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穿越明朝当暴君 > 第两百九十九章 召天下藩王进京与试点平民教育

“这是不算什么事,但皇帝真要追究起来,这些都是罪过,何况我们这位皇帝现在是真把那些贱民当回事!

你看看他最近在天下推行清丈田亩时所实行的新政,什么摊丁入亩、什么火耗归公,哪一项不是利于庶民而不利权贵豪绅的?

我也不明白,我们这位皇帝陛下怎么就那么听方从哲、徐光启一帮奸臣的挑唆,竟为草芥而践踏权贵公卿!”

朱常淓也有些恼怒地说了起来,又道:“我若再不进京,他就会让我像福王一样被造反被镇压了!”

“圣谕到!潞王殿下接旨!”

而这时候,外面传来了传奉官的声音。

朱常淓听后双腿一软,差点就坐在了地上。

“王爷!”

欧阳氏忙要去扶他。

而这时候,传奉官已经走了进来:“圣谕!”

朱常淓艰难地站起了身,然后匍匐在地:“臣潞王朱常淓恭听圣谕。”

接着,传奉官便转述了朱由校的原话。

朱常淓听后心里松了一口气,忙道:“臣脚伤已经痊愈!谢皇上关怀,臣这就进京领罪!”

接下来,朱常淓便老老实实地进了京,没敢再敷衍朱由校。

……

“传旨,着令天下郡王以上宗藩,包括各府世子,立即进京!”

朱由校则在知道朱常淓已经进京后就立即下达了一道召藩王们进京的旨意。

只要藩王们听话,他倒也不会真的要用不太近人情的手段去对付这些人。

朱由校知道要解决大明现在宗藩太多乃至拖累朝廷财政的问题,抄没德王、福王这些占地多的藩王,只能是治标不治本。

而要从根本上处理好宗室子弟过多大导致财政负担加剧的问题,还是得建立新的宗藩制度才行。

毕竟旧有的宗藩制度已经不适宜新的制度。

所以,朱由校才要招宗藩们进京。

这里面有许多关于宗藩的问题处理。

如对于远支宗藩,是否开放四民之业,允其从事。

如对于近支宗藩,是否增加教育投入,以避免其过于骄狂,不知忌惮,不知礼教,而仗着贵胄身份肆意妄为。

还有宗藩的议罪制度,具体什么罪该如何判,这些都得有条例。

还有未来是否可以把藩王封到外番去。

这些问题,朱由校自然不会只和朝臣们商议。

因为朝臣们从自身立场而言,恨不得把宗藩压得越狠越好。

可对于皇帝而言,是既要防着宗藩,又要借用宗藩和自己的血缘关系,制衡朝臣,进而保障自己的皇权。

虽然现在大明宗藩在替皇帝制衡朝臣方面的作用很小,但不代表没有,如果真有朝臣作乱,也还是会有藩王为了朱家的江山出力的。

这也是朱由校会以朱由菘主动揭发其父谋反事为由封其为王的原因。

所以,皇帝需要宗藩们也参与进来。

虽然决策需归之于一人,但谋是可以参之于多人的。

朱由校内心里是不愿意让大明继续像现在这样保持一个文官政体的形式来治国的。

只是目前,大明受教育且有执政能力的主要人群还是集中在文臣士大夫这个阶层;

宗藩、武勋,这些都没有完整的培训体系,也就导致这些阶层中,可堪一用的大才很少;

要知道,在其他王朝,很多皇族子弟和贵族子弟在帝国军事和政治方面都是能扛大旗的,甚至充当着帝国的柱石,在对社稷的责任心方面也比职业官僚更强,饶是大明前期也是如此,可唯独在现在的大明,宗藩与勋贵都成了废物。

也因此,朱由校目前还是不得不以用文官为主。

在朱由校看来,宗藩和勋贵是需要加强教育和培养的,他可不想让这些人变成只会敛财的废物。

当然,不只是宗藩和勋贵的教育要加强。

普通老百姓的教育也要加强,准确说是普及。

统治阶层的不仁不义与残忍刻薄,甚至不把百姓当成是和自己一样的人,不视为一个物种,只视其为草芥,很多时候也是被统治的老百姓们自己纵容的。

老百姓倒不是有意的纵容,而是无意的纵容,没有被知识开启智慧,开启视野,只以为老爷相公们真的是天上文曲星,自发地对统治者抱有敬畏之心。

朱由校希望这个时代的百姓能渐渐有保卫自己家园、保卫自己汉家河山的意识,能在接受了一定教育后,有自己身为汉人的荣耀感与自豪感,能开始关心这个社会和世界。

但实现平民教育不是一句话就能实现的事,而这也是一笔巨大的财政支出。

朱由校知道自己接下来要想开启民智,还需要聚敛更多的财富。

光是在国内打击食利阶层自然是不够的。

要想大部分青少年脱产读书,要么生产力爆炸,要么疯狂对外掠夺。

前者明显难度更大,也很靠运气,朱由校虽然是穿越者,他也不可能立即把科技树点到直接进入工业革命的时代。

而后者难度相对较小,毕竟朱由校继承的帝国还是一个强大的帝国。

所以,朱由校已经开始做好自己这个皇帝继续黑化的打算,他要化身成恶魔,让其他文明体系的人,都不得不因为他的野心而承受巨大的痛苦。

朱由校没打算用施恩的方式讨好外番。

他现在只想外番的血浇灌自己的花园。

朱由校返京的旅途走得很慢。

尽管他很想早点回京见见皇后,见见自己的皇嗣,看看自己已经差不多要建好的“大明园”。

但朱由校因为要仔细巡视山东曲阜和天津,而没有急着返京。

朱由校返京途中,最先来到的是山东曲阜。

自从山东曲阜伪孔一族被他彻底铲除后,朱由校将这里变成了自己的皇庄地。

也因此,曲阜是第一个用皇庄的形式进行了分田于民与设立承包制的地区。

这里以前的田地大部分都是衍圣公府的田地。

事实上,以前的曲阜县就是衍圣公府的独立王国。

而现在,这片土地上,已经没有豪强官绅,全是只需给皇帝直接交粮的普通农户。

朱由校用自己内帑,在这里建立了大量社学,同其他皇庄一样,在这里进行试点性的全民教育,而且改变了教育内容。

皇庄的孩童在七岁以后全部入学,学制五年,学习内容以国文、算学、史学、政论、武艺五门为主科。

其中史学不再站在士大夫立场来评定历史人物的好坏,重点宣扬卫霍、岳飞、徐达这些人。

政论则在强调忠君外增加国家与民族的概念,让学童开始有国家和民族意识。

而这些学科的教材是朱由校让司礼监内书堂有文化的宦官编纂的,由他内帑直接出银子印刷,然后作为这些皇庄学童学习的教材。

连教师都是以内书堂培养出来的宦官为主。

这没办法,朱由校要想通过外朝这样做,要遭受到很大的阻力,所以,他只能通过用内廷的宦官来实现自己的教育试点。

毕竟他的内廷宦官只是他的家奴,他可以直接指派,而且这些宦官不少是受过教育的,甚至不少太监在学识上有很高的文化水平。

所以,这就造成了现在整个曲阜教书的和管事的都是一群阉宦,和其他皇庄一眼。

只曲阜知县是营山伯张允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