其牧地,战略上不再以歼灭胡虏有生力量为目的,而在于改土归流,以铁丝网、木桩栅栏、砖墙等将我们占领的牧地全部分割成各块,在各块牧区建城派流官,并给各牧区的牧民分牧地,且抽其一部分青壮继续进占其他牧区,这样便不用从全国抽调青壮戍守更广阔的疆土。”

袁可立应了一声吼就提出了自己的建言。

朱由校听后倒是自然是很赞同,且道:“改土归流,对外说成是教化与解救,所有愿意内附为民,接受教化的,则都将被解救,无论是主动内附的,还是军队和地方主动抓获的,都先集中起来在关外开矿或参与其他工程,并集中学习汉话,与汉人风俗,凡达标的,就给其分牧地,也免徭役,至于税赋,你们制定一下,不要高,要对愿意归附的鞑靼普通牧民有吸引力,然后再在汉化程度高的牧区进行募兵。”

“臣谨记!”

……

于是,在皇帝朱由校的强硬表态之后,大明还是决定出兵。

近卫军和勇卫军的官兵除伤残与主动申请复员的以外,并没有被裁军,而被抽调出来,派往边镇。

按照枢密院制定的战略安排,这一次,大明官军依旧不是以歼灭鞑靼有生力量为目的,而是根据鞑靼是游牧民族的特点,以据有其牧地为主。

大明从永乐以后就没怎么大规模进攻过鞑靼,正统朝有一次都还输了。

所以,现在的鞑靼人在繁衍生息两百来年后,也早已是人口繁盛,鞑靼中的普通牧民不少。

当安国公卢象升率近卫军到达出兵大宁,进占至马孟山一带的牧区附件时,近卫军的夜不收就在这一带遇见了大量鞑靼牧民在这一带放牧。

鞑靼内部是农奴制。

这些鞑靼牧民就相当于是鞑靼贵族的奴隶,且由这些鞑靼贵族麾下的骑兵管着。

一名叫额多尼拉的该部落百夫长也从斥候这里得知了明军前来的消息,并迅速带着自己的鞑靼牧民离开了这一带的牧区,且伺机在近卫军追击自己时,对其予以埋伏。

但近卫军没有在占领牧区后依旧如以往一样没有进攻,而是如之前进占大宁一样,没再前进,而是打起木桩、拉起铁丝网来。

另外,一队被提前集中起来跟着大明近卫军一起来此的内附鞑靼人也开始被要求给大明近卫军建造城池。

这些内附鞑靼人都是由各边镇收纳的主动逃到大明境内的普通鞑靼人,他们在原有的部落也是因为被剥削的太狠再加上气候恶劣生活不下去才逃来的大明。

所以,对这些内附的鞑靼人,只要能给他们一口饭吃,让他们干什么都行,甚至杀自己的人都行。

更别提让他们干活什么的了。

而且这些的鞑靼人不少。

因为大明经济条件太好,所以,几乎每天长城各边镇关口都能抓到不少偷爬城墙而来的普通鞑靼人。

如今大明朝廷还主动接纳,这些内附鞑靼人自然更加积极,无疑内附的鞑靼人会更多。

所以,近卫军在占领马孟山一带的牧地后,要招揽一批鞑靼人放牧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而这些来到马孟山的鞑靼人开始被派到这里的大明官员组织起来参与各类工程建设并易服易俗、学习汉语。

不只马孟山一处,随着近卫军和勇卫军在各处进军,已经圈占越来越的牧区作为大明的新的统治区。

整个长城外围都被化整为零的近卫军和勇卫军在关外圈出了大量的新牧区,以此作为边镇防御的纵深。

但一些鞑靼游骑想再来寇掠时,不得不先进攻这些牧区。

可各个牧区都防备森严,有正规的大明官军驻守,所以,这些游骑不得不望而却步。

“开炮!”

勇卫军第一营的游击杨展大声一喝,带着自己麾下仅剩的一个千总部,凭着所在牧区的铁丝网与栅栏以及墙体,打退了一批游骑的进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